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搜索文档
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第一财经· 2025-06-05 13:43
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 某检测公司及6名责任人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出具222份虚假环境监测报告 涉及陕西5地市44家委托单位 涵盖能源 化工 钢铁 机电 汽修 医疗 餐饮及科研院所等多领域 违法所得76万余元 [1] - 法院判决检测公司罚金20万元 6名责任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九个月 并禁止三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 [2] - 典型案例对行业起到警示作用 法院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 助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2] 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监管 - 最高法联合多部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 专题发布3个典型案例 [2] - 各地法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工作 [2] 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 全国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2424个 包括30个高级法院和201个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 [3] - 环境资源审判法官6700多人 审判辅助人员9400多人 [3] - 1700余家法院实行环境资源案件归口审理 探索引入技术调查专家 [4] 环境资源案件审理数据 - 2024年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276件 其中刑事案件25811件 民事案件151256件 行政案件42209件 [4] - 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4168件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46件 [4] - 判令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96亿元 同比增长87 5% [4]
有公司出具222份假报告被判刑,最高法:严惩环境监测造假
第一财经· 2025-06-05 13:31
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 - 某检测公司2018年4月成立,具备土壤、环境空气等多领域检验检测资质,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出具222份虚假环境监测报告,涉及陕西5地市44家委托单位,涵盖能源、化工等8大行业,违法所得76万余元 [1] - 法院判决该公司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并处罚金20万元,6名责任人员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至9个月,禁止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及相关职业 [2] - 最高法指出该案例对行业具有警示作用,并向行政主管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以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经营乱象 [2] 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设立2424个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包括30个高级法院和201个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配备6700名法官及9400名审判辅助人员 [3] - 1700余家法院实现环境资源案件归口审理,优化跨行政区划管辖布局并引入生态环境技术调查专家 [3] - 2024年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276件,其中刑事案件25811件、民事案件151256件,判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96亿元(同比+87.5%) [3] 专项整治工作进展 - 最高法联合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专题发布3个典型案例 [2] - 各地法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6-05 10:52
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度5件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涵盖第三方环保数据造假、危险废物倾倒、农业污染、资源循环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1] - 案例特点包括:维护生态安全(案例1、3)、服务绿色转型(案例4)、预防性司法(案例5)及民生保护(案例2) [1][2][3] - 典型案例通过司法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如建立环境检测服务市场秩序、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9][13] 案例1:某检测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 - 某检测公司2018年成立,2021-2023年出具虚假环境监测报告222份,涉及陕西5地市44家单位,涵盖能源、化工等多行业,违法所得76万元 [7] - 法院判决:公司罚金20万元,6名责任人获刑9个月至1年2个月,并禁止3年内从事环境监测行业 [8] - 典型意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推动行业自律,司法建议促进行业综合治理 [9] 案例2:某养殖合作社污染环境案 - 某养殖合作社2020-2022年多次偷排超标养殖污水,导致饮用水源污染,造成160万元损失 [10] - 法院判决:合作社罚金40万元,法定代表人张某伦获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12] - 典型意义:严惩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饮水安全,助力农业污染综合治理 [13] 案例3:某树脂科技公司倾倒危险废物案 - 某树脂科技公司2018年起跨省转移2万余吨危险废物至长江干流排放,涉及安徽、江西等多地 [14] - 法院判决:公司罚金600万元,10名责任人获刑2-6年6个月,民事赔偿8900万元(含3000万元技改抵扣) [15] - 典型意义:创新"现金赔偿+技改抵扣"修复方式,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 [16] 案例4:某牧业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 某牧业公司因7000余吨牛粪堆积引发合同纠纷,法院通过府院联动促成调解,实现牛粪资源化利用(铺垫、还田、生物质燃料) [17][18] - 典型意义:运用民法典绿色条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环保与商业利益双赢 [19] 案例5:长兴水韭禁止令保全案 - 某村合作社施工威胁新发现物种长兴水韭生存,法院发出禁止令并促成生态保护项目 [20][21] - 典型意义:首例预防性司法保护新物种案例,确立生物多样性案件禁止令审查标准 [22][23]
