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早报 (06.27)| 小米YU7爆了!雷军最新发声:不能以新手自居;白宫为特朗普澄清美联储主席提名;荣耀完成IPO辅导备案
格隆汇· 2025-06-27 08:48
小米新品发布会 - 小米YU7汽车起售价25.35万元,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1] - 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定价81.49万元,永久限量100台 [1] - 新一代小折叠MIX Flip2起售价5999元,小米AI眼镜起售价1999元 [1] - 雷军表示将全力扩产加快交付,坚决不打价格战 [1] 美股市场表现 - 纳指涨0.97%至20167.91点,标普500涨0.8%至6141.02点,均创历史收盘次高 [2][3]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奈飞、亚马逊、Meta涨超2% [2][3] - 小米集团ADR大涨近10%,小马智行涨约12%,小鹏汽车跌超6% [2] 全球资产价格 - WTI原油涨0.49%至65.2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0.07%至67.73美元/桶 [4][5] -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超6个基点,现货黄金跌0.07%至3329.84美元/盎司 [4] - 离岸人民币涨向7.15元,美元指数跌0.54%至97.1470 [5] 公司动态 - 荣耀获深圳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正式启动A股IPO [11] - 阿里巴巴合伙人缩减至17人,9人退出 [12] - 天风国际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相关牌照 [13] - 宇树科技年收入破10亿元,估值达120亿元 [14] - 腾讯小游戏平台开发者突破40万,八成是中小团队 [15] 科技与产业 - 中国发布自主研发龙芯3C6000处理器,性能达市场主流水平 [23]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1+6"政策保荐机构座谈会 [16] - 苹果修改欧洲App Store收费系统以避免欧盟罚款 [17] - 特斯拉欧美业务负责人奥米德·阿夫沙尔离职 [18]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第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终值为-0.5%,低于预期 [24] - 美国5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16.4%,为2014年以来最大增幅 [24] - 两部门计划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21] - 国家推进防洪水库建设和蓄滞洪区建设 [20] 资本市场 - A股成交1.62万亿元,沪指跌0.22%,军工、数字货币板块走强 [30][32] - 港股恒生指数跌0.61%,恒生科技指数跌0.26% [31][32]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2.86亿港元,连续20日净卖出腾讯 [32]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68.05亿元至18116.38亿元 [33]
整理:昨日今晨重要新闻汇总(6月27日)
快讯· 2025-06-27 06:37
国内科技与消费 - 小米发布SUV汽车YU7 售价25.35万元起 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辆 同时推出首款AI眼镜 定价1999元起 [3] - 荣耀在深圳证监局获上市辅导备案 正式启动A股IPO关键流程 [5] - 新一代国产通用处理器龙芯3C6000发布 标志自主研发技术突破 [5] 资本市场与政策 - 上交所召开科创板"1+6"政策保荐机构座谈会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5] - 国家发改委宣布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 刺激消费升级 [5]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央行联合发布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强化金融服务覆盖 [5] 国际贸易与关税动态 - 印度与美国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称协议即将达成 欧盟考虑降低美国商品关税以加速协议签署 [7] - 白宫明确不延长7月9日关税暂缓期 最终决定权在总统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已做好协议准备 马克龙主张零关税互惠 [7] - 商务部披露已依法批准对欧盟稀土出口合规申请 显示贸易政策执行 [5] 国际政治与经济 - 伊朗外长称无重启核谈判计划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责美国袭击核设施效果有限 美国拟讨论放松制裁以促谈判 [6] - 欧盟峰会未达成对俄新制裁 同意延长现有制裁六个月 [5] - 美国5月商品贸易逆差意外扩大 出口创疫情以来最大降幅 第一季度GDP数据下修 [5]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官员巴尔金指出中性利率或缓慢上升 关税将推高通胀 古尔斯比称若通胀稳定在2%且不确定性消除 降息路径将开启 [7] - 戴利认为秋季降息前景乐观 柯林斯认为7月降息为时过早 [7] - 美国5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突破101个基点 创2021年以来最陡水平 [5]
