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重要数据即将公布,来看影响影一周市场的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19 19:19
宏观政策与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20日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最新值 此前9月22日LPR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0%和3.5% 连续第四个月保持稳定 [1][20] -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20日发布三季度及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2][19]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 双方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4]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补充地方财力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76亿元 同比增长0.5% 其中税收收入132664亿元增长0.7% 非税收入31212亿元下降0.4%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 同比增长3.1% [4] -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 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5] 金融市场表现 - 上交所"十四五"时期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沪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 [7]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 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 亚洲第二大ETF市场 期权交易量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 [7] - 上交所将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 [8] - 瑞银财富管理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 理由包括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强劲投资周期 [9] - 瑞银财富管理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 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10] - 桥水类货币资产负责人哈德森·阿塔分析认为 黄金市场未来走低的可能性大于进一步上涨 [14] - 伦敦现货金收报4251.45美元/盎司 当日下跌1.73% 伦敦现货银收报51.86美元/盎司 跌幅为4.21% 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收报50.63美元/盎司 跌幅高达5.01% [1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 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普及率为36.5% [12] - 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用户广泛青睐 并推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12] - 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为17.27亿元 同比增长1332.52% 净利润为5.67亿元 前三季度营收为46.07亿元 同比增长2386.38% 净利润为16.05亿元 [15] - 寒武纪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拓展市场 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15]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 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3]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3] - 工信部明确从源头设计、过程管理、安全监管三方面推进标准建设 [13] 新股与解禁市场 - 本周暂有1只新股申购 大明电子申购代码732376 [17] - 本周将有54股解禁 合计解禁市值达717.09亿元 [17] - 慧博云通本周将有1.57亿股上市流通 解禁市值达84.28亿元 恒帅股份解禁规模次之 解禁市值达84.03亿元 [17][18] - 欧圣电气、三柏硕、恒帅股份等6股的解禁比例居前 均超50% [18] 机构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预计中美博弈对市场短期扰动的烈度和持续性较低 "十五五"规划预计着力于稳增长、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振内需 [22] - 中信证券建议权益市场沿着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新质生产力三条结构性行情线索 关注资源、化工、消费电子、创新药等板块 [22] -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情绪有望回落至性价比区间 建议均衡配置 关注半导体设备、AI端侧、电池、有色金属等 [22]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 回调是增配A股良机 维持较共识更为乐观的判断 [23]
重磅来袭!央行、统计局,明日公布!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07
即将发布的关键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20日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最新值,此前9月LPR已连续第四个月保持稳定,1年期为3.0%,5年期以上为3.5% [1][18][19] -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20日发布三季度及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2][17] 宏观政策与中美关系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4]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以补充地方财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4] -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销售自产的海上风力发电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5] 资本市场动态与展望 - 上交所“十四五”时期市场韧性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沪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 [7]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 [7] - 上交所表示将顺应科技革命趋势,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长期资金入市的良好生态 [8] - 本周将有54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达717.09亿元,其中慧博云通解禁市值84.28亿元,恒帅股份解禁市值84.03亿元 [16] 行业与公司表现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达36.5% [11] -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2024年规模超480亿元,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2] -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16.05亿元,业绩增长主因是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14] 机构观点与市场研判 - 瑞银财富管理将全球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并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包括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及对中国科技企业AI货币化能力的信心 [9] - 桥水类货币资产负责人认为黄金市场未来走势并不清晰,走低的可能性大于进一步上涨,伦敦现货金价收报4251.45美元/盎司,当日下跌1.73% [13] - 中信证券建议权益市场沿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新质生产力三条线索,关注资源、化工、消费电子、创新药等板块 [21] - 华泰证券建议均衡配置,关注半导体设备、AI端侧、电池、有色金属等,并持有黄金及大金融以对冲不确定性 [21]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回调是增配A股良机,维持较共识更为乐观的判断 [22]
重磅来袭!央行、统计局,明日公布!
证券时报· 2025-10-19 18:32
宏观政策与数据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10月20日公布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最新值,此前9月22日LPR为1年期3.0%和5年期以上3.5%,已连续第四个月保持稳定 [1][17] - 国家统计局将于10月20日发布三季度及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 [2][16] - 中央财政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补充地方财力,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76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132664亿元增长0.7%,非税收入31212亿元下降0.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3] 中美关系与贸易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贝森特和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围绕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进行坦诚深入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3] 金融市场监管与发展 - 上交所"十四五"时期市场韧性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沪市年均股息率接近2.5% [5] -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亚洲第二大ETF市场,期权交易量稳居全球同类产品前列 [5] - 上交所表示将顺应科技革命趋势,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增强市场包容性和吸引力 [6] 行业支持政策 -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政策 [4] 人工智能与科技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翻番,普及率达36.5% [8] - 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净利润5.67亿元,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净利润16.05亿元,业绩增长主要因公司拓展市场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14] - 瑞银财富管理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 [7]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9][10] - 工信部从源头设计、过程管理、安全监管三方面推进标准建设,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从"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11] 大宗商品市场 - 伦敦现货金收报4251.45美元/盎司,当日下跌1.73%,伦敦现货银收报51.86美元/盎司,跌幅4.21%,纽约白银期货主力合约收报50.63美元/盎司,跌幅5.01% [12] - 桥水类货币资产负责人哈德森·阿塔认为黄金市场未来走势不清晰,走低可能性大于进一步上涨 [13] 机构投资策略 - 中信证券建议权益市场沿资源安全、企业出海和新质生产力三条线索,关注资源、化工、消费电子、创新药等板块 [19] - 华泰证券建议均衡配置,关注半导体设备、AI端侧、电池、有色金属等,继续持有黄金及大金融对冲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 [19]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外部扰动不会终结趋势,回调是增配A股良机,中国"转型牛"内在趋势确定,经济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优质资产需求 [21]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10-19 18:09
