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呼之欲出,推动氢能和核聚变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碳中和领域动态追踪(一百六十三)
光大证券· 2025-10-26 17: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明确将氢能和核聚变能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标志着能源领域深度脱碳进入新阶段 [1] - 氢能与核聚变能可形成“终极能源+灵活载体”的关键组合,接力现有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国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2] - 在政策持续催化与技术进步推动下,氢能产业有望持续降本,绿色氢氨醇产业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3] - 我国核聚变领域进入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的快速发展期,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项目招标与工程建设将加速释放 [4] 氢能行业分析 - 近期产业政策频出,包括考核可再生能源非电消费、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绿色甲醇项目等,持续加大对氢能领域的政策支持 [3] - 行业发展依赖持续性降本(技术进步、规模化、材料工艺优化)和产业/国家层面的补贴激励政策以支持下游应用场景 [3] - 在全球航运业及其他高碳排产业加快脱碳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绿色氢氨醇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3] 核聚变行业分析 - 2025年以来我国核聚变领域迈入快速发展期,技术突破频现,例如3月“中国环流三号”进入燃烧试验新阶段,7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10月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成功安装 [4] - 在“国企牵头+民企协同”的创新模式和政策引导下,国内核聚变领域加速发展 [4] - 环流四号、星火一号、激光聚变能电站等多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国内正逐步进入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与工程建设的加速释放期 [4] 投资建议 - 氢能行业重点关注:提前布局绿色甲醇制造并通过相关认证的企业(如金风科技、中国天楹等)[5];具备领先气化炉生产制造能力的设备企业(如航天工程、太原重工等)[5];布局更高效制氢技术(PEM、AEM等)及相关设备制造的企业(如明阳智能、亿纬锂能等)[5] - 核聚变行业重点关注: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具备链主地位的公司(如合锻智能、联创光电等)[5];供货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如应流股份、永鼎股份等)[5]
转债周策略20251026:量子科技、氢能、核聚变等主题转债挖掘
民生证券· 2025-10-26 16:4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风险偏好预计回升,建议关注AI产业化、反内卷带来的困境反转以及氢能、核聚变等未来产业三大方向的投资机会[15][16] - 当前转债估值相比前期高位有所回落,若股票市场出现V型反弹,转债估值仍有上修空间[15][16] - 报告重点梳理了量子科技、氢能、核聚变能、脑机接口、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相关的可转债标的,认为这些领域在政策支持下有望打开增长空间[1][9] 未来产业相关转债梳理 - **量子科技**:奥瑞特/奥瑞转债通过投资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量子计算领域,该公司脱胎于清华大学量子信息中心,专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技术路线[1][9] - **氢能**:美锦能源/美锦转债的山西美锦氢能产业园聚焦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涵盖制氢、加氢站、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并规划向绿氢延伸,在重卡运输、城市冷链配送等场景与产业发展趋势契合[1][10] - **核聚变能**:国力电子/国力转债的产品大功率速调管是高功率微波放大器件,广泛应用于核聚变研究试验设备等国家重点领域[1][11];振华股份/振华转债的铬化学品,其金属铬涂层因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辐射性能,是理想的核反应堆包壳材料涂层之一[1][12][13] - **脑机接口**:乐普医疗/乐普转2布局无创和有创两个方向,无创脑机接口主要用于脑神经损伤康复医疗,已有7张NMPA二类注册证;有创脑机接口则与医院合作,针对癫痫、帕金森等疾病进行信号采集与干预[2][13][14] - **第六代移动通信**:博威合金/博23转债与重要客户H公司在通讯基站(5G/6G)、AI算力服务器等多个领域有深度合作[2][14] 周度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47%,通信、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涨幅靠前[15] - 各平价区间转债价格中位数均上升,但转债估值仍位于历史相对高位[15] - 各平价估值区间相比前期高位均有回落[15][16] 行业配置与标的建议 - **科技成长方向**:海外算力需求升温及国内大模型迭代驱动AI产业化加速,半导体国产替代打开电子行业增长空间,建议关注正帆、环旭、信服、华特等转债[3][16] - **高端制造领域**:下半年有望迎来景气度修复,建议关注天能、崧盛、麒麟等转债[3][16] - **反内卷受益板块**:反内卷或驱动光伏、钢铁等行业供需格局优化,带来困境反转机会,建议关注友发、隆22、福22、凤21等转债[3][15][16]
双融日报-20251024
华鑫证券· 2025-10-24 09:31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综合评分为56分,处于“中性”区间[5][9] - 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9] 热点主题追踪 - 储能主题: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装机1.8亿千瓦,撬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政策将项目IRR推升至8%以上;海外订单2025H1同比暴增220%,达160 GWh[5] - eSIM主题:中国联通eSIM业务全国预约人数已突破6万人,三大运营商重启eSIM业务有望助力商用加速[5] - 核聚变主题:我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夸父”项目偏滤器原型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5] 主力资金流向 - 前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入前十个股包括胜宏科技(66,631.64万元)、德明利(61,862.85万元)、多氟多(59,278.12万元)[10] - 前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出前十个股包括中兴通讯(-93,921.38万元)、新易盛(-65,489.76万元)、比亚迪(-57,590.93万元)[1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SW煤炭(81,222万元)、SW传媒(56,136万元)、SW综合(13,058万元)、SW非银金融(6,406万元)、SW农林牧渔(3,399万元)[16]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SW机械设备(-422,237万元)、SW医药生物(-367,913万元)、SW通信(-324,785万元)、SW电子(-283,647万元)、SW汽车(-219,654万元)[17] 融资融券数据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包括胜宏科技(46,554.42万元)、中芯国际(45,067.93万元)、阳光电源(25,023.36万元)[12] - 前一交易日融券净卖出前十个股包括华工科技(950.32万元)、均胜电子(673.99万元)、洛阳钼业(640.42万元)[13] - 融资净买入前五行业为SW机械设备(35,903万元)、SW电力设备(21,239万元)、SW煤炭(9,563万元)、SW有色金属(9,261万元)、SW电子(8,584万元)[18] - 融券净卖出前五行业为SW非银金融(1,449万元)、SW机械设备(1,314万元)、SW汽车(1,041万元)、SW石油石化(1,016万元)、SW家用电器(768万元)[19]
