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
搜索文档
中金:国庆中秋假期出行增势良好 远途深度与情绪体验并进
智通财经· 2025-10-09 10:55
旅游行业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同比增长6.2%,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日均同比分别增长2.6%、6.5%、4.2%、3.4% [2] - 假期出行人次增幅环比“五一”假期下降1.7个百分点,部分由于错峰出行比例提升 [1][2] - 远途深度游与情绪体验付费并进,部分头部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次增长,如长白山景区因沈白高铁开通,假期前4日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8.95% [2] - 出入境旅游双轮驱动,10月1日至10月7日国际航线客流同比增长15.5%,假期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机票量同比增长33% [2] 酒店行业 - 酒店行业RevPAR在9月连续四周同比变化分别为-13.7%、+7%、+15.2%、-4.1%,呈现环比改善势头 [3] - 在低基数(2024年国庆行业RevPAR下降10%)和双节假期休闲需求增长影响下,预计假期酒店行业RevPAR增速有望延续9月的环比改善势头 [2][3] - 截至9月23日,华住旗下品牌酒店整体预订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 - 建议关注节后商旅恢复趋势 [2][3] 免税行业 - 双节假期(10月1日至10月7日)海口美兰机场日均运送旅客数同比增长7% [4] - 10月5日,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60% [4] - 建议关注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后续同比趋势及海南自贸港政策带来的潜在需求增量 [1][4] 餐饮行业 - 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对比“五一”假期同比增幅(+6.3%)和春节假期同比增幅(+4.1%) [5] - 假期内绿茶同店销售估计基本持平,茶百道同店销售估计同比增长 [5]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公司包括:瑞幸咖啡、古茗、蜜雪集团、亚朵、百胜中国、达势股份 [6] - 建议关注有望迎来拐点、边际改善或受益于服务消费政策的公司,包括华住、首旅酒店、北京人力、科锐国际、同道猎聘、海底捞、中国中免、宋城演艺、香港中旅、峨眉山等 [6]
国庆中秋出行数据解读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航空、铁路、公路运输、旅游酒店及免税市场 [1] * 纪要涉及的公司包括航空公司、中免集团(三亚国际免税城)、浦东机场、以及长白山、九华山、三峡旅游、首旅、华住等景区及酒店企业 [1][2][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航空运输业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整体旅客量保持较高增速,全国日均旅客发送量同比提升5.4%,但恢复速度有所放缓 [1][3] * 民航日均发送量同比提升4.8%,整体航班量同比增长3.2%,其中国际航班同比增长10.3% [1][3] * 票价坚挺利好航空公司收入,民航平均全票价维持正增长,平均裸票价同比增长4.4% [1][3] * 航空板块暑运期间表现低于预期,但进入淡季后收益坚挺,9月中下旬工商需求恢复,叠加去年超低基数,定价和客座率压力减轻 [1][4][5] * 预计四季度及明年一二季度淡季将延续价格回暖趋势,未来1-2年行业供需企稳修复态势明显,建议投资者逆向布局 [1][5] * 今年油价下降趋势明显,四季度可能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3] 铁路与公路运输业 * 铁路和公路运输在假期期间保持稳健增速,铁路日均发送量同比增长4%,公路日均发送量同比提升5.5% [1][3][6] * 行业需求和运能均无明显问题,整体基本面呈现向好趋势 [1][6] 旅游酒店行业 * 假期多数地方前四至五天客流增速普遍在5%-10%之间,自驾游占比继续提升 [1][7] * 旅游特征多元化,红色旅游、边境旅游、小城镇旅游等成为热点,部分小众目的地如景德镇出现全城酒店满房状态 [1][7][9] * 酒店行业表现分化,小众目的地和热点地区业绩突出,节假日酒店价格上涨明显,部分地区涨幅超过平时10倍 [1][10] * 今年暑期酒店业相对平淡,但随着基数走低及假期数据良好,对明年展望较为乐观,相关公司仍具配置价值 [10] 免税市场 * 中免集团三亚国际免税城10月5日单日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超60% [2][11] * 10月1日至5日期间,海南整体及免税市场分别增长7%到4%,中免及其免税业务增长8%到6% [2][11] * 低基数效应、手机销售(纳入消费券优惠且海关限购延长需求)以及台风影响(使部分游客转向三亚)是主要驱动因素 [2][11] * 免税市场已从之前略微下降状态转为正增长状态,各项指标显示出向好的趋势,但大幅度增长仍需时间 [2][11] 其他重要内容 * 国际旅行需求旺盛,浦东机场前四天出入境流量增加24%,其中国人出入境流量增加16%,增速高于国内 [1][8] * 媒体报道的“搭帐篷”住宿并非普遍现象,节假日酒店价格上涨引起广泛关注 [10] * 中秋赏月结合点成为旅游亮点之一 [7]
