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华阳集团(002906) - 002906华阳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8 18:42
参与调研单位及人员 - 众多机构参与调研,包括东吴证券、国信证券、友安众晟资管等多家单位及相关人员 [1][2][3][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25.03%,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及华阳精机高增长,华阳多媒体受大客户销量波动营收增长率放缓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9.27%,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受新产品线价格下降、成本低减滞后、产能扩充处于投入期等因素影响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下降,受会计政策变更、客户年降采购价格传导时间差、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等影响 [4][5] 公司业务发展 - 汽车电子产品竞争力提升,HUD、车载手机无线充电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排名第一,中控屏集成等产品位于行业前列,推出融合创新产品 [5] - 国际及合资车企客户开拓取得重大进展,多品类产品获新项目定点并将量产,精密压铸业务新订单开拓增加,新增产能释放 [5] 问答交流 汽车电子业务客户 - 近年来汽车电子业务客户群扩大,客户结构优化,截至2025年一季度大客户增多,前五大客户分布均衡、集中度下降 [5] - 今年在合资及国际车企客户开拓获诸多定点项目,为国内自主及新势力车企客户配套产品品类增加,一季度新接订单总额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5] VPD产品 - 整合技术推出VPD产品,实现更大显示视场角,为用户带来差异化体验 [6] - 持续投入研发,提升竞争优势,目前定点项目已量产并向多家车企客户推广 [6] 域控相关产品 - 座舱域控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快速增长,新获多个客户定点项目 [7] - 推出行泊一体域控等产品,舱泊一体域控获客户定点项目,舱驾一体域控进入推广、接单阶段 [7] 关税政策影响 - 2024年直接出口美国市场营业收入占比2.78%,关键芯片采购原产地大部分不属于美国,近期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整体较小 [7] - 2024年末成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从“海外布点”转向“海外经营”,降低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7] 合作协议 - 全资子公司华阳通用与芯驰科技在智能座舱领域合作多年,多款座舱域控产品已规模化量产 [7] - 近日双方就下一代AI座舱与车身域控合作签署协议,共同为车企客户提供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及服务 [7]
华安鑫创(300928)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8:38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智能座舱终端业务2024年营收10,065.33万元,同比增长5,454.91% [2] - 增长驱动力包括客户项目定点数量增加、一体化设计开发能力、全链条生产制造优势及质量保证体系 [2] - 南通智能制造工厂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9]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已进行国产MCU、SoC、LVDS对片、电源芯片的资源储备和方案对接 [6] - 在显示技术、智能座舱、车载卫星通讯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 [8] - 2025年研发重点包括大尺寸双联屏、Mini LED技术量产及信息安全软件平台建设 [8] - 六轴向运动中控屏技术可模拟机器人交互场景 [5]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长期战略聚焦智能化、电动化趋势,构建屏显系统+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的产品体系 [4] - 计划与车企、芯片厂商、软件开发商加强战略合作 [3][4] - 低空经济领域布局显示系统终端和卫星通信终端产品 [8][10] - 联营企业新增6家主机厂供应商准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提升 [9] 行业趋势与竞争地位 - 汽车座舱电子行业向智能化、国产化、生态融合方向发展 [7] - 车载显示技术向大屏化、高清化、柔性化演进,OLED/Micro LED/Mini LED渗透率提升 [7] - 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交付能力,技术实力处于细分领域领先地位 [6]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技术降本、供应链协同、管理提效构建全价值链成本优化体系 [9] - 建立覆盖研发、供应链、制造、服务的全链条品质管理体系 [9]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募资、投资、上市和并购共189起事件
投资界· 2025-04-27 16:01
募资情况 - 本周新增备案基金106只,规模总计347.35亿元,全年累计备案基金数量1347只,规模总计9378.56亿元 [3] - 河南工融平煤神马股权投资基金募集50亿元,为本周募资规模最大基金 [3] - 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4家,取消备案10家,全年累计管理人数量27家 [3] 投资情况 - 本周发生64起投资事件,披露金额事件54起,总金额65.28亿元 [8] - 最大单笔投资为上海外高桥集团获24.75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海基建、银河资管等 [8][9] - 信息技术领域投资最活跃,典型案例包括致微光学(8023万元)、奧朋医疗(1亿元)、广域铭岛(1亿元) [11][12] - 医疗健康领域大额融资包括合源医疗(1亿元)、舜景生物(3亿元)、核心医疗(1亿美元) [13][14][15] 并购情况 - 本周发生16起并购事件,总金额46.89亿元 [17][18] - 最大并购案为杭州正才控股20.43亿元收购宁波中曼科技100%股权,间接持有焦作万方铝业11.9%股权 [18] - 行业整合涉及铝业(焦作万方)、汽车零部件(比亚迪收购帕西尼感知科技13.4%股权)、消费品(三只松鼠收购松鼠甄养20%股权) [19] 上市情况 - 本周3家企业上市,总融资48.02亿元 [20][21] - 天有为募资37.4亿元(发行价93.5元/股),为绥化市首家主板上市企业,资金将用于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 [21][22] 地域分布 - 投资事件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三地占比均为17.5% [2] - 上海外高桥集团24.75亿元融资为本周金额最高事件 [8][9] 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链受关注,涉及天有为上市、众捷汽车1亿元融资、比亚迪并购感知科技等 [21][16][19] - 硬科技领域持续活跃,如半导体(仁芯科技1亿元)、新材料(锌心钛晶1000万元)、航天(寰宇航天1亿元) [13][11][16]
四维图新与航盛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汽车智能化技术协同攻关
环球网· 2025-04-27 15:38
