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

搜索文档
数字产业新动能持续积聚,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环球网· 2025-05-17 08:46
数字中国建设行动方案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 [1] - 2024年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1] - 2024年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 [1] 数字产业细分领域表现 - 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载设备行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持较高投融资热度 [5] - 数字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消费电子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5]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向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升级 [1] - 全球范围内已涌现出若干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征和模式的数字产业集群 [1] - 数字产业日益成为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1] 国际合作与场景应用 - 中国与东盟在AI领域合作深化,构建"中国技术+东盟场景"新范式 [2] - 数字技术服务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5]
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底色
经济日报· 2025-05-07 05:55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中国经济增速达5_4% 实现开门稳 [1]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_7% 新能源汽车 3D打印设备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_4% 44_9% 26%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_5%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2_3个百分点 [1] - 航空 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0_3%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_5%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_6% 25% [2] - 三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接近20% [2] -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涉及生成式AI 人形机器人 民用航空 量子信息等领域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光纤制造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 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_5% 22_4% 21_1% [3]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_2% [3] - 风力发电机组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单晶硅等绿色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4_4% 45_6% 10_6% [3] 新动能发展 - 实验室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效率变革 推动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转向技术溢价 [1] -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逐步畅通 现代产业体系正在构建 [1] - 数字生产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 绿色产品增势强劲 [3]
分歧变大!行情持续“徘徊”,科技板块怎么走?
证券时报· 2025-03-23 12:28
华北某基金经理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提示风险时表示,权益市场短期,特别是偏成长科技风格的板 块,有泡沫化的迹象,短期的调整是必要的,调整的幅度决定了后期参与的深度。 此外,持续走牛的恒生科技指数近日也迎来回撤。华南某基金经理认为,当下对于恒生科技要提示两点: 一是快速上涨之后必然存在回调需求。"恒生科技一直是个高波动资产,在此轮上涨背后,我们尚未看到 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兑现,除了少量公司之外,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尚未发布业绩,实际上我们也并不期 待DeepSeek的影响会在去年Q4业绩中有所体现,但是管理层在业绩会上给的指引很重要,未来或存在市 场预期与实际业务进展存在差异的情况,这其实在过去两年美股AI标的行情演绎的过程中也出现过。" 另一方面,开年至今,港股通高股息策略表现不佳,市场跷跷板行情较为显著。前述基金经理认为,这主 要与美债收益率始终处于高位相关。 回顾近期的行情走势,AI的叙事逻辑主导了市场的波动,TMT的成交持续占A股成交的40-50%左右。有 掌管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坦言道:市场是如此割裂,给AI硬件及相关应用的公 司动辄10倍以上的PS;但是给其他传统的、所谓的"上 ...
策略聚焦|高切低后的市场演绎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6 15:24
文章核心观点 - 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港股趋势放缓,港股明显跑赢A股状况结束;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政策三部曲”进度加快,美国年中衰退概率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影响中国资产,真实衰退有负面影响;春季躁动中后段纯资金驱动主题降温,建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 [1] 外资和内资回流港股趋势会放缓 - 外资回流或因港股核心龙头与美股龙头估值趋近而放缓,截至3月14日,美股科技七巨头剔除特斯拉后平均动态P/E为26.2倍,港股科技四巨头平均动态P/E为29.3倍,年初时分别为29.1倍和21.9倍;港股智驾公司与特斯拉估值也在趋近 [3] - 具备港股权限的主动型公募对港股欠配程度明显缩窄,截至去年底,其平均对港股持仓仅25.5%,春节后国内主动权益基金迅速提升港股仓位 [4] 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 - A股核心资产改善未被充分认知和定价,“A股新核心资产30”ROE - TTM与全A非金融板块ROE差异扩大,净利润增速连续2个季度好转,超过一半传统核心资产公司在好转 [6] - 年报季临近,纯主题板块热度将降温,核心资产迎来机会,其重估需政策加码和长线外资回流,部分A股公司港股发行利于重塑A股核心资产估值体系 [6] 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 - 特朗普为保住2026年中期选举参议两院,理想政策三部曲为加征关税、削减政府支出和国内大规模减税、持续降息刺激私营部门投资 [8] - 若二季度相关政策集中落地,美国年中衰退概率明显提升,截至3月6日,亚特兰大联储对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增长率最新估计值为 - 2.4%,较2月26日明显下滑 [8] 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 - 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影响中国资产独立行情,但真实衰退会使中国资产回撤,近期衰退预期交易提前消化估值,延长中国资产春季躁动窗口期 [10][11] - 若6 - 8月衰退预期交易转成真实衰退交易,美债和美元走强,中国资产面临挑战,但中国或加码提振内需政策,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可能同步,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将跑赢万得全A [11] 春季躁动的中后段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 - 短期内A股主导力量是“高切低”资金流动,本周超额下跌的“高位”为TMT等主题板块,涨幅较大的“低位”主要是大消费板块,顺周期品种更受资金青睐 [13] - 纯资金流驱动的主题行情有望降温,中国与美国资产“东升西落”叙事不会迅速退潮,风格层面先演绎“高切低”,“新核心资产”具战略配置价值 [14] - 行业层面,科技和高端制造关注国产算力等,供给端出清关注铝等,消费关注线下新零售;一季报潜在超预期视角关注风电零部件等细分环节 [14]
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4-01 09:28
业绩数据 - 201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2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50.37%[6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58007.57万元,同比增长37.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2.61万元,同比增长44.65%[69]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77.57万元,同比增长66.94%[70] - 2023年1 - 3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2401.30 - 14447.5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8.62% - 38.19%[71] - 2023年1 - 3月,公司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5.20 - 2441.8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29.87% - 59.73%[7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陈国鹰先生直接持有公司37.67%股权,间接控制44.91%股权,合计控制82.58%股权[36] - 发行前国脉集团持股2362.50万股,占比44.91%;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33.68%[146] - 发行前陈国鹰持股1981.25万股,占比37.67%;发行后持股不变,占比28.24%[146] 业务数据 - 2021年中国乘用车新车前装搭载TBOX上险量为1040.26万台,公司车联网TBOX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5.82%,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11.49%[51] - 2022年1 - 9月,车联网智能终端收入27140.35万元,占比71.21%;物联网智能模组收入10399.12万元,占比27.29%;软件及服务收入571.64万元,占比1.50%[47] 公司架构 - 公司子公司有慧翰智能、慧翰通信[17] - 公司分公司有上海分公司、厦门分公司,连江分公司已注销[17]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755.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10] -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015.00万股[10]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受国际和国内竞争对手双重压力[28] - 公司面临经营业绩波动风险,与汽车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31] - 公司面临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及新客户新业务开拓不利风险[32] - 公司面临汽车行业芯片供应波动风险,或导致订单和交付问题[33] 技术研发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取得46项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57] - 2019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248.23万元、2806.81万元和3286.75万元,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9341.79万元,大于5000万元[62]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2.88%、78.75%、77.67%及80.98%[32] - 报告期内公司对上汽集团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72%、43.40%、43.35%和44.93%[32] 财务指标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55490.16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38.91%,营业收入38284.15万元,净利润5751.54万元[65]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计62814.97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59.83%;负债合计26105.07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59.63%;所有者权益合计36709.90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59.9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