十一出行及酒店住宿行业综述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酒店住宿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华住集团和锦江集团等头部连锁酒店品牌[2][3] 核心观点与论据: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国庆假期前五天酒店数据同比去年大幅提升约115%[1][6] 其中10月2号 3号和4号是价格及出租率最高的三天[1][6]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酒店行业可能出现同比下滑3-4%[1][5] 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年酒店供给增速过快导致短期内供需不平衡[1][5] * 随着小型单体酒店逐步出清 2026年可能出现供需重构的机会并推动RevPAR同比提升[5] * 未来酒店价格不会大幅下降 预算压力促使从业者维持较高价格[1][9] 新增酒店集中在下沉市场并提升至中高端产品结构 使各城市酒店在节假日流量爆发时有议价能力[9] 核心观点与论据:公司数据与策略 * 2025年国庆期间华住集团RevPAR为105.1% 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平均房价393元同比提升4% 出租率88.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2] 锦江集团ADR为366元同比增长4.5% 出租率85.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RevPAR达到312元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2] * 华住和锦江的显著提价与预算制定有关 参照2024年营收情况定2025年预算[7] ADR涨幅超过4%表明需求旺盛[7] 但消费者对高房价敏感度上升 未来提价幅度可能受限[7][8] * 头部连锁酒店集团能有效控制OTA订单比例 2025年国庆期间华住集团OTA订单占比40% 会员订单占比约50%[3][16] 以此确保对加盟业主和整体出租率的贡献 同时维护客源控制力[3][16] 核心观点与论据: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竞争 * 消费者更重视客户体验 安全性和卫生等因素 因此更倾向于选择连锁品牌[3][11] 2025年国庆期间龙头连锁品牌表现良好 民宿入住情况不佳[3][11] * 2025年ADR正增长的原因包括需求端升级和同类酒店提价[12] 高端客户向中端 中高端品牌流动 同时原客栈或单体宾馆客户因关注安全性等因素转向连锁品牌[12] 新办会员卡人数增加也印证此趋势[12] * 消费者对酒店价格敏感度较高 倾向于压缩消费欲望[1][7] 今年首次出现租用帐篷现象[7] 从10月5日开始酒店价格逐步大幅下滑[1][7] 其他重要内容 * 五一假期因时间短导致消费力集中爆发 表现通常优于国庆假期[1][7] 国庆期间跨省游占主导 消费者因假期长且价格敏感度高而压缩消费[7] * 2025年国庆假期延长至8天对酒店需求的边际贡献不显著 多出的一天更多用于错峰出行和返程安排[13][14] * 2025年政府对于酒店涨价的干预力度较小 没有强行干预门店定价[10] 预计未来将依法管理而非受舆论影响干预价格[10] * 与2023年相比 2025年华住集团的RevPAR从336元上涨至346元[15] 头部连锁酒店集团通过提升客户体验和增值服务来维持价格而非降价[15]
酒店专家交流
2025-10-09 10: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酒店行业,主要涉及连锁酒店集团,包括华住集团、锦江集团、亚朵集团、首旅如家等,以及单体酒店 [2][3][4][7][16] * 讨论涵盖经济型(如汉庭、7天)、中档(如全季、橘子、维也纳、丽枫)、中高端(如亚朵、希尔顿欢朋)等不同档次的酒店品牌 [2][4][7] 2025年国庆期间行业表现 * 整体表现超出预期,华住集团ADR为393元同比增长4% OCC为88.2%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RevPAR为346.6元同比提升5.1%,锦江集团ADR为366元同比增长4.5% OCC为85.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RevPAR为312元同比提升8.6% [3] * 预订高峰集中在10月1日至4日,峰值较去年延长一天 [2][8] * 中高端酒店品牌表现突出,亚朵和希尔顿欢朋同比提升幅度达20%至30%,中档品牌全季全国3000多家店同比增长10%至11%,经济型酒店中汉庭表现最优 [7] * 区域表现分化,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等及华北地区(RevPAR同比提升100%至120%)、西南西北地区表现强劲,华南受台风影响偏弱,华中地区如武汉长沙因供应过剩RevPAR仅约400多元 [5] 关键业绩驱动因素与趋势 * ADR提升原因包括消费者对连锁品牌卫生安全的信任度更高、酒店集团基于去年数据略微上调的稳定定价策略、以及占比60%至70%的家庭出行偏好连锁品牌 [6] * 商务客人需求绝对值增长但占比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因酒店总量增加导致稀释 [12] * 头部酒店集团CRS预订占比提升,华住约65%,亚朵约60%,锦江国际约30%,未来目标是自有渠道占比70%与OTA渠道30%的合理区间 [4][19] * 加盟商通过CRS预订需支付佣金,华住抽佣8%但最高不超过营业额3.5%,亚朵抽佣8%无封顶,锦江抽佣8%但因CS占比仅30%实际抽取约2.4% [20][21] 行业展望与供给侧变化 * 行业RevPAR同比转正预计需等到2026年下半年,原因包括酒店签约速度自2025年8月9月起已放缓、行业出清以及节假日旅游需求持续旺盛 [2][9][10] * 预计2026年下半年酒店供给侧将减少,单体酒店和部分连锁老旧门店(如维也纳、丽枫、锦江之星)面临经营压力,可能转让关店或翻牌 [2][10][11][13] * 出清现象已现,约80%出清对象为单体酒店,20%为连锁品牌 [13] * 华住和亚朵(特别是全季、桔子、亚朵品牌)成为翻牌首选,因其出租率稳定能帮助业主提升流量 [14] 投资回报与扩张策略 * 全季投资回报率最佳,营建成本低且运营数据溢价能力强,平均投资回报周期约4至4.5年(相当于23-24%的投资回报率) [2][15] * 汉庭在高线城市回报周期约5年,低线城市约4年多,亚朵因成本偏高回报率略低于全季,希尔顿欢朋投资回报周期在3.8至4.5年之间 [15] * 华住、锦江、首旅等头部集团持续扩张,但全国酒店供给在华北、华东、华南及部分西南核心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趋于饱和,贵阳、昆明、新疆、宁夏等地仍有缺口 [2][16][17][18] * 头部品牌向三四线城市渗透,三线以下城市增速保持20%以上,高线城市增速约10% [22] 投资人构成与资金来源 * 当前酒店投资人主要有四类:40%为有经验的老业主,20%为来自其他行业的投资者,20%为有政府背景的业主,20%为年轻富二代 [23] * 疫情后投资人构成变化,老牌资深投资人比例下降,年轻富二代和有政府背景的新进投资者比例上升 [24][25] * 大多数投资人初始资金60%来自自有资金,剩余部分通过银行贷款或连锁品牌提供的低息无息贷款 [26] * 从连锁品牌贷款违约率和逾期率较低,因公司从营业额中直接扣除还贷金额 [27] 市场竞争与新进入者影响 * 京东进入酒旅市场但核心优势在供应链(客耗品、装修器材),未能为酒店品牌带来显著流量,订单量少,未来发展空间有限 [28][29] * 相比之下,抖音和阿里巴巴(通过飞猪、高德)在酒旅领域更具潜力 [29] 加盟商关注指标与盈亏平衡 * 加盟商关注关键指标包括OCC、ADR、RevPAR、RGI及GOP [4][30] * 各品牌盈亏平衡点不同:汉庭约100-150元/间夜,全季约210元/间夜,亚朵约280元/间夜,希尔顿欢朋约300元/间夜 [4][30][32] * 盈亏平衡点会因城市级别和商圈位置调整,但总体差异不大 [31]
年订单破10万、加价千元仍爆满,年轻人带“毛孩子”出游成风口
36氪· 2025-10-09 07:58
宠物友好旅游市场趋势 - 宠物友好民宿及酒店搜索和预订量显著增长,飞猪平台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在2025年一季度环比增长约60%,途家平台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 [3] - 节假日期间宠物友好需求激增,今年五一期间去哪儿平台酒店搜索量增长1.5倍,预订量同比增长30% [3] - 莫干山地区超过50%的民宿(超400家)已实现宠物友好,该标签成为重要的精准流量入口 [7] 宠物友好服务升级与行业实践 - 高端酒店集团是宠物友好服务的先行者,如文华东方酒店集团自2013年即提供该服务,并于2018年升级政策,提供定制宠物用品 [8] - 华住集团旗下花间堂品牌宠物友好订单量占总订单量20%,2024年携宠订单超10万单,同比增长23% [10] - 宠物友好服务已从基础入住许可升级为包含安全卫生、专属设施(如隔尿垫、食盆)和增值服务(如伴手礼)的完整体系 [15] 宠物友好服务的商业模式与收费 - 宠物友好服务为酒店业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高黏性、高付费意愿客群,形成多元盈利模型 [21] - 宠物入住收费差异较大,莫干山民宿对大型宠物收取50元/晚清洁费,而高端酒店如广州文华东方和W酒店分别收取816.2元和1000元/次,相当于房费的50%至三分之二 [19][20] - 服务主要增加酒店三方面成本:清洁时间延长、耗材成本上升以及宠物游乐设施等一次性投入 [16][17][18] 宠物出行交通服务发展 - 航空与铁路运输积极拓展宠物服务,超30家航司开通宠物进客舱服务,收费标准各异,如吉祥航空收取1500元/只 [13] - 高铁宠物托运服务自2025年4月起试点,目前已覆盖8条高铁线的25座车站、38趟列车,并提供7折优惠 [14] 宠物经济整体市场规模与新业态 - 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388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4500亿元,日消费超12亿元 [22] - 宠物相关企业数量从2019年38万家增至2024年409.9万家,年均增长率超60%,日增近1850家 [24] - 消费升级催生众多细分业态,包括宠物摄影(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8亿元)、宠物美容(如尊享SPA套餐客单价468元)、宠物社交及宠物殡葬等 [24][25][29]
(机遇香港)国庆中秋假期约139.4万人次内地旅客来访 香港多行业受惠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07:32
