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0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1] - 该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第三次修订,前两次修订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 [1] - 修订重点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数字经济领域公平竞争规则 [1]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 新增对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行为的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或损害其他经营者权益 [4] - 针对"网络水军"刷单现象,法律明确禁止有偿提供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等虚假交易服务 [3] - 完善对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4] 平台经营者责任强化 - 要求平台在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公平竞争规则,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5] - 规定平台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保存记录 [5] - 平台需向住所地县级以上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报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内卷式"竞争治理 - 法律将"内卷式"竞争纳入调整范围,重点规制低价低质竞争行为 [7][8]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8] - 针对充电宝行业低价竞争导致安全隐患等典型案例作出回应 [7] 恶性价格战监管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10][11] - 针对外卖平台"百亿补贴"等价格战行为进行规范 [10] - 防止平台通过价格战挤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和损害消费者权益 [10][11] 法律实施机制 -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前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9] - 建议采用"信用+技术"方式提升执法精准度 [9] - 强调司法机关需畅通救济渠道,明晰裁判标准 [9]
美宜佳门店突破40000店;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56
美宜佳 - 全国门店突破40000家,覆盖22个省市、240多座城市,月均服务顾客超过2.5亿人次 [6] 京东生鲜折扣店 - 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聚焦线上生鲜商品折扣销售,最低可享5折优惠,提供小时达、次日达及自提服务 [8] - 业务仍处于调试测试阶段,多数商品显示无货 [8] 市场监管与行业自律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9] - 淘宝、饿了么响应即时零售行业自律倡议,杜绝低价倾销,赋能中小微商家发展 [9] 农夫山泉 - 公司澄清余杭没有生产基地,从未使用自来水生产水和饮料 [9] 淘宝闪购暑期消费 - 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其中8成为中西部地区,漯河、包头等5城增速超200% [10] 奥乐齐 - 全国门店数达76家,无锡办公室成立以支持本地运营 [14] 新茶饮行业标准 - 首个新茶饮行业标准《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发布,将于2026年实施,规范原辅料质量等 [14] 路易威登数据泄露 - 约41.9万名香港客户个人资料外泄,涵盖姓名、护照号码等,未涉及支付信息 [14] 中国快递业务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世界第一,日均揽收超5亿件,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5] 百果园新疆水果节 - 联合深圳援疆举办第七届新疆水果节,计划今年采购2万吨新疆水果,2019-2024年累计采购13.8万吨,金额16.8亿元 [16] 饿了么食安钉 - 发布"食安钉"工具,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18] 菜鸟无人车 - 推出高载重定制款无人车型,助力水饮配送商降本增效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2]
“价格战”没有赢家“ 外卖大战”当止矣
证券日报· 2025-07-22 00:32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 - 要求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参与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的行业生态 [1] - 约谈为"外卖大战"按下停止键 是对市场秩序的必要纠偏 [2] 外卖大战的短期影响 - 行业出现"0元购""20减18"等大额优惠券 吸引消费者疯狂下单 [2] - 短期补贴让消费者享受价格优惠 商家骑手获得更多订单 平台抢占市场份额 [2] - 骑手收入因单量暴涨短期增长 但工作强度显著提升 出现超速逆行等安全隐患 [3] 外卖大战的长期隐患 - 平台补贴形成的低价不可持续 消费者短期得利但埋下品质下降隐患 [2] - 商家订单暴增但利润被压缩 面临赔本赚吆喝和运营系统崩溃风险 [3] - 平台短期流量增长但用户留存困难 优惠停止后订单量可能断崖式下跌 [4] - 持续价格战导致企业陷入资金战陷阱 盈利压力和资本效率面临挑战 [4] 对餐饮行业的破坏性影响 - 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 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 [4] - 已有餐饮店因1分钱订单被迫降低食材质量或关停线上业务 [4] - 多地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 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 [4] 行业健康发展方向 - 商业本质应是创造价值而非透支价值 价格战破坏行业生态 [2] - 需停止"七伤拳式竞争" 推动商户骑手消费者走向长效繁荣 [4]
免费奶茶因无人取被扔掉、部分商家抱怨被平台裹挟,餐饮协会急喊 “停”!
