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搜索文档
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申请香港上市
快讯· 2025-06-30 14:28
公司动态 - 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 [1] - 高盛、中金公司、汇丰银行担任本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 [1] 行业动态 - 医疗健康科技行业近期有企业启动香港上市程序 [1]
AI驱动多元支付平台革新,镁信健康递表启动港股IPO
格隆汇· 2025-06-30 13:51
公司概况 - 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多元支付平台,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解决患者、保险公司与药企的筹资与支付挑战 [1] - 公司依托AI技术重构医疗支付生态,在创新药械支付解决方案与商业健康险服务两大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 公司构建了两大核心解决方案:智药解决方案(服务药企全生命周期商业化)和智保解决方案(为保险公司提供端到端支持) [1] - 推出"一码直付"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药品、医疗、保险资源,实现医药直付 [1] 市场地位与业务数据 - 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GPV)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以保单数量计算,公司是最大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累计服务保单约3.93亿张 [2] - 合作药企超140家(覆盖全球前20大药企的90%),合作保险公司超90家(覆盖中国前20大保司的100%) [2] - 2024年助力中国40%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累计为患者节省自付费用67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20.35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38% [2] 行业前景 - 中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620亿元增至2030年4102亿元(CAGR 16.7%) [3] - 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773亿元增至2030年2.36万亿元(CAGR 15.8%) [3] - 行业增长受"健康中国2030"政策支持及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驱动 [3] - 公司业务与行业趋势、政策导向及社会需求高度契合 [3]
石头科技、用友网络等:16家企业递表,港股IPO融资井喷
和讯财经· 2025-06-30 10:11
港股IPO市场概况 - 港交所一日接收16家内地企业IPO递表申请,其中5家已在A股上市(如石头科技、用友网络),13家首次递表 [1] - 递表企业行业分布:科技行业10家、医疗健康行业4家、食品行业1家、消费行业1家 [1] - 截至6月29日,申请港交所上市的递表企业达188家,11家已通过聆讯未上市 [1] 融资规模与历史对比 - 2025年以来香港股票市场融资额超440亿美元,40多家公司IPO上市,融资额近14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 [1] - 上半年40家企业IPO上市融资约1047亿元,171家企业配售融资1379亿元,均超去年全年 [1] - 上半年港股IPO融资总额超2022-2024年全年,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大额融资项目 [1] - 募资超100亿港元的IPO项目有5个,20-100亿港元的有7个 [1] 行业与市场特点 - "A+H"热潮是港股IPO井喷主因,超30家A股企业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超20家宣布计划 [1] - 港股IPO活跃板块为消费零售、高科技、新能源和医疗四大板块 [1] - 香港市场能让上市公司接触到美欧投资者 [1]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国际专家工作委员会顾问/常务副主任李继庆在青岛考察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6-29 23:29
沃特德智能环保科技公司 - 公司发展历程:2004年成为中国非典早餐工程直接饮用水供应商 2007年中标奥运会指定餐饮企业"眉州东坡"的餐饮用水 2011年与中科院合作研发成功解决高砷高氟水质的纳米复合材料 2014年净水设备入驻北京大学 2015年入驻国家民航总局 2017年中标京津冀惠民净水工程 被北京市政府评为保障民生企业 [3] - 行业资质:获得欧盟CE认证 行业证书齐全 当前已入驻青岛胶东机场 青岛地铁和27所中小学校 为黄岛中医院 春天之星大药房 青岛游艇会 青岛蓝莓基地等知名企业提供净水设备 [3] - 核心技术产品:四大战略净水产品包括全屋智能净水 校园智能净水 商用智能净水和工业智能净水 水联网+智能净水项目以节能净水技术与智能净水技术为核心 打造智能净水生态产业链 可与教育 医疗 餐饮和房地产业融合发展 [4] - 产品效果验证:净化后的水呈弱碱性 水中可溶解性固体物质极少 电离后颜色变化小 水质较净化前有显著改善 [4] 山东涵氧之家健康科技公司 - 技术背景:负氧离子自1889年被发现 20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浓度成为空气等级划分标准 被国家医疗部门纳入医保目录作为物理疗法 [6] - 医疗应用价值:对肺气肿 支气管炎 矽肺 肺部感染 高血脂 神经衰弱 失眠 精神病患者有治疗作用 能改善细胞活性 提高免疫力 对新冠病毒有抵抗和治疗效果 可延缓细胞老化 [6] - 产品性能:负氧离子释放量达30000个/cm³/秒 释放周期10~30年 远高于广西巴马长寿村的自然浓度(5400~20200个/cm³/秒) 是国家2005年立项标准的20倍(1600个/cm³/秒) [8] - 产品定位:具备七大天然绿色标志 九大产品价值 多种应用场景 使用效果相当于将家庭环境提升至巴马长寿村水平 [8] 中联采平台与联贸云 - 机构属性:经国务院批准 民政部登记注册 中央社会工作部主管 商务部指导 是中国负责联合国采购事务的唯一合法机构 [12] - 业务模式:联贸云提供G2G G2B X2X式服务 连接全球市场与中国市场 服务国内5200万家中小企业及海外3000万华人华侨企业 通过中国网视 环球电视台等媒体宣传中国企业 [12] - 全球布局:巡展覆盖一带一路峰会152个国家和联合国193个成员国 目标激活万亿级设施资产/存量资产 推动中国产品国际化 [14] - 联合国采购支持:详细解读联合国采购类别 方向 原则 流程及免税政策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促进企业理解国际采购机制 [12] 合作展望 - 战略意义:调研活动深化了企业与中联采的互信 为企业注入发展信心 将助力沃特德与涵氧之家更快融入国际市场 代表中国健康产业参与全球竞争 [11][15] - 国际化路径:在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支持下 企业有望通过中联采通道进入联合国采购体系 实现产品全球化布局 [11][14]
