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旅
icon
搜索文档
3年0佣金?京东进军酒旅,刘强东:行业毛利60%,我们只要20%!自曝曾请王兴吃饭“我要做外卖了”
北京商报· 2025-06-18 14:05
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 - 公司通过"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为酒店商家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的优惠 [3] - 公司成立新通路事业部,旨在通过供应链服务降低酒店和餐饮行业的成本 [3] - 公司创始人表示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包括外卖业务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6] 供应链优化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京东工业将非生产性主料成本从行业平均60%毛利降至20%,为客户降低成本2/3 [6] - 未来将拓展至美容、医美、医院及临街业态的供应链服务 [7] - 外卖业务中40%消费者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认为该业务亏损比购买流量更划算 [7] 业务扩张计划 - 即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 [7] - 二季度预计新增员工18万人,总数达90万,创单季度净增纪录 [7] - 公司创始人曾与王兴等业界人士沟通外卖业务进入事宜 [9] 公司管理架构 - 创始人曾尝试职业经理人传承模式,离开公司8个月观察运营情况 [9] - 计划未来将国内业务交由现任CEO负责,创始人专注国际业务 [10] - 强调公司已不属于个人,需要专业团队管理 [10]
刘强东打开自我,这里是他最希望被理解的20件事
36氪· 2025-06-18 13:34
核心观点 - 京东战略聚焦供应链深度布局 计划围绕供应链拓展7-8个业态并推进国际化[1][4][11] - 公司过去五年被评价为"失落的五年" 缺乏创新与成长 现通过业务重构寻求突破[1] - 创始人刘强东仍为公司核心决策者 现阶段深度参与业务以支持新任CEO过渡[2] 业务布局 外卖业务 - 计划推出差异化商业模式 目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并提升性价比 预计1个月内落地[4] - 全职外卖骑手已超12万人 日均新增3000-4000人 HR招聘能力成为扩张瓶颈[5][6] - 40%订单来自电商平台交叉销售 亏损成本低于外部流量采购[7] 酒旅与新兴业态 - 6月18日正式宣布进军酒旅行业 承诺酒店佣金三年0费率[8] - 成立新通路事业部 目标将酒店餐饮供应链成本降低33%至20%水平[8] - 未来布局涵盖医美 医院 生活服务等6个供应链创新项目 医院供应链已建成[9] 战略排除领域 - 明确否认进入网约车市场[10] - 稳定币项目为重点创新方向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90%成本并提升至10秒结算[10] - 不再开发全新商业模式 聚焦现有7-8个供应链业态的深化与国际化[11] 国际化战略 - 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 欧洲团队超2000人 强调与亚马逊差异化竞争[12][13] - 计划5-10年扶持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 规避与欧美本地品牌直接竞争[14] 运营数据 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03年38人增至90万人 2023年Q2单季净增15万人[15] - P5级以上员工薪资实现翻倍 北京快递员平均税前工资超13000元[16][17] - 管理层级严格限制5层 保持组织扁平化[18] 财务指标 - 家电市场份额超国美苏宁总和5倍 净利润率3-4%低于品牌商10%水平[19] - 零售综合成本10% 全球仅5家企业达成 库存周转30天 账期59天为行业均值50%[20][21][22] - 2022年平台GMV超4万亿 净利润400亿 工资与五险一金支出合计1341亿[23] 行业地位 - 家电领域绝对龙头 竞争对手合计规模不足其20%[19] - 供应链效率领先 库存周转与账期指标显著优于万亿级零售商[22]
京东0佣金杀入酒旅市场,刘强东:酒店背后的供应链成本很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8 13:28