一小时大定28.9万台,雷军:小米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6-27 02:23
小米汽车销售表现 - 小米SU7预售27分钟预订量达5万台 后续月交付量从几千台攀升至近3万台 总交付量逼近30万台 [1] - 小米YU7预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1小时大定达289000台 按标准版25.35万元计算锁定约578亿元营收 相当于小米集团2024年全年汽车营收321亿元的1.8倍 [4][5] 产品定位与技术参数 - 小米SU7 Ultra性能对标保时捷但价格仅其四分之一 小米YU7延续极致性价比策略 定价25.35万-32.99万元 配合最高6.6万元限时权益实现豪华体验下探 [5] - 小米YU7标准版续航835公里 搭载690马力超级电机V6s Plus 零百加速3.23秒 全系800V高压平台支持15分钟补能620公里 接入140万根公共充电桩 [7] - 智能驾驶硬件全系标配激光雷达与英伟达Thor芯片 搭载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 预留OTA升级空间 [7] 用户思维与生态优势 - 安全设计为核心卖点 强调"安全是一切"理念 经历539天296城市道路测试 [8][10] - 36处储物空间+1758升后备箱容积 配备车载冰箱/镀银玻璃/调光天幕 提供9种车身颜色+5款轮毂选择 [10] - 深度融入小米人车家互联体系 支持手机钥匙/电池状态查看等 构建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智能生态 [10]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 - 北京亦庄工厂一期2024年3月投产 年产能15万辆 二期2025年中投产将再增15万辆产能 [12] - 通过自研三电系统+国产供应链将豪车零部件成本降低40% 三年内考察200家供应商实现深度成本控制 [12][14] - 自建工厂策略保障品控 电动汽车零部件超1万个(对比智能手机2000个) [12] 行业影响与公司发展 - 小米汽车业务推动公司市值达1.4万亿港元(2025年) 目标15-20年内进入全球前五 [14][16] - 产品成功反映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地位跃升 标志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型的关键进展 [16]
小米集团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手机、家电、汽车 - 公司:小米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小米集团发展历程 - 小米集团成立于 2010 年 4 月,2018 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从硬件生态圈建设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 [3] 主营业务 - 包括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用品、智能汽车业务,以及基于前两者衍生的互联网服务,共同构成整体生态系统 [5] 2024 年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 3,659 亿元,利润约 237 亿元,同比增速达 35.4% [2][6] 智能手机市场现状 - 2024 年全球出货量约 12.23 亿部,同比增长约 7%;中国大陆出货量约 2.85 亿部,同比增长约 4% [7] - 全球市场由苹果和三星引领,前五大公司为苹果、三星、小米、传音和 OPPO,占比 67%;中国市场主要由国产品牌占据,前五大公司为 vivo、华为、苹果、OPPO 和荣耀,占比 78% [7] AI 技术对智能手机行业影响 - AI 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智能手机行业重要驱动因素,生成式 AI 优化升级提升用户体验,推动 AI 手机渗透率提升 [8][9] 小米自研与高端化成果 - 从软件到硬件多环节自主研发,自小米 10 系列突破高端机型市场,ASP 显著提升,2020 年以来毛利率最高达 15%左右 [10] - 2024 年出货量达 1.69 亿部,同比增长 15%,平均单价从 973 元提升至 1,137 元 [10] 小米手机品牌矩阵与市场定位 - 旗下有小米、红米和 POCO 三个子品牌,小米定位高端旗舰,红米走性价比路线,POCO 针对海外市场 [12] 小米手机高端市场表现 - 2024 年在中国大陆 4,000 - 5,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达 24.3%,排名第一;5,000 - 6,000 元价位段市占率为 9.7% [13] 小米手机硬件与自研成果 - 硬件性能处于行业前列,2025 年 5 月发布的小米 S Pro 采用自研芯片玄武 O1 等先进技术 [14] - 操作系统从 MIUI 发展到澎湃 OS,实现人车家全生态打通和多设备融合 [15] - 2025 年 5 月发布自研手机芯片玄武 O1 及手表芯片玄武 T1,截至 4 月底自研技术投入达 135 亿元 [16] 小米家电业务发展情况 - 家电业务在收入和利润中占比渐重,预计 2025 年整体规模超 500 亿元,白电业务增长迅速 [2][17] 小米白电市场表现与潜力 - 2024 年收入规模约 180 亿,2025 年预计接近 300 亿,增速 60% - 70%,国内空调市场占有率预计达 10%,冰洗产品超 5% [18] 小米应对中高端消费市场挑战情况 - 2025 年份额和价格提升节奏未受太大影响,主要抢占二线品牌和线上长尾白牌份额 [19] 小米白电市场发展方向 - 