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orage
icon
搜索文档
Western Digital (NasdaqGS:WD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06:27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WDC)[1] * 行业为数据存储,核心业务涉及硬盘驱动器(HDD)和闪存(Flash)业务,主要客户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19][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供需与增长前景** * 存储行业需求非常强劲且日益增长 但不存在巨大的供需失衡 供应紧张但公司有能力满足需求[6] * 公司预计存储业务(以艾字节计)在2024-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基线为15% 在AI驱动下最高可达23% 目前趋势更接近23%的高增长率[7] * 增长主要来自面密度(areal density)提升 而非增加单位产能 当前平均容量为21-22TB/单位 最高为32TB 未来计划提升至36TB和44TB[8][9][11] * 资本支出(CapEx)占营收的4%-6% 用于投资磁介质和磁头 同时通过提升良率、自动化和设备综合效率(OEE)来优化运营[11] **2 定价环境与客户关系** * 当前处于稳定的定价环境 每TB或每艾字节的ASP(平均销售价格)连续几个季度保持平稳 同比变化约±1%[13] * 与五大客户中的四家已签订覆盖整个2026财年的采购订单(PO) 与第五家有长期协议(LTA)和TDLEs 等同于采购订单 与其中两家客户的订单已覆盖2027财年的前两个季度[14] * 客户库存极低 部分低至一周或更少 需求由长期的商业安排保障 形成了一种“计划经济”模式[16] **3 技术路线与产品规划** * 硬盘驱动器(HDD)在存储容量中占主导地位 约占已安装容量的80% 其拥有6倍的购置成本优势和3.6倍的总拥有成本(TCO)优势[19][21] * 公司采用多元技术路线: * EPMR技术:2025年3月推出CMR 26TB和Ultra-SMR 32TB产品 下一代EPMR计划推出CMR 28TB和Ultra-SMR 36TB 目标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认证 2026年下半年量产[23][24] * HAMR技术:目标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认证 2027年上半年进行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规模量产 容量为36TB至44TB[25][27] * Ultra-SMR技术目前占近线产品出货量的40-45% 预计到2025年底将提升至50% 因其能提供20%的额外容量且技术成熟 受到客户欢迎[28] **4 财务表现与展望** * 云业务约占公司总营收的90% 客户与消费者业务约占10% 后者规模仍超10亿美元 毛利率正在改善且盈利稳定[33][34] * 毛利率已从几年前的20%多 提升至30%多 并现已跨入40%以上(低40s) 预计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37] * 毛利率驱动因素包括稳定的定价环境(历史ASP年降幅约7% 当前趋平)、通过面密度提升和运营优化持续降低成本、以及产品组合向更高容量驱动器和更高利润平台业务转移[38][39] * 运营支出(OpEx)占营收比例约为13%或更低 低于模型中14%的基准 随着收入增长 该比例有望进一步下降[42][43] * 公司现金流强劲 资产负债表健康 截至上季度末 总债务47亿美元 现金21亿美元 净债务26亿美元 EBITDA约26亿美元 净债务/EBITDA杠杆率约为1倍[48] * 公司目标杠杆率为1-1.5倍 并有意进一步降至1倍以下 仍持有750万股SanDisk股票 价值近5亿美元 计划在分拆一周年纪念日前变现[49] **5 资本回报策略** * 公司承诺将所有超额现金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返还股东[49] * 股息政策:已于两个季度前启动 每季度每股0.10美元 初始股息收益率1% 当前约为0.5% 承诺未来将加速增长至更强劲水平 随后与自由现金流增长同步[50] * 股票回购:董事会已授权20亿美元回购计划 上一季度已执行1.5亿美元 本季度回购力度将显著加大 对以当前价格回购股票毫不犹豫[50] **其他重要内容** * 前10大客户贡献了约68%的营收 其中数家已成为占比超10%的重要客户[32] * 公司不专注于市场份额 而是致力于深化客户互动与合作伙伴关系 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23] * 对于HAMR技术的推广 公司强调不急于求成 客户也未施加压力 优先确保质量、可靠性和制造良率[30] * 若未来出现需求波动 公司将与客户保持透明沟通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而非强行出货[17][18]