旅游客流 - 国庆中秋8天长假期间累计约139.4万人次内地旅客访港 [1] - 假期期间有逾千个内地旅行团访港,其中六成团客选择过夜 [3] - 更多旅客选择错峰出行,提早到港或延长逗留时间,有助于延长黄金周效应 [3] 零售行业 - 尖沙咀K11 MUSEA商场假期人流比去年同期增加12%,创开业以来国庆假期人流量新高 [3] - 商场内旅客消费额按年增长近20%,最大单笔消费来自内地旅客,金额超过100万港元 [3] - 旅游旺区零售市道受刺激,化妆品、金饰等类别销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 [3] 餐饮行业 - 尖东及铜锣湾等旅游旺区的餐厅生意额按年增加10%至20% [5] - 非旅游区的酒楼营业额也有约10%的增长 [5] - 国庆烟花汇演当晚,K11 MUSEA所有烟花景观餐厅几近客满 [3] 酒店行业 - 假期内大部分酒店入住率高,10月2日至3日的房价上升约10% [5] - 酒店入住率和收入因六成内地团客过夜而有所增长 [3] 行业展望 - 第四季度是旅游旺季,不同盛事活动及节日预计将继续吸引更多过夜旅客及商务客来港 [5] - 香港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有助于进一步营造消费气氛 [5]
假期我省200家重点景区纳客2966.6万人次
齐鲁晚报· 2025-10-09 05:49
全省旅游总体表现 - 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和5.0% [1] - 全省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服务582.7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1] 热门旅游目的地 - 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广州、青岛、南京、杭州位列全国热门目的地前十名 [1] - 山东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山东省内重点城市表现 - 泰安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72%,涨幅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主要客源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五城贡献超六成客流 [1] - 青岛市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18%,在北方滨海城市中排名第一 [2] - 日照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3% [2] - 青岛与日照两地合计占山东省假期总订单量的34% [2] - 济南市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0%,其中五星级酒店增速达18%,高于低星级酒店6个百分点 [2] 旅游消费趋势与产品亮点 - 济南市主力客源地为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杭州五城,占比59%,平均提前17天下单,偏好“泉水+老街”2天1晚微度假 [2] - 济南趵突泉、大明湖、明水古城联票销量同比增长46% [2] - 济南夜场“明湖秀”搜索热度环比节前增长200% [2]
宁夏银川:“商文旅农体酒”深度联动 解锁消费活力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23
核心观点 - 银川市通过多产业联动和159项特色活动激发双节消费新活力 [1] 促消费政策与补贴 - 在住房领域推出购买新房补贴100元/平方米或以旧换新补贴200元/平方米 [3] - 在汽车领域实施政府补贴叠加车企让利的优惠模式 [3] - 采用全域覆盖、精准分层、场景延伸的补贴策略 [3] 文旅消费联动 - 结合票根经济推出银票有礼活动 凭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有效票根可在415家零售店铺249家餐饮企业等享受优惠 [3] - 游客可享受西夏陵贺兰山岩画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优惠 [3] - 在滚钟口等热门景区搭建特色农产品展台 打造游览加消费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4] 体育与消费融合 - 飞盘跳绳击剑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走进各大商圈 形成体育加消费的新场景 [3] - 采用商圈即赛场模式 实现赛事聚人气 人气带消费的良性循环 [3] 特色产业与农产品推广 - 打造微醺银川品牌 微醺市集等葡萄酒展销活动亮相夜市公园 [1][4] - 游客可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酒庄品鉴葡萄酒 [3] - 市民游客可品尝选购枸杞长枣等特色农产品 [4]
社会服务行业点评:双节出行延续高景气,消费市场活力持续
