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搜索文档
政策发力“反内卷” 价格战“刹车”
搜狐财经· 2025-09-16 07:19
行业竞争态势 - 光伏 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 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2] - 多部委密集发声要求加快治理部分领域无序竞争和市场失序问题 [2] - 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回归健康轨道 [2] 政策效果显现 - 2025年8月PPI环比由降转平 为今年以来首次止跌 [2] - 市场竞争秩序逐步优化 恶性竞争有所缓解 [2] - 市场正逐步走向理性与规范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淘宝悄悄上线了AI导购,懒人购物原来可以这么爽。
数字生命卡兹克· 2025-09-15 09:33
淘宝AI助手功能分析 - 淘宝在商品列表页右下角新增"AI帮我挑"功能入口 权重较高且全量展示[1] - 功能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 仅部分用户可体验[3] - 被用户称为"AI导购" 通过交互式问答精准定位商品需求[5][12] 功能运作机制 - 采用多轮问答形式收集需求 涵盖使用场景/功能偏好/预算等维度[10] - 提供可视化点选交互界面 搭配动态效果提升用户体验[10][11] - 针对晾衣架品类提问包括: 晾晒场所/衣物类型/尺寸需求/功能侧重/外观偏好等[11] - 在用户浏览4-5屏后主动弹出需求卡片 通过3个核心问题快速切入导购流程[30][32][33] 解决的核心痛点 - 解决"目标明确规则模糊"型购物需求 典型如直男消费者群体[6][13] - 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避免成为产品专家即可完成购买[12][14] - 转化传统主动搜索为被动问答 减少心理负担和选择时间[12] - 精准匹配商品与需求 避免价格错配(如250元垃圾桶案例)[19][21] 互补型AI搜索功能 - 同步推出"AI万能搜"功能 解决目标模糊但规则明确的需求[38] - 适用于礼品选购等场景 如二次元生日礼物推荐[36][41] - 形成双模式覆盖: AI帮我挑(目标明确)+AI万能搜(目标模糊)[44] 行业战略意义 - 代表电商平台首次大规模向C端推出AI购物助手[47][48] - 延续电商效率优化路径 通过AI进一步降低决策成本[49] - 区别于过往B端为主的AI应用(智能客服/选品预测等)[47] - 超级APP加入AI竞争将加速技术普及 成为触达用户的关键渠道[46][54] 用户体验反馈 - 获得30岁男性用户群体积极评价 符合"不想逛/不想选/不想学习"的懒人需求[50] - 在护肤品选购中有效引导预算提升(从日常消费到500-1000元价位)[23] - 被评价为"优雅的解决方案" 平衡海量商品与精准匹配的矛盾[35]
抖音电商三年卖出超200亿单农特产!日均万单增长,村播达人助力乡村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15 00:19
平台销售表现 - 过去一年累计售出农特产品102亿单 日均发货量达2448万单 近三年累计销量突破200亿单且保持日均万单增速[1] - 农特产商品讲解时长累计达3574万小时 货架场景与搜索功能带动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54%和95%[4] - 专项活动推动广东荔枝实现15倍订单增长 贵州梯田米和珠海白蕉海鲈等小众产品成交额分别增长189%和231%[4] 创作者与商家生态 - 超过546万名创作者参与农产品带货 其中扎根乡村的"村播达人"数量同比增长13%[1] - 店播商家数量增长51% 年销百万商家达4.68万个 广东/山东/河南商家数量居前三[7] - 平台九大政策已补贴商家超165亿元 免佣政策吸引21万商家参与并累计减免佣金8亿元[7] 消费群体特征 - 90后群体以38%购买占比成为主力军 80后与60后分别贡献21%和16%销量[3] - 男性消费者占比达52% 广东订单量独占平台总量十分之一[3][4] - 坚果零食/粮油米面/水果蔬菜位列品类前三 智利车厘子和泰国榴莲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109%和88%[4] 助农与产业影响 - 寿光彩椒通过平台活动2个月内售出1000万斤 帮助农户实现64倍成交额增长[6] - 平台活动带动多地地头收购价上浮 形成销量增-价格稳-种植兴的良性循环[7] - 内容创新重构农产品营销逻辑 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传递[10] 创新带货模式 - 山东退休教师将课堂经验转化为直播技巧 用种植故事打开苹果销路[9] - 广东90后创造"粤式英语"卖荔枝突破语言壁垒[9] - 西海固通过沙土地种植纪录片实现单条视频售出1.8万单贝贝南瓜[10]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有何不同|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3 18:07