2024年度苏州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出炉 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国家二级”
苏州日报· 2025-06-05 08:26
环境空气质量 - 2024年苏州市区PM2_5年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84_2% [1] - 苏州市区PM2_5年均浓度居全省第4位,各地PM2_5年均浓度均达标 [1] 地表水环境质量 - 全市13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2] - 国考30个断面中93_3%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同比持平),63_3%达到Ⅱ类标准(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Ⅱ类水体比例全省第一 [2] - 长江干流(苏州段)水质达Ⅱ类,主要通江河道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 [2] - 太湖湖体(苏州辖区)水质为Ⅲ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0_4(轻度富营养),阳澄湖湖心水质保持Ⅲ类 [2] -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水质稳定在优级水平 [2] 土壤环境质量 - 46个一般风险监控点土壤污染物含量均未超过管制值,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 农村环境质量 - 11个监测村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4_7%,20个农村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 [3] 声环境质量 - 全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昼间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改善,但功能区昼间质量下降、夜间质量提升 [3] 固体废弃物管理 - 截至2024年底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65万吨/年,2_61万家单位纳入省级管理系统 [3] 辐射环境质量 - 电离辐射监测因子处于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或标准限值以下,重点水源地和太湖流域辐射水平符合标准 [3]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 2024年苏州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达到"三类"标准 [2]
踔厉奋发新征程 | 绿水青山中的科技密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02 08:33
生态环境科技应用进展 - 我国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科技领域涌现出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技术和应用,目标到2035年环境监测和模拟等关键技术和设备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5] - 生态环境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5] - 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应用到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设备上岗,科技手段持续为生态环境保护赋能 [5] 智能监测设备应用 - 管道机器人成为检测人员进行管网检测的得力助手,能够提供比人工观测更精确的数据记录,适应性强,可深入直径30cm以上的各类管道,单次作业可完成数百米管道的全面检测,速度是人工的3到5倍 [6][7] - 移动水质监测机器狗展现出色工作能力,灵活的四肢可以跨越陡坡,快速抵达指定河道边,现场就可以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内置的5G通信模块将数据传回云平台 [7] - 机器狗上岗后,每日可进行多个点位的分时取样,几分钟内就能完成一个样本的采样、分析和数据回传,极大提高了监测工作的效率 [8]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 - 我国在空气和地表水监测方面,已让手工监测实现"智能采样+智能分析" [9] -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通过实时传输的红外相机、鸟类鸣声记录仪、两栖爬行动物雷达相机等新型智能设备,基本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自动化监测,识别准确率达85%以上 [9] - 在声环境监测方面,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的仪器设备不仅能监测噪声分贝数,还能识别噪声源 [9] 智能化平台系统应用 - "生态智卫"系统汇聚了多个部门、多个层级的环境数据,全市范围内的各类监测点、监测站监测到的内容都会实时传输到系统中 [11] - "生态智卫"整合了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内部的17套系统,横向打通政法委、林水、城管、城投等10余个部门,纵向贯通了省、市、区县、镇街四级网格,融合了生态环境系统内外1.4万余项近100TB动态实时数据 [12] - "生态智卫"系统包括四个重点应用场景:空气卫士、秀水卫士、环保智管服、督察在线,分别归集了环境监测站、污染源监测点以及各部门约1818项感知数据,整合了水环境、饮用水、重点源以及相关部门约2452项数据,汇聚了覆盖全市99%排污量的3.3万余家主要企业动态环境数据,汇集了第二轮、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现状 [12]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 "郪江防汛'四预'数字孪生系统"在数字空间中模拟建设了一个虚拟的郪江流域,对河流周边的真实场景进行了复现,工作人员无需去现场,也可以"身临其境"地掌握全流域内水文状况 [15] - 数字孪生系统可以预报水文发展趋势,一旦发现风险就会发出预警,还能通过模型预演出风险形势和影响,为相关部门科学化决策提供帮助 [16] - 我国多处河湖流域都建立了数字孪生系统,如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的数字孪生黄河系统,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中心的数字孪生系统,广东省深圳市水务局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等 [16]
