Workflow
IVD
icon
搜索文档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3:07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86个百分点至69.23%,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营业成本降幅大于收入降幅 [2]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其中海外常规产品收入0.47亿元,同比增长66.51% [2] - 2024年度化学发光产线收入2.65亿元,占自产产品收入的26.72%,同比增长31.14% [4] 产品发展 - MAGICL6000系列小发光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装机210台(6000型110台+6000i型100台),累计装机量达2800台,检测项目扩展至107项 [2][4] - Metis6000全自动生免流水线累计装机150余条,其中二级及以下医院占比超70%,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装机近20条 [4] - Metis7000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已完成样机装配调试,正在试制生产,检测菜单扩展至近400项 [4] - GN7000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累计装机近40台,主要覆盖二级及以上医院检验科 [5] 市场策略 - 化学发光产品采取差异化定位:MAGICL6000面向二级及以上医院,MAGICL6000i面向基层市场 [4] - Metis6000流水线定位二级及以下医院升级需求,Metis7000将主攻三级医院市场 [4] - 海外业务覆盖66个国家地区,持有2500余项海外注册证,2024年海外收入1.37亿元(+4.53%),2025年Q1海外收入0.47亿元(+66.51%) [4][5] 行业影响 - POCT业务受集采政策影响价格承压,小化学发光业务在心肌标志物等项目形成替代优势 [3] - DRG/DIP改革短期压制检测量,但长期受益老龄化和早筛渗透率提升 [2] - 抗原抗体等关键原料自给率超90%,不受中美贸易摩擦直接影响 [5]
万孚生物:2024年报点评非美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多平台取得进展-20250515
海通国际· 2025-05-15 1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24.18元,当前价格20.89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四大业务领域挖掘增长点,国内外双线导入新平台和新技术,国内基本盘稳定,海外尤其是非美市场快速发展,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65亿元、30.65亿元、34.84亿元、39.10亿元、43.61亿元,同比变化为 - 51.3%、10.8%、13.7%、12.2%、11.5% [3] - 净利润(归母)分别为4.88亿元、5.62亿元、6.47亿元、7.56亿元、8.75亿元,同比变化为 - 59.3%、15.2%、15.2%、16.8%、15.8% [3]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1.01元、1.17元、1.34元、1.57元、1.82元 [3]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8%、10.1%、10.8%、11.7%、12.4% [3] - 市盈率分别为20.86、18.11、15.73、13.46、11.63 [3] 业务分析 - 2024年传染病检测收入10.42亿元(+9.50%),国内流感检测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海外呼吸道检测取得突破,三联检的POC/OTC版本获美国FDA EUA授权,并于2025M1获FDA 510(k)许可 [4] - 慢病管理收入13.69亿元(+22.38%),国内巩固免疫荧光平台优势,发光业务快速发展,国外免疫荧光和单人份发光业务突破放量 [4] - 毒品(药物滥用)收入2.86亿元( - 13.39%),北美毒检市场竞争激烈 [4] - 优生优育检测收入2.94亿元(+9.97%),产品升级和渠道建设推动业务增长 [4] 技术进展 - 化学发光领域,管式发光新推出仪器,在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及区域体检中心规模化装机;单人份发光产品性能优化,在门急诊、胸痛中心等终端快速替代传统检测方案,海外市场同比翻倍增长 [4] - 分子诊断领域,加速海外多国注册认证,多个检测项目获批上市 [4] - 病理业务领域,公司投资的赛维森科技“宫颈细胞数字病理图像辅助诊断软件”获批,标志“数字病理 + AI辅诊”模式迈向新里程碑 [4] 海外市场 - 公司在国际部建立数百人销售团队,产品出口到150多个国家或地区,依靠国内成本和产品性能优势,实现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品类突破 [4]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安图生物、新产业、迈瑞医疗三家IVD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5E PE平均值为17.92,2026E PE平均值为15.01 [7]