第一财经· 2025-07-21 22:35
外卖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仍在发放优惠券但力度减弱 部分用户收到奶茶兑换券和大额优惠券 [1] - 京东外卖首家自营门店已开业 竞争形态可能发生变化 [1]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大平台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和理性竞争 [1] - 外卖大战激发用户下单热情 市场从存量转向增量 [1] - 出现乱象包括免费奶茶被丢弃和商家被平台裹挟 [1] 商家视角 - 外卖大战巩固消费者点外卖习惯 配送时效优化 [2] - 商户曝光量增加 但需推出大幅优惠吸引订单 [2] - 火锅店外卖订单增长20%-30% [2] - 外卖价格优势导致堂食客流量减少 [2] - 部分商家降低食材品质以维持低价 影响口碑 [2][3] - 处理外卖订单分散门店精力 导致堂食服务质量下降 [3] - 加盟商对平台活动无话语权 [4] 行业影响 - 餐饮行业招聘需求增长 钉钉从业人数增加数十万 [4] - 多家协会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 指出低价混战超出正常营销范畴 [4] - 协会警告可能出现"收入下滑-质量失守-客源流失"困境 [4] 平台策略分析 - 平台维持促销力度因前期百亿级补贴已培养用户习惯 [5] - 监管细则未明确界定成本构成 平台通过"组合优惠"规避违规 [5] - 骑手收入和用户心理预期形成双向绑定 [5] - 预计价格战将分阶段退潮 转向效率与服务竞争 [5] - 长期补贴可能使三大平台成为赢家 其他电商受损 [5]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行业将呈现更加差异化发展态势 [6]
难言退出!“外卖大战”长期化意味着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22:10
监管约谈背景与核心问题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纠正激进促销行为,推动理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利益,重点从"平台经济健康增长"转向"餐饮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监管部门出手原因在于外卖补贴过度引发四大负面效应:削弱线下餐厅客流、行业整体利润压缩(中小餐厅尤甚)、加剧浪费现象、助长用户"低价依赖"思维并加剧行业通缩风险 [2][3][4] 补贴政策的多重影响 - 补贴刺激外卖需求间接削弱线下餐厅客流,冲击堂食市场 [3] - 外卖平均单价较低且餐厅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行业整体利润被压缩,中小餐厅产能有限更易受损 [3] - 订单激增导致过度包装和资源浪费,长期补贴强化消费者"低价即合理"心理预期,可能引发行业价格战和通缩 [4] - 平台补贴更偏向连锁品牌(因其能消化订单增量),导致连锁店份额扩大而中小商户边缘化,连锁品牌因议价能力强佣金率较低(中小商户为获流量接受更高佣金) [8] 短期策略调整与市场反应 - 平台已投入200-300亿元,预计不会轻易退出但将转向ROI导向策略:补贴形式从"免单"转为"满减券",品类从奶茶拓展至轻食/小吃以减轻对正餐冲击 [5] - 监管约谈后美团、京东、阿里美股ADR盘后上涨3%-5%,若资本投入趋稳2025年下半年盈利压力或缓解 [5][6] - 即时零售用户价格敏感度上升,阿里/京东入局加剧价格比价,美团60%-70%市占率受冲击,平台ASP和利润率承压 [9] 长期行业结构性变化 - 餐饮行业加速集中化,平台倾向合作品牌商户可能导致整体佣金率下降 [8] - 平台或长期维持低利润运营,将外卖视为引流和提升用户粘性的工具而非盈利主业 [10] - 履约成本上升:美团宣布为骑手缴纳养老金保险推高成本,用户被"惯坏"形成过度服务(非所有商品需1小时达) [11] 投资标的分析 - 短期美团优于京东和阿里:美团年内跌幅大弹性强,监管缓和最有望促其反弹;京东估值低且利润对盈利变化敏感 [12] - 中期阿里优于美团和京东:若行业持续低利润,美团估值中枢或下调,阿里因多元业务(如AI)更具估值想象力 [12]