【机械制造】人类终极能源,行业资本开支进入扩张期——可控核聚变行业系列报告之二(陈佳宁/汲萌/夏天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24 07:04
文章核心观点 - AI发展驱动全球用电结构重构,凸显聚变能源的战略价值,行业融资规模显著提速 [4] - 国内核聚变产业呈现多技术路线发展格局,正步入项目招标和资本开支扩张的大年 [5] - 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件、电源系统等高价值量环节有望深度受益于产业资本开支提速 [6] 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趋势 - 核聚变是具有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安全性高、零碳排放等优势的能源路径 [4] - 预计到2050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占全球总用电量的5%至9% [4] - 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累计股权融资总额达97亿美元,行业融资自2021年起显著攀升 [4] - 约76%的受访聚变公司预计将在2035年前实现聚变电能并网 [4] - AI巨头如OpenAI联合创始人、谷歌等均对聚变产业链进行了前瞻性投资 [4] 中国核聚变产业发展现状 - 国内规划或建设中的核聚变项目总投资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5] - 产业正从ITER参与者向产业引领者转变,预计在2040年前后实现商业化发电 [5] - 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为主的“国家队”主导投资体量较大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路线 [5] - 民营公司项目路线呈现多样化特征,装置相对紧凑 [5] - 聚变产业有望于2027年前后进入工程实验堆建设期,装置体量和投资金额将进一步扩大 [5] 产业链核心环节与投资机会 - 在ITER计划中,磁体系统、真空室及内部件、电源系统三大环节成本占比分别为28%、25%和15% [6] - 磁体系统是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核心,聚变功率与场强的四次方成正比,高温超导材料有望广泛应用 [6] - 真空室及内部件是托卡马克装置的首道安全屏障,其器壁设计直接影响装置寿命 [6] - 电源系统在托卡马克中具备高价值量,在FRC、Z箍缩等路径中其价值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6]
华金证券: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多元协同推进态势 聚焦FRC技术潜力与机遇
智通财经· 2025-10-23 14:37
全球核聚变产业态势 - 2025年全球核聚变领域呈现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推进态势 [1] - 海外多国在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商业化氚生产等技术上取得突破并推出投资计划加速商业化 国内“中国环流三号”等装置实现技术突破且融资超百亿创纪录 [1] - 全球投资规模爆发 私人资本主导 美国与欧洲为核心 中国加速追赶 磁约束技术获较多资本倾斜 [1] FRC技术路径分析 - FRC原理为无环形场线圈的简单磁约束系统 直线型结构形成自封闭磁场约束等离子体 [1][2] - FRC相比传统托卡马克技术优势显著 包括摆脱外部加热源依赖 抑制宏观不稳定性 能量效率高(聚变功率输出为托卡马克的100-1000倍) [2] - FRC工程化实现更简单 建造成本仅为托卡马克的1/5-1/10 但电源系统需匹配脉冲式放电特性且成本较高 [2] FRC产业生态与企业进展 - 海外标杆企业TAE Technologies累计融资13.5亿美元 通过技术简化降低成本并规划推进原型堆与电站落地 [3] - 海外企业Helion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 已建成Trenta装置并正建Polaris 计划2028年向微软供电 [3] - 国内企业瀚海聚能建成HHMAX-901装置 星能玄光Xeonova-1装置快速落地并计划2035年建大型电站 共同推动FRC技术研究与应用 [3] 多元应用与商业化前景 - 多家企业规划了发电及核医疗等非发电领域的落地时间 展现FRC技术的多元应用潜力 [1][2] 相关产业链标的 - 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国光电气、旭光电子、国力股份 [4] - 建议关注电源系统供应商新风光、英杰电气、爱科赛博 以及电容类企业王子新材、久信科技 [4]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3
西部证券· 2025-10-23 10:14
核聚变行业深度研究 - 核聚变产业进程加速,政策、资本支持及AI发展推动产业进程提速,约84%的受访公司认为核聚变供电有望于2040年前实现 [6] - 托卡马克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路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发的EAST于2025年1月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下1000秒"高质量燃烧" [7] - 以ITER为例,托卡马克的磁体、真空室及真空室内构件分别占总成本的28%、8%和17%,高温超导材料应用有助于提升聚变反应率并推动装置小型化 [8] - 中国CFETR、欧盟EU-DEMO、韩国K-DEMO等示范堆电厂计划于2035年至2040年开始建设,并于2050年开始运营 [6] - 投资建议关注低温超导磁体、高温超导、真空室、真空杜瓦、偏滤器&包层、电源等相关产业链公司 [2][9] 云赛智联(600602.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9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8%;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12% [10] - 公司积极参与"上海算力"建设,参股企业上海智能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万卡规模的智能算力供应,松江智算中心(一期)通过"5A级算力性能等级认证" [10] - 公司已连续第五年承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运营服务,并积极开拓出海业务,作为微软、阿里、华为等云厂商的合作伙伴,向超过1万家客户提供MSP云服务 [10][11]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64.34亿元、75.16亿元、88.18亿元,同比增长14.4%、16.8%、17.3% [3][11] 神火股份(000933.SZ)2025Q3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0.05亿元,同比增长9.50%,归母净利润34.90亿元,同比下降1.38%;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105.7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26.39% [12] - 公司报表质量改善,截至2025Q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68.98亿元,同比增长8.56%,资产负债率为51.06%,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合同负债为8.49亿元,同比增长145.28% [12] - 