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
搜索文档
甘肃能化:投资者建议解决同业竞争,董秘回应燃料采购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9-10 16:51
项目燃料采购安排 - 庆阳煤电项目燃料将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进行采购 [1] - 控股股东下属九龙川煤矿仍处于建设初期且未投产 [1] 同业竞争问题 - 九龙川煤矿目前与公司未造成实质性同业竞争 [1] - 公司将积极沟通控股股东 在符合条件后协商解决同业竞争情况 [1]
甘肃能化:控股股东下属九龙川煤矿目前仍处于建设初期,未投产,目前与公司未造成实质性同业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39
公司业务与项目进展 - 庆阳煤电项目位于陇东地区 燃料来源将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进行采购 [1] - 控股股东下属九龙川煤矿目前仍处于建设初期 未投产 [1] - 庆阳煤电项目为2×66万千瓦煤电项目 [3]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 九龙川煤矿与公司未造成实质性同业竞争 [1] - 公司将积极沟通控股股东 在符合条件后协商解决同业竞争情况 [1] - 投资者质疑项目采用集团公司煤炭而非上市公司自有资源 可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3] 资产注入与资源整合 - 投资者建议将九龙川煤矿在盈利后注入上市公司 [3] - 投资者提议采用上市公司自有煤炭资源以实现效益利润最大化 [3] - 投资者建议集团公司将优质煤炭资源和新能源产业注入上市公司 [3]
山东兖州: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彰显发展热度
中国发展网· 2025-09-05 14:14
工业经济表现 - 1-7月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 总数达195家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 工业总产值444.1亿元 营业收入524.3亿元 [1] - 工业用电量28.7亿千瓦时 主要指标保持较高增幅 [1] 技术改造投资 - 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7亿元 增幅达25.5% [2] - 实施步百亿技改工程 推进总投资455亿元的113个技改项目 [1] - 推进数字化改造工程 总投资108亿元的137个数字化项目 [1] 重点项目进展 - 倍耐力年产400万套子午线轮胎生产线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等25个项目进入省技改导向目录 [1] - 4个项目入选2025年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项目名单 [1] - 太阳纸业和金大丰获批省级"贷款贴息"政策支持 [1]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华勤数链橡胶智慧工业园 天意机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通力轮胎智慧物流综合运输等数字化项目有序推进 [1] - 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1] - 抓住国家政策在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 绿色升级 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支持 [2] 产业链建设 - 实施"总链长"工作体系 聚焦31条重点产业链包括汽车零部件 煤电 专用装备 盐化工等 [2] - 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 关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2] - 梳理企业问题诉求47项 已办结36项 落实土地指标1529亩 协调发放贷款26.3亿元 [2] 企业创新成就 - 促成区内企业合作11项 [2] - 9家企业13个项目入选2025年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2] - 金大丰机械等10家企业入选济宁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万世机械入选省级研发中心 [2] 企业资质认定 - 华昇微电子等15家企业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2] - 亮马新材料等26家企业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 - 围绕橡胶化工 造纸包装 装备制造 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实施产业"强基工程" [3]
绿电代煤的“山东困境”:煤电越减越多,光伏装机多、发电少
36氪· 2025-08-28 15:36
山东能源转型现状 - 山东是传统用能用电大省和新能源大省 风光新能源装机接近1.3亿千瓦[1] 但煤电装机不降反增 从2020年底约1.09亿千瓦增至2024年底1.15亿千瓦[3][5][6] - 煤电装机占总装机约50% 但发电量占比高达83% 远高于全国64%的平均水平[2][8] - 山东电力行业碳排放占全省44%以上 转型压力较大[3] 煤电削减目标与实际执行 - "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25年底将煤电装机降至1亿千瓦 即5年削减近1000万千瓦[3] - 实际执行中 2024年底煤电装机仍达1.15亿千瓦 较2020年底增加约600万千瓦[5][6] - 削减路径依赖关停燃煤自备电厂和30万千瓦以下机组 计划2030年前淘汰60%中小煤电机组[3] 新能源装机与发电量 mismatch - 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 2024年底风光装机突破1亿千瓦 2025年6月达1.23亿千瓦占全省装机49.63%[8] - 但2024年风光发电量仅754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12.4% 其中风电541.1亿千瓦时 太阳能212.9亿千瓦时[8] - 新能源装机量全国领先 但发电量贡献率低 利用效率不足[8][10] 煤电依赖症成因 - 中小燃煤机组装机占20%但承担80%供热需求 民生保障制约削减力度[7] - 电力保供压力大 政府无法激进削减煤电[9] -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不协调 新能源装机量与发电量转化不足[12] 国家政策导向 - 2022年《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1项举措[11] - 重点包括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乡村振兴融合应用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完善[11] - 政策旨在提升新能源发展质量而不仅是装机数量[11][12]