国盛证券· 2025-10-08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评级维持不变 [5] 报告核心观点 - 短期投资应重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确定性以及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春节旺季的业绩弹性子板块 [4] - 中期投资看好新消费高成长、转型改革困境反转、出海相关、政策利好四条主线 [4][7][8] 双节出行市场表现 - 双节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高景气:据预测,中秋国庆假期8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约3.2% [1] - 实际数据显示强劲增长:10月1日至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超2.9亿人次,同比增幅介于1.4%至7.5%之间 [1] 细分领域景气度 - 景区游客接待量显著增长:九华山风景区假期前5天游客接待量超24万人次;长白山景区10月1-3日累计接待游客9.98万人次,同比增长22.16%,创历史同期新高;三峡大坝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达承载量上限3.6万人 [2] - 出入境游需求旺盛: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飞往境外目的地同比增加超50%;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数量同比增长40%以上 [2] - 酒店出租率提升:上海国庆假期前4天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4.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湖北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到72.44%,同比提升6.98个百分点 [2] - 免税销售表现亮眼:cdf三亚国际免税城10月5日单日销售额突破1.2亿元 [2] 消费市场活力 - 全国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3] - 地方消费增长强劲:北京市10月1-4日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0.4%,其中餐饮业态增长4.8%;南京市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4.7%;广西近200家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1.3%;云南省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7.8%,住宿类消费同比增长43.9% [3] - 线上消费结构升级:假期前4天,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节能家电增长19%,智能冰箱增长20.7%,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3] 短期投资建议 - 关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确定性较优的标的 [4] - 布局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春节旺季有业绩弹性的子板块,包括跨境电商、部分景区(冰雪经济)、商超和免税等 [4] - 招聘市场环比回暖,AI+人服为行业带来新亮点 [4] - 推荐标的包括:小商品城、永辉超市、潮宏基、名创优品、安克创新、九华旅游、科锐国际、若羽臣、华住集团、首旅酒店、君亭酒店等 [4] 中期投资主线 - 新消费成长赛道:包括潮玩IP、黄金珠宝、茶饮龙头、代运营企业,推荐名创优品、潮宏基、周大福、若羽臣等 [7] - 转型改革困境反转:包括品质零售、传统珠宝品牌、餐饮品牌、酒店品牌,推荐永辉超市、重庆百货、周大生、华住集团等 [7] - 出海品牌与服务及AI赋能:包括出海服务、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推荐小商品城、焦点科技、安克创新、苏美达等 [8] - 政策利好主线:关注冰雪、体育、以旧换新等政策对服务消费的长期利好,以及自然景区规划审批政策可能带来的成长空间,推荐九华旅游、金马游乐等 [8]
Braemar agrees to divest The Clancy hotel for $115m
Yahoo Finance· 2025-10-08 18:43
US-headquartered Braemar Hotels & Resorts has agreed to sell The Clancy, a 410-room hotel located in San Francisco, for $115m. The transaction assigns a per-key value of $280,487 and reflects a 5% capitalisation rate based on the net operating income for the trailing 12 months ending August 2025. Braemar Hotels & Resorts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Richard Stockton said: “We are strategically refining our portfolio with one clear objective: to maximise its value for our shareholders. “This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