煤价触底回升,6-9月焦煤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102、1200、1425、1441元/吨,进入第四季度旺季后公司有望迎来煤铝齐飞的有利局面 [13]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2.41、2.67、2.96元,PE分别为10、9、8倍 [3][14] 金力永磁(300748.SZ)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毛利率为19.49%,较上年同期增加9.46个百分点 [4][16] - 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12.91%,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72.65%,毛利率为25.31%,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 [17]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6.1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4.46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17]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中国镨钕氧化物价格为50.63万元/吨,较2025年1月1日涨幅为27.27% [18] 生猪行业动态跟踪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出栏量为1529.34万头,同比增长27.11%,环比下降5.92%;前三季度累计出栏量为1.39亿头,同比增长20.39% [20]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营业收入为216.47亿元,同比下降18.74%,环比下降10.77%;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2228.71亿元,同比增长7.15% [21] - 2025年9月上市猪企生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5.42%,同比下降30.18%,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销售均价分别为12.88、13.18、12.89元/公斤 [22] - 投资建议把握生猪养殖板块布局机会,关注出栏增长确定性强、经营稳健的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 [23] 北交所市场点评 - 2025年10月21日北证A股成交金额达189.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1.06亿元,北证50指数上涨2.04%,PE_TTM为68.66倍 [26] - 市场情绪提振源于政策层面北交所"920时代"统一代码体系全面落地,以及产业层面科技赛道受机构关注,专精特新指数基金有望于四季度发行 [28] - 前三季度国内机器人减速器产量激增1.2倍,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为59.48万套、1350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9.8%、16.3% [27] 国内市场指数表现 - 2025年10月23日上证指数收盘3,913.76点,下跌0.07%,深证成指收盘12,996.61点,下跌0.62% [5] - 同日道琼斯指数收盘46,590.41点,下跌0.71%,标普500指数收盘6,699.40点,下跌0.53%,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2,740.40点,下跌0.93% [5]
崩了!黄金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工信部积极打造算力标准体系 产业链面临重大机遇——《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7:20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7%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平收,纳指跌0.16% [1] - 费城金银指数大跌9.57% [1] - 大型科技股走势分化,亚马逊涨超2%,谷歌跌超2%,特斯拉跌超1% [1] - 通用汽车股价涨近15%,创近五年来最佳单日表现 [1] - Beyond Meat股价大涨超146%,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约600%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7% [1] 大宗商品及欧洲市场 - 国际金银价格大幅收跌,现货黄金大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创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盘中一度跌超6% [2] - 现货白银跌7.11%报48.67美元/盎司,盘中一度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 [2] - COMEX黄金期货收跌5.07%,COMEX白银期货收跌6.27% [2] - 国际油价集体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0.98%报57.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0%报61.62美元/桶 [2] - 欧洲三大股指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29%,法国CAC40指数涨0.2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5% [2] 算力行业政策与发展 - 工信部组织编制《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 [3] - 计划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500家,形成一批标准应用案例 [3] - 预计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突破300EFLOPS,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算力将重构产业形态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源杰科技、朗科科技等 [4]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 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 - 方案指出将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5] - 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型即服务等创新模式 [5] - AI赋能将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升级,催生智能网联汽车、AI医疗诊断等新业态 [5] -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麦捷科技、赛意信息、汉得信息等 [5] 核聚变技术突破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氦制冷机一次启机成功,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 [6] - 该设备实际运行制冷量达到3kW,填补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的空白 [6] - 该装备是目前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提供支撑 [6] - 可控核聚变能源具有无限、经济、清洁、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 [7] - 相关概念股包括金盾股份、冰轮环境、雪人集团等 [7]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翔港科技股东董旺生拟减持不超过810.1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8% [8] - 力合微股东力合科创集团拟减持不超过435.98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8] - 华翔股份控股股东华翔实业拟减持不超过1620.5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8] - 拓山重工控股股东徐杨顺拟减持不超过2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2% [8] - 捷强装备股东乔顺昌拟减持不超过99.