环保行业周报:要素交易机制扩容,环境资源增长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6-01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境要素市场化提速,挂牌督办监管趋严刺激环保需求,持仓和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有望持续,建议关注环境监测、水务与水处理领域相关公司,以及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1][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目标是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等,核心任务为改革配额分配、扩容交易机制、完善市场化机制,利好碳市场和水资源领域,建议关注聚光科技、洪城环境、碧水源 [19] 生态环境部:对八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可以挂牌督办 - 生态环境部印发管理办法,明确八类可挂牌督办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规范了挂牌督办程序等,短期利空高污染企业,长期利好环保治理需求与产业发展,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20][26]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现阶段宏观利率低,环保板块机构持仓和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27][28][32]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优秀,跑赢大盘和创业板,环保子板块中固废涨幅最高,A 股环保股中玉禾田、启迪桑德、福龙马涨幅前三,安车检测、渤海股份、汉威科技跌幅前三 [29] 行业要闻回顾 - 海南省发布全域“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江西省住建厅公示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上海市印发拆房垃圾、装修垃圾分拣残渣零填埋工作方案 [38][39] 重点公告汇总 - 涉及乐山电力、太阳能、上海电力等多家公司的股份解押、回购、激励计划、合同签署、债券发行、权益变动、业绩补偿、对外投资等事项 [40][41][42][43][44][45][46]
“美丽中国 科技先行”——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主场开放活动侧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5-27 17:06
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展示 - 活动以"美丽中国 科技先行"为主题 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 吸引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参与 [1] - 现场展示自主研发的"Go2生态环境监测机械狗" 具备灵活行走和多项环境监测功能 成为焦点 [1][2] Go2生态环境监测机械狗技术特点 - 集成多参数传感器模组 可执行空气质量、水气采样、噪声监测、地表辐射测量等任务 [2] - 具备自主路径规划能力 可跨越台阶、避障转弯 并在无网环境下独立运行 支持卫星通信远程作业 [5] - 已投入城市内涝巡查、生态脆弱带监测、工业园区异味溯源等场景 未来计划与无人机、无人船协同实现陆海空一体化监测 [5]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 构建"天上看、空中巡、地面测、水中查、海上控"立体化监测格局 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多种手段 [6][9] - 系统应用于青藏高原、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 在2023年北京门头沟暴雨灾情中通过无人船绘制水下地形图支援救援 [9] 环保科技互动与公众教育 - 设置无人机模拟飞行、走航车操作等互动体验 参与者可亲手操作设备模拟环境监测任务 [9] - 黄河中心展区设计"沙包丢丢乐"、"环保涂鸦墙"等趣味活动 结合黄河流域生态案例进行科普 [14][16] - 环保知识打卡墙和互动问答区通过扫码答题、兑换徽章等形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9][16] 环保法治与科技讲座 - 专家讲座涵盖新污染物治理、生态环境法治发展等议题 解析《环境保护法》等法规出台背景及典型案例 [10][13] - 强调新污染物防控需科技创新与公众参与"双轮驱动" 呼吁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日常行动 [13]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五十载 美丽陕西有我在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29
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历程 - 1975年陕西省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从40余人、简易装备发展为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全要素分析[1] - 截至2024年形成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拥有116家监测机构、2254人队伍、98277平方米实验室、11100台尖端仪器,高级职称占比10%,中级职称24%,研究生占比9%[2] - 监测技术从早期水体pH值等基础项目扩展至11大类356项1320个参数,形成专项报告、实时快报、多媒体发布的信息矩阵[2] 人才与技术突破 - 2006年起连续举办10届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培育全国比武优胜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4] - 