HPE(HPE)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4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收入达到9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环比增长11% 不含Juniper的收入为87亿美元 超出预期范围上限 [7][8][28] - 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44美元 接近0.40-0.45美元指导区间上限 GAAP每股收益为0.21美元 低于0.24-0.29美元指导区间 [9][31] - 自由现金流为7.9亿美元 库存环比减少9.33亿美元至72亿美元 不含Juniper的HPE库存为62亿美元 环比减少19亿美元 [9][39][40] - 非GAAP毛利率为29.9% 同比下降190个基点 环比上升5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毛利率为28.3% [29] - 非GAAP营业费用占收入比例持平 同比下降4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营业费用占比为20.2% 同比下降160个基点 环比下降120个基点 [29][30]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8.5% 同比下降150个基点 环比上升50个基点 不含Juniper的营业利润率为8.1% 同比下降190个基点 环比上升10个基点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网络业务收入17亿美元 同比增长54% 环比增长48% 不含Juniper的智能边缘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 环比增长8% [12][32] - 网络业务营业利润3.6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营业利润率20.8% 同比下降160个基点 其中智能边缘业务利润率22.7% Juniper网络业务利润率15.8% [13][33] - 服务器业务收入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21% 超出指导范围上限 [16][34] - AI系统收入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5% 环比增长57% 服务器营业利润率6.4% [16][35] - 混合云业务收入1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连续第四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环比增长1% [20][36] - 存储业务中Alletra MP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此增长态势 [21][37]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8.86亿美元 同比下降1% 环比持平 营业利润率9.9% 同比上升90个基点 [3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订单环比增长近100% 其中主权机会增长约250% 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主权和企业累计订单占AI系统净订单总量超过50% [9][10] - 企业AI订单自2024财年初以来每个季度都实现同比增长 [17] - 网络市场需求持续复苏 企业领域园区和分支机构需求强劲 由有线和无线更新、SASE和数据中心交换驱动 Wi-Fi 7订单环比增长三位数 [12] - 云领域对AI网络需求强劲 特别是在数据中心交换和Juniper PTX路由方面 [12] - 传统服务器收入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客户正在用更强大、配置更丰富的服务器更新边缘基础设施 [18][9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对Juniper Networks的收购 整合进展顺利 新合并的网络业务占非GAAP合并营业利润近50% [7][9][10] - 重申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至少6亿美元的成本协同效应 预计明年实现2亿美元 [15][27][30] - 推出Catalyst结构性成本节约计划 包括提高运营效率、简化产品组合、采用AI和优化员工队伍 目标到2027财年节省至少3.5亿美元 [9][38] - 在AI领域采取细分市场策略:服务提供商领域以网络为先 主权领域采用集成机架规模架构 企业领域通过AI工厂提供全集成堆栈 [62][63][64] - 创新加速 across整个网络产品组合 推出Mist AgenTeq AI原生创新 HPE和Juniper均被Gartner评为企业有线和无线LAN基础设施领导者 [14] - 推出新一代HPE非停止计算解决方案 内存容量和系统互连带宽均翻倍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网络市场复苏持续 需求广泛 across产品和服务 [8][12] - AI投资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 公司AI管道是37亿美元期末积压的数倍 [35] - 服务器定价和折扣问题已解决 传统服务器产品利润率已恢复至历史水平 [17][34] - 未看到实质性需求提前拉动 需求强劲 [28] - 关税影响估计为0.02美元 对下半年影响最小 [43][97] 其他重要信息 - 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到31亿美元 含Juniper贡献的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不含Juniper增长40% [28] - 软件和服务ARR同比增长一倍 高利润率收入占比环比上升640个基点至81%以上 [29] - GreenLake云客户增加约2,000家 总客户数达到约44,000家 [23] - Alletra MP阵列已发货超过5,000台 在最新IDC市场份额报告中获得1个百分点的份额增长 [21][22] - 现金转换周期为35天 较上季度增加9天 