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装备
搜索文档
午评:创指半日跌3.40% 大消费板块逆势活跃 半导体全线调整
新浪财经· 2025-10-10 12:11
10月10日消息,指数早盘低开低走,三大股指半日收跌,创指跌超3%。科创50跌超4%。板块方面,电网设备板块震荡拉 升,新特电气20cm涨停,四方股份、国电南自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板块逆势活跃,零售、食品饮料方向领涨,庄园牧场、深赛 格等多股涨停;军工装备板块持续拉升,长城军工涨停;下跌方面,半导体板块陷入回调,东芯股份、燕东微等多股跌超 10%;贵金属早盘走低,西部黄金领跌;固态电池板块走弱,先导智能跌幅居前。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超2900 只。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3913.80点,跌0.51%;深成指报13471.74点,跌1.85%;创指报3150.78点,跌3.40%。 盘面上,兵装重组概念、燃气、纺织制造板块涨幅居前,能源金属、电池、贵金属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消息面上,据高盛研报指出,AI和非AI工作负载对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影响显著。电网投资预期已从7月份的7200亿美元 上调至7800亿美元(截至2030年),增加600亿美元,重点向配电基础设施倾斜,传输资本支出增长更快,以维持数据中心供 应增长。 美容护理、食品饮料方向领涨,庄园牧场2连板,三江购物、安正时尚触及涨停,国光连 ...
A股军工装备板块涨幅扩大:长城军工涨停,北方长龙涨超15%
格隆汇· 2025-10-10 11:40
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军工装备板块持续拉升 [1] - 长城军工股价涨停 [1] - 捷强装备和北方长龙股价涨幅超过15% [1] - 理工导航、内蒙一机、星网宇达、北摩高科、晨曦航空股价跟涨 [1]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四足机器人本体与任务载荷产业链投资机会
新浪财经· 2025-10-10 08:06
华泰证券指出,国内军用四足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本体、任务载荷两部分,本体类似于四肢和小脑,任 务载荷类似于大脑和工具。军用四足机器人总体设计与总装集成商以军工央企为主;任务载荷包括侦 察、打击、通信等类型;另外,景业智能等企业主要在购买本体、任务载荷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 特种应用需求。四足机器人本体产业链、任务载荷供应商均有望受益于军用四足机器人放量。 ...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2025年第三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2:4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行权结果 - 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661.2255万份 实际可行权期为2025年1月16日至2025年12月29日 行权方式为自主行权 [2] - 2025年第三季度(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共行权并完成股份过户登记925,955股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第三个行权期累计行权且完成股份过户登记5,296,271股 占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总量的80.10% [2] 行权股票的上市流通安排 - 激励计划采用自主行权模式 激励对象行权所得股票于行权日(T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T+2日)可上市交易 [2][6] - 2025年第三季度行权股票的上市流通数量为925,955股 [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本行权期行权股票上市流通数量为5,296,271股 [6] 激励对象与行权情况 - 本次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为81人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共有15人参与行权 [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共72人行权并完成登记 [6] - 参与行权的董事、高层管理人员行权新增股份自行权之日起锁定6个月 [7] 募集资金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通过自主行权方式累计过户登记股份925,955股 共募集资金7,815,060.20元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第三个行权期累计过户登记股份5,296,271股 共募集资金44,761,117.84元 [8] - 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8] 激励计划的历史决策程序 - 2020年11月15日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 [2] - 2020年12月29日 激励计划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3] - 2020年12月30日 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 [3] - 2024年12月31日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第三个行权期符合行权条件的议案 [5] - 2025年6月10日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行权价格的议案 [5] 股份变动与股东情况 - 本次股份变动后 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8] - 本次自主行权并未导致公司5%以上股东持股数量发生变化 [8] - 公司5%以上股东北方导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同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制 是一致行动人 [8] 行权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 本次行权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均不构成重大影响 [9]
六九一二:主要产品为军事训练装备、特种军事装备等军事装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6:43
证券日报网讯 六九一二(301592)9月3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以军事作战需求为 导向,具备较强的军事通信技术研发优势及军事指挥理论研究能力,主要产品为军事训练装备、特种军 事装备等军事装备,客户主要为直接军方、军工集团及科研院所等单位,详细内容请查询公司定期报 告。 ...