2005年创建西北首个国际接轨二噁英实验室,现建立6大类140余种新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3] - 2017年建成配备30余台尖端设备的大气"超级站",可实时监测150余种污染物成分[6] 监测网络建设 - 大气监测站点从1996年50个国控站点(监测SO2等3参数)扩展至2024年46个国控站+226个省控站+563个乡镇站,搭配14个综合站形成立体监测矩阵[6][7] - 水环境监测断面从1984年76个增至277个手工断面+143个自动站,实现109项全指标手工监测和72个地下水监测井常态化监测[8][9] - 土壤监测点位达527个基础点+17个背景点+168个风险点,无人机光谱技术快速识别污染区域[10] 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 秦岭生态质量指数达"一类",优良面积占比99.3%,汉江丹江出境水质稳定Ⅱ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15] - 2016-2024年陕西PM2.5浓度从51微克/立方米降至35微克/立方米(降31.3%),优良天数从270.5天增至294.6天[15] - 渭河干流20个断面2024年全部达Ⅲ类以上,全省101条河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96.9%,连续三年消除劣Ⅴ类[15] 技术创新应用 - 生态遥感解译精度从2005年不足70%提升至2024年98.22%,503个生态样地配合高分卫星实现小数点后两位精度[13] - 2023-2024年运用环境DNA技术在汉江渭河发现秦岭细鳞鲑等珍稀物种踪迹,开展朱鹮精准监测[13] - 噪声监测从人工记录升级为108个自动站点,西安试点噪声信息地图实现可视化展示[11] 未来发展规划 - 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传感等数字技术,计划2035年建成"生态环境监测大脑"[17] - 在秦岭部署多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汉丹江流域强化水生态监测,黄河流域开展河湖水生态综合评估[17]
环保行业周报:污水排放标准细化,水生态治理赛道再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为环保产业创造新增长点,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10][22] -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 [23][35]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 - 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10][11] - 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到2027年多项治理目标有相应提升 [12][14] - 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泄放措施、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到2027年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等得到保障 [16] - 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包括推进水生生物保护恢复、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到2027年多项生态修复目标有进展 [17][18] - 全面推进保护与建设,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民行动 [20][21]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制订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方法,适用于指导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修订 [23] - 基本原则包括全面防控、分类管理、科学可行、依法合规 [24][27] - 技术路线参照相关规则开展工作,包括确定适用范围、控制项目等内容 [28] - 调查园区基本情况、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水环境质量,确定标准分类和适用范围、监测要求 [29][34]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6]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为0.54%跑赢 [38] - 环保子板块涨幅监测为 - 3.45%、水处理为 - 1.44%等 [38] - A股环保股中涨幅前三为神雾节能27.51%、惠城环保13.77%、安车检测11.05%,跌幅前三为汉威科技 - 10.80%等 [38] 行业要闻回顾 - 重庆发布污水处理评估技术指南、生态治理行动计划、江西公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企业名单 [49] 重点公告汇总 - 多家公司有利润分配、权益变动、股份减持、提供担保、签订合同等公告 [50][52][53]
浙江迈向新污染物监测2.0时代
每日商报· 2025-05-24 15:01
最近,微塑料这个话题频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微塑料其实是新型污染物的一种。除了它以外,新污 染物还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 随着新型污染物不断涌现,传统监测手段已难以满足治理需求。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了解 到,中心正在构建全面、精准、智能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升级监测能力。这也意味着浙江在新污染物 监测领域迈入2.0新阶段。 这一升级版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从"单一检测"发展为"多维感知"、从"局部试点"发展为"全省覆盖"、 从"事后监测"发展为"实时预警"、从"人工排查"发展为"智能追踪"。 比如在技术体系上,浙江创新研发智能监测技术,配套开发AI辅助识别系统,建立包含重点行业特征 污染物的"化学指纹库",对重点流域新污染物的智能识别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建立"核心圈—重点圈—预警圈"三圈层监测网络体系,提升新污染物监测效能。在核心圈层,重 点针对杭州市(橡胶和塑料制品)、宁波市(石化)、绍兴市(印染)、衢州市(氟化工)和台州市 (制药)等5个重点城市,开展"摸底—深化—溯源—评估"递进式监测;重点圈层覆盖温州市、湖州市 等其余6个地市特征行业;预警圈层则聚焦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河流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