Juniper整合对CCC计算产生不利影响 [40] - 向股东返还1.71亿美元股息 因持有重大非公开信息未进行股票回购 [4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服务器利润率状况及AI服务器盈利能力 [48] - 传统服务器利润率已恢复至10%-12%的历史水平 Q4总服务器营业利润率预计约为10% AI交易有内部评估框架 [51][52][53][54] 问题: Juniper整合进展和AI机会比较 [57] - 整合进展顺利 销售团队整合将在年底完成 网络业务各子领域表现强劲 AI机会 across所有细分市场 网络在AI领域使公司更强大 [58][59][60][61][62][63][64][65] 问题: 网络利润率恢复路径和现金流影响 [68] - 网络利润率下降因Juniper利润率较低 Q4指导为低20%范围 现金流细节将在分析师会议上提供 重点将放在自由现金流生成和债务削减上 [71][72][73][74] 问题: 网络业务增长前景和产品整合 [78] - 目标增长高于市场 将深思熟虑地整合Juniper和Aruba平台 通过AI操作层逐步整合 客户目前需要两种产品 [80][81][82][83] 问题: Juniper在AI模型构建者中的 traction和产品成本 [87] - AI机会 across所有三个细分市场 Juniper成为NVIDIA Spectrum X之上部署的参考标准 产品成本与智能边缘业务中的平台转型相关 [88][89][90][91][92] 问题: 终端市场需求和份额获取机会 [95] - 市场表现强劲 服务器刷新进行中 混合云通过虚拟化层转换存在巨大机会 存储向IP产品组合过渡 网络存在向Wi-Fi 7转换的机会 [96][97][98][99][100][101][102] 问题: Juniper在AI中的定位 [105] - Juniper在一些大型部署中成为标准 交易完成时积压良好 将在分析师会议上详细说明架构和销售方法 [106][107]
DELL Q2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Up Y/Y, Shares Fall
ZACKS· 2025-08-30 02:06
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2.32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0.43% 同比增长19% [1] - 总收入297.8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1.56% 同比增长19% [1] - 产品收入239亿美元 同比增长26% 超出市场预期11.35% [2] - 服务收入58.4亿美元 同比下降4% 低于市场预期22.66% [2] 业务部门表现 -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收入168亿美元 同比增长44% [2] - 服务器和网络收入129.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3] - 存储收入38.5亿美元 同比下降3% [3] - 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收入1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4] - 商业客户收入107.8亿美元 同比增长2% [4] - 消费业务收入17.2亿美元 同比下降7% [4] AI业务进展 - AI服务器出货量达100亿美元 [4] - AI服务器订单积压117亿美元 [4] - AI优化服务器订单增加56亿美元 [3] - PowerEdge XE9680服务器需求强劲 [3] 盈利能力指标 - 非GAAP毛利润55.7亿美元 同比增长1% [5] - 毛利率18.7% 同比下降330个基点 [5] - 非GAAP营业利润228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6] - 营业利润率7.7% 同比下降60个基点 [6] - ISG部门营业利润14.7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6] - CSG部门营业利润8.03亿美元 同比下降2% [6] 成本控制 -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28.8亿美元 同比下降9% [5] - 研发费用7.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 [5] - 非GAAP营业费用32.8亿美元 同比下降4% [6] - 营业费用占收入比例11% 同比下降270个基点 [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81.4亿美元 较上季度增加4.4亿美元 [9] - 总债务286.8亿美元 较上季度减少1亿美元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25亿美元 [9]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5.1亿美元 [9] - 向股东返还资本13亿美元 [9] 业绩指引 - 第三季度收入预期265-275亿美元 中值270亿美元暗示同比增长11% [10] - 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2.45美元(±0.10美元) 中值暗示同比增长11% [11] - 2026财年收入预期1050-1090亿美元 中值1070亿美元暗示同比增长12% [11] - 2026财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9.55美元(±0.25美元) 中值暗示同比增长17% [12] - ISG和CSG合并业务预计增长14% ISG预计增长25-30% 存储业务持平 CSG预计增长3-5% [12]
