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品

搜索文档
牛市氛围渐浓!A股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7:2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0.5%报3665.92点,创年内收盘新高,逼近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 [1] - A股融资余额达20122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单月增加近1300亿元 [1][4] - 全市场两融维保比例上升至280.56%,周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处于近三年92.46%分位数 [8][9] 资金流向 - 杠杆资金单日买入额占比维持10%左右,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超200亿元,电力设备等4行业净流入均超120亿元 [4][5] - 半导体、小金属等二级行业获融资集中买入,北方稀土等4只个股净流入超20亿元,其中北方稀土达30.75亿元 [6][7] - 融资资金66%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领域,半导体等硬科技赛道占比超45% [11] 行业配置 - 科技成长板块受青睐,AI/算力链、光模块等TMT方向存估值修复机会,创新药出海逻辑持续 [14] - 券商、保险行业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高股息板块仍具配置价值 [14] - 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平衡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关注港股科技互联网巨头 [15][16] 市场趋势 - 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约2%,融资买入额占比10.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19.47% [10] - 行情驱动因素从资金驱动向盈利驱动过渡,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 [12] - 与2015年相比,当前资金结构更均衡,主要投向高研发转化率企业,避免单一估值泡沫 [11]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加速产业布局
杭州日报· 2025-08-12 10:49
重大项目投资 -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投资50亿元,28天实现摘地开工 [1] - 杭州大会展中心二期总投资117亿元,力争年内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1] - 全球数字贸易创新港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地块建筑概念设计,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数贸创新港首发空间将在数贸会上正式亮相 [1] 会展经济表现 - 上半年大会展中心累计举办各类展会35场,总展会面积达66.8万平方米,参展人员累计56.4万人次 [1] - 累计签约落地展会55场,总展会面积约123.3万平方米 [1] - 重点推进CP32、腾讯漫展及适老产业峰会三大重点项目合作 [1] 经济指标与产业结构 - 上半年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28.7% [2] - 绝大多数投资落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综合保税、数贸创新港四大产业园区 [2] - 生物医药园依托中试转化基地、孵化加速平台等技术平台打造千亿级生物医药智造集群 [2] 产业园区发展 - 智能制造园计划先行推进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个园中园实体化运行 [2] - 重点打造约600亩的集成电路产业园,瞄准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 [2] - 积极推动杭州综合保税区增设空港片区,有望在今年完成申建 [3] 未来规划与布局 -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单元详细规划(启动区外)》获市政府批复,覆盖全域174平方公里 [3] - 规划将进一步深化大会展中心二期、全球贸易数字创新港、航空产业城临港片区等专项规划 [3] - 推动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加快向项目、园区集聚 [3]
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在哪里
国际金融报· 2025-07-28 14:08
上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基础 - 2024年全市研发经费(R&D)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至4.4%左右 [3] - 集聚超过80家"国字头"高端科研平台和超过2.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3] - 计划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数字化转型比例不低于80% [3] 外资研发与财政科技投入 - 2024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30家,累计分别达1016家和591家 [4] - 2024年全市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35.5亿元,同比增长20.3% [4] - 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7项 [4] 高校与科研机构成果 - 2023年上海14所高校50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顶尖学科",占全国16% [5]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球光子能区覆盖最广的同步辐射装置 [5] - 龙头企业牵头承建1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 科技成果转化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3864项,成交金额超5200亿元,同比增加349.79亿元 [8] - 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4年的667.99亿元增至2023年的4850.21亿元 [8] - 2023年上海高被引科学家达135人,交叉学科高被引科学家从9人增至99人 [9] "五个中心"战略定位优势 - 国际经济中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 [11] - 金融中心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11] - 贸易中心通过自贸试验区提升全球竞争力 [12] - 航运中心在绿色化和智慧化转型中配置全球资源 [12] - 全球科创中心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2]
三生制药 :通过一般授权发行股份募资约 7.9 亿港元 丰富产品管线及改善生产设施
新浪财经· 2025-07-24 20:26