京东618购物节与业务扩张 - 618购物节已持续18年 由京东首次举办并成为年度电商大促[2] - 公司近期扩张动作包括外卖布局即时零售和进军酒旅市场[2] - 酒店业务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 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2] 公司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近五年被评价为"缺乏创新与成长"[3] - 未来每年推出创新项目 现有6个项目推进中 包括稳定币业务[3][6] - 核心战略聚焦"体验 成本 效率" 目标实现最优体验与最低成本[3] -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运营成本 库存周转天数可优化至20-25天 每优化1天带来100亿现金流[3] 外卖业务发展现状 - 外卖业务采用零佣金模式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4] - 入驻餐厅超150万家 全职骑手达12万人[4] - 每日新增骑手3000-4000人 二季度末员工总数预计达90万[5] - 业务逻辑为服务生鲜供应链 前端不追求盈利[5] 酒旅业务布局 - 通过三倍薪资从携程等同业挖角人才[5] - 业务核心是为酒店行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降低经营成本[2][6] - 计划延伸至美容 医美 医院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6] 国际业务战略 - 采用本地电商模式 已在沙特部署上千人团队[6] - 签约1000个中国品牌 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海外落地[6] - 明确不做跨境电商 认为该模式仅适合低价商品[6] 稳定币创新项目 - 入选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沙盒" 列为6大创新项目之一[6] - 目标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牌照 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7] - 远期规划使京东稳定币成为全球支付手段[7] 创新与长期发展 - 承认部分创新项目可能失败 但坚持每年推出新项目[8] - 商业模式需长期培育 部分业务或需10-20年成型[6][8]
刘强东回应一切:外卖、酒旅底层逻辑与海外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15
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所有业务100%围绕供应链展开 包括外卖服务于生鲜供应链 酒旅服务于工业品供应链 [1][12] - 前端外卖业务可永久不盈利 通过供应链盈利 客户向电商转化率达40% 一个月后将推出全新商业模式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21] - 2007年起每三年推出新商业模式 包括京东物流、金融、工业、健康、产发等 近五年无新业务 [4][21] - 未来一年半推进6个创新项目 包括申请全球稳定币牌照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实现10秒到账 [6][3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净收入1 1588万亿元 净利润400多亿元 工资支出1161亿元 五险一金180亿元 [4] - 自营零售综合成本率10% 全球仅5家企业达到此水平 库存周转天数30天 目标优化至20-25天 [25][30] - 家电领域净利润3%-4% 推动行业品牌商净利率从1%提升至10%以上 采用"三毛五理论"分配产业链利润 [23][24] - 中国大陆拥有1600个库房 自营商品超1000万种 北京快递员税前平均工资超1 3万元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4][22] 组织管理与文化 - 推行"BIGBOSS计划" 管理层级压缩至5层 向一线充分授权 中层聚焦选人 高层把控战略与文化 [5][39] - 2023年回归后战略回归"体验、成本、效率" 一年半内员工涨薪7次 P5以上现金收入平均翻倍 [8][30] - 17人战略执行委员会(SEC)负责文化传承 确保高层决策坚守社会责任如员工福利与灾害救援 [9][40] 国际业务拓展 - 欧洲物流基建已投入三年 预计2026年营业 坚持本地电商模式(本地团队、采购、纳税) 非跨境电商 [32][33] - 目标带1000个中国品牌出海 如美的、海尔 需5年完成合规与认证 强调中国品牌品质已超欧美 [33][46]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外卖业务已有12万全职骑手 强调与美团商业模式不同 尊重王兴但坚持供应链逻辑 [10][35] - 酒旅业务目标优化行业供应链成本 已合作150万家便利店解决假货问题 否认进入网约车领域 [10][38] - 评价胖东来模式与京东理念一致 低毛利(15%)、高品质、员工福利是成功关键 [45]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稳定币项目瞄准全球支付市场 计划渗透C端支付 现有供应链模式不再拓展新方向 [36] - 通过AI、机器人等技术持续降本 库存周转每优化1天可释放100亿现金流 [30][31]