万孚生物(300482):2024年报点评:非美海外市场快速发展,多平台取得进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5 15: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24.18 元,当前价格为 20.89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四大业务领域挖掘增长点,国内外双线导入新平台和新技术,国内基本盘稳定,海外尤其是非美市场快速发展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7.65 亿、30.65 亿、34.84 亿、39.10 亿、43.61 亿元,同比变化为 -51.3%、10.8%、13.7%、12.2%、11.5% [3]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88 亿、5.62 亿、6.47 亿、7.56 亿、8.75 亿元,同比变化为 -59.3%、15.2%、15.2%、16.8%、15.8% [3]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1.01、1.17、1.34、1.57、1.82 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10.8%、10.1%、10.8%、11.7%、12.4% [3] 业务发展 - 传染病检测 2024 年收入 10.42 亿元,同比增长 9.50%,国内流感检测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海外呼吸道检测取得突破,三联检的 POC/OTC 版本获美国 FDA EUA 授权,并于 2025 年 1 月获 FDA 510(k)许可 [4] - 慢病管理 2024 年收入 13.69 亿元,同比增长 22.38%,国内巩固免疫荧光平台优势,发光业务快速发展,国外免疫荧光和单人份发光业务突破放量 [4] - 毒品(药物滥用)检测 2024 年收入 2.86 亿元,同比下降 13.39%,北美毒检市场竞争激烈 [4] - 优生优育检测 2024 年收入 2.94 亿元,同比增长 9.97%,产品升级和渠道建设推动业务增长 [4] 技术突破 - 化学发光领域,管式发光新推出仪器,在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及区域体检中心规模化装机;单人份发光产品性能优化,在门急诊、胸痛中心等终端替代传统检测方案,海外市场同比翻倍增长 [4] - 分子诊断领域,加速海外多国注册认证,多个检测项目获批上市 [4] - 病理业务领域,公司投资的赛维森科技“宫颈细胞数字病理图像辅助诊断软件”获批,标志“数字病理 + AI 辅诊”模式新里程碑 [4] 海外市场 - 公司国际部建立数百人销售团队,产品出口到 150 多个国家或地区,依靠国内成本和产品性能优势,推动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品类在海外突破 [4]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安图生物、新产业、迈瑞医疗三家 IVD 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5 年 PE 平均值为 17.92 [7]
Anbio Biotechnology to Showcase Global Diagnostic Innovations at Three Major May Exhibi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5-15 13:05
Accelerating Expansion Across Human and Veterinary Health Through Innovation and Strategic CollaborationBRUSSELS, May 15, 2025 (GLOBE NEWSWIRE) -- Anbio Biotechnology, a global leader in in-vitro diagnostic (IVD) technologies, is pleased to announce its participation in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this May: EuroMedLab 2025 in Brussels, AVA Conference 2025 in Sydney, and the 47th ACMTT 2025 in Bangkok. These events reflect Anbio’s strategic commitment to expanding its global footprint across human ...
北海国发川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4 03:59
证券代码:600538 证券简称:国发股份 公告编号:临2025-023 北海国发川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基本情况 1、会议召开时间:2025年5月13日上午11:00-12:00 2、会议召开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roadshow.sseinfo.com/) 3、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4、会议出席情况: 公司董事长姜烨先生;董事、总裁张小玮先生;董事、副总裁、财务总监尹志波先生;董事、副总裁、 董事会秘书李勇先生;独立董事宋晓芳女士出席了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文字互动方式与投资者进行了 沟通交流。 二、投资者咨询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回复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 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北海国发川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上午11:00-12:00通过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平台(http://roadshow.sseinfo.com/,以下 ...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血透、药房等细分领域投资机遇