外卖大战,有商家利润下滑超60%,每10元补贴中自己要补7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20:48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近期推出超力度补贴活动,如"1.1元鸡排套餐"等优惠引发社交平台刷屏 [2]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单创新高,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且环比净增15% [6] - 美团单日补贴额达3亿-4亿元,淘宝闪购单日补贴额超12亿元,工作日补贴约4亿元/日 [7] 商家困境与分化 - 餐饮商家承担补贴主要成本,例如14元补贴券中商家需承担9元(占比64%),导致客单价从20元降至15元 [8] - 连锁品牌加盟商因不熟悉规则意见较大,部分门店净利润下滑超60%,陷入增量不增收困境 [8][11] - 小微商家呈现两极分化:沙县小吃等通过补贴单量提升,但堂食商家如牛肉面店因排名机制受冲击 [10][11] 行业监管与倡议 - 遵义市餐饮商会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倡议抵制"内卷式"补贴,要求平台停止强制商家参与活动 [2]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 [3][5] 平台策略与商家应对 - 平台通过"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活动,不参与则订单量可能下降60%-70% [2][8] - 连锁品牌如小吊梨汤通过调整套餐组合实现20%营收增长,年轻用户占比提升至20%-30% [10][11] - 淘宝闪购消费券推动4124个连锁品牌突破历史峰值,其中95%为区域连锁品牌,小吃快餐类占比超50% [12] 行业长期影响 - 补贴大战加速行业洗牌,资源向连锁品牌集中,单店因缺乏运营能力难以承接流量红利 [12] - 专家指出补贴驱动的虚假繁荣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隐患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5] - 商家建议采取双轨策略:优化高毛利套餐适应平台规则,同时拓展线下团餐渠道平衡收益 [12]
ETF日报:创业板指目前市盈率历史分位数较低,相对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可关注创业板50ETF
新浪基金· 2025-07-21 20:12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于3559.79点,上涨0.72%,成交额7309亿元;深证成指收于11007.49点,上涨0.86%,成交额9691亿元,沪指和创业板指均创年内新高 [1] - 大基建股集体爆发,水泥、建材方向领涨,农商行、跨境支付板块调整 [1] - 大盘跳空高开后持续拉升,尾盘加速突破上周高点,多头进场积极性高涨 [1] - 大盘成长风格显著跑赢小盘成长,市场资金配置出现边际转向迹象 [1]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推动重点行业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1][6]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带动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基础建材需求 [5][6] - "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改革2.0渐行渐近,市场信心得到支撑 [6] 板块与ETF表现 - 建材ETF(159745)涨停,当日净申购近7亿份;基建ETF(159619)收涨超6% [4][5] - 创业板指市盈率历史分位数较低,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9.12%,显著高于全A的16.54% [2] - 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25.01%,PE TTM为21倍,处于价值洼地,电商、本地生活等领域有筑底态势 [3] 投资机会 - 顺周期板块估值逻辑从"弱预期-弱现实"转为"强预期-弱现实",建材、基建、钢铁等板块有望直接受益于"超级工程" [9] - 创业板50ETF(159375)、科创创业ETF(588360)和港股科技ETF(513020)值得关注 [2][3] - 上游煤炭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空间,股息率超过5%,提供较大安全边际 [9] 市场预期与趋势 - 中国经济可能完成从房地产到制造业的叙事变化,新旧动能转换预期升温 [1] - 需求和供给的协同刺激有望打破"PPI-CPI"负反馈周期,利好国民经济正向发展预期 [7] - 恒生科技指数或将于三季度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盈利预期上调和市场情绪回暖是关键 [3]
京东外卖新模式:首家自营外卖门店开业!