打破传统存储器性能和容量瓶颈 华为发布AI固态硬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22:21
产品发布背景 - AI大模型应用推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 传统固态硬盘性能无法满足大模型任务响应要求[1] - 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截至6月底突破30万亿 一年半增长超300倍 对基础设施成本构成巨大考验[1] - AI商业正循环需从整体系统效率及性价比综合优化[1] 产品特性 - 推出三类AI专用SSD产品:OceanDisk EX极致性能盘适用于AI一体机训练 SP高性能盘适用于高性价比一体机及集群推理 LC大容量盘适用于集群训练[2] - 新产品核心区别在于高性能与大容量 旨在打破性能与容量瓶颈[2] - 采用32Die高密度堆叠技术实现单盘128TB至245TB超大容量[3] - 应用SpeedFlex技术研制双层刚柔板 提升SSD实际密度并解决狭小环境散热问题[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级SSD前五大品牌为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和闪迪 海外厂商占据较大市场份额[2] - AI架构从CPU为中心转向GPU为中心 系统性能瓶颈转移至SSD领域[2] 技术发展方向 - 单盘容量将从245TB向512TB及1PB(1024TB)演进 满足互联网数据爆炸式增长需求[3] - 研发AI算力卸载技术 将AI应用算子从GPU/NPU卸载至SSD盘 缩短数据处理路径并提升效率[3] -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MoE专家卸载和知识库检索卸载 体现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工程特性[3]
华为发力AI存储 布局高端SS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9:02
华为AI SSD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面向AI时代的高端SSD系列Huawei OceanDisk EX/SP/LC 包含极致性能盘 高性能盘和大容量盘三种类型 [1][2] - Huawei OceanDisk EX 560随机写性能达1500K IOPS 时延低于7µs 耐久性60 DWPD 单机可微调模型参数扩大6倍 [2] - Huawei OceanDisk SP 560随机写性能600K IOPS 推理序列长度提升2.5倍 TPS提升1~2倍 首Token时延降低75% [3] - Huawei OceanDisk LC 560单盘物理容量245TB 读带宽14.7GB/s 数据采集预处理效率提升6.6倍 [3] - 配套DiskBooster驱动软件支持内存智能协同 实现虚拟池化内存20倍扩展 智能多流技术降低写放大效应 [3] - 联合行业协会及伙伴启动"AI SSD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和技术创新 [4] 全球SSD市场格局 - 全球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商为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铠侠和闪迪 [3] - 至2025年全球SSD出货容量将达805EB 占全球存储总量25% [1] - 202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存储方案中固态硬盘占比达9%-10% 预计2028年AI服务器固态硬盘需求占比将达20% [5] - AI训练环节已100%使用SSD AI服务器容量需求从30T提升至60T-120T [6] 存储技术发展趋势 - 闪存技术从TLC向QLC演进 2025年晶圆厂量产2Tb QLC晶圆 支持120T-240T容量SSD [6] - PCIe 5接口技术成为2025年下半年企业级SSD主流 2026年将采用PCIe 6 [6] - 国内将逐步用大容量QLC闪存产品替代HDD [6] - 国产存储实现三级突破:长江存储QLC芯片单晶粒容量达2Tb 中科院光存储实现单盘Pb级寿命40年 [7] - 国内存力规模达1680EB 金融 医疗 能源三大行业国产化存储方案覆盖核心应用场景 [7][8] AI驱动存储需求增长 - AI数据语料库从纯文本走向多模态 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 推理文本从短序列走向多模态融合长序列 [2] - 内存墙和容量墙成为AI训推效率和体验的关键瓶颈 [2] - 企业级存储应用中全闪存储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1]
以存代算,华为存储开创大模型训推新范式