行业市场规模与预测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3] 政策与标准支持 - 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3]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4] 企业技术与实践案例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应用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4]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新华网· 2025-10-19 17:55
行业市场规模与前景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2]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2]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 政策与标准支持 - 我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 -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推进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 下一步将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放电、存储、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3] 企业实践与技术进展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自主研发DRT定向循环技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 [3] - 邦普循环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3] - 泉州清能公司通过构建标准体系,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3] 区域发展模式 - 福建省作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示范模式 [2]
22项国标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北京晚报· 2025-10-18 15:31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已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1] - 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1] - 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超过480亿元 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1] 政策与标准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1][2] - 近期批准发布五项新国家标准 包括《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2] - 国家标准体系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2] 安全规范与特定领域管理 - 为抓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 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1]
千亿元市场 将有新标准
上海证券报· 2025-10-18 13:56
行业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3] - 近期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 [4]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正推动组建全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加强统筹管理 [7] 具体标准内容与要求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再生利用第2部分:材料回收要求》国家标准设定严格资源回收率指标,要求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 [4]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要求 [3] - 自2024年8月1日起,符合国家标准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3] 未来工作部署与重点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制修订绿色设计标准加强源头管理、制修订回收利用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制修订产品安全标准提升安全水平 [6] - 加快制定《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抓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的落实 [6] - 市场监管总局下一步将加快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标准研制速度,并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8] 市场背景与规模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3]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3]
千亿元市场即将启幕 上市公司竞速动力电池退役赛道
证券日报· 2025-10-18 11:16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等部门积极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的国家标准研制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 中国已成为动力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动力电池回收被视为新蓝海市场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市场正走向规模化、有序化、国际化的良性发展方向 [3] 主要参与者与业务模式 - 宁德时代已在国内多地建成回收基地,对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材料进行加工提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实现关键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 [1] - 格林美打造了“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电池再装配”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全球900余家车企和电池厂合作 [2] - 除格林美外,骆驼集团从铅酸电池回收延伸至锂电领域,欣旺达成立专业回收子公司,中伟新材向下游拓展锂电池黑粉回收业务,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2] 技术创新与回收效率 - 格林美通过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锂回收率大于96.5%、镍钴回收率大于99.5%、石墨回收率大于95%、磷回收率大于95%、铁回收率大于90%的经济目标 [2] - 格林美建成6个国内动力锂电池回收工厂覆盖主要区域,并在韩国、印度尼西亚、南非设立回收工厂,进行全球化布局 [2] - 部分公司进行前瞻性布局,如科力远与储能企业合作开发新型镍-氢气储能系统,其电池具有可100%回收利用的优势,能降低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 [3]
千亿级市场!动力电池将迎规模化退役
齐鲁晚报· 2025-10-18 00:06
行业市场前景 - 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等多个方面 [1] - 标准体系覆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 下一步将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围绕绿色设计、余能检测、定向循环等方面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 [4] 回收流程标准化成效 - 在收集储运方面,标准明确了动力电池包装绝缘、安全分类、运输箱体等通用要求,推动退役电池溯源可控与运输安全 [2] - 在物理处理方面,《拆解规范》国家标准实施后,动力电池拆解效率提高50%以上 [2] - 在化学再生方面,系列标准规定了有害物质处理流程,推动实现整体能耗降低30%以上 [2] 资源回收与关键环节规范 - 《材料回收要求》国家标准设定严格资源回收率指标,要求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 [4] - 回收服务网点国家标准详细规范了网点选址、设施、人员等建设要求,明确从接收到转运的全流程操作规范 [3] -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国家标准明确了再生黑粉的定义、分类、化学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要求,提升产品质量 [3]
动力电池将迎规模化退役 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元
证券时报· 2025-10-17 21:39
行业规模与前景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 [1]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1]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1] 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明确要完善标准体系 [2] - 截至目前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多个方面 [2] - 近期批准发布《废弃电池化学品回收利用评价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 [2] 关键标准成效:再生黑粉 - 2025年6月联合发布公告,明确符合国家标准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2] - 标准将合规黑粉从"危废"中剥离,大幅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推动行业从"粗放回收"向"精细化回收"转型 [3] - 再生黑粉的回收再利用将成为电池材料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3] 技术回收效率 - 部分企业应用国标后实现镍钴锰回收率达99.6%、锂回收率达96.5% [3] - 《材料回收要求》标准明确镍、钴、锰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8%、锂回收率不低于85%的严格指标 [5] 未来标准化工作方向 - 源头设计:加快制修订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绿色设计标准,推动产品易拆解、易回收 [4] - 过程管理:持续修订完善余能检测、存储、综合利用及碳足迹核算等标准 [5] - 安全监管:加快制定《车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安全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禁止在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再利用产品 [5] 国际标准参与与地方实践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专家参与全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并牵头《电池回收利用深度放电通用指南》IEC国际标准提案 [6] - 近40名中国专家活跃在国际标准组织电池相关技术机构中 [6] - 福建省将动力电池回收纳入地方立法,对牵头制定标准单位最高补助100万元 [6] - 宁德时代子公司邦普循环实现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6.5%,2024年处理废旧电池超12万吨,再生锂盐1.71万吨 [7] - 泉州清能公司2024年处理退役电池237吨,减碳238吨,产值达2300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