新集能源(601918):景气度下行煤电业绩承压 高成长低估值公司价值仍强
新浪财经· 2025-08-27 14: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下降2.91%,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21.7%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下降0.89%,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下降32.8%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43亿元、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24.5亿元、25.8亿元 [3] 煤炭业务 - 原煤产量1120万吨,同比增长7.9%,商品煤产量994万吨,同比增长6.2%,商品煤销量943万吨,同比增长3.63% [1] - 吨煤售价529元,同比下降6.3%,外售均价513元,同比下降9.0%,吨煤成本327元,同比下降3.5%,吨煤毛利201元,同比下降10.6% [1] - 第二季度吨煤售价498元,环比下降11.1%,吨煤成本330元,环比略微增加,吨毛利168元,环比下降28.8% [1] - 煤炭销售收入50.0亿元,同比下降2.9%,对外销售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18.4%,煤炭毛利19亿元,同比下降7.3% [2] 电力业务 - 发电量66.7亿度,同比增长44.6%,售电量62.8亿度,同比增长44.2% [2] - 上半年发电利用小时数2008小时,同比下降12.9%,第二季度小时数917小时,同比下降14.7% [2] - 上网均价0.372元/度,同比下降9.7%,电力板块营收23.3亿元,同比增长30.2%,第二季度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24.9% [2] 产能规划 - 板集电厂二期于2024年10月投运,上饶电厂2×1000MW和滁州电厂2×660MW于2024年3月开工,计划2026年投运 [2] - 六安电厂2×660MW于2024年6月开工,计划2026年双机投运,煤炭方面主要规划杨村矿复产 [2]
向“新”向“绿”,新突破!能源“大动脉”再添“多重保险” 夯实经济硬支撑
央视网· 2025-08-27 12:53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工程 - 西气东输果子沟管道控制性工程首条山岭隧道于8月27日贯通 创多项行业纪录 标志长输管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能力实现新突破 [1] - 工程包括4条长距离山岭隧道 为国内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长度最长(6612米) 断面尺寸最大(6870mm) 海拔最高(2005米) 高差最大(324米)的项目 [5][10] - 隧道总长23.16公里 首尾落差668米 采用双护盾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平均每月掘进450米 预计2027年9月全线投产 [7][8][10][12] - 工程线路全长32公里 建成后将与现役管道联合运行 互为备用 提升西部油气能源大通道安全运行能力 [8][12] - 西气东输二线 三线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5570亿立方米 惠及沿线5亿人口 [7] 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 - 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临界双拱型燃煤机组全部成功投运 标志高效清洁煤电技术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13] - 机组采用煤层气启停及助燃 同等耗材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3% 氮氧化物 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超90% [15] - 专为燃烧难着火 难稳燃 难燃尽的无烟煤设计 每年可节约电煤成本7200余万元 [15][18] - 项目采用"煤电+新能源"方式 为"风光火储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 [15]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 - "十四五"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抽蓄工程——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首台机组于8月26日投产发电 [19] - 每小时可产生30万度清洁电能 相当于5万居民用户一天用电需求 全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9] - 工程装机规模120万千瓦 推动广东抽水蓄能市场化运营规模达150万千瓦 [19][20] - 建成后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抽蓄在运规模和调节能力分别突破1000万千瓦和2000万千瓦 [20]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显著
中国化工报· 2025-08-27 09:57
能源供应与基础设施 - 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更加完善 [1] - 东部地区用能中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 [1] - 居民用能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2] - 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 [2]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2]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累计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2]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技术装备领跑全球 [2] - 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和千米深海 [2] - 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 [2] 能源市场化改革 - 煤电和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 [2] -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 [2]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2] - 能源法颁布实施 [2]
