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工
搜索文档
湖北掇刀:集体经济“金扁担”挑起城乡共富路
中国发展网· 2025-08-20 15:54
核心观点 - 掇刀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 农民人均收入达28814元 城镇化率85.58% [1] 工业赋能集体经济 - 花竹村通过建设孵化器厂房出租给科技型企业 年租金收入430万元 2025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1100万元 [2] - 依托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化工三大千亿产业 20多个村(社区)通过建厂房、租仓库搭上工业快车 [2] - 2024年掇刀区工业营收破2000亿元 村集体经济成为直接受益者 [2] 产城融合与服务业发展 - 石堰村建设美食街服务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上万名工人 32间门面一次性收齐3年租金80多万元 [3] - 美食街二期11个木屋年租8.08万元 加上服务楼36万元租金 2024年集体收入超100万元 [3] - 兴隆街道迎春村小吃街年增租10万元 龙井社区美食街年创收50余万元 服务近3万锂电职工 [3]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板庙村通过建设厂房和青饲料贮存室出租给养殖企业 同时利用牛舍屋顶发展光伏产业 实现双增收 [4] - 雷集村流转堰塘土地给企业养甲鱼 2024年增收37.5万元 [5] - 中山村成立人力资源公司服务快递转运中心 2023年利润20多万元 村民分拣快递月工资近5000元 [5] 集体经济整体成效 - 全区64个村中 年收入超10万元的占82.05% 超50万元的占11.53% [5] - 集体经济实现工农互补、城乡交融 既增加乡村收入又提升城镇服务能力 [5]
荆门上半年GDP增速7.3%居全省第二 以“六大跨越”冲刺增长极
中国发展网· 2025-08-14 20:04
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增长7.3% 位居全省第二[1][2] - 规上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进出口总额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去年同期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 交通协同发展 - 依托荆荆高铁 武荆宜高铁 襄荆高铁构建汉襄宜半小时低空经济圈 一小时高铁圈 三小时高速圈[3] - 谋划荆门至随州高铁 汉江2000吨级航道整治及荆门港浰河港区建设 目标成为中部交通物流新枢纽[3] 产业协同布局 - 紧扣锂电 汽车 绿色化工等领域共建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 宜荆荆襄世界级磷化工两大产业集群[3] - 凭借低空经济先发优势打造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3] 创新协同机制 - 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 支持特飞所漳河实验室 亿纬动力龙泉实验室建设[3] - 推动形成长江中游协同创新共同体[3] 生态协同建设 - 实施引江补汉 清江引水工程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4] -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本底[4] 经济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30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元[5] - 推动优势产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6] -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7] - 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8] -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9] - 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10] 人口发展战略 - 中心城区每年新增5万人 到2030年达到100万人[11] - 从生育补贴 住房保障 子女教育等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11] 战略定位 - 建设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全省支点建设重要增长极[1] - 目标成为全省中部产业基础最优 创新动能最强 开放程度最高的支点城市[10]
正大绿色甲醇项目落户古雷开发区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3:30
项目概况 - 正大集团投资建设的福建古雷生物质制年产100万吨绿色甲醇及下游产品项目正式签约 [1] - 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 [1] - 项目将依托古雷海上风电资源和正大集团生物质资源 [1] 产品与技术 - 项目主要生产绿色甲醇及绿色可持续航空燃料 [1] - 向下延伸生产绿色航煤等下游产品 [1] - 打造"绿色能源+绿色化工"产业链 [1] 战略意义 - 项目为古雷建设国家级零碳园区提供动力 [1] - 助力古雷打造世界一流高端智慧绿色石化基地 [1] - 完善正大集团在闽投资布局 [1] - 推动正大集团从脱碳农业向脱碳能源、脱碳化工转型升级 [1] 行业影响 - 项目为实现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1]
一个中心“催熟”科技成果
四川日报· 2025-08-01 06:11
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为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提供小试中试验证、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等服务,聚焦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领域 [2] - 该中心配备实验室、中试厂房等基础设施,并组建以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 [3] - 自去年9月投用以来,该中心已入驻15个项目,其中4个项目完成转化,未来将加大引进力度,力争更多绿色低碳产业化项目在当地实现转化 [3] 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在融创中心帮助下,年产50吨锂镁合金工程化示范生产线项目成果落地,锂镁合金是一种轻量化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2] - 公司花费近10年时间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锂基合金负极材料,并通过中试平台验证和优化研究成果,提高产品投产成功率 [2] - 项目从准备中试熟化到实现产业化仅用5个月,相比以往至少需要1年时间大幅缩短 [3]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四川大力发展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上半年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5%、11.0% [3] - 上半年四川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倍、1.9倍、53.2% [3] - 眉山出台化工中试基地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试验采取备案制,安评环评相关资料可打捆方式开展,审批时间大幅缩短 [3]
荆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速 以“三化”引擎驱动产业能级跃升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7:20