民生证券· 2025-05-12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药设备招投标持续复苏,关注血透、超声等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机遇,连锁药房龙头厂商有望提升市占率 [1] - 各细分领域有不同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如创新药关注研发进展,CXO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等 [1] 各目录总结 周观点更新 CXO周观点 - 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发布叠加海外地缘风险阶段性回落,CXO有望迎来估值提升,2025年在政策催化下行业有望回暖修复 [7] 创新药周观点 - 本周(5.6 - 5.9)A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上涨1.34%,A股SW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0.73%;港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下跌0.39%,港股SW其它生物制品板块下跌4.63% [12] 中医药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SW二级中药指上涨1.49%,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 [20] 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 重视地缘政治风险下稀缺资源厂商强定价能力驱动的业绩改善,关注静丙需求量提升及价格体系上移,关注天坛生物、派林生物等公司 [22] 疫苗板块周观点 - 新生儿人口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疫苗板块基本面短中期偏弱,持续看好带疱等增量方向以及HPV方向国产高性价比后发厂商提高渗透率的潜力,关注智飞生物、百克生物、万泰生物 [26] 医药上游供应链周观点 - 化学试剂关注泰坦科技和毕得医药;生物试剂关注诺唯赞和百普赛斯;模式动物关注药康生物 [28] IVD周观点 -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集采政策推广落地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关注如新产业、亚辉龙、诺辉健康等企业 [31] 医疗设备周观点 - 根据GLP - 1药物放量,有望和CGM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关注国内CGM市场加速开拓,重点关注三诺生物CGM产品的FDA获证节奏 [37] 医疗服务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申万医院指数上涨0.45%,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建议关注眼科及口腔医疗服务公司和有消费性质的中医医疗服务企业,普瑞眼科估值处于低位 [42] 药店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申万线下药下跌1.65%,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行业竞争激烈下政策对药店盈利能力影响有限,上市公司倾向精进自身能力,后续关注益丰药房等公司 [45] 原料药行业周观点 - 关注原料药 + 制剂/CDMO业务转型机会,包括关注华海药业等公司、价格周期变化机遇、一体化重塑产业生态以及减肥药产业链相关公司 [48] 创新器械周观点 - DeepSeek引领AI产业变革,有望驱动部分器械产业链公司AI应用拓展潜力释放,集采推进加速器械市场国产替代,关注电生理、内镜、神经介入领域相关公司 [51][52] 仪器设备板块周观点 - 科学仪器需求端偏弱但国产仪器订单增长,预计后续需求回暖且有国产支持政策,行业增速有望恢复,板块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关注健麾信息等公司 [56] 低值耗材板块周观点 - 低值耗材下游去库逐渐完成,关注行业周期上行投资机会和细分领域结构性机遇,关注采纳股份和美好医疗 [59] 重点公司公告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9月5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后调整为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累计已回购股数354.0021万股,累计已回购金额15,006.9654万元 [62][63]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10月15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累计已回购股数796,100股,累计已回购金额20,297,339.45元 [64]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1月22日审议通过回购A股方案,2025年4月回购5,697,252股A股,截至4月30日累计回购7,310,552股A股,累计回购金额约为17,497.88万元 [65][66] 创新药研发进展 国内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华东医药、齐鲁制药等多家企业有新药临床试验获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等进展,如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获完全批准,恒瑞医药达尔西利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等 [67][68] 国外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等多家国外企业有新药上市申请受理、临床试验达到终点等进展,如美国FDA受理诺和诺德口服版司美格鲁肽上市申请 [73]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山外山、老百姓、京东健康等多家公司 [2][79]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血透、药房等细分领域投资机遇-20250512