第一财经· 2025-07-21 19:55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于7月20日正式开业 采用"外卖+自提"模式 无堂食 [1] - 门店位于北京东城区 配备透明厨房 使用炒菜机辅助 设有外卖柜和自提区 无堂食座位 [6] - 菜品包括馄饨面食 隆江猪脚饭 韩式拌饭等 单价10-30元 已售800份 强调现炒现做 无预制菜 [7] - "七鲜小厨"商标由江苏卓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 该公司为京东全资子公司 [8]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刘强东提出将采用与美团完全不同的外卖商业模式 目标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 - 京东外卖业务核心服务于生鲜供应链 前端餐饮可长期不盈利 通过供应链实现盈利 [9] - "七鲜小厨"自营模式印证京东通过生鲜供应链盈利的战略目标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行业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 京东强化自营和3C家电品类 与七鲜超市 京东MALL线下业态协同 [10] - 美团加强到店团购业务 发展自营小象超市和线下实体店提升竞争力 [10] - 淘宝闪购聚焦服饰美妆品类 拓展非餐饮即时消费 强化电商协同 [10] 运营细节 - 门店选址耗时较长 显示京东对线下布局的谨慎态度 [6] - 目前"七鲜小厨"仅入驻京东外卖频道 未上线美团和饿了么平台 [7]
外卖大战会是一场持久战
36氪· 2025-07-21 18:52
电商平台外卖业务投入 - 电商平台将持续在外卖业务上进行投入,尽管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要求规范促销行为,但补贴换市场的策略仍未放弃[1] - 阿里借助外卖大战契机构建大消费平台,计划将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并将饿了么、飞猪合并进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7] - 京东在补贴力度上投入最小,转而投入20亿元升级骑手福利,强调服务、品质、责任的品牌形象[7] 外卖大战与即时零售市场 - 外卖大战争夺的是即时零售市场话语权,即时零售是连接外卖和电商的核心枢纽,具有高频到低频、近场到远场的需求链条[2] - 即时零售市场预计2026年实现万亿规模,但实际增速已达30%,远超预期的5%-10%,2030年2万亿市场规模可能提前完成[11] - 即时零售核心品类快消品市场体量超过15万亿元,电商份额首次负增长,即时零售有望占据更大份额[11] 平台策略与竞争态势 - 美团面临持久战压力,需投入更多资源维持外卖基本盘,避免市场份额被蚕食[5] - 阿里和京东通过补贴强化用户三选一心智,阻击美团对电商业务的蚕食,推动业务整合[2] - 美团强调即时零售是万亿市场,但电商是二十万亿市场,社零五十多万亿,即时零售仅占2%[11]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 - 外卖是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每单利润约1元,需平衡商户、骑手、平台、用户四方利益[13] - 美团此前已实现四方平衡,市场份额70%,订单密度高,客单价30多元,经营利润率3%左右[17][18] - 淘宝闪购推动本地商家入淘,优先选择平台配送模式,激活部分线下门店[20] 补贴与市场心智 - 高烈度补贴可能收敛,因财务压力和监管介入,但补贴仍会持续并常态化[8][20] - 即时零售需建立消费心智,吸引消费者反复横跳,平台需具备全配送形式能力[10] - 美团通过扩品类、供给创新和会员权益提升客单价和复购,而非一味扩大用户量[18]
近20家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45
外卖平台竞争现状 - 多地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要求取消低于成本价的补贴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贴,转向高质量发展[1]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1] - 超10个省市自治区的餐饮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停止"内卷式"竞争,促进餐饮行业规范发展[3] 补贴策略的影响 - 外卖平台通过"百亿补贴""满减""免单"等过度补贴和超低价促销引发"内卷式"竞争,违背国家政策导向[6] - 无序竞争导致平台、商户、消费者多方利益受损:餐饮商户利润空间被挤压,部分餐品出现负利润[6] - 平台持续大规模补贴背离商业本质,难以构建可持续盈利模式[6] 行业倡议内容 - 多地协会倡议抵制突破成本价的非理性促销,坚持品质优先,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力[8] - 倡议严守食品安全,落实管理制度,杜绝劣质食材,接受社会监督[8] - 呼吁激发创新活力,在品牌、供应链、产品等方面投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与数字化转型[8] - 加强行业自律,抵制不正当竞争,平台需履行责任营造良好环境[8] 专家观点 - 补贴可能导致餐饮商家降低成本,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8] - 外卖平台补贴策略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流量,但将成本转嫁给餐饮商家,增加经营压力[8] - 平台应关注餐饮商家利益,建立公平合理的合作模式,避免利益失衡[9] - 单纯依靠补贴并非长久之计,需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赢得市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