对话京东CEO,首次揭秘外卖员收入
新浪财经· 2025-06-18 09:12
核心观点 - 京东外卖业务增长超预期,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全职骑手突破12万人,预计季度末超15万人 [6][12] - 公司定位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强调社会价值创造,包括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和提供人均13000元收入 [2][12][14] - 坚持品质外卖战略方向,不追求短期KPI,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7][17] - 通过"七鲜美食MALL"业态与外卖业务形成协同,推动餐饮行业品质升级 [8][9] - 外卖业务与传统电商形成天然协同效应,带动即时零售和商超品类增长 [11] 谈外卖 - 行业痛点明显,赛道宽广可容纳多个玩家,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 - 不追求短期经营目标,重点建设用户体验能力 [7] - 首创LBS定位视频验证功能,杜绝幽灵外卖 [20] - 上线骑手GPS定位核对系统,确保取餐真实性 [20] - 建立全民监督机制,奖励违规举报 [20] 谈骑手 - 一线城市全职骑手人均收入接近13000元,较加入前大幅提升 [12] - 骑手规模突破12万人,预计季度末超15万人 [12] - 招聘流程高强度,中后台全力支持业务扩张 [12] - 目前主要依靠自主发展,对并购持开放态度但非必需 [15] 谈业务协同 - 外卖用户复购率高,在零售业务中表现出强劲购买力 [11] - 外卖带动即时零售服务(如30分钟达)增长 [11] - 用户自发形成跨品类购买行为,协同效应显著 [11] 谈战略方向 - 坚持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大方向不变 [19] - 鼓励创新但不偏离零售主业 [19] - 早期通过补贴打开规模,未来追求合理利润率 [17] - 持续优化算法和地图精准度等产品能力 [18]
独家丨刘强东首次分享做外卖、酒旅的逻辑:京东做所有业务都是为了供应链
晚点LatePost· 2025-06-17 23:12
京东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 - 公司进入全员战斗状态,通过上百亿补贴在3个月内拿下2500万外卖订单,打破市场稳定格局[2] - 发力即时零售领域,自建前置仓销售生鲜、酒水、美妆等自营商品,并计划进军酒旅市场[2] - 所有新业务拓展均围绕供应链展开,包括餐饮、酒旅、美容、医美等业态的供应链服务[12][13] - 公司已布局6个创新项目,其中包括稳定币,并即将推出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14] 供应链核心战略 - 公司商业模式100%围绕供应链展开,通过降低通路成本(从三四层降至一层)提升效率[12] - 京东工业品将行业平均毛利从60%降至20%,为客户降低2/3成本[12] - 目标在外卖市场实现三分天下,消除平台二选一现象,最终比拼成本、价格和服务品质[5][12] - 前端业务(如外卖)不追求盈利,而是通过供应链赚钱,40%的外卖用户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5][14] 运营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日均活跃用户达1.69亿,反超美团的1.5亿,主要得益于外卖业务补贴[6] - 2025年二季度员工数预计达90万,单季度净增18万人,创历史纪录[5][23] - 外卖业务三个月半招募超12万全职骑手,日均新增3000-4000人[5][23] - 2024年平台交易总额4万亿,净收入11588亿,净利润400多亿,员工工资支出1161亿[23] 公司文化与员工管理 - 战略核心为"体验、成本、效率",坚持不压榨员工但保持拼搏精神[15] - 一年半内全员涨薪7次,在经济困难时期为员工家庭提供保障[15] - 疫情期间抽调16000名快递小哥支援上海,物流业务亏损超4亿[22] - 2007年至今累计缴纳五险一金超1000亿,2024年单年缴纳180亿[23] 创始人管理理念与传承 - 计划将国内业务交由CEO许冉,创始人转向国际业务拓展[17][18] - 强调团队互补,通过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实现多样化管理[18] - 提出"三毛五理论",主张零售商仅拿1/3利润,促进品牌商发展[20] - 家电业务成功使品牌商净利润从2%提升至10%,京东市场份额超国美苏宁总和1/5[20] 企业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 坚持合法赚钱,但不以利润为第一追求,曾放弃口罩涨价机会(潜在利润数十亿)[22][24] - 汶川地震期间率先运送物资,建立灾害快速响应机制[21] - 认为企业经营好坏直接影响90万员工家庭的生活尊严与希望[24] - 创业梦想是通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品牌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赢[20]