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8] - 怡亚通股东怡亚通投资控股拟减持不超过2596.9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9] - 特发服务股东龙信建设集团和嘉兴创泽投资均计划减持不超过169万股,各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9] - 中电港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301.9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9773% [9]
崩了!黄金创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工信部积极打造算力标准体系,产业链面临重大机遇;广东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加快大模型与机器人等融合——《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7:12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47%再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平收,纳指跌0.16% [1] - 费城金银指数大跌9.57% [1]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亚马逊涨超2%,谷歌跌超2%,特斯拉跌超1% [1] - 通用汽车涨近15%,创最近五年来最佳单日表现 [1] -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大涨超146%,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约600%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97% [1] 国际大宗商品及欧洲股市 - 国际金银大幅收跌,现货黄金大跌5.31%报4124.36美元/盎司,创自2013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 - 现货白银跌7.11%报48.67美元/盎司,盘中一度创下自2021年以来最大跌幅 [2] - COMEX黄金期货收跌5.07%报4138.5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收跌6.27%报48.16美元/盎司 [2] - 国际油价集体走高,美油主力合约涨0.98%报57.5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0%报61.62美元/桶 [2]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29%,法国CAC40指数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5% [2] 算力行业政策与发展 - 工信部组织编制《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制修订50项以上标准 [3] - 计划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500家,形成一批标准应用案例 [3] - 预计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将突破300EFLOPS,市场超过2000亿元,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4]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自主可控,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深入推进,算力将重构产业形态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源杰科技、朗科科技等 [4]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4] - 方案指出将培育工业软件和智能装备,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4] - 支持企业建设融合人工智能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4] - AI赋能传统制造业可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并催生AI原生新业态 [5] - 相关概念股主要有麦捷科技、赛意信息、汉得信息等 [5] 核聚变技术突破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氦制冷机一次启机成功,已安全稳定运行超过120小时 [5] - 该设备实际运行的制冷量达到3kW,填补了我国在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的空白 [5] - 该装备是目前我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提供支撑 [5] - 可控核聚变能源具有无限、经济、可计划、清洁、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终极能源形式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金盾股份、冰轮环境、雪人集团等 [6]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翔港科技股东董旺生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10.19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8% [7] - 力合微股东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35.98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7] - 华翔股份控股股东山西临汾华翔实业有限公司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20.5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7] - 拓山重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杨顺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2% [7] - 捷强装备股东乔顺昌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9.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数的比例不超过1% [7] - 怡亚通股东深圳市怡亚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596.99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8] - 特发服务股东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9万股,股东嘉兴创泽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9万股 [8] - 中电港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于10月13日至10月20日减持公司股份301.97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397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