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造

搜索文档
鹏鼎控股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公司 鹏鼎控股[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预期**:2025 年预计营收正向温和增长,全年业绩关键在下半年旺季;2026 年预计是“大年”,受益于折叠屏手机和 AI 眼镜等新产品[2][5] - **iPhone 17 价格**:无法确认是否涨价,但料号变化幅度大且成本上升,预计价格有上涨空间,幅度未知[2][6] - **CCL 涨价影响**:成本端涨价总体可控,受铜、晶圆等微量元素影响,类似情况往年出现过;对硬板业务影响可控,硬板业务占营收 20%以上且多从海外进口附加值高,目前涨价集中在服务器相关领域[7][8] - **产能情况**:6 月起进入产能爬坡阶段,为下半年预留产能,上半年月度营收多创新高;6 月下旬稼动率接近 90%,平均稼动率约 90%接近满产[3][9] - **泰国产能**:一期厂房 2025 年 5 月建成试运行,预计四季度小批量投产,生产车载服务器相关产品;二期在建,投向根据需求调整[2][10] - **折叠屏手机贡献**:2025 年下半年 MPI 将确定,订单条数预计显著增加,主要增量体现在料号条数上[11] - **服务器业务**: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81%,预计全年高增长,泰国产能投产后 2026 年增长更显著,正寻求头部服务器客户认证[2][13] - **iPad 业务**:2025 年第一季度消费电子与计算机业务整体营收增 30%,iPad 零售占比首位,整体维持两位数正增长[15] - **2026 年布局**:2025 年资本开支 50 亿,软板扩充约 20 亿满足新需求;AI 眼镜 2024 年营收超 1 亿,2025 年预计大增,公司市场占有率 30%-50%[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事件未对公司出货节奏产生直接影响,公司按满产状态为下半年做准备,且事件演变未完全确定[4] - RCC 材料应用取决于客户决策,公司已做好生产准备,但客户采用时间未知[12] - 公司短期海外产能布局围绕泰国和台湾高雄园区,印度适合后段组装业务,北美短期内不予考虑[13]
首款产品量产!富士康加码工商业储能
行家说储能· 2025-06-26 19:01
工商业储能行业趋势 - 2025年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价值驱动阶段,跨界者面临洗牌但仍有巨头持续入局[1] - 行业竞争维度从硬件/软件单点转向全生命周期综合能力比拼[18] 富士康储能战略布局 - 2017年通过母公司鸿海集团投资宁德时代10亿元布局固态电池技术[4] - 2022年启动台湾1.27GWh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建设,瞄准电动巴士/乘用车及储能系统[5] - 2023年成立新事业总部将储能列为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入股上海采日能源2.39%股权并成立绿能基金[7][8] - 2024年宣布在河南打造"新富士康",明确储能电池为四大核心产业之一[9] - 同步推进印度200英亩储能基地及郑州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建设[10][11] 产品与技术突破 - 首款量产2.15MW/4.32MWh储能系统采用325Ah电芯,循环寿命9000次,系统效率89%[16] - 产品定位覆盖工商业及源网侧场景,初期侧重工商业领域[16] - 依托ICT精密制造和车规级测试能力构建全链路解决方案(电芯/PCS/BMS/EMS/保险)[18] 业务发展路径 - 初期依托全球200+工厂(90%为电子制造)及供应链需求开展业务,电子厂月均用电800万度(电费占比18%-25%)[17] - 通过满足苹果等客户ESG要求及自身降本需求构建订单优势[17] - 未来规划从工商业储能逐步延伸至源网侧大储市场[17] 竞争优势 - 制造基因:移植智慧工厂精密制造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经验[18] - 资源协同:全球园区用电场景+60亿kWh绿电权益形成闭环[8][17] - 技术储备:固态电池研发可能带来未来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突破[11]
今年前5月深圳市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1:25
进出口总额 - 深圳市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1.7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 [1] - 出口1.06万亿元,同比下降8.6% [1] - 进口7166.3亿元,同比增长10.1% [1] 企业类型分布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23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69.5%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630.6亿元,增长7.2%,占比26.1%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761.5亿元 [1] 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2904.6亿元,位列第一 [1] - 对中国香港进出口2846.8亿元,增长7.8% [1] - 对中国台湾进出口2166.7亿元,增长41% [1] - 对韩国进出口978.2亿元,增长4.8% [1] - 对墨西哥进出口274.7亿元,增长5.2%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7936.9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75% [1] - 电子元件1309.2亿元,增长16.7% [1] - 电脑及其零部件1259.2亿元,增长14.5% [1]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部件340.8亿元,增长2.4% [1] -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 锂电池出口288.7亿元,同比增长33.1% [2] - 电动汽车出口111.8亿元,增长16.7% [2] - 比亚迪出口汽车超38万台,同比增长93% [2] 进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5877.6亿元,增长18.8%,占进口总值的82% [2] - 集成电路3107.2亿元,增长16.5% [2] - 电脑零部件1440.5亿元,增长96.6% [2] - 二极管200.9亿元,增长5.5% [2] - 电工器材140亿元,增长9.8% [2]