包括主流价格带突破和线下渠道扩展,2025 年四季度 ASP 同比增长约 30%,线下渠道待进一步拓展 [20] 小米海外家电业务前景 - 中长期有扩张基础,但需关注产能组织情况,一两年内非主要成长点,长期可通过消费电子带动传统消费电器 [21][22] 小米家电领域竞争优势 - 体现在生态系统和互联网思维,能兼容传统家电品牌,实现高性价比,线下渠道效率高,有 20%以上竞争空间 [23] 小米汽车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 - 2021 年宣布造车,2024 年推出首款车型小米 SU7,全年交付量 13.9 万辆,占该价位乘用车增量贡献比例达 30% [24] 小米汽车未来发展战略 - 基于高端化和全球化,通过新零售方式布局,计划 2025 年国内扩展到 2 万家门店,中期海外布局 1 万家门店 [26] 小米汽车成功关键因素 - 包括高端化和智能全球化战略、新零售销售、研发供应链投入,雷军带队研发,自动驾驶团队规模超 3,000 人 [29] 小米汽车交付渠道建设 - 采用“一加 N”模式,截至 2025 年 5 月在全国 82 个城市开设近 300 家门店,6 月计划再增加 37 家 [30] 小米纯电 SUV 市场表现预期 - 对标 Model Y,预计各方面性能领先竞品,2026 年单月销量可达 3 - 4 万辆 [31][32] 小米汽车产能及毛利率预期 - 预计 2026 年满产交付水平 60 - 70 万辆,若不新增产能,明年将迎毛利率爆发周期,三期产能筹划中 [33] 小米集团盈利与投资意见 -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快速增长,2025 年净利润 430 亿元,2026 年 570 亿元,保持推荐评级 [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小米面临品牌趋势波动影响生态产品销售、传统供应链无序扩张损失体系效率两个风险点 [27] - 2025 年初发布的小米 SU7 Ultra 版本市场表现出色,订单量超一万,达到年内交付目标 [28]
小米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2025-06-26 22:09
小米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 20250625 摘要 小米集团通过硬件引流、服务变现模式实现盈利,互联网服务贡献主要 毛利,占比虽小但毛利贡献大,依托全球 7 亿用户,通过广告、游戏分 发及金融科技等服务变现,实现硬件低毛利下的整体高盈利。 小米手机业务经历了高速增长、调整和高端突破阶段,通过性价比机型 迅速扩大销量,后发力海外市场,并清晰品牌定位:红米追求极致性价 比,小米追求高端技术与体验,高端品牌是成长必由之路。 小米汽车业务重点布局全品类市场,尤其是 2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实 现品牌向上和利润增长,可能重视红米手机类似的细分市场布局,整体 战略围绕品牌高端化和全球化、人车家生态进行部署。 小米融合新零售经验,整合人车家新零售体系,加强与手机业务和渠道 的协同。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全国布局近 300 家门店,单店效能较高, 接近理想高峰时水平。 小米 SU7 车型市场表现强劲,平均月销量超过特斯拉 Model 3,成为 20~30 万元纯电轿车销冠,女性消费者和苹果手机用户贡献较大增量, 一二线城市销量占比超过 90%。 Q&A 小米汽车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小米汽车未来两三年的核心看点是 ...
雷军宣布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价格:标准版25.35万,Pro版27.99万,Max版32.99万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50
产品发布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起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1][3] - YU7提供九种颜色选择,包括宝石绿、熔岩橙、钛金属色、影青色、流金粉、丹霞紫、深海蓝、寒武岩灰、珍珠白 [3] 产品性能与测试 - YU7在前排头部空间、后排头部空间和膝部空间、后排横向空间等指标领先Model Y和卡宴 [5] - 整车测试历时539天,覆盖296个城市,道路实测里程达到649万公里,经历极端温度(-41°C至53°C)和高海拔(5380米)测试 [5] 公司业绩与研发 - 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47%,营收达1113亿元 [5] - 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 [5] - 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正式发布并量产 [5] - 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5]
雷军:小米未来五年(2026-2030年)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
快讯· 2025-06-26 19: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Q1业绩同比增长47%,营收达1113亿元,创公司史上最强财报记录 [1] - 小米手机连续19个季度稳居全球市场前三 [1] - 2025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排名第二 [1] 研发与技术进展 - 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正式发布并实现量产 [1] - 未来五年(2026-2030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 [1]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在20周年时实现更显著的突破 [1]