东北证券· 2025-08-18 18:1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7] 核心观点 以存代算架构 - 存储作为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核心基础设施 高性能存储可缩短30%训练时长 降低GPU空耗 [3][17][18] - 推理环节通过SSD承载KV Cache实现"以存代算" 首token时延降低90% 上下文窗口扩展10倍 [3][24][27] - 推理需求超越训练成为算力增长核心 2027年推理算力占比预计达70% [30][31] 华为技术突破 - 华为AI SSD单盘容量从30.72TB提升至122.88TB 规划245TB 采用自研Hi1812主控与DoB堆叠工艺 [4][63][64] - UCM统一记忆数据管理器构建三级缓存体系 实现吞吐率提升22倍 上下文窗口突破128K [4][52][74] - 软硬协同优化包括数据缩减加速卡 块文件对象融合架构 跨代在线扩容等技术 [4][68] 产业链分析 存储介质发展 - AI SSD分性能型/容量型/智能型三类 性能型支撑KV Cache 容量型替代HDD实现同量同价 [55][57] - 全球巨头加速布局AI SSD Kioxia推出245.76TB产品 Micron发布PCIe 6.0 SSD [61][62] 投资标的 - 华为存储代理商:天源迪科 中建信息 银信科技 电科数字 [5][93][96][100][103] - 高密度SSD散热:鸿日达封装级散热片进入批量供货 [6][106][109] - 存储模组厂商:江波龙自研UFS4.1主控 佰维存储推进晶圆级封测 [6][111][114][117] - PCB/先进封装:深南电路 兴森科技 华海诚科等受益DoB工艺需求 [5][27][31] - SSD主控芯片:联芸科技 德明利等纠错能力要求提升 [6][32][33]
ExponTech创始人曹羽中:传统存储已触及天花板,统一通用架构重构AI存储
钛媒体APP· 2025-08-18 16:26
AI存储行业变革 - 大模型演进速度放缓推动新技术栈进入产品化阶段 存储需求未被充分重视 传统存储阵列已成为GPU集群的性能和扩展性瓶颈 行业面临架构级彻底重构而非渐进式升级[2] - AI放大传统存储短板 包括训练阶段对带宽与并发的极限压榨 推理阶段多模态数据孤岛困局 企业核心数据安全焦虑 以及旧架构在GPU+全闪存时代的硬件不适配症[2] - 海外AI存储赛道出现独角兽估值狂飙 统一存储层+AI原生接口模式获市场认可 中国厂商ExponTech发布自研WADP平台实现一套架构统管生产与AI数据流[2] 存储需求四大核心变化 - 大模型训练驱动超高性能需求 需要存储系统提供超高带宽与高并发能力支撑多卡并行训练 确保GPU卡利用率最大化[3] - 推理时代效率优化核心在于计算与存储资源协同 需解决多模态数据统一管理问题 构建统一存储底座实现全量数据融合管理与高效调用 避免跨孤岛数据迁移[3][4] - 通过存储系统缓存中间结果实现记忆持久化与以存代算 减少重复运算 增强AI模型长期记忆功能并结合企业数据解决业务问题[4][5] - 数据可控与安全需求推动构建数据中心级统一数据层 实施细粒度权限管控 因企业不愿将核心数据喂给公共大模型且受限于数据隐私要求[5] - 传统架构存在根本缺陷 包括孤岛式设计 存储软件架构老化对新硬件适配不足 以及渐进式优化局限无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5] 理想AI存储系统特征 - 采用扁平化架构与单一统一存储层 通过多接口适配不同业务需求 避免分层存储和多套存储的复杂管理[6] -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无需跨系统迁移数据 支持文件/对象/块存储外的KV 向量等AI场景专用接口 实现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数据闭环[6] - 基于通用硬件实现超高性能与无限扩展性 承载全量企业数据 采用双轨制接口体系兼容传统接口与创新AI原生接口[7][8] - 支持AI Agent执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存储与分析 优化决策路径[8] ExponTech WADP平台创新 - 基于全自研分布式存储引擎与分布式KV元数据引擎构建 运行于标准服务器硬件 广泛适配各类通用硬件[7] - 首次将企业核心生产系统与AI数据管道统一承载于同一平台 实现对传统存储阵列 文件系统及大数据存储的现代化融合替代[7] - 突破万亿级文件管理 千万级IOPS与微秒级延迟等技术高峰 在SPC-1评测中打破世界纪录 分布式存储软件打破高端存储阵列垄断地位[8] - 在MLPerf Storage v2.0评测中取得优异成果 验证使用同一套分布式存储软件构建Universal Storage的技术可行性[8] 市场验证与商业前景 - 美国AI Infra企业成立9年估值超300亿美元 ARR收入约10亿美元 Fortune 100客户覆盖25% 验证统一存储设计的商业化前景[6] - 基于统一存储架构的AI数据基础设施在美国市场得到广泛验证 中国厂商技术路径与国际市场AI基础设施趋势不谋而合[7]
Silicon Motion Showcases MonTitan™ SM8366 in Core to Edge AI Server Applications at FMS 2025
Prnewswire· 2025-08-05 21:00
产品发布与展示 - 公司在FMS 2025展会上展示MonTitan™ SM8366 PCIe Gen5 SSD控制器解决方案 该方案与VAST Data Ceres V2 AI存储平台及Aetina NVIDIA MGX™服务器共同演示 [1] - MonTitan™控制器支持Unigen Cheetah系列SSD 包括128TB QLC E1L和32TB SLC U2型号 通过VAST Data Ceres V2 Dbox平台实现高效存储方案 [1] - 同时展示基于Innodisk 5TS-P的8TB E1S规格SSD 搭配Aetina MGX架构AEX-2UAI短深度边缘服务器 适用于空间受限的高性能场景 [2] 技术合作与整合 - 与VAST Data合作将MonTitan™ SSD集成至Ceres V2架构 利用NVIDIA BlueField-3 DPU加速网络计算 满足AI工作负载的性能与密度需求 [1][2] - 通过Aetina MGX边缘服务器方案 将高密度闪存存储与MGX计算模块结合 提升边缘AI系统在紧凑环境中的运行效率 [2][3] - 合作伙伴确认该整合方案支持企业级AI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扩展 体现软硬件协同优势 [2][3] 产品生态与覆盖领域 - 公司提供全系列AI存储解决方案 覆盖PC 游戏 边缘计算 机器人及汽车系统等多领域应用 [3] - 产品组合包含PCIe Gen5 SSD控制器 USB4 SD Express UFS eMMC控制器及Ferri嵌入式存储 展现跨平台高效存储技术能力 [3] - 作为全球最大SSD控制器供应商 服务对象涵盖NAND闪存厂商 存储模块制造商及主流OEM厂商 [5]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代表将在FMS主题演讲及论坛环节进行技术分享 进一步展示存储解决方案 [4]