融资情况 - 公司通过一般授权以"辉瑞认购新股份"方式融资,发行31,142,500股(约0.3亿股),募集约7.9亿港元,扣除费用后净得约7.9亿港元 [1] - 辉瑞认购配售价25.21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30.40港元折让约17.1%,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15.5% [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3%,完成后占扩大股本约1.3% [1] 资金用途 - 约6.3亿港元将用于丰富产品管线中的临床及临床前项目的全球研发布局,以及改善生产设施 [1] - 约1.6亿港元用于其它一般公司用途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开发、生产、营销及销售生物医药产品 [1] 交易进展 - 本次发行根据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实施,完成须待认购协议项下的条件达成或获豁免(如适用)后,方可作实 [1]
2025年广东中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培育“4+6”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夯实中山制造业家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7
中山市宏观经济 - 2024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4143.2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24.14亿元(占比51.3%),增速达6.0% [3]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提升至4.2%,达973.09亿元,显示经济复苏态势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5.4%,2025年一季度增速加快至5.6%,34个工业行业增长面达70.6% [5] -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10.9%占比升至44.8%,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8.8% [9] 产业集群发展 - "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总产值突破7400亿元,形成3个千亿级(智能家电2350亿、新一代信息技术1580亿、高端装备529亿)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17][18] - 智能家电产业2024年产值增长4.2%至23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79%至1580.35亿元 [17][18]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51.2%增速6.6%,高技术制造业增速10.8%占比16.4% [7] - 规划建设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深中合作创新区等),总用地约40万亩,配套专项扶持政策 [18] 重点企业格局 - A股上市公司27家,集中在工业(43%)、消费(26%)、信息技术(19%)领域,包括华帝股份、明阳智能等 [23][24] - 新能源领域以明阳集团(601615)、大洋电机(002249)为龙头,生物医药领域有康方生物、联邦制药等 [24][25] - 智能家电集群汇聚TCL智家(002668)、华帝股份(002035)、奥马冰箱等知名企业 [24][25] - 光电光学产业拥有联合光电(300691)、舜宇光学等企业,2024年产值增长27.8%至219.83亿元 [18][25] 产业政策导向 - 2025年出台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创新 [15][17] - 制造业降成本15项措施涵盖用地、用能、融资等维度,目标培育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2家 [17] - 设立5年专项基金支持制造业投资,重点推进技术改造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16][17] - "专业镇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形成小榄灯饰、古镇照明等"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带 [20]
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
快讯· 2025-07-06 10:39
展会概况 - 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于7月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 [1] - 展会主题为"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繁荣" [1] - 共有24个驻华使领馆、商协会组织参展 [1] - 内地18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参展 [1] 参展情况 - 参展企业数量近2000家 [1] - 展品涉及近40大类,上万种产品 [1] 行业覆盖 -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行业参展 [1] - 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领域展示 [1] - 现代农业、数据信息、低空经济行业参与 [1] - 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矿产企业参展 [1] - 文旅康养、特色农产品及日用消费品行业亮相 [1]
做强工业 拓展消费 长春推动经济向新向优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长春市经济工作部署 - 长春市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增强经济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 [1] - 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545 78亿元 同比增长7 6% [1] - 提出稳住工业基本盘 支持中国一汽扩销增产 推动地方工业产能挖潜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打造产业 冲刺千亿元级规模 [1] - 长春永春医药城孵化创新中心主体结构建设近收尾 预计11月竣工投用 将吸引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入驻 [1] 项目建设进展 - 全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256个 产业类项目占比58 1% 同比提高4 1个百分点 [1] 消费促进措施 - 长春市通过提振传统消费 培育新兴消费 举办展会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2] - 暑期将举办消夏艺术节等200余项文旅活动 [2] - 近期将陆续举办国际光电博览会 国际汽车博览会 航空展 电影节等大型展会 [2] 发展规划 - 长春市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围绕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重点产业发展 城市更新等谋划目标举措 [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50%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继续大涨3.45%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2:09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 50,跌121点,报24244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跌1 05% [1] - 港股早盘成交1256亿港元 [1] 生物科技行业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3 45% [1] - 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5% [1] - 再鼎医药涨9% [1] - 药师帮涨6 73% [1] - 绿叶制药涨6 59% [1] - 亚盛医药涨5 47%再创新高,APG-2575数据读出亮眼,远期有潜力解锁更多商业化价值 [1] - 九源基因涨超16%,与复星医药签署多款生物医药产品海外独家商业化协议 [3] 核电行业 - 隔夜美股核电大涨,Oklo与美国空军达成核电协议,股价大涨近30% [1] - Talen Energy扩大与Amazon的核电合作 [1] - 核电股早盘走高,中广核矿业涨超4% [1] - 中核国际涨4 59% [1] 银行与金融行业 - 内银股继续走高,今年险资举牌次数已接近24年全年,优质银行有望成为险资优先考虑 [1] - 青岛银行涨5 19% [1] - 重庆银行涨3 44% [1] - 中国光大控股涨超4%,稳定币监管版图正在重塑,Circle上市需求火爆 [1] 矿业与资源行业 - 紫金矿业涨超5 72%,公司拟分拆超200亿资产赴港上市,有望重塑黄金业务估值 [2] - 中国稀土跌8 79%,此前三个交易日股价曾实现翻倍 [5] 科技与零售行业 - 中旭未来涨超7%,公司近期宣布回购计划,与恺英网络达成AI及游戏产品合作 [1] - 顺丰同城涨8 9%,即时零售热度持续攀升,公司布局无人车助末端提效 [4]
“为国际跨境流动提供最大便利”,东方枢纽大工程有了最新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6-05 09:13
东方枢纽规划进展 - 东方枢纽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一期预计2024年底开园 [1] - 上海东站地下工程站场区主体结构已于5月27日完工 [1] - 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大东方地区)规划面积约510平方公里 [3] 枢纽定位与客流规划 - 东方枢纽由上海东站与浦东国际机场组成 远景规划年客流量1 7亿-2亿人次(浦东机场1 3-1 4亿人次 上海东站4000-6000万人次) [4] - 上海东站总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 高铁站房16万平方米 站场15台30线 计划2027年7月开通 [4] - 空铁换乘规模达4万人次/日 是虹桥枢纽的4倍 [5] 区位与功能差异 - 虹桥枢纽定位长三角辐射 东方枢纽侧重国际辐射 [5] - 东方枢纽国际航线占比35% 其中亚太航线占60% 服务人群国际化特征显著 [5] - 叠加浦东引领区 临港新片区 机场南片区等多重政策优势 [7] 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航空产业 临空产业及高铁叠加的服务业 [17] - 规划"2+3+10"产业体系:2大核心策源地(张江科学城 东方枢纽核心区) 3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 民用航空 生物医药) 10大特色产业小镇 [21] - 航空产业聚焦提升国产化率 引入科研机构 强化航空维修 金融等高附加值环节 [19] 国际商务合作区规划 - 商务合作区规划面积0 88平方公里 境外人员凭邀请函可停留30天并可延期 [15] - 聚焦三大场景:全球商务交流中心 国际人才培训高地 世界级会展目的地 [15] - 探索跨境商务规则 打造国际新品首发与技术展示平台 [15] 枢纽能级提升策略 - 需扩大航权时刻 优先拓展洲际航线 优化航班波与货物通关效率 [12] - 研究新增物流通道 布局惠南港区及空铁联运枢纽 [21] - 强化国际商务合作 消费潮流 创新服务三大平台功能 [20]
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绘就美丽恩施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10:00
美丽中国建设与恩施州实践 - 湖北省恩施州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角色,近年来统筹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大方向 [2] - 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41%,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1处,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6] -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八县市全覆盖 [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制定"1+8+21"规划体系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理制度 [6] - 污染防治连续5年获湖北省考核优秀,空气质量连续6年居湖北国考城市第一,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二 [4][7] - 累计整治长江、清江排污口791个,修复矿山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14平方公里,湿地保护修复949.5亩 [7] 绿色产业发展成果 - 2024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居全国硒产业地市首位,旅游接待突破1亿人次,收入748亿元 [8] - 清洁能源装机达528万千瓦,生物医药产值295亿元,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同比增长33.2% [8] - 高新技术企业达453家(同比+30.5%),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下降7.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25%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完成GEP核算显示生态价值达7525亿元,发行湖北省首批森林碳票,落地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 [9] - 鹤峰县发放全州首笔GEP绿色金融贷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9] 城乡生态建设进展 - 城市新能源公交占比97.2%,垃圾分类覆盖率90%,空气质量优良率97.9%,施州古城入选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10]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43%,卫生厕所普及率93.6%,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省级生态村782个 [11] - 森林覆盖率68.75%,蓄积量1.53亿立方米,2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清江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