当前时点如何看阿里巴巴与京东?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酒旅行业、外卖行业 - **公司**: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5年618购物节各平台策略**:淘天用88VIP大额消费券,京东多主题分场次运营,拼多多强化低价心智,抖音快手通过商品立减和直播间优惠推动销售[1][3] - **各平台预售期支付口径增速**:淘宝天猫9.2%、京东9%、抖音18.2%、拼多多12.8%、快手11.10%,抖音和拼多多增速下降,淘宝天猫和京东稳定增长[4] - **包裹揽收和投递情况**:包裹揽收量增长18.3%,投递量增长23%,客单价承压,用户集中买白牌或低价商品[1][4] - **主要品类各平台表现** - **家电家居品类**:淘天成交额占比45%最高,快手增速最快达37.3%[1][5] - **服饰品类**:淘宝天猫成交额占比50.4%主导,快手增速领先达13.2%[1][5] - **美妆品类**:淘天成交额占比约45%,抖音占比31%[1][6] - **母婴品类**:淘天占比约50%,抖音和快手增速接近20%[1][6] - **即时零售表现**:美团、阿里、京东加强外卖和闪购推广,美团白酒前12小时成交额同比增70倍,3C商品订单翻倍[1][7] - **京东酒旅市场投入**:APP新增入口,解决OTA捆绑销售问题,价格补贴抢占份额,冲击OTA行业,自身利润承压[1][10][11] - **阿里外卖业务情况**:ROI较高,通过饿了么服务及补贴提升淘宝APP活跃度,搭售低价商品提升交叉销售,降低投流费用[2][12] - **阿里投资建议**:估值有安全边际,弹性较强,叠加三季度大模型发布预计涨幅18% - 20%,需跟踪四季度客户管理收入增速[13] - **京东发展预期**:估值便宜,今年利润压力大,关注补贴政策调整,谨慎观望,等待三季度AI催化股价弹性[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618购物节开始时间提前至5月中旬,总时长38天,淘天取消凑单满减[3] - 京东在酒店预订向新用户发放140元新客礼包,赠送10元外卖无门槛优惠券等[10] - 阿里年活跃购买用户超8亿,月活约6亿,日活不到4亿,相比字节跳动7亿日活有差距[12]
“关税大棒” 痛击酒旅出行,Airbnb 既没增长、也没利润了?
美股研究社· 2025-05-06 19:59
核心经营指标 - 总预订金额(GBV)为$245亿,同比仅增长7%,疫情后首次跌破10%,剔除汇率影响增速也仅9% [4] - 总间夜预订量同比增长仅7.9%,环比降速6.4pct [4] - 平均每日房价(ADR)同比下降0.9%,为4Q22以来首次下滑 [4] - 北美地区间夜单量增长仅低个位数,欧洲地区增长中个位数,南美和亚太地区分别增长20+%和15% [5] 收入与变现率 - 营收$22.7亿,同比增长6.1%,环比降速5.7%,剔除汇率影响增速8% [5] - 变现率同比微降8bps,连续4个季度同比下降 [6] - 营收增速跑输GBV增速,变现能力遇到瓶颈 [5][6] 费用与利润 - 市场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产品研发费用增长17%,均高于营收增速 [6] - 计划2025年投入$2~2.5亿推广新业务 [6] - adj.EBITDA利润率下滑1.4pct至18.4%,连续四个季度缩窄 [6] - 2Q25指引adj.EBITDA同比持平或略微下降,全年目标利润率34.5%,同比收窄1.9pct [8] 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需求走弱最严重,间夜单量增长仅低个位数 [5] - 剔除北美地区,整体间夜增速可达11% [5] - 南美和亚太地区表现坚挺,墨西哥和日本贡献显著 [5] 未来指引 - 2Q25营收指引中值$30.2亿,同比增长约10%,含复活节时间错位带来的2pct顺风 [7] - 预期2Q25间夜单量增长继续放缓,客单价同比持平 [8] - 宏观环境逆风下,公司被迫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新业务投入导致利润率下滑 [10] 估值与市场预期 - 当前市值对应25年adj.EBITDA估值倍数约18x,GAAP下PE达28x [10] - 利润增长预期显著提速前,估值不具备性价比 [10] - 业绩呈现全面走弱趋势,增长端和盈利端同时恶化 [9][10]
“关税大棒” 痛击酒旅出行,Airbnb 既没增长、也没利润了?