江波龙(301308)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8:0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为中信保诚基金、中邮证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8日下午15:00 - 16:00 [2] - 活动地点在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听海大道5059号鸿荣源前海金融中心二期B座2301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许刚翎,投资者关系经理黄琦,投资者关系资深主管苏阳春 [2] 企业级存储业务 - 公司是极少数能在定期报告披露企业级存储产品组合业绩的A股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少数具备“eSSD + RDIMM”产品设计、组合及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 [3] - 2025年一季度企业级存储产品组合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3] - 企业级存储产品获不同行业知名客户认可,适配性和可靠性强,能满足高性能和定制化需求 [3] - 随着AI应用加速,国产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增加,公司企业级业务有望在重要客户处取得突破 [3] TCM模式业务 - 公司与闪迪合作,基于双方优势推出定制化UFS产品及解决方案,自研主控芯片UFS4.1产品性能优于市场主流 [4] - 依托UFS主控芯片性能和与晶圆原厂合作,UFS产品有望扩大在嵌入式存储市场领先地位,提升高端存储市场占有率 [4] - TCM模式是业务模式革新,拉通晶圆原厂与大客户,降低价格波动影响,创造核心能力价值 [5] - 公司已与闪迪、传音、ZTE等达成TCM模式合作,未来将在主要大客户合作上取得突破 [5] 自研主控芯片业务 - 自研主控聚焦高端产品领域,已推出三款主控芯片,累计应用量超3000万颗,首批UFS自研主控芯片已成功流片 [5] - 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存储产品有性能和功耗优势,2025年应用规模预计明显放量增长 [5] - 公司将保持与第三方主控芯片厂商合作,提供更多样化存储解决方案 [5] 其他信息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5] - 无附件清单 [5]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1.36% 创新药概念股集体走强
新华财经· 2025-07-03 12:28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7月3日早盘震荡反弹 沪指微涨0.07%至3457.36点 深证成指涨0.75%至10490.50点 创业板指涨1.36%至2152.54点 [1] - 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强 神州细胞、塞力医疗等涨停 算力硬件股博敏电子涨停 商业航天概念西测测试、雷科防务涨停 消费电子概念新亚电子、朝阳科技涨停 [1] - 光刻机、光刻胶概念股调整 兴业股份跌停 [1] - 生物制品、元件、中药、重组蛋白、创新药、PCB等板块涨幅居前 游戏、造纸、油气开采及服务、兵装重组、可控核聚变、BC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2]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全球核电建设景气度上行 中国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欧美恢复核电建设 利好核电产业链订单需求 建议关注天然铀、中游核心设备及后处理环节 [3] - 天风证券看好存储板块机遇 预计三四季度持续涨价 AI服务器、PC、手机带动存储升级 HBM、eSSD、RDIMM等高价值产品渗透率提升 [3]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货币政策保持宽松 降准降息空间仍存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积累 业绩拐点可期 中长期资金力量壮大利好银行估值重塑 [3] 经济数据 - 6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降至50.6 较5月回落0.5个百分点 为2024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主要受假期效应减退影响 [4] 政策动态 - 厦门发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前瞻布局深海产业 推进海洋立体化观测和卫星通信网络体系建设 推动智慧海洋工程与产业融合 [5] 行业动态 - 美国取消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西门子恢复中国客户对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