反内卷与供给侧改革的相似点 - 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下降 供给侧改革前期从2013年四季度的76.8%降至2016年的72.9% 反内卷前期从2021年四季度的77.4%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74.0% [7] - 工业品价格大幅下跌 供给侧改革时期PPI负增长持续54个月 反内卷时期PPI负增长持续34个月至2025年7月 [9] - 企业利润下滑 供给侧改革时期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3% 利润率降至5.76% 反内卷时期2025年前7个月利润同比下降1.8% 利润率降至5.15% [12]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供给侧改革前期GDP增速从2012年四季度的8.1%回落至2015年四季度的6.9% 反内卷时期GDP增速中枢降至5%左右 [14] 宏观经济环境差异 - 供给侧改革时期需求仍有韧性 房地产经历去库存后进入上行周期 2016年初房地产投资触底反弹 基建投资维持15%-20%高增速 全球经济复苏带动2017年出口增长7.9% [18] - 反内卷时期需求不足问题更严重 2025年1-7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2.0%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0% 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下降4.6% 均连续40个月以上负增长 美对华实际关税税率达40% [22] 行业特征差异 - 供给侧改革集中在中上游传统行业 钢铁、煤炭、水泥等领域国企占比达53.2%-74.0% 国有企业承担70%-80%去产能任务 [25][33] - 反内卷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 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电子制造业 并向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扩散 [27][28][31] - 民企成为反内卷主力 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民企占比超90% "新三样"行业民企占比63%-88% [33] 形成原因差异 - 供给侧改革主要源于"四万亿计划"退坡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 2009年基建投资增长42.2% 2010年房地产投资增长33.2% 刺激上游行业产能过度扩张 [36] - 反内卷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深度调整拖累上下游行业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带来摩擦性失业 技术创新跳跃式发展导致非主导技术产能过剩 新兴产业集中度提升过程引发恶性竞争 [36][37][38] - 平台算法机制加剧行业恶性竞争 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仅占餐饮收入的22.6% 平台通过压价、延长付款周期等方式转嫁成本 某头部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109天延长至2025年上半年141天 [41][42] 实施路径差异 - 供给侧改革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 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去产能 要求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 5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煤炭产能退出5亿吨 [45][48] - 反内卷侧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科技创新 通过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市场竞争 工信部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提高准入门槛 光伏玻璃厂集体减产30% [46][49] - 更注重长效治理机制构建 包括推动"国资-财政-社保"联动改革 优化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分类施策进行供给侧引导 [50]
多少年轻人沉迷在小样人生里
半佛仙人· 2025-09-13 12:09
小样经济的本质与消费者行为 - 小样经济本质是花小钱办大事和小投入避大坑的消费雷达 而非贪小便宜[3] - 消费目的从维持生活转向尝试新生活方式 核心诉求是拓宽生活边界[5] - 消耗型产品存在消费悖论:不试用无法判断合适性 试用后无法退货[6][7] - 小样经济解决信任问题 以低成本试错避免沉没成本风险[7] 天猫U先的平台模式与运营策略 - 提供低价小样试用:2.9元卡诗护发精油、9.9元修丽可防晒、9.9元海蓝之谜云绒霜、1元起猫粮试用装[9] - 设计多样化活动机制:超级派活动联合头部品牌 包含1元秒杀/五折精选/百万现金补贴等玩法[9] - 创新正装回购礼机制:消费者复购正装后返还小样费用 实现近乎0成本试错[10] - 建立平台级保障体系:将小样试用从民间行为升级为标准化服务[10] 品类拓展与场景化营销 - 宠物领域联合超500家品牌 亚宠展线下派发10万+份小样(最低0.01元) 线上1元抢50万份宠粮[13] - 