海豚投研· 2025-05-04 12:11
核心经营指标 - 总预订金额(GBV)为$245亿,同比增长仅7%,疫情后首次跌破10%,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速为9%,环比降速约3个百分点 [1] - 总间夜预订量同比增长7.9%,环比降速6.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显著放缓 [1] - 平均每日房价(ADR)同比下降0.9%,为4Q22以来首次下滑,主要受汇率拖累 [1][2] 地区表现 - 北美地区间夜单量增长仅低个位数,欧洲地区增长为中个位数,表现疲软 [2] - 南美和亚太地区间夜预订量增速分别为20%以上和15%,墨西哥和日本贡献显著 [2] - 剔除北美地区后,整体间夜增速可达11%,新兴市场成为增长关键对冲 [2] 营收与变现率 - 营收为$22.7亿,同比增长6.1%,环比降速5.7个百分点,剔除汇率影响增速为8% [2] - 变现率同比微降8个基点,连续4个季度同比下降,显示变现能力遇到瓶颈 [3][4] - 营收增速跑输GBV增速,地区结构向拉美和亚太倾斜可能拖累变现率 [3] 费用与利润 - 市场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产品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均高于营收增速 [5] - 计划在2025年投入$2~2.5亿推广新业务,费用占收入比重同比扩张1.2个百分点 [5]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下滑1.4个百分点至18.4%,连续四个季度收缩 [5] 未来指引 - 2Q25营收指引中值为$30.2亿,隐含同比增长约10%,其中复活节时间错位带来约2个百分点的顺风 [5] - 预期2Q25间夜单量增长继续放缓,客单价同比持平 [6] - 全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目标为34.5%,同比收窄1.9个百分点 [6] 市场观点 - 业绩呈现全面走弱趋势,间夜量增速跳水式下跌,需求进一步走弱 [8] - 宏观逆风下公司被迫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新业务投入导致利润率连续下滑 [8] - 当前估值对应25年调整后EBITDA约18倍,GAAP下PE达28倍,缺乏性价比 [8]
美团想另选一种命运
虎嗅APP· 2025-03-22 11:33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苗正卿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当友商正发起"外卖员五险一金"舆论大战之际,美团已把眼光投向绝不会产生类似争议的无人机,觉得那才是更大的未来。 虎嗅独家获悉,目前在美团内部,创始人王兴正亲自主抓和重点过问AI相关项目。美团正发力的AI关键项目分为三类:无人配送( 含无人机配送和自 动配送车 )、AI大模型及应用产品( 包括AI重塑美团业务流以及直接面向市场的AI产品 )、具身智能( 包括美团第一方具身智能项目以及投资的具 身智能公司 )。 和阿里、京东、字节等互联网大厂重点发力模型的AI战略不同,美团在基础模型领域有高投入之外,还在无人配送和具身智能领域持续投入资源,并 通过"一把手工程"的模式重点推进这些关键方向。 这三个方向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可以契合美团既有业务,并可能给美团在未来带来几何级增长。以具身智能为例,一家美团投资的具身智能公司高管 向虎嗅表示,其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的关键场景,是成为无人货仓"分拣员",而这与美团即时零售前置货仓可以直接契合;另有美团AI相关业务线人士 告诉虎嗅,美团目前在AI的布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