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甲醇
icon
搜索文档
第二轮17+嘉宾剧透!探索绿色甲醇特色发展之路和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新技术
DT新材料· 2025-08-19 00: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的关键路径,被视作实现"双碳"目标最平稳可行的解决方案 [3] - 2025年国家能源局推动绿色燃料技术攻关,江苏、浙江等省份重点布局绿色甲醇产业,全链已实现规模化项目投产、生物质气化中试突破及国际订单签约 [3] - 行业当前面临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等痛点,需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与市场应用 [3] 论坛关键议程与报告方向 宏观趋势与技术进展 - 李灿院士将探讨液态阳光发展战略路径,聚焦太阳能转化与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 [4] - 魏飞-张晨曦团队展示CO₂加氢制芳烃技术,CO₂回收率超95%、芳烃选择性超80%,已推进万吨级示范工程 [5] - 陆诗建教授分享全球最大规模CCUS项目经验(胜利电厂200万吨/年CO₂捕集) [6] 产业化实践案例 - 吉利累计运营醇氢电动车超5万辆,专利400余件,布局CO₂加氢、生物质气化等全链条技术 [7][12] - 马士基已订购25艘甲醇燃料船舶(总载重387万吨),10艘投入运营,并与金风科技等企业合作 [8] - 霍尼韦尔UOP的甲醇制航煤技术(MTJ)碳减排率超80%,占全球SAF市场35%份额 [13] 前沿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投运成功,实现非烘焙制粉技术突破 [10] - 清华大学"允清炉"完成多种生物质纯氧气化工业级示范,焦油含量显著降低 [11]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集杰团队实现CO₂单程甲醇选择性超90%,催化剂稳定运行5000小时 [9] 重大项目与市场动态 - 西南院中标金风科技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EPC,一期25万吨工程已启动 [18] - 托普索公司提供电解水制氢至绿色合成氨的全流程脱碳解决方案 [15] - 国家管网研究总院将探讨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可行性挑战 [17] 论坛特色活动 - 设置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聚焦电还原CO₂制化学品技术(如天津大学康鹏团队全球首套中试项目) [19][20] - 国际对接专场邀请港口、船东等终端需求方,推动绿色甲醇出海合作 [32] - 科技成果展示包括80cm×120cm科研海报及液态阳光领域最新技术成果 [33] 行业影响力数据 - 往届论坛吸引1500+参会者,100+院士专家演讲,800+企业参与(含中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 [38] - 本届预计400+EPC、终端用户参与,覆盖绿色甲醇制备、SAF、生物质气化等全产业链 [25]
注资150亿!又一新能源巨头成立
DT新材料· 2025-08-04 00:04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7月22日在上海挂牌成立,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等7家机构共同投资114.92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使注册资本超150亿元 [2] - 公司股权结构:中核集团持股50.35%(原100%)、昆仑资本20%、上海聚变11.81%、中国核电6.65%、国绿基金3.19%、浙能电力5%、四川聚变3% [3] - 公司定位为中核集团聚变能源产业实施主体,采用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规划先导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三阶段实现聚变能商业化 [2] - 公司与上海交大、中国电气装备等签署创新联合体协议,推动聚变产业链融合 [2] 核聚变行业动态 - 中国聚变公司与中科院牵头的聚变新能并列国内两大国家队,后者已在合肥开建BEST试验装置 [5] - 全球聚变投资加速:美国公司累计融资62.8亿美元,中国公司融资27.9亿美元,两国领跑全球 [6] - 可控核聚变被视为终极清洁能源,业内预计未来20-30年可能突破技术瓶颈 [4] 核电发展背景 - 中国计划2035年核电发电量占比达10%(2022年为5%),三代技术为主流,四代技术加速突破 [5] - 当前仅中广核、中核等4家企业持有核电运营牌照 [5] -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对绿色能源(如聚变能)的迫切需求 [6]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 第五届论坛拟于2025年9月24-26日在大连举办,聚焦绿色甲醇制备技术、生物质气化、SAF燃料等议题 [8][9] - 绿色甲醇技术获政策支持:国家能源局推动试点,江苏、浙江重点布局,首条规模化绿氢耦合生物质项目已投产 [8] - 论坛设置四大主题: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生物质气化产业化、SAF制备、甲醇生态应用 [13] - 特色活动包括国际对接专场、高层闭门研讨会及港口实地考察 [16][15] 绿色甲醇产业现状 - 行业面临规划多落地少、消纳难等痛点,但已实现船燃加注、国际订单等突破 [8] - 技术进展涵盖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纯氧生物质气化等方向 [13] - 应用场景包括航运、醇氢电动、燃料电池等领域 [13]
势银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绿醇项目建设加速,预计年底建成产能将达87万吨
势银能链· 2025-07-22 11:39
绿色甲醇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标志着绿色甲醇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产业化验证-规模化推广"关键阶段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有进展的绿色甲醇项目共83个,其中已开工占比16.9%,已建成3.6%,废止4.8%,较2024年底新增51个项目 [4] - 当前全国绿醇总规划产能近6000万吨/年,已建成产能22.1万吨,2025年预计新增65万吨产能来自中集绿能、上海电气等4个重点项目 [5] 区域分布与政策影响 - 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为绿醇项目规划前五省份,其中内蒙古规划产能达1837.01万吨/年占全国31% [7] - 除上海、湖北等沿海省份外,其他地区项目开工率不足50%,主因交易平台缺失、认证壁垒及加注网络滞后 [9] - 内蒙古因新政要求风光制氢项目1年内完成45%投资进度,导致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项目撤销备案 [9] 技术路线与项目特征 - 生物质甲醇项目数量多但规模小(平均产能0.5-5万吨),二氧化碳加氢项目数量少但单体规模大(10-100万吨) [13] - 生物质路线受原料分散限制发展成熟但难扩产,二氧化碳路线依赖绿氢集中供应需规模效应实现经济性 [13] 下游应用与市场驱动 - 欧盟航运碳法规及IMO净零框架推动绿色甲醇需求,DNV预测2050年航运业60%燃料将为碳中和燃料 [16] - 国内项目已与马士基、达飞集团等10余家船运企业签约消纳,上海电气洮南项目7月建成后将实现"生产-加注"闭环 [16][17]
ESG一周丨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试点工作;我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6月10日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0:49
氢能试点政策 - 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试点通知 遴选项目和区域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试点项目需在3年内建成投产或完成试点任务 [1] - 政策通过"试点—总结—推广"模式推动氢能商业化 旨在破解发展瓶颈并形成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1] 甲烷控排成效 - 2024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135亿立方米 利用量超60亿立方米 利用率44.4% [2] - 已建成20余个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氧化利用项目 能源领域甲烷排放控制成效显著 [2] 再生金属期货上市 - 我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6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 [3] - 新品种完善再生金属定价体系 助力铝工业低碳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 [3] ESG平台发展 - 香港"ESG一站通"平台半年吸引超1200家企业 中小企业占比95% 获190家机构支持 [4] - 平台整合评估工具及培训资源 为中小企业提供端到端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4] 绿色甲醇商业化 - 上海电气吉林洮南绿色甲醇项目7月投产 将实现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从生产到加注的闭环 [5][6] - 项目推动绿氢衍生燃料商业化 为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可行路径 [5][6] 南非气候适应计划 - 南非推出《气候变化沿海适应响应计划》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威胁 [7] - 计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减污"与"适应"并重的气候应对样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