高端化转型进展 - 荆门市已形成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数量居全省第二 并拥有15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总量全省第一 [2] - 企业梯队包括504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 3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含7家重点"小巨人")以及69家省级和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2] - LED半导体材料产业园与钟祥新型专用肥产业集群成为高端化发展典型案例 [2] 智能化转型成果 - 万华禾香板企业实现国家级5G工厂零的突破 采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3] - 新增17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与其他城市并列全省第一 智能工厂总数达93家 [3] - 拥有2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含1家国家级)新增数量全省第二 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8家国家级DCMM贯标企业 [3] 绿色化发展成效 - 建成1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家绿色工业园区 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绿色制造体系完善 [4] - 金泉新材料入选全省首批电动自行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全省仅3家) [4] -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6% 磷化工产业开展绿色标尺评价体系试点 [4]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4211"产业体系加速成型 汽车和智能装备制造 绿色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向千亿级规模冲刺 [4] - 新兴产业快速布局 包括10亿元氢燃料电池项目签约 300台氢能重卡即将投用 废旧电池回收 氢能 低空制造等领域 [4]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168.32% 军民融合产业配套收入增长75% [4]
仅余10席!生物制造青年论坛,8月宁波SynbioCon 2025探索合作机遇!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14 21:29
生物制造青年论坛 - 论坛将于8月20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作为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的特色专场 [1][2] - 设置近30场报告 分为两场进行 第一场13:30-17:30 第二场19:00-20:30 [2] - 旨在发掘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 促进科研团队与产业方对接 [2] - 已确认参与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安徽工程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4] - 报告内容聚焦科学问题 解决思路 成果放大可行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3] 大会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和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 - 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未来产业生物制造专委会等 [5] - 大会顾问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 [5] 特色活动安排 - 生物制造产业高层闭门研讨会将聚焦"十五五"生物制造发展趋势与增长点 邀请30位行业头部企业高层和专家参与 [11] - 优质项目路演与对接活动邀约头部园区和投资机构参与 欢迎合成生物新产品 新工艺和新技术企业申报 [14] -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专场将公开征集100个合成生物和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成果进行现场展示 [20] 分论坛议题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场讨论大宗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的低成本规模化开发 [15] - AI+生物智造专场探讨AI与生物制造双向赋能 拟邀AI技术企业和生物制造企业参与 [17] - 未来食品&农业专场关注高值新质蛋白 功能糖等食品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19] - 美妆原料专场讨论生物基化学品 香精香料的绿色制造技术及化妆品应用 [22] 新型碳源开发 - 新型碳源生物制造专场拟邀非粮碳源开发企业和技术团队参与 [16] - 重点讨论CO2 甲醇等一碳原料生物转化饲料蛋白和能源化学品的产业化案例 [18] - 圆桌会议将探讨新型碳源生物制造的产业化路径与关键成功因素 [18]
2025年河北沧州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做大做强两大主导产业与八大优势产业[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18
沧州市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722.8亿元 同比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9亿元增长3.0% 第二产业增加值1783.5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2568.4亿元增长4.9% [2] - 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但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776.0亿元同比下降2.4% 利润总额100.5亿元同比下降2.8% [4]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9%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3% 工业投资增长21.9%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2%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0亿元同比增长6.0% 其中商品零售额1269.9亿元增长5.9% 餐饮收入83.1亿元增长7.1% [8] 产业结构与政策布局 - 构建"2+8"重点产业格局 两大主导产业为绿色化工和管道装备 八大优势产业包括健康食品/服装服饰/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制造/低空经济 [1][10] - 2025年发布多项科技创新政策 包括《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对关键技术突破项目每项最高支持300万元 《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实施方案》推动智能巡检/无人化生产等场景建设 [12][14] - 主导产业聚焦绿色化工与管道装备 2024年两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4456亿元 占全市总量77.1% [1][27] 绿色化工产业分析 - 2024年1-10月绿色化工产业营业收入2097.7亿元 同比增长3.2% 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比重44.5%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6个百分点 [16] - 形成石油化工为主导 煤化工/盐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原油年加工能力超2500万吨 [16][22] - 拥有9个省级化工园区 包括渤海新区石化产业聚集区/任丘石油化工集中区等 主要企业涵盖中石油华北石化/中海油中捷石化/河北鑫海化工等 [18][22] 管道装备产业分析 - 2024年1-10月管道装备产业营业收入1127.6亿元 占全市规上企业营收比重23.9%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4个百分点 [20] - 产品涵盖螺旋钢管/无缝管件/市政管道等 形成孟村弯头管件/盐山管道装备制造两个省级产业集群 重点企业包括巨龙钢管/河北华洋钢管等 [20][22] - 全市拥有管道装备生产企业3000余家 主要分布在盐山/孟村/青县等区域 [20][22] 资本市场与企业生态 - 截至2024年末共有5家A股上市公司 包括沧州大化(TDI/聚碳酸酯)[27]/沧州明珠(PE管道/BOPA薄膜)[27]/建新股份(苯系中间体)[27]/华斯股份(裘皮制品)[27]/金牛化工(甲醇产品)[27] -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24万户 市场主体总量达77.34万户 上市公司地域分布集中于运河区(2家)/沧县/肃宁县/黄骅市(各1家) [25]