中京电子录得7天5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0:27
股价表现 - 中京电子在7个交易日内录得5个涨停,累计涨幅为60.07%,累计换手率为185.77% [2] - 截至今日9:53,该股成交量1.34亿股,成交金额16.88亿元,换手率23.12% [2] - 最新A股总市值达80.31亿元,A股流通市值76.24亿元 [2] - 近日股价表现波动较大,6月25日当日跌幅5.77%,6月24日涨停10.00% [2] 融资融券数据 - 该股最新两融余额为3.0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99亿元 [2] - 融资余额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3450.79万元,环比增长13.04% [2] - 近7日融资余额累计增加7227.04万元,环比增长31.84% [2] 龙虎榜数据 - 该股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日换手率达20%等上榜龙虎榜3次 [2] - 买卖居前营业部中,深股通累计净卖出477.03万元 [2]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8182.54万元 [2]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3亿元,同比增长12.19% [2] - 一季度净利润676.06万元,同比增长113.93% [2]
聚焦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这场世界级“头脑风暴”为全球经济寻新机
中国青年报· 2025-06-26 09:23
全球经济新增长点与贸易重塑 -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全球90多个国家1700多位嘉宾参会,围绕五大核心议题开展近200场讨论,参会人数创近年新高 [1] - 中国市场持续扩容提质,为国际经贸扭转颓势创造增量空间,中国创新持续突破跃升为全球发展注入新活力 [1] - 厄瓜多尔在国际贸易中更多扮演中转站角色,当地仓库建设加速以应对供应链扰动,例如谷仓和油罐存储设施增加 [2] 供应链韧性建设与贸易多元化 - 墨西哥商品贸易因多元化出现成倍增长,当地提升仓储能力并扩建航空枢纽仓库,物流活跃度显著提高 [3] - 埃及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吸引欧洲投资平衡贸易逆差,而非依赖关税手段 [3] - 意大利30% GDP依赖出口,中小企业受美国高关税冲击,呼吁通过对话解决贸易争端,避免供应链资源浪费 [3] 企业全球化战略与供应链转型 - TCL提出应对关税冲击三大策略:抓住新市场机会提升创新能力、构建全球经营与供应链体系、快速适应变化调整战略 [5] - 中国企业全球化模式从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产业链布局,通过贡献当地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 - 贝恩公司强调供应链多元化重要性,企业需增强预测力与韧性,AI可辅助识别风险并探索新业务模式 [5] AI技术驱动的新机遇 - AI被视为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工具,可打通业务孤岛、简化流程、降本增效,并助力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6] - IMF指出A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弯道超车"机会,但需基础设施、技术积累和监管支撑 [6] 行业创新与创业生态 - 中国在AI、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和绿色创新领域创业生态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2]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认为中国是全球发展和转型的核心引擎,呼吁通过合作加速创新与包容性增长 [2]
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感知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新华社· 2025-06-26 01:02
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影响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1]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以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1] - 中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中国市场优势与产业基础 -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完备的产业链优势 [2] - 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坚定承诺 [2] - 中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致力于营造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2] 数字技术与AI发展 - 中国已经通过数字技术将公共卫生平台化 [1] -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AI发展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市场,有助于中国企业参与终端侧AI这条全球竞争的'新赛道' [2]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为全球的能源转型作出了贡献 [1] - 中国聚焦绿色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能源合作将迎来向价值链上游转移的新机遇 [3] 国际合作与全球化 - 中国始终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维护互惠共荣共利的全球化进程 [4] - 中国正在与世界各国一起创造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4] - 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对中国及亚洲市场表现出强烈兴趣 [3]
