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贸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肇庆外贸增速稳居全省第一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1 16:17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肇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3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 [1] - 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广东省3.8%的平均增幅,增速稳居全省第一位 [1] - 其中出口238.1亿元,增长13.8%,进口92.6亿元,增长31.4% [1] 贸易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245.7亿元,增长8.4%,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4.3% [1] - 一般贸易占比比上月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企业主体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15.6亿元,增长28.1%,占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5.1%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5.6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9.6亿元,分别占31.9%和3% [1] 主要出口产品 - 机电产品出口120.7亿元,增长21.2%,占出口总值的50.5% [1] - 塑料制品、高新技术产品、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分别增长17.6%、25.4%、96.1% [1] 政策支持环境 - 当地政府不断优化促外贸发展机制,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宣贯惠企政策 [2] - 聚焦企业问题,常态化开展送政策上门,落实改革试点措施,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2]
东莞外贸连续18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1 16:17
外贸总体表现 - 东莞市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1.1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4.4% [1] - 外贸增速在广东省内主要外贸城市中位列第一,为全省整体外贸增速贡献2.2个百分点 [1] - 外贸连续18个月保持同比增长 [1] 企业主体结构 - 民营企业进出口7295.7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市进出口总值62.6% [1] - 民营企业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美、欧、日、英等传统市场合计进出口同比增长8.2% [1] - 对东盟、拉美、印度、中东、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进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分别增长38.5%、10.4%、15.3%、34.2%和55.2%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提升2.5个百分点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达4999.1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出口总值逾七成 [2] - 集成电路、电工器材、电脑及其零部件、手机等重点品类出口增势良好,同比分别增长17.1%、21.8%、22.5%和13.4% [2]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对东盟和日本出口劳密产品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1.3% [2]
从搜索到对话:AI重塑外贸企业的客户触达路径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36
行业趋势转变 - 外贸行业客户触达逻辑正从关键词争夺转向智能交互 [1] - 生成式搜索和AI助手普及导致触达方式从“搜索→点击→了解”转变为“提问→推荐→信任” [1] - 客户搜索行为呈现碎片化特点,可能在ChatGPT、LinkedIn或Google等平台交替进行 [2] 传统模式挑战 - 仅依靠关键词和广告已无法精准触达目标客户 [1] - 搜索引擎关键词竞争激烈导致排名成本高且结果同质化严重 [2] - 传统沟通链条过长,即使客户点击进入网站也未必能实现即时互动或转化 [2] AI交互价值 - AI推荐基于语义理解和信任机制匹配,例如直接向采购经理推荐Saleai等智能邮件生成系统 [1] - AI对话是信任放大器,可将企业“被动等待咨询”流程提前至客户思考阶段 [5] - 即时答复降低客户流失率,多语言交互消除沟通障碍,智能推荐增强决策效率 [9] 企业应对策略 - 建设可对话内容体系,将网站内容优化为AI可读取引用的结构化信息如FAQ和行业解决方案 [6] - 部署AI客服与邮件智能体,借助Pintreel等系统自动响应询盘、生成报价邮件并追踪客户兴趣 [7] - 连接社媒与搜索端口,在LinkedIn、Google Business等平台保持活跃以提升AI识别度和品牌覆盖率 [8]
国际机构:“含新量”构筑中国外贸强劲韧性
搜狐财经· 2025-10-20 23:13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 [11] 外贸行业韧性 - 外贸行业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情况下保持强劲韧性 [3] - 出口结构实现升级,体现较高“含新量” [3] - 外贸行业积极拓展市场,为区域及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7] - 出口出现大幅增长,并更多地向非美国地区倾斜,主要面向欧盟、东南亚、拉美和非洲 [9] - 中国与东盟贸易保持两位数左右增长 [9] 出口结构升级 - 出口产品从初级品和消费品转向更高精尖的资本品 [5] - 在智能驾驶汽车、锂电池、人形机器人、生物制药等前沿产业凝聚了非常强的先发优势 [5] 消费市场复苏 -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并展现出多元化、升级化新趋势 [11] - 在消费品补贴、假日消费激励与民生补贴等政策作用下,第三季度消费持续复苏 [13] - 新兴消费趋势包括直播购物、即时零售,以及消费者对体验式消费和数字消费的青睐 [13] 区域经济拉动 -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是地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 [9] - 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了来自东南亚的矿物燃料、零部件以及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出口 [9]