战略合作概述 -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座舱、大数据平台及生产制造四个维度展开技术整合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汽车电子领域首次实现图商与Tier1供应商的全链条协同创新 [1] 技术合作领域 - 芯片联合开发:基于四维图新车规级芯片设计经验与航盛车载电子硬件集成能力,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专用芯片架构 [3] - ADAS系统优化:整合四维图新高精度定位技术(精度达20cm)与航盛ADAS控制单元,开发支持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组合式解决方案 [3] - 智能座舱升级:推进AI大模型在车载场景部署,测试多模态交互系统,语音指令响应时间缩短至0.8秒 [3] 生产制造布局 - 航盛深圳数字化工厂(年产能300万套车载系统)将为四维图新提供柔性化生产支持 [3] - 双方计划共建智能硬件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车规级产品可靠性验证(目标MTBF达5万小时)与规模化量产工艺 [3] 产业协作模式 - 四维图新开放覆盖全国的高精地图动态更新网络(日均处理路况数据超2PB) [3] - 航盛提供其服务40余家整车厂的系统集成经验 [3] - 双方在江苏南京和广东深圳同步设立研发中心,建立联合开发机制 [3] 市场前景与规划 - 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L2级自动驾驶装配率突破45% [4] - 合作方案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10个车型项目定点,覆盖纯电、混动及燃油三大动力平台 [4] 合作推进计划 - 双方将在第三季度启动首个合作项目,涉及某自主品牌高端电动车型的智能座舱系统开发 [5]
哈曼亮相上海车展 展示创新科技
环球网· 2025-04-27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上海车展哈曼公司展示汽车科技解决方案 凸显其在中国市场布局及技术创新成果 顺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3][6] 行业情况 - 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将达35%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车载显示、智能座舱等领域技术突破 汽车电子领域技术迭代速度较三年前提升60%以上 [6] 公司情况 参展情况 - 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 哈曼携多款汽车科技解决方案亮相 覆盖智能交互、车载互联及影音系统等领域 [1] 市场布局 - 中国已成为汽车技术创新重要市场 哈曼将CES 2025展出创新成果引入上海 系统性呈现Ready系列解决方案及汽车音响系统 [3] - 哈曼在中国完成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完整布局 苏州车载显示智造工厂于2025年2月投产 总投资1亿元 配备4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及AI视觉检测技术 [3] 技术展示 - 智能交互系统:Ready Engage集成Cerence AI语音助手 支持个性化AI交互;Ready Upgrade可实现3个月周期软件更新及6个月车型升级方案 [4] - 车载互联技术:Ready Connect强化偏远地区通信稳定性;Ready Link Marketplace开发者平台支持第三方车载应用开发 [4] - 安全监测系统:Ready Care运用AI与神经科学原理 实时监测驾驶员生理数据并提供干预方案 [4] - 影音显示技术:与三星联合开发的车规级HDR10+显示技术及Neo QLED屏幕已进入应用阶段;Seat Sonic音响系统通过座椅集成实现声音分区控制 [4] 研发成果 - 哈曼中国研发团队承担全球40%以上车载显示技术开发工作 苏州工厂投产使车载显示模组年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6] - 车展中哈曼展示AR情景智能系统、无镉量子点膜技术等创新方案 [6]
2025上海车展:伟世通与火山引擎深度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4-25 10:56
合作背景与核心观点 - 伟世通与火山引擎联合发布基于AI大模型的下一代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人车交互体验[1] - 合作聚焦端云协同计算与多模态交互两大核心技术,提升座舱在高响应、低时延、全场景下的表现[1] - AI大模型深刻改变汽车座舱交互方式,端云协同架构确保车载环境稳定运行[3] - 融合火山引擎AI大模型与伟世通车载技术,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5] 技术优势 - 端侧大模型高效部署:伟世通域控平台支持弱网或无网环境下离线功能闭环[7] - 端云协同架构:车端高效运行与云端持续升级结合,接入火山引擎社交属性实现"千人千面"设计[9] - 多模态交互:融合语义、行为、环境等数据,提供主动式个性化服务[11] - 先进开发架构:原子化服务调度框架缩短主机厂智能座舱量产周期[13]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转向场景化、情感化交互,驱动智能座舱技术升级[1] - 双方将持续深耕端云协同、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方向,以场景化创新推动技术落地[5] - 合作通过多维度兼容实现智能化、人性化产品布局,提升用户体验[14]
骏成科技:拟以9405万元收购新通达40%股份
快讯· 2025-04-24 21:0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以自筹资金9405万元收购江苏新通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股份 [1] - 交易于2025年4月24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1] - 交易对方为徐琐璋、姚伟芳、徐艺萌和丹阳精易至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标的公司估值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通达全部权益评估值为2.77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新通达40%股份 [1] - 徐琐璋持股比例降至20.62%,姚伟芳和丹阳精易至诚不再持股 [1] 标的公司业务 - 新通达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1] - 主要产品为汽车仪表 [1] 交易影响与战略意义 - 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实力 [1] - 交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1] - 交易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资产财务状况无不良影响 [1]
天有为:见证蜕变,从汽车仪表跟随者崛起为引领者
搜狐财经· 2025-04-24 16:35