联想moto表现强势!一季度日本出货量暴增307% 巴西市场稳居第二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6:45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14亿部,微增0.4% [3] - 联想摩托罗拉出货量1385万部,同比增长5.6%,市场份额4.6%排名第八 [3] - 海外市场出货1371万部,同比增长6.3%,份额6.0%排名第五,超越vivo和OPPO [3] 联想摩托罗拉市场突破 - 日本市场出货量暴增307.0%,巴西市场位居第二 [1] - 除中国外海外市场收入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远超行业4.4%增速 [3] - 全球收入份额2.5%排名第八,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增速16.4%远超行业4.3% [3] - 北美市场收入10.1亿美元,同比增长20.4%,份额3.6%排名第四 [3] - 美国市场收入9.9亿美元,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3] - 亚太新兴市场营收同比增速达92.1%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推出moto razr 60系列折叠屏手机、moto edge 60系列直板机型及日本市场moto G66j 5G [4] - moto razr 60 Ultra搭载AI元启天禧超级智能体,支持全局语音唤醒和跨应用操作 [5] - 内置DeepSeek - R1大模型,可即时解答复杂问题 [5] - AI识屏与翻译功能支持12种语言实时翻译,包括拍照翻译和同声传译 [5] - 超级互联2.1技术实现与联想电脑、平板无缝协作,提升生产力体验 [5] 市场战略分析 - 成功突破源于对区域市场的精准洞察、技术研发投入和本地化经营策略 [4] - AI技术应用、高端市场发展和本地化生产推动市场正向增长 [3] - 在存量博弈阶段通过创新动能开辟海外市场新天地 [4]
一季度非发达国家或地区智能手机库存积压 入门级机型滞销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5:08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01亿台,同比增长仅0.4% [1] - 非发达国家/地区面临库存过剩、消费疲软和竞争加剧压力 [1] 区域市场表现 出货量下滑区域 - 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5.5%,主因消费疲软和库存过剩 [1] - 菲律宾市场出货量暴跌20.3%,受库存堆积和入门机型需求疲软影响 [1] - 巴西市场出货量下跌18.9%,因价格上涨抑制需求 [1] - 东南亚市场(印尼、泰国、越南)假日高峰后需求下滑 [1] 出货量增长区域 - 西欧市场苹果iPhone 16e需求强劲,出货量同比大增125.5% [2] - 日本市场苹果出货量增长29.3%,受益于新品和直销支持 [2] - 中东非市场荣耀出货量同比增长127.1% [2] 厂商竞争格局 区域市场份额 - 印度前五大厂商:vivo、三星、OPPO、小米、realme [1] - 东南亚前五大厂商:三星、vivo、小米、OPPO、苹果 [1] - 巴西前两大厂商:苹果(44.8%份额)、三星(出货量下滑17.5%) [1][2] - 西欧前三大厂商:苹果、三星(份额下滑4.9%)、小米 [1][2] 高端化趋势 - 印度高端市场(600-800美元)同比增长78.6%,份额从2%升至4% [2] - 印度中高端市场(400-600美元)增长74%,推动苹果和三星份额提升 [2] - 西欧800美元以上设备占比达78.4% [2] 行业驱动因素 - AI技术应用、高端市场发展和本地化生产推动正向增长 [2] - 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换机周期延长和二手市场扩张将限制未来增速 [2]
vivo正在提高折叠屏手机“屏效”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1:36
产品发布与硬件升级 - vivo发布折叠机新品X Fold5,机身重量仅217g,刷新全球大折叠机型的最轻纪录 [1] - 折叠屏手机行业自2018年下半年起进入"折叠屏时代",厂商将轻薄化作为目标,平均厚度和重量持续下降 [1] - X Fold5硬件升级包括:搭载等效6000mAh蓝海电池、IMX882蔡司超级长焦,支持IPX8/IPX9防水等级,可在80度热水、高压水枪冲淋、零下20度低温及水下3米环境下正常使用 [1] - 硬件升级针对折叠屏用户痛点:续航能力弱、影像配置低、防尘防水性不足等 [1] 软件功能与用户体验 - X Fold5升级多任务交互的原子工作台,支持5个应用同屏并行,应用间可拖拽传递文件,适合多线程工作用户 [2] - 原子工作台解决了折叠屏大屏利用率低、切换不流畅、悬停功能不适配等问题,提升商务办公场景下的生产力体验 [2] - 公司推出"苹果搭子"功能,X Fold5是全球首款打通Apple Watch实现跨生态手表连接的安卓手机,支持与苹果设备互联互通 [2] 用户群体与市场策略 - 上一代折叠旗舰机vivo X Fold3的用户中,近四成为苹果用户 [3] - iPhone用户中有近四成为"双机党"(苹果+安卓),iPhone16pro max用户中"双机党"比例超过一半 [3] - 公司希望通过苹果全生态设备互联吸引更多苹果生态用户,但功能实现依赖于苹果开放的接口政策 [3] - 公司投入开发跨生态互联功能,使Apple Watch能显示X Fold5来电/信息,健康数据可同步至vivo健康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