“新质党建”:产业攻坚“红色引擎”——访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
解放日报· 2025-06-29 09:48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上海市已发布7个区共计11个千亿级区级主导产业 包括浦东新区的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嘉定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1] - 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串起集成电路等6个产业集群(链)党委和9个片区党委 覆盖1621个基层党组织、24865名党员 [1] - 嘉定区建立汽车"新四化"、智能传感器及工业互联网三个产业集群党建共同体 [1] 工业经济表现与目标 - 2024年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达10.8% 工业投资增长11.1%创四年新高 [2] - 上海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占GDP的25% 工业总产值迈上5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比重力争达到50% [2] 党建与产业生态融合 - "新质党建"品牌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通过政治引领力、资源整合力和工作穿透力赋能产业生态培育 [1][2] - 企业党建以央企国企为先锋 如中国航发商发实施党建"铸心"工程 组建563支党员突击队完成189项攻关 推动多型航空发动机鉴定定型 [5] - 集群党建提升发展势能 松江区委探索"党建+龙头/产业链/要素群"模式 上汽集团成立党建联建平台协同16家企业完成供应链优化 [5][6] 区域协同与园区实践 - 张江科学城构建"1+(6+9)"组织架构 通过6个产业集群党委和9个片区党委实现区域经济条块结合 联仁健康董事长兼任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党委书记 [6] - 莘庄工业区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动9家企业 通过三张清单和三大专委会实现连续4年超千亿元规上工业产值 [6] 发展策略与资源整合 - 市经信两委强调"统"和"联"优势 通过跨部门协同和党建联建黏合资源 实现"建组织-抓龙头-带集群-兴产业"的传导效应 [7] - 重点抓好"六个力":政治引领力、技术创新策源力、尖端产业竞争力、链主企业带动力、产业统战力、人才驱动力 [7]
做强工业 拓展消费 长春推动经济向新向优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长春市经济工作部署 - 长春市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增强经济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 [1] - 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545 78亿元 同比增长7 6% [1] - 提出稳住工业基本盘 支持中国一汽扩销增产 推动地方工业产能挖潜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打造产业 冲刺千亿元级规模 [1] - 长春永春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主体结构建设近收尾 预计11月竣工投用 将吸引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1] 项目建设进展 - 全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256个 产业类项目占比58 1% 同比提高4 1个百分点 [1] 消费促进措施 - 长春市通过提振传统消费 培育新兴消费 举办展会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2] - 暑期将举办消夏艺术节等200余项文旅活动 [2] - 近期将陆续举办国际光电博览会 国际汽车博览会 航空展 电影节等大型展会 [2] 发展规划 - 长春市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围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重点产业发展 城市更新等谋划目标举措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加快智能诊疗系统等的临床应用
环球网资讯· 2025-06-28 13:13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相关互联网医疗企业三方共建 [1][3] - 研究院是上海交大医学院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3] - 研究院将构建学科交叉新范式 整合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科的计算优势与医学院临床资源 开展需求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攻坚 [3] 研究院发展目标 - 打造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学科涵养创新"核爆点" [3] - 创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机制 实现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3] - 依托上海交大医学院13家附属医院的真实场景 加快智能诊疗系统 辅助决策工具等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 [4] 研究院战略方向 - 建立"从应用需求到原创技术创新 再到临床落地与产业化"的全链路闭环生态 [4] - 打通医工融合 数据共享 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壁垒 [4] - 培育兼具深厚医学背景 扎实数理基础和精湛AI技术复合型人才 [5] 行业发展趋势 - 医学和人工智能正处于快速融合阶段 成为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新焦点 [5] - 多模态大模型 AI4S 智能可穿戴等技术迭代升级 加速医学创新 [5] - 医学人工智能在打破慢性病诊疗瓶颈 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和重大价值 [3][5]
爱康集团发布《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6-28 10:44