公司上市表现 - 2025年4月24日登陆上交所主板 发行价93.5元/股 为A股年内最高发行价新股及近14个月最高发行价新股 [1] - 首日开盘价140元/股 涨幅达49.73% 市值突破220亿元 [1] - 发行股票数量4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 网上最终发行量2610.5万股(占比65.26%) [1]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从2022年19.72亿元增长至2024年44.65亿元 [1] - 净利润从2022年3.97亿元增长至2024年11.36亿元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22.23%提升至2024年37.11% [5] 客户结构与市场地位 - 客户涵盖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等头部车企 [2] - 国内市场占有率从报告期初9.78%提升至12.16% [2]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47.06%提升至2024年53.60% [2] - 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3.71%提升至2023年5.31% [2] 研发实力 - 研发团队1220人(占员工总数24.76%) 设3所研发机构及1座EMC实验室 [4] - 研发费用从2022年8458.02万元增长至2024年16357.42万元 [5] - 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发明专利52项) 国际专利1项 软件著作权18项 形成17项核心技术 [5] 成本优势与质量管理 - 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绥化市 土地与人工成本较低 [6] - 自制零部件比例较高 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6] - 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 行业前景 -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从2017年7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10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56%) 预计2026年达1486亿美元 [7] - 国内汽车仪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20亿元 2028年突破450亿元 [9]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1600亿元 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与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合计超千亿元 [9] 战略规划 - 加快构建海外客户服务网络 强化国际标准适配与本地化能力 [3] - IPO募集资金超35亿元 其中6.93亿元投向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资投入6.32亿元) [10] - 智能座舱项目将提升双联屏仪表产能 扩大经营规模及市场占有率 [11]
豪恩汽电系列二-年报点评:单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智能驾驶产品量价齐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24 13:2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Q4营收4.58亿元,同比增长25.77%,环比增长27.63% [2][7][8] - 2024全年营收14.09亿元,同比增长17.25%,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11.15% [2][8] - 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17.39%,毛利率20.9%,同比下降1.83pct [2][8] - 2024Q4毛利率21.8%,环比提升0.9pct,净利率6.7%,环比提升0.3pct [3][4][20] 业务发展亮点 - 产品单车价值量从几百元提升至超5000元,覆盖感知层(毫米波雷达、环视系统)与决策层(域控制器) [5][29][31] - 新能源客户占比达50%,覆盖比亚迪、理想、小鹏等头部品牌,全球化客户包括PSA、大众、福特等 [5][33] - 2023-2025年累计获得定点项目预估总金额超100亿元,包括DMS/OMS(52亿元)、APA(9亿元)等 [34] 研发与技术优势 - 研发费用率11.21%,研发人员占比38%,硕士学历人员同比增长72.97% [36][37][38] - 核心研发方向:5R5V12U行泊域控(2026年量产)、毫米波卫星雷达、TOF摄像头等 [36][39] - 具备L2+级全栈技术能力,支持ACC、LKA、AEB等功能,自研域控制器实现泊车与行车功能集成 [36][39] 行业定位与竞争壁垒 - 聚焦智能驾驶"运动端",覆盖传感器-域控制器全链条,产品集成化趋势显著(如环视+泊车系统) [25][26][29] - 通过IATF16949等认证,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客户认证周期长达1-3年 [40][42] - 客户覆盖德系/日系/自主/新势力四大阵营,包括大众、比亚迪、理想等30余家主机厂 [40] 财务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四费率13.37%,同比下降1.16pct,其中研发费用率9.94%同比下降0.58pct [24] - 实施技术/采购/生产自动化等降本措施应对客户年降压力 [4][20] - 员工持股平台+股权激励计划覆盖核心团队,研发人员30岁以下占比提升至46.58% [37][42]
智能座舱角逐正酣,天有为以创新利刃开辟新航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3:22
文章核心观点 -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其业务、财务表现良好,技术创新领先,募投项目将助力发展,有望引领行业进步 [1][2][3] 公司上市信息 - 4月24日天有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202,简称“天有为” [1] - 本次发行股票4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超35亿元 [1]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 [1] - 产品涵盖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品类 [1] - 与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公司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32.65万元、343707.85万元和446465.34万元 [1] - 净利润分别为39666.31万元、84257.04万元和113614.89万元 [1] 公司技术创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含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国际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8项 [2] - 复合屏技术在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中应用,提升显示效果、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 - 2015 - 2019年间研发出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产品获市场认可并取得订单 [2] 公司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公司与行业影响 - 成功上市为汽车电子行业树立榜样,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3] - 未来有望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为行业创新发展做更大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