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海外动力电池回收是新蓝海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08 09:56
中国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动力电池回收布局 - 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全球共建100个电池回收及售后服务网点,首批试点10个网点 [2][3] - 合作内容包括共建全球电池材料贸易中心、电池梯次利用示范点和低碳研究所 [4] - 华友循环与法国苏伊士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欧洲动力电池回收合作 [4] - 华友循环与晋景新能合作在欧洲31个网点提供一站式回收服务 [4] - 华友钴业已形成从资源开发到回收利用的完整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 [5] - 比亚迪与澳大利亚Lithium签订3年独家回收协议,指定Envirostream为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商 [6] - 格林美在欧洲布局回收网络,符合欧盟《新电池法》,预计2030年帮助欧洲实现70%回收率 [7] 海外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 - 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410万辆,欧洲同比增长24% [11] - 预计2030年欧洲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达数百亿欧元 [11] -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82万吨,2028年起将超400万吨 [11] - 国内回收行业产值预计超2800亿元,但面临"僧多粥少"竞争局面 [11] - 海外市场呈现"僧少粥多"格局,为中国企业提供新增长点 [11] 海外布局面临的挑战 - 海外物流效率仅为国内60%,跨国运输成本占回收成本25%以上 [12] - 三元锂电池回收利润率4.73%,磷酸铁锂电池仅1.85% [12] - 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生产者承担全链条回收成本 [16] - 2027年起碳足迹数据将成为电池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 [16] - 欧盟要求钴铅回收率90%,2027年锂回收率需达65% [17] 政策与法规应对 - 欧盟《新电池法》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制定严格规则 [14] - 需建立本地化回收网络应对不同国家政策差异 [16] - 国内企业引进清洁能源降低生产碳排放 [16] - 生态环境部拟出台政策允许符合要求的锂离子电池黑粉原料自由进口 [21]
研判2025!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竞争格局、重点企业以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退役动力电池的数量将呈爆发式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14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达397亿元 2024年预计增长至485亿元 [1][12] - 行业增长主要受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增加驱动 2025年退役电池量预计超100GWh [8][12] - 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已突破35万吨 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占比较高 三元锂电池再生利用比例更大 [10]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开采/电池制造/退役电池收集)、中游(拆解/提取/梯次利用)、下游(材料再加工/产品销售) [3] - 上游环节中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8.7万辆(占全球60%) 2024年增至1316.8万辆(同比+38.7%) [8] - 中游技术取得进展 包括自动化拆解(效率提升30%)、高纯度再生(镍钴锰回收率超98%)、绿色工艺(环保成本降30%) [20] 重点企业分析 - 宁德时代构建全国回收网络 与车企/运营商合作收集退役电池 [14][16] - 格林美建立全球化回收体系 2025年规划回收产能50万吨 再生材料产能30万吨 2023年营收305.29亿元(+3.87%) [16] - 光华科技专注湿法冶金技术 锂回收率超92% 镍钴回收率超98% 2023年营收26.99亿元(-18.26%) [18] - 浙江新时代中能年处理退役电池5万吨 梯次利用产品占比超70% 与中国铁塔/国家电网深度合作 [16] 技术发展趋势 - 梯次利用技术成熟 退役电池应用于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中国铁塔在通信基站推广使用 [12] - 未来重点发展固态电池回收技术 材料修复技术(如电极表面改性) [20] - 数字化技术应用包括物联网追溯 区块链数据透明等 [22] 政策与产业协同 - 行业经历政策空白期(起步阶段)→政策规范期(建立回收体系)→产业爆发期(2018年至今) [5][6] - 产业协同形成"生产-使用-回收-再生"闭环 如比亚迪与华友钴业合资建设回收项目 [23] - 再生材料应用从电池领域拓展至不锈钢/合金等行业 如格林美再生镍钴进入宝钢供应链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