民生证券· 2025-05-12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药设备招投标持续复苏,关注血透、超声等细分领域国产替代机遇,连锁药房龙头厂商有望提升市占率 [1] - 各细分领域有不同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如创新药关注研发进展,CXO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等 [1] 各目录总结 周观点更新 CXO周观点 - 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发布叠加海外地缘风险阶段性回落,CXO有望迎来估值提升,行业经历较长调整周期后,2025年有望回暖修复 [7] 创新药周观点 - 本周(5.6 - 5.9)A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上涨1.34%,A股SW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0.73%;港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下跌0.39%,港股SW其它生物制品板块下跌4.63% [12] 中医药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SW二级中药指上涨1.49%,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 [20] 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 重视地缘政治风险下稀缺资源厂商强定价能力驱动的业绩改善,关注静丙需求量提升及价格体系上移,短期关注院内静丙短缺带来的业绩弹性,关注相关布局企业 [22] 疫苗板块周观点 - 新生儿人口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疫苗板块基本面短中期偏弱,持续看好带疱等增量方向以及HPV方向国产高性价比后发厂商提高渗透率的潜力,关注相关企业 [26] 医药上游供应链周观点 - 化学试剂关注自主产品品牌提升与平台型运营企业,生物试剂关注兼具品牌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增长逻辑确定的企业,模式动物关注高端品系小鼠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拓展的企业 [28] IVD周观点 -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集采政策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关注不同类型企业 [31] 医疗设备周观点 - 根据GLP - 1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放量,有望和CGM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建议关注国内CGM市场加速开拓,重点关注三诺生物CGM产品的FDA获证节奏 [37] 医疗服务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申万医院指数上涨0.45%,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建议关注眼科及口腔医疗服务公司和有消费性质的中医医疗服务企业 [42] 药店周观点 - 本周(05.05 - 05.09)申万线下药下跌1.65%,跑输同期沪深300(+2.00%)以及创业板指(+3.27%),政策对药店盈利能力影响有限,上市公司倾向精进自身服务与运营能力,行业竞争回归正常,建议关注相关上市公司 [45] 原料药行业周观点 - 重点关注原料药 + 制剂/CDMO业务转型机会,包括产业转型升级、价格周期变化、一体化重塑产业生态以及减肥药产业链等方面,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8] 创新器械周观点 - DeepSeek引领AI产业变革,有望驱动部分器械产业链公司AI应用拓展潜力释放,集采推进加速器械市场国产替代,关注电生理、内镜、神经介入等领域相关企业 [51][52] 仪器设备板块周观点 - 科学仪器需求端偏弱,但国产仪器订单维持增长并推出新产品,预计后续需求端回暖且有望迎来更多国产支持政策,行业增速有望恢复,板块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56] 低值耗材板块周观点 - 低值耗材下游去库逐渐完成,关注行业周期上行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部分基本面较强的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遇,关注相关企业 [59] 重点公司公告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9月5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后调整为用于注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累计已回购股数354.002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5890%,累计已回购金额15,006.9654万元 [62][63]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10月15日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累计已回购股数796,100股,占总股本比例0.2171%,累计已回购金额20,297,339.45元 [64]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1月22日审议通过回购A股方案,2025年4月回购共计5,697,252股A股,约占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市总股本的0.2133%,回购金额合计约为13,498.47万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回购7,310,552股A股,约占总股本的0.2737%,累计回购金额约为17,497.88万元 [65][66] 创新药研发进展 国内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多家企业创新药有新进展,如华东医药、齐鲁制药、远大医药等企业的药物获批临床、达到临床终点、获批上市等 [67][68][69][70] 国外企业创新药研发重点进展 - 多家国外企业创新药有新进展,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强生等企业的药物获批上市申请、达到临床终点等 [73][74][7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山外山、老百姓、京东健康等多家公司 [2][79]
IVD行业一季度承压持续,企业各寻出路
搜狐财经· 2025-05-09 12:1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60家IVD企业中超七成营收同比下滑 超半数企业亏损或利润腰斩 [2] - 龙头企业普遍双降:迈瑞医疗营收82.37亿元(-12.12%) 净利润26.29亿元(-16.81%) 迪安诊断营收23.65亿元(-20.45%) 净利润-0.21亿元(-190.66%) 润达医疗营收16.62亿元(-19.81%) 净利润-0.69亿元(-406.40%) [2] - 逆势增长企业:16家营收增长 其中8家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2][4] 业绩下滑驱动因素 - 需求端:常规医疗检测市场增速放缓 难以填补疫情后业绩缺口 [5] - 政策端:DRG/DIP支付改革导致医院减少非必需检测 检验结果互认压缩存量市场 [5] - 集采影响:28省IVD集采下半年落地 涉及化学发光最大品类肿瘤标志物和甲状腺功能 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 [5][6] - 资金压力:医院回款周期超270天 应收账款占全年销售额70%以上 吞噬研发投入能力 [6] 企业突围策略 - **国产替代**:化学发光领域进口品牌占比过半 新产业、迈瑞医疗等本土企业借性价比优势抢占份额 [8][9] - **技术突破**:圣湘生物推出HBV RNA检测试剂和SansureSeq1000测序仪 新产业巩固高端发光技术优势 [9] - **出海布局**:迈瑞医疗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44.75%(164.3亿元) 新产业海外收入16.84亿元(+27.67%) [9] - **AI赋能**:华大智造与迪安诊断合作推进测序平台与AI融合 构建"数智化医疗"生态链 [10][11] 新兴机遇 - 基因测序:因美纳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华大智造、真迈生物等国产企业受益 [10] - AI应用:AI技术从实验室延伸至临床全流程 未来竞争聚焦多模态数据整合与垂直场景适配 [11]
医药一季报和基金持仓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医疗研发外包(CXO)、体外诊断(IVD)、生物制品、医疗设备、创新药、医院服务、医药流通、血制品、高值耗材、低值耗材、诊断服务、化学制剂 - **公司**:药明康德、凯莱英、新产业、迈瑞、联影、奥华、开立、普瑞思、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国际医学、光正、爱尔眼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5年一季度行业业绩表现** - 约80%公司发布业绩报告,增速为正的行业有医药(同比增长12%,受益海外业务驱动)、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得益于创新药公司新产品上市)、医院(增长6.7%,眼科、口腔及全科医疗服务表现良好)、医疗耗材(增长1.8%),部分行业增速接近零,总体营收有压力[1][3] 2. **公募基金持仓情况** - CXO和IVD是市场关注度高的细分行业,CXO板块药明康德、凯莱英等业绩受海外业务驱动,产能利用率高,国内新签订单改善但整体业绩不如海外;IVD板块与医院运营和政策密切相关[4] - 2025年一季度全行业基金前十大重仓中生物医药占比9.2%,市值占比6.2%,超配3%;剔除医药基金后配置比例4.5%,低配1.8%;创新药持仓比例44%,其他生物制品占12%,两者合计55%;CXO领域持仓比例22%,较2021年第3季59%减少;医疗设备持仓仅剩4%,若下半年业绩恢复有望增配[18][19] - 医院板块曾经最高配置接近18%,现在仅剩1%,2025年一季末行业增速良好,但未来可持续性待观察[20] 3. **各行业具体情况** - **CXO行业**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主导增长,国内新签订单改善但整体业绩不理想,头部公司稳定性强,中小型企业表现相对弱势;下半年可能维持上半年良好态势,若海外需求加速,头部公司将向好,但行业全面复苏需回到2021年高需求环境[1][5][6] - 