中国第一展对大湾区意味着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2:07
广交会+的平台价值与系统性影响 - 广交会超越单一展会功能,成为将全球需求、贸易规则与技术创新同步导入的系统性平台 [1] - 通过“展会—订单—产能—交付”的快速传导,改善企业现金流与产能利用率,增强外贸韧性 [1] - “广交会+”带动市场结构优化,使新兴市场与欧美市场互补,提升企业在认证、合规、交付与服务上的整体系统能力 [1] 对大湾区产业格局的重塑作用 - “广交会+”重塑大湾区产业分工,加强区域协同,推动从“制造大区”向“创新高地”转型 [1] - 平台逻辑放大大湾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 [2] - 大湾区内地9市以全国0.58%的土地、5.6%的人口,创造了8.6%的经济总量;2024年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第一梯队 [9] 贸易畅通与外贸增长引擎 - 构建从展台到交付的“快通道”,直接拉动外贸增长,例如广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5% [5] - 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4.38万亿元,增长4.3%,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96.3%,占全国的20.1% [5] - 截至10月15日,已有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万名采购商完成预登记,较上届增长12.4% [7] 出口结构优化与新动能增长 - 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机电产品1.93万亿元,增长7.5%,占出口总值的68.9% [6] - 电脑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5.6%、17.1%、27.1% [6] - 无人机、“新三样”等出口新动能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9%、28.7%;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1.5% [6] 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加速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首次超越“东京—横滨”,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一 [9] - 大湾区内地9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1万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190家 [9] - 广交会通过设立智慧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新展区,清晰显影产业技术路线图,推动“制造”向“智造”跃迁 [2][10] 区域协同与全球交付能力提升 -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在展会组织、产业承接与技术孵化上形成功能互补与高效协同 [10] - 在香港的国际金融、法律与标准服务平台加持下,企业能以更低成本处理合规与争端,提升“全球交付”确定性 [9] - 展会促成“需求一体化表达、供给一体化响应”,企业从输出产品升级为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和可运营的能力 [10][11]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统计+服务”全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10-20 17:36
一、背景情况 山东省民营经济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2024年 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7%,新登记经营主体占98.9%。 省统计局立足职能定位,聚焦数据赋能、精准施策,将统计监测、分析研判与服务决策相结合,创新构 建"统计+服务"工作机制,全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加强民营经济统计工作 一方面,根据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数据、企业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情况,加强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对民营 重点行业、企业打开分析,切实反映民营经济阶段性发展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实 际问题。今年以来,共报送民营经济有关信息、民营经济专题分析40余篇,其中《一季度全省民营经济 运行情况的分析》《关于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关于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的分析》《关于2024年全省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等获省领导同志批示。另一方面,强化部门合 作,联合省工商联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撰写的《关于山东省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获 得省领导批示。 (三)高效做好民营经济数据提供工作 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和运行情况,提供 ...