公司动态 - 爱康集团联合新京报社发布《2025版北京市体检人群抽样健康报告》,研究对象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在爱康集团旗下北京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近150万人[1] -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现场发布并详细解读《北京健康报告》,提供从"检"到"管"一体化且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3] - 公司2018年启动"iKangAI+"计划,过去7年间推出覆盖眼底、乳腺、心脏等专项筛查的10余款人工智能产品,形成"爱康AI矩阵"[3] - 2025年5月,公司整合医疗经验和技术研发优势,通过"医疗专业知识库+AI大模型算法"双引擎,对AI健康管家iKKie进行焕新升级[3] - 发布会现场演示"iKKie健康管家"微信小程序,提供全流程自动化闭环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4] 行业趋势 - 预防医学领域开展城市人群健康问题跟踪研究,发布《城市人群健康报告》系列,为健康城市建设精准画像[2] - 运动锻炼能够显著降低肥胖、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关节炎等疾病风险,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2] - 癌症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健康体检成为肿瘤机会性筛查主战场,创新性及连续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可提高恶性肿瘤早诊率[2] - AI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AI个性化体检为每位用户打造"AI多维度评估+AI个性化推荐"的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方案[3][4]
大东方净利降73%,总经理席国良年过六旬、年薪123万元高过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43亿元,同比增长3.08% [2] - 归母净利润4363.80万元,同比下降72.97%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884.39万元,同比下降357.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2] - 毛利率15.13%,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89%,同比下降2.74个百分点 [2] 费用与成本 - 期间费用4.61亿元,同比减少2363.10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12.65%,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1.13% [2]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4.64%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1.06%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05% [2] 人员变动 - 在职员工2425人,同比减少229人(减员8.63%) [2] 高管薪酬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729.60万元 [3] - 总经理席国良薪酬122.93万元,高于董事长林乃机72.21万元 [3]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涵盖百货及家电零售、食品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及医疗健康业务 [4] - 成立日期1998年1月20日,上市日期2002年6月25日 [4] - 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山路343号 [4]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奥佳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28 05:21
核心观点 -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提示"奥佳转债"可能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因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16日至6月27日期间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9 35元/股的85%(即7 95元/股)[2][12] - 若触发条件 公司将召开董事会审议是否修正转股价格 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12] 可转债发行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2月25日公开发行1 200万张可转债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12亿元 原股东优先配售 剩余部分通过深交所系统发行[3] - 可转债于2020年3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 债券简称"奥佳转债" 代码"128097"[4] - 转股期限为2020年9月2日至2026年2月25日[4] 转股价格调整历史 - 2020年5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10 89元/股至10 69元/股[5][6] - 2021年4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10 69元/股至10 39元/股[6] - 2022年5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10 39元/股至10 09元/股[6] - 2022年9月因注销回购股份调整转股价从10 09元/股至10 05元/股[7] - 2023年5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10 05元/股至9 75元/股[7] - 2024年5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9 75元/股至9 45元/股[8] - 2025年5月因分红调整转股价从9 45元/股至9 35元/股[8]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 - 触发条件: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的85%[10] - 修正权限:董事会提出方案 需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可转债持有人回避表决[10] - 修正限制:修正后价格不得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和股票面值 且不低于股东大会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及前一交易日均价[10] 当前触发情况说明 - 2024年12月13日董事会决定不修正转股价格 且未来6个月内(至2025年6月13日)不提出修正方案[12] - 2025年6月16日起重新计算 截至6月27日已有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7 95元/股 后续可能触发条件[12] - 若触发 公司将按募集说明书约定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