海外订单客户主要是大型MBC客户,需求改善明显;国内明星Biotech公司需求稳定,但普通大众类企业表现不佳,BioTech公司询单改善但未落实到实际订单[24] - 行业价格在2024年上半年触底,目前稳定,当前业绩下滑周期反映之前签订合同执行情况[25] - **IVD行业** - 2025年一季度整体负增长,试剂消耗量同比下降,化学发光领域因进口替代逻辑表现较好,新产业受益,迈瑞受成熟业务影响表现较差,检测量双位数负增长[1][9] - 国内政策如DRG2.0、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导致检测价格下降、渠道获利空间压缩,影响终端检测量,进口替代逻辑或为头部公司贡献增量[1][10] - **医疗设备行业** - 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终端市场有所改善,受渠道库存影响;预计下半年业绩好于上半年;代表公司业绩表现各异,医院采购需求预计2025年恢复增长,增幅10% - 20%;经销商库存从2023年底开始清理,部分厂商24Q4和25Q1业绩不佳,预计25Q2 - 25Q3恢复[14] - 招投标情况显示市场恢复迹象,24年前三季度中标金额同比增速显著下降,第四季度开始恢复,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超60%,且每月加速,三级医院采购量增加[16] - 国际市场对中国医疗设备公司增长贡献显著,24年度联影海外业务增长35%,迈瑞21%,奥华43%,新产业28%;25年第一季度新产业海外业务增长27%,迈瑞约四五个百分点[17] - **创新药行业** - 国内订单情况分化,中大型药企需求提升,Biotech公司需求集中在询单阶段,未转化为实际订单,优质客户多的公司订单增长明显,如普瑞思一季度询单增长30%,订单增长20%[22] - 港股创新药行业过去两年增速30% - 35%,预计2024年和2025年继续保持至少30%增长,业绩与国内市场商业化、临床数据、海外业务发展及合作伙伴临床进展密切相关[28] - 创新药占比55%接近历史高位,但仍有空间,若国内创新药出现积极临床数据或医保政策落地,全行业基金可能增加配置[29] - 国内创新药公司大多跟随美国市场,成药确定性较高,中国市场大;整体板块美国商业化确定性高,公司估值按峰值销售额4 - 5倍计算,国内为3 - 3.5倍,目前国内很多公司未泡沫化,2025年关键临床数据及医保政策落地将强化行业逻辑,当前估值合理[30] - **医院板块**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增速良好,但未来可持续性待观察,值得重点关注[20] - 板块存在分化,眼科一季度表现较好与征兵政策变化有关,第二季度能否持续需观察;国际医学等严肃医疗表现与当地医保情况密切相关,如国际医学在西安受当地医保压力影响,第一季度下降15%,眼科光正有4%增长,爱尔眼科有15%增长,全年情况待观察[30] - 一季度眼科白内障收入整体下滑,因DRG支付费用下调,医生手术积极性降低,短期内难以恢复,需观察政策调整效果[31] 4.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研发外包、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有望逐步改善,设备领域表观数据预计改善[13] - 创新药及相关CXO领域、医疗设备以及医院板块值得关注,可能吸引全行业基金增加配置[2][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严肃医疗板块2024年和2025年增速整体平稳,一季度医药流通未见明显增长,血制品增速仅2%,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因集采因素扰动不同,低值耗材反映外资代工情况,诊断服务因外包及高端产品占比降低有偏差[11][12] - 医疗器械行业招投标活动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恢复,联影与招投标同步性强,迈瑞和奥林巴斯等公司仍在清理渠道库存,今年第一季度表现不佳,第二季度预计仍有压力,第三季度有望实现一定程度增长,但不应期望过高增幅[26]
英诺特(688253):核心业务积极放量 新业务有序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财务表现 - 公司24年实现收入6.21亿元(yoy+30.0%),归母净利2.47亿元(yoy+41.9%),符合业绩快报预期 [1] - 1Q25收入2.07亿元(yoy-26.5%),归母净利0.95亿元(yoy-34.8%),主因行业政策调整、推广研发投入增加及1Q24高基数(1Q24收入/净利占全年45.3%/59.2%)[1] - 24年毛利率80.1%(yoy+4.1pct),推测因高毛利常规产品收入占比回升 [1] - 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5亿元(yoy+17.6%),现金流状况积极 [1] 业务发展 - 呼吸道系列产品24年收入6.07亿元(yoy+30.8%),市场认可度提升,拥有多款国产唯一或第一属性大单品 [2] - 增量业务24年表现:优生优育系列417万元(yoy+0.8%)、其他系列1036万元(yoy+7.4%)、POCT诊断仪器16万元(yoy-70.0%)[2] - 优生优育及消化道新品陆续获批,销售推广与现有渠道协同,有望增厚25年业绩 [2] 战略布局 - 截至4M25,多款化学发光及PCR新品国内获批,成为同时拥有抗体、抗原、分子检测产品的IVD企业 [3] - 24年加强C端业务投入,配备独立团队,迎合国内外居家检测新场景 [3] - 东南亚市场销售初具规模,欧美推进IVDR/FDA产品临床试验与申报 [3] - 24年战略进军神经系统疾病检测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盈利预测 - 调整25-27年EPS至1.92/2.21/2.53元(25/26年下调51%/57%)[4] - 给予25年21x PE(可比公司均值18x),目标价40.23元(前值58.50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