加快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规模能级提升 发力4+N,广安攻坚千亿级
四川日报· 2025-07-03 10:36
"4+N"百亿级产业项目发展格局 - 广安以和邦生物、利尔化学、诚信化工、玖源化工四个百亿级工业项目为龙头,构建"4+N"发展格局,计划总投资超50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总产值超1000亿元、年税收近百亿元 [1] - 新桥化工园区现有规上企业32户,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2户,其产值占全省绿色植保产业比重超50% [1] - 广安经开区成为全省首批省级化工园区之一,目标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金谷环保二期项目将餐厨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降低车辆尾气排放 [2] - 四川能投通过科技创新合成12个主产品及副产品,吉兴新材料产品销往重庆、云南等地 [3] - 玖源绿色化工、诚信化工实施醇氨装置蒸汽节能改造,增设节能降碳项目 [3] - 广安经开区联合四川大学等高校支持13家骨干企业建成研发中心,已获发明专利51项、行业标志性产品13个 [3] 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 - 广安全市拥有绿色化工企业34家、在建企业13家,上下游企业关联紧密,产业集群基本成形 [3] - 佑明新材料项目土建完成98%,设备安装完成95%以上,预计7月试生产 [4] - 金谷环保二期项目和诚信新材料盐碱循环项目将于7月投产 [4] 项目推进与要素保障 - 广安经开区通过进度会、三方联合办公等机制解决生产难题,纪工委对重大项目清单化管理 [4] - 嘉泰海富项目通过整合变电站电源点架设专线,解决试生产用电需求 [5] - 新桥化工园区建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可视化污水管网、环状供水管网等项目,供排水能力显著提升 [6] - 园区建成金谷油脂二标段、危化品停车场配套道路等工程,完善交通体系 [6]
2025年浙江绍兴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重点打造“10+2”产业集群[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2 09:18
绍兴市宏观经济分析 - 绍兴市2024年生产总值达8369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7.2%)表现突出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7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35个工业大类中23个实现增长 [5]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9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64%,同比增长8.2% [7]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重点打造"10+2"产业集群体系,包括现代纺织(2598.9亿元/+9.5%)、绿色化工(1134.1亿元/-1.8%)等优势产业,以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1][11] - 实施"4151"计划目标:2026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培育10个全国竞争力集群,500家优质企业,每年推进100个10亿+项目 [13] - 区域特色布局显著,如新昌县主导产业占比超90%,柯桥区构建"1+3"产业体系(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泛半导体) [15] 现代纺织产业 - 纺织业为全市支柱产业,2024年产值2598.9亿元(+9.5%),占规上企业36%,吸纳就业22万人(占33%) [19][21] - 形成完整产业链,柯桥面料、上虞染料等细分领域全球领先,拥有1924家规上企业包括迎丰股份、闰土股份等 [21] 绿色化工产业 - 化工产业2024年产值1134.1亿元(-1.8%),形成上虞"万亩千亿"平台为核心的"一核四极多点"布局 [23][25] - 主要企业包括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集中在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和新昌县 [2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通过"4151"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重点布局空天开发、合成生物、氢能等未来产业 [16][29] - 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5.9%,拉动总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达54.7% [9]
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多措并举推动项目落地……四川各地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2 06:21
四川招商引资动态 - 四川各地通过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推动项目落地、发布产业投资基金群等方式加速签约项目,激发招商引资新活力 [1] 德阳投融资活动 - 德阳举办"走进德阳·创投未来"投资合作交流会,吸引50余家投融资机构、30余家本地企业和10余家银行代表参会 [2] - 现场发布融资需求超30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德阳投控集团发布基金矩阵,集中展示50家本地企业融资需求,其中博海新能源拟融资6亿元,德阳科吉高新材料、四川宏达等企业需求超亿元 [2] - 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从500万元至2亿元不等,显示德阳产业梯度培育活力 [2] 广元绿色家居产业 - 广元市绿色家居产业专班研制《建材家居产业招商引资攻坚方案》,截至5月已赴重庆、浙江、江西等地开展投资促进活动10余次 [3] - 编制完善建材家居产业"六个一"招商资料,谋划储备板式家居、全屋定制家居等5类生产基地项目,确定重点对接企业80余家 [3] - 发挥鲁丽集团"链主"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发展,依托浙江智盟、千川门窗等龙头企业行业影响力收集投资信息 [3] - 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筹办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发展大会,计划全年引荐优质企业20家以上 [3] -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全年计划举行专题招商推介会4次以上 [4] 乐山产业投资基金 - 乐山市发布总规模达600亿元的"1+2"产业投资基金群,向全球招募"产业合伙人" [5] - "1"为规模45亿元的嘉融产业引导基金集群,下设规模375亿元的子基金群 [6] - "2"为两个各20亿元的产业母基金,下设规模不低于80亿元的子基金群 [6] - 前期已设立的22只产业基金尚有可募集需求约145亿元 [6] - 基金群覆盖乐山"2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包括晶硅光伏、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4个特色产业集群 [6] - 将建立市、县联动机制,项目属地县(市、区)可配套不低于20%的出资 [7] - 基金运作采取收益让渡、容错等机制,返投认定方式灵活多样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