美妆领域举办试香节:联合潘海利根/娇兰/宝格丽/三宅一生等品牌线上线下同步派样[13] - 打造主题营销矩阵:金妆奖/三伏养生/户外冲浪季等主题活动覆盖不同细分人群[13] - 全年固定节点运营:每月14/24号设定为疯狂试用日[10] 消费者画像与商业价值 - 目标用户为高挑剔度消费者 通过小样筛选后形成高复购率与高忠诚度[17][18] - 平台实现双向筛选机制:消费者筛选商品 商家获取市场反馈与优质客户[18] - 解决信息超载时代的信任缺失问题 构建消费决策安全感[20] - 年送样量达百万级别:仅宠物品类就送出两百多万份小样[13] 行业意义与社会价值 - 打破消耗型产品的体验壁垒 解决"不信不买 不买不信"的行业痛点[7][10] - 降低新生活方式尝试门槛 成为新生活望远镜[14] - 赋予消费者放弃权利的同时保留尝试机会[15] - 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维护消费者对生活好奇心的奢侈权利[21]
淘宝还能再全面一点吗?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45
淘宝品牌升级与大消费平台战略 - 淘宝APP首页新增"购物·外卖·旅行"入口 品牌正式升级为覆盖实物电商、外卖、出行、旅游等多场景的大消费平台[2] - 通过联合电竞战队推广 将游戏化语言(换肤/空投)与消费场景结合 强化"开放世界探险游戏"平台定位[2] - 用户期待功能扩展 微博评论超3000条 需求包括电影票、线下团购、火车票优惠及住宿游玩一站式服务[4][5] 业务整合与用户增长数据 - 淘宝闪购业务增长迅猛 上线一个月日均订单量破4000万 7月峰值达1.2亿 8月稳定在8000万订单[6]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实现供给统一调度 支撑即时零售场景扩展[6] - 淘宝APP日活跃用户显著增长 8月即时零售带动DAU同比增长20% 7月DAU领先拼多多近5000万(4月仅领先550万)[20] 会员体系与场景化运营 - 升级大会员体系 淘宝/饿了么/飞猪消费累计淘气值 88VIP会员数突破5300万[8][26] - 首页按生活场景布局:国补家电(用)、闪购外卖(食)、服饰穿搭(衣)、飞猪酒旅(住行)[11] - 闪购优惠券产生消费溢出效应 带动线上电商消费 提升平台活跃度和用户粘性[19] 年轻化策略与用户行为变迁 - 以奶茶品类切入年轻市场 开学季推出百万杯奶茶免单活动 吸引90后/00后客群[29][36] - 年轻人形成"买券上淘宝"心智 覆盖肯德基/麦当劳/绝版教材/智商测试等多元化需求[31] - 用户行为从"工具型使用"转向"生活伙伴型依赖" 话费充值等高频需求沉淀在平台[37]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电商竞争维度从商品丰富度/价格/物流 升级为用户时间占领和生活需求满足程度[21] - 超级平台具备网络效应 用户常用APP不超过20个 平台需做大否则出局[24] - 淘宝依托商品种类优势(全平台最丰富)和供需两端数据化基础 实现跨品类场景延伸[14][24] 技术驱动与未来规划 - 商品分发逻辑新增时空维度 闪电仓/前置仓支撑即时零售匹配效率[25] - AI提升人货匹配效率 成为大消费体系变革基础能力 去年双11已应用AI优化搜索推荐[28] - 中金研报预测闪购业务对淘宝CMR同比增速贡献约2个百分点 未来保持高个位数至双位数增长[25]
今年双11 ,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第一财经· 2025-09-12 22:35
核心观点 - 电商平台正聚焦AI和即时零售创新以驱动双11增长 淘宝通过AI工具升级和闪购业务整合线上线下资源 探索"远近场结合"新模式 [3][4] AI技术应用 - 淘宝上线"AI万能搜"产品 结合大模型深度思考和用户购物偏好分析 降低用户搜索精准度要求 转向理解搜索背后的电商购物行为和趋势 [3] - 阿里妈妈将商家工具万相台无界版升级为万相台AI无界 AI将助力双11期间人、货、场的连接 为广告营销和电商内容带来新机遇 [3] 即时零售与闪购业务 - 淘宝闪购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月活同比增长25% 闪购人群订单数同比提升200% [3] - 预计双11将有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和货盘 未来用户可在品牌旗舰店选择快递发货或即时零售配送 [4] - 未来三年计划引入百万品牌门店 闪购和即时零售预计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4] 模式创新与挑战 - 淘宝推进"远近场结合"模式创新 需解决品牌物流履约、库存分发和线上线下组织结构协同问题 [4] - 行业小二正积极与品牌商家沟通 推动线下门店和库存资源丰富的头部品牌加入闪购体系 [4]
今年双11 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第一财经· 2025-09-12 22:20