蓝领青年的“反差”电竞人生
36氪· 2025-06-25 18:22
电竞赛事与蓝领群体 - 富士康、饿了么、京东、顺丰等企业年轻工友参与"无畏契约工友冠军杯"电竞赛事,覆盖北京、广州等5座城市 [4] - 参赛选手均为蓝领工人,如富士康流水线工人、外卖骑手等,通过电竞在工作之外获得精神满足 [2][4] - 赛事场地为普通网吧,虽设施简陋但参与者热情高涨,形成独特的蓝领电竞文化 [4][14] 企业员工管理创新 - 富士康等企业通过组织团建、电竞比赛等方式提升员工归属感,与父辈时代的纯雇佣关系形成对比 [15] - 企业观察到年轻蓝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上升,电竞成为连接不同年龄段员工的纽带 [16][18] - 内部电竞比赛投入低但效果显著,能激发团队凝聚力和员工积极性 [18][19] 蓝领群体特征变化 - 新一代蓝领工人平均年龄20岁左右,单身居多,在满足物质需求后更追求精神表达 [14] - 相比父辈的两点一线生活,当代蓝领通过游戏、阅读等方式丰富业余生活 [7][8][9] - 电竞活动帮助蓝领工人突破"流水线编号"身份,获得被认可感和自我价值实现 [21][23] 电竞的社会功能 - 电竞成为蓝领群体释放工作压力、扩大社交圈的重要方式 [11][16] - 游戏中的团队协作和策略决策让工人展现工作之外的能力 [12][19] - 电竞比赛成为人生特殊体验,部分参与者因此重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23]
工业数据质量提升行动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6-25 13:35
工业互联网互操作智能柔性试制线成果 - 中国信通院发布工业互联网互操作智能柔性试制线成果并启动工业数据质量提升行动 [1] - 在电子制造领域,中国信通院与华为等单位针对电子装联产线研制10类设备交互信息模型,使NVH测试异常分析耗时从8小时缩短至3分钟,产品一次不良率从10%降至0.8% [2] - 在机床制造领域,中国信通院与沈自所、华中数控等单位在某智能制造基地部署NC-Link数据通信网关,实现80余款软硬件系统互操作,覆盖10个系列近30种机床零部件生产,机床加工效率提升25% [2] 工业数据质量提升行动 - 中国信通院将分行业实施工业数据质量提升工程,包括构建标准化工业数据应用架构、推进重点领域数据标准研制 [3] - 计划完善数据加工工具和数据集,补齐数据标注工具链,面向电子、电力、机械等重点行业建立高质量数据集 [3] - 开展工业信息模型、机理模型、知识模型研究,建立"大模型+专业小模型"服务体系以提升数据采集和模型服务能力 [3]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发展 - 数据标准化与质量直接影响工业体系的智能化效率、协同能力和决策水平 [2] - 中国信通院联合产业单位通过"信息模型伙伴计划"在电子制造与机床领域验证信息模型应用,推动高效智能制造模式 [2]
*ST合泰将“摘帽”首季净利扭亏 重整完毕负债率大降至25.61%
长江商报· 2025-06-25 07:41
公司摘帽及股票变动 - 公司股票将于6月24日复牌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合泰"变更为"合力泰" [1] - 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至10% [1] - 公司创立于2003年,产品包括新型显示、光电传感、FPC柔性线路板、新材料等,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领域 [1] 财务重整及业绩改善 - 2024年公司完成司法重整,年末归母净资产为18.56亿元 [2] - 资产负债率由年初的193.91%大幅降低至27.52%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71.35%,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扭亏为盈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408.4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截至6月20日,公司股价收于2.14元/股,总市值为160.1亿元 [2]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战略性缩减业务板块,剥离持续亏损的传统手机业务 [2] - 聚焦电子纸和通用显示两大优势领域 [2]
东山精密: 收购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25 02:08
收购主体及基本情况 - 收购人为袁永刚、袁永峰,一致行动人为袁富根,三人为父子关系,构成公司实际控制人[6][7] - 袁永刚现任公司董事长,直接持股16.53%,袁永峰任董事兼总经理,直接持股13.51%[7][8] - 收购人最近五年无证券市场违规记录,不存在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8] 收购方案核心条款 - 收购方式为现金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发行价格11.24元/股,总认购金额14.04亿元[23][26] - 袁永刚认购100,555,058股(11.24亿元),袁永峰认购25,138,764股(2.81亿元)[28] - 认购股份限售期36个月,资金来源为自有及自筹资金[22][28] 股权结构变化 - 收购前总股本17.06亿股,收购人合计持股28.34%[19] -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8.32亿股,收购人合计持股比例提升至33.26%[19][20] - 袁永刚个人持股比例从11.85%增至16.53%,袁永峰从13.04%增至13.51%[19] 收购目的及影响 - 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战略,扩大高端产能[15] - 增强控股股东控制权稳定性,传递发展信心[15] - 不改变主营业务,不涉及重大资产重组[30][31] - 承诺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33][34] 审批程序 - 已获股东大会、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批复[3][18] - 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但符合豁免条件[3][30] - 法律意见书确认豁免要约收购合法有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