军贸概念发力走高,国睿科技、中航沈飞涨停,航天南湖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4:52
市场表现 - 军贸概念股在30日午后发力上扬,航天南湖涨幅超过10%,国睿科技与中航沈飞股价涨停,洪都航空与航天彩虹上涨约7% [1] 行业驱动因素 - 9月以来中东局势显著恶化,导致全球安全问题愈发严峻,全球在国防安全领域的投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在供给集中度较高和美国装备可靠性遭受质疑的背景下,中国装备的海外需求有望提升 [1] - 大国崛起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军贸业务的发展与扩张,军贸已成为增加中国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因素 [1] - 2024年全球军费涨幅创冷战结束以来最大,为中国军贸业务提供良好契机 [1] 未来展望与催化剂 - 中东多起安全防务相关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装备出口中东的预期 [1] - 11月中旬迪拜航展即将开幕,中国装备出口有望获得较好表现 [1] - 建议重点关注以主机厂为代表的最受益军贸发展的相关标的 [1]
九三大阅兵装备梳理:大国重器集结,新质装备铸军威-20250929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29 1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核心观点 - 九三大阅兵集中展示新型装备体系 体现"信火一体+无人化/智能化"导向 标志装备放量已具备技术基础 [3][75] - 导弹类装备受迭代升级+战略威慑双层驱动 需求弹性较大 高超声速方向发展趋势明确 [14][15][37] - 无人装备体系化升级 十五五周期内陆海空无人装备有望大规模放量 [58][63][66] - 航空及地面装备体现火力防护与态势感知升级 为后续放量提供技术保障 [71][75][79] 导弹类装备总结 - 远程火箭炮:191远程箱式火箭炮具备射程远精度高等特点 新型号价值量高列装空间更大 [9] - 巡航导弹:长剑-20A鹰击-18C长剑-1000构成多域慑战体系 需求受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建设驱动 [14] - 高超声速导弹:鹰击-21东风-17东风-26D可突破现有反导体系 针对航母战斗群等移动目标构建非对称优势 [15] - 核导弹: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首次全面亮相 核弹装备数量较美俄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2][27] - 舰载防空武器:海红旗-9C等构成立体防御体系 传统导弹需求稳步提升 激光武器有望实现0-1高速增长 [32] - 反舰导弹:鹰击系列可部署多平台 年产或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 [37] - 防空反导:红旗-29具备中段反导拦截能力 内需迭代与海外冲突双驱动 [41] 无人装备类总结 - 空中无人装备:5型7种装备具备陆基舰基作战能力 创新未来空战样式 [51][52] - 陆上无人装备: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等无人车十五五有望大规模放量 [57][58] - 海上无人装备:无人潜航器及布雷系统体现体系化升级 十五五海军无人装备有望放量 [63] - 反无人机装备:反无弹炮系统及高能激光等成体系建设 后续向体系化族谱化发展 [66] 航空地面及两栖类总结 - 航空装备:歼-35A标志海军向远海防卫型转变 歼-20S串列双座将重塑未来战场规则 [71] - 地面突击装备:99B坦克及100系列体现信息化与智能化提升 为后续放量奠定技术基础 [75] - 空降两栖装备:新一代战车具备火力防护及态势感知升级 体现全球引领特点 [79] 其他重点装备 - 预警探测雷达:国产高机动雷达可探测隐身飞机及弹道导弹 内需旺盛且国际军贸市场空间广阔 [45] - 水下兵器:新型鱼雷及水雷首次阅兵展出 有望伴随潜艇等发射平台持续放量 [49]
天和防务:9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21:14
公司治理 - 天和防务第六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9月26日以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选举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等文件 [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12元 [1] - 公司市值为62亿元 [2]
天和防务(300397) - 300397天和防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18:46
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低空近程防御装备研发、生产和交付,构建三大业务体系: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2] - 军品业务以子公司天伟电子为平台,聚焦低空近防、边海防方向[2] - 民品业务以子公司华扬通信为射频产业化平台,聚焦射频产业链方向[3] - 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业务聚焦物联感知、军民两用行业大数据方向[3] 军工装备业务 - 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情报指挥系统、野战通信指挥系统、雷达与作战指挥系统等[4] - 重点推进低空近防(中国猎影3.0)、智能立体边海防(猎狐)、要地防空等业务方向[4] - 产品涵盖低空目标指示雷达、边海防智能哨兵系列、水下无人作战系统(猎声)等[4] 水下业务 - 聚焦水下传感器和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两个方向[5] - 水下传感器用于海洋环境监测,支持水下平台作业需求[5] - 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可执行侦察、反潜、目标探测等军民两用任务[6] 反无人机系统 - 反无人机指挥系统主要用于要地、边境等敏感区域的低空目标侦察识别与处置[7] - 目前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处置手段以电子干扰为主[7] - 开展城市低空空管空防一体化大数据服务体系研究,解决低空多目标探测问题[7]
捷强装备连亏三年半 2020年上市即巅峰超募2.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7亿元 同比增长1.44%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68.66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798.61%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263.09万元 同比扩大130.90%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2.38万元 同比恶化132.56% [1][2] 历史财务趋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呈现波动趋势 分别为2.40亿元、2.93亿元和1.38亿元 [2] - 2022-2024年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742.56万元、-6790.42万元和-2.78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 分别为-3309.98万元、-1.12亿元和-2.92亿元 [2] 上市及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53.10元/股 [3] - 发行数量1919.9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0.19亿元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27亿元 较原计划7.00亿元超额2.27亿元 [3]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获得保荐及承销费用7081.39万元 [3] 股价表现 - 上市后第三个交易日(2022年8月26日)创下股价高点174.71元 [3] - 此后股价呈现震荡下跌趋势 [3]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军用清洗消毒设备生产建设、新型防化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产业化、防化装备维修保障与应急救援试验基地、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五大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