电商平台双11战略布局 - 电商平台进入双11筹备阶段 具体节奏尚未公布但竞争策略已显现[2] - 双11常态化趋势下 AI与即时零售成为电商寻求新增长点的关键方向[2] AI技术应用与升级 - 淘宝上线"AI万能搜"产品 结合大模型深度思考与用户购物偏好分析[2] - AI将降低用户搜索精准度要求 转向理解搜索背后的购物行为与趋势[2] - 阿里妈妈升级商家工具万相台无界版 推出万相台AI无界版[2] - AI技术预计将助力双11期间人、货、场连接 帮助商家挖掘新客群与增长机会[2] 即时零售业务表现与发展 - 淘宝闪购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月活同比增长25%[2] - 闪购人群订单数同比提升200%[2] - 平台预计双11期间将有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3] - 未来三年计划引入百万品牌门店 预计闪购与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5] 线上线下融合战略 - 平台积极推进"远近场结合"模式创新 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与货盘[3][4] - 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加入淘宝闪购 解决跨渠道流量切换与价格体系挑战[3] - 计划改造用户下单流程 支持选择正常快递或即时零售配送[4] - 新模式对品牌物流履约、库存分发及线上线下协同能力提出新要求[4]
今年双11 ,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
第一财经网· 2025-09-12 22:17
电商平台双11战略布局 - 电商平台进入双11筹备阶段 具体节奏尚未公布但竞争策略已初步显现[1] - 阿里妈妈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 重点关注AI与即时零售的创新应用[1] - 双11活动呈现常态化趋势 平台聚焦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新增长[1] AI技术赋能电商生态 - 淘宝上线"AI万能搜"产品 结合大模型深度分析用户购物偏好[1] - AI技术降低用户搜索精准度要求 转向理解搜索背后的购物行为趋势[1] - 阿里妈妈升级商家工具至万相台AI无界版 强化人货场智能连接[1] - AI技术预计为广告营销和电商内容创造新机遇[1] 即时零售业务表现与规划 - 淘宝闪购业务8月前三周带动APP月活同比增长25%[3] - 闪购用户订单数同比提升200%[3] - 平台计划在双11期间引入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3] - 未来三年目标通过百万品牌门店入驻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4] - 平台将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与货盘 头部品牌积极接入闪购体系[3]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 - 淘宝推进"远近场结合"模式创新 用户可在旗舰店选择快递或即时配送[4] - 该模式预计带动平台流量和效率快速上涨[4] - 品牌需应对物流履约、库存分发及线上线下协同的新要求[4] - 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将积极接入淘宝闪购体系[3]
第四届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泸州举办
中国发展网· 2025-09-12 19:48
博览会概况 - 第四届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聚焦"强化地标赋能·惠享美好生活"主题 拟邀请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 [1] - 博览会共策划18项活动 展出和活动面积4.5万平方米 设置3大展馆共42个展区 预计800余家企业参展 近100位重要嘉宾出席 [1] 国际合作 - 设置主宾国馆和全球好物馆 国外企业近百家参展 集中展示17个国家近100款海外地理标志产品 [1] - 举办"国际经贸代表团走进地标博览会"系列活动 预计迎来4个国家近50名外国嘉宾 [1] 跨界融合 - 创新构建"地标产品+文旅载体+消费矩阵"融合模式 包括长江之滨汽车博览会 老泸州大河街沉浸式演出 龙卦山红楼梦新玩法 群星演唱会等活动 [2] - 打造"夜宵 夜演 夜游 夜娱"消费新场景 川货电商节携手近50名主播构建直播矩阵 推出全球地标沉浸式"云逛展"体验 [2] 供需对接 - 邀请阿里巴巴 美团 京东等近150家头部平台企业及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核心采购商参展 [2] - 组织"优品选品"产销对接会 新品发布会及省区市特色产品推介活动 搭建高效精准对接平台 [2] 区域协同 - 首次设立成渝双圈地标馆线上馆 汇聚超过300款成渝地区地标精品 吸引100余家区域企业参展四川重庆馆 [3] - 设立叙永主题馆 浙江丽水馆和对口帮扶专区 展销处州白莲 龙泉灵芝 乡城松茸 盐源苹果和苍溪猕猴桃等地标产品 通过订单签约和消费帮扶激活区域协同发展 [3] 惠民活动 - 举办首届"四城论健 膳林对决"药膳大赛 促进地标食材与道地药材创新融合 [3] - 联动七大地标街区商圈及文旅景区 实施"酒城九惠"引客激励措施 全域发放近50万元"酒城地标消费券" [3] - 提供免费赏泸韵 饮泸酒 喝泸茶 品泸味等体验活动 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可享受的消费新体验 [3] 产业成效 - 泸州成功推动"泸州老窖酒"等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名录 构建泸酒 泸茶 泸果 泸药 泸竹多品类特色地标矩阵 [4] - 2024年泸州地理标志产业总产值达455亿元 带动就业30万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