永泰能源半年报:煤电协同赋能,经营性净现金流优势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26亿元,显著优于净利润水平 [1] - 营业成本84.33亿元,同比下降19.74%,费用等其他成本18.66亿元,同比下降11.15% [1] 电力业务运营 - 电力业务贡献营业收入78.2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73% [2] - 完成发电量178.94亿千瓦时、售电量169.61亿千瓦时 [2] - 燃煤电厂年度长协电量250.43亿千瓦时,张家港沙洲电力长协覆盖率71.5%,裕中能源和周口隆达分别达77.2%和80% [2] - 张家港沙洲电力创单日发电量7566.1万千瓦时、负荷率96.7%的历史新高 [2] - 燃煤电厂标煤单价同比下降181元/吨 [2] - 完成深度调峰电量3.72亿千瓦时,获得调峰与调频收入4312万元,燃气机组新增调峰收入2326万元 [3] 煤炭业务运营 - 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38亿元 [4] - 完成原煤产量691.31万吨、销量689.01万吨,洗精煤产量115.25万吨、销量108.87万吨 [4] - 南山煤矿和森达源煤矿智能化矿井通过政府验收,孟子峪煤矿具备验收条件 [4] 重点项目进展 - 海则滩煤矿井下二期工程完成成巷11000余米,占二期总工程量的65% [5] - 规划2026年6月底形成首采工作面并试生产,2027年一季度实现联合试运转及"投产即达产"目标 [6] 行业环境分析 - 动力煤2025年三季度港口均价达652元/吨,较二季度632元/吨提升,且价格逼近700元/吨关口 [6] - 焦煤价格较6月份低位上涨近300元/吨,焦炭第六轮提涨已落地 [6] - 火电发电量增长带动煤耗上升,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局面有望扭转 [6]
永泰能源上半年实现营收106.76亿元 全面加快海则滩煤矿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20:41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6.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6亿元,显著高于净利润水平 [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74%至84.33亿元,费用等成本同比下降11.15%至18.66亿元 [1] 电力业务运营 - 控股电力总装机容量918万千瓦,参股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区域覆盖江苏、河南等地 [1] - 累计完成发电量178.94亿千瓦时,对外供热1535.4万吉焦 [2] - 通过年度双边协商交易、电网代理、省间外送电交易等多种方式争取电量计划 [2] 煤炭业务表现 - 实现原煤产量691.31万吨,销量689.01万吨,煤炭业务营业收入25.38亿元 [2] - 焦煤价格自7月起触底回升,有利于利润修复 [3] - 优化调整2025年采掘接续计划,多个煤矿工作面单产单进创纪录 [2] 重点项目进展 - 海则滩煤矿井田面积200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1.45亿吨,煤种为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 [3] - 预计2026年6月底形成首采工作面试生产,年底形成第二个工作面 [3] - 2027年一季度进行联合试运转,实现当年投产即达产 [3] 战略优势 - 煤电互补经营模式有效对冲煤价波动影响 [1] - 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维持正常运营发展 [1] - 项目投产后企业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3]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新华社· 2025-08-26 19:45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与指标完成情况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1] - 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3] - 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能源科技创新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 [6]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6] - 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 [6]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发展进入快车道 [6]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 [6] 能源市场化改革 - 煤电和新能源全面入市 [8] - 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 [8] - 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8]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 [8] - 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8] 国际影响力与绿色转型 - 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1] - 绿色低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1] - "十四五"以来能源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