3.36万亿!前三季度深圳外贸继续领跑
南方都市报· 2025-10-20 13:14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2] - 出口额为2.04万亿元,进口额为1.32万亿元,进口同比增长8.4% [2]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3.8%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同比增长8.7%,占比26.8%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6356.4亿元,同比增长2.1% [2]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32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68.9% [2]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68.8亿元,同比增长12.7%,占比27.6% [2] - 国有企业进出口1176亿元 [2] 主要贸易伙伴 - 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比78.3% [2] - 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进出口分别增长8.6%、16.2%、2.4%、8.2%、17.3%、1.6%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1.54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出口总值的75.7% [3]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366.5亿元,同比增长10.6% [3] - 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675.3亿元,同比增长6.3% [3] - 集成电路出口1794.3亿元,同比增长40.3% [3] - 锂电池、3D打印机、医疗器械出口分别增长36.6%、14%、5.3% [3] 进口产品结构 - 进口机电产品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占进口总值的81.4% [3] - 进口集成电路5917.5亿元,同比增长17.7% [3] - 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2229.6亿元,同比增长24.3% [3] - 进口农产品752.3亿元,同比增长9.3%,占比5.7% [3] - 粮食、食用水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17.6%、34.2% [3]
韩国人抢购银条,韩国商业银行将暂停银条销售|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20 12:21
贵金属市场动态 - 韩国白银价格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近70%,至每克2467韩元,高于同期黄金涨幅 [2] - 韩国投资者对白银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主要商业银行今年以来银条累计销售额达104亿韩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3倍 [2] - 由于市面上银条供不应求,韩国商业银行和大型贵金属销售平台宣布将暂停银条销售 [2] 科技公司人事与运营 - 魏思琪接替王腾担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此前她已兼任小米手机市场部总经理和小米汽车市场部副总经理 [3] - 小米原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于今年9月因泄密被辞退,其本人表示正在考虑创业项目 [4][6] - 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工资福利由国内公司发放而非荷兰主体 [4] 科技行业与市场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CEO峰会,计划与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顶级企业高管会面 [8] - 苹果iPhone 17引发换机潮,带动公司智能手机销售迎来自疫情以来最强劲增长,分析师预计本财年智能手机收入将恢复4%增长,达到2093亿美元 [10] - 到2026财年,苹果iPhone收入增速预计接近5%,达到2189亿美元 [10] 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 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到2030年将突破1.5万亿元 [9] - 中国室内滑雪场数量增至79个,比上一年度增长20个,增幅达33.9%,且有16个在建 [9] -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8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4008.3亿元增长10.6%,进口1811.5亿元增长16.2% [12] 物流与农业 - “济州—青岛”国际集装箱航线完成首航,这是济州港自1968年被指定为贸易港口以来首次迎来国际集装箱货船入港 [7] - 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其中中稻过七成、玉米过六成、大豆过八成 [13] - 山西省预计2025年全省秋粮收购量133亿斤,资金需求148亿元,经协调金融机构可提供信贷资金约95亿元,加上企业自筹资金可满足需求 [14]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价格回暖的热预期与冷现实-20251018
国信证券· 2025-10-18 22:38
通胀预期与现实对比 - 9月核心CPI温和上行,PPI环比零增长,同比降幅收窄[1] - 市场有观点乐观预期PPI同比可能在明年中或更早转正,复刻2016-2017年强势回升[1] - 当前居民杠杆率已高位走平,加杠杆空间有限,与2016-2017年持续上升趋势不同[1] - 当前总需求缺口比2016-2017年更大,供需失衡范围更广、程度更深[1] - 产能过剩问题已从传统制造业扩散至光伏、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解决进程更漫长[2] 政策与复苏路径 - 政策重心从鼓励居民加杠杆转向收入分配改革和政府支出优化,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2] - 价格回升路径更可能是降幅收窄、逐步企稳的"L型"过程,而非快速的"V型"反转[2] 高频数据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社零总额当月同比3.4%,出口当月同比8.3%,M2同比8.4%[4] - 机电产品生产景气继续上升,而纺织服装和包装领域生产景气有所回落[13] - 一线城市地铁周度日均流量约3673.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3847.9万人次回落4.5%[21]
奔赴星辰大海,见证“十四五”中国经济跨越与蝶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21:08
经济总量与增长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元大关 [1] - 5年来全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前4年全国经济增速平均达5.5% [5] - 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5] 创新投入与成果 - 全国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研发强度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7] - 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登顶世界百强创新集群 [7]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0名,成为10多年来全球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7] 制造业动能转换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9]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9] - 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位居全球榜单前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9] 绿色能源转型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稳居世界第一 [1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11] - 截至2025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充电基础设施近1670万个,均居世界第一 [11] 对外贸易结构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202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13] - 出口中每5美元里就有近1美元来自高技术产品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 [14] 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输配电网 [16] - 在算力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保持快速增长,"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规模约占全国70% [16] - 近五年来算力总规模增速每年都高达30% [16] 农业与粮食安全 - 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2024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8] - 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18] - 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过22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