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陈茂波:资金持续流入香港金融体系 欢迎韩国投资者更多关注及参与港股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6:56
智通财经APP获悉,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在首尔举办"香港-韩国资本市场论坛",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发表主旨演讲表示,港股继去年上升18%,今年以来也累积升约两成,交投显著增加;平均每日成交额 增至超过2400亿港元。上半年新股集资额已超过1000亿港元,超越去年全年数字,暂列全球首位。他 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的金融体系,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对香港的信心,加上金融产品 生态丰富多元,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均能助力全球各地投资者高效连接中国内地以至是全亚洲市场。 陈茂波续指出,香港拥抱数字资产,适当监管同时鼓励创新,降低交易成本,以至便利跨境交易和支 付,香港与韩国都正在积极发展数字资产生态,双方可促成更多交流与合作。他亦指出,欢迎韩国投资 者更多关注及参与港股市场,并期待深化与韩国金融机构和和投资者的合作,为彼此创造机遇。 南方东英行政总裁丁晨表示,对韩国投资者而言,香港市场是理想的海外布局选择。 南方东英亦称,韩国ETF市场于2025年6月首次突破200万亿韩元(约1.15万亿港元);香港ETF市场规模亦 屡创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ETF及杠杆及反向市场总规模接近6000亿港元,较年初上涨1 ...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5:19
宏观锚点缺失与AI新锚点 - 当前全球宏观锚点缺失 通胀锚点被重新定义 增长锚点因AI等结构性力量变得不可靠 财政锚点因政府缺乏财政纪律趋于不稳定 [4] - 长期宏观锚点缺失影响投资组合构建 传统战略资产配置有效性受质疑 建议将更多风险预算分配给6-12个月的战术资产配置而非3年以上的战略资产配置 [4] - AI等超级力量成为新投资锚点 其重要性超越宏观预测 是长期回报主要驱动因素 AI发展分三阶段:构建期、采用期、生产力提升期 当前仍处第一阶段 [5] AI投资机会与市场表现 - AI基础设施投资前景明朗 处于多种结构性力量交汇点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交易量增长显著 [7] - "科技七巨头"今年股价仅微涨 但盈利增长显著 杠杆率低 市场表现与盈利脱节 未获收益相匹配回报 [5] - 中国和欧洲企业积极参与AI发展 尤其在应用领域 为投资者提供新机会 欧洲科技公司在本地化环境中具优势 金融股股息收益吸引但估值较美国更低 [5][9] 美股科技股估值与表现 - 科技板块是美股回报最强劲板块 Q1收益约20% 年同比增18%-19% 远超市场均值14% 标普500实际增长14%超预期8% 超额表现由科技和金融股推动 [8] - "科技七巨头"盈利能力卓越 估值虽高于长期平均水平 但新范式下均值回归原则不再适用 估值仅为考虑因素之一 [8] - 美国关税水平达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 对利润率构成压力 但AI提升劳动力效率可能抵消关税影响 [8] 美国国债与黄金投资 - 美国国债25%-28%由国际投资者持有 若外国资金减少或致利率波动性大幅上升 债务发行成本成政府重要考量 [11] - 黄金涨势具可持续性 在投资组合中多样化作用增强 央行配置需求上升 国际投资者减持美债转投黄金 [13] - 美国10年期期限溢价65-70基点 低于公允值100-125基点 通胀压力持续将限制美联储降息速度 长期或维持高利率环境 [13] 全球供应链与市场策略 - 全球供应链无法一夜撕裂 强行改变将导致通胀、关键商品短缺等严重后果 不变法则限制政策偏离现状的速度 [11] - 欧洲股票持续跑赢美股需满足两条件:欧洲公司收益超美国 欧洲经济政策更积极 目前条件未满足 美国公司股本回报率和利润率门槛较高 [12] - 汇率是国际投资者对美国情绪晴雨表 当前判断美元走弱但确信度较低 [12]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5:02
宏观锚点缺失与AI新锚点 - 当前全球宏观锚点缺失 通胀锚点被重新定义 增长锚点因AI等结构性力量变得不可靠 财政锚点因政府缺乏财政纪律趋于不稳定 [4] - 长期宏观锚点缺失影响投资组合构建 传统战略资产配置有效性受质疑 投资者需将更多风险预算分配给战术资产配置(6-12个月)而非战略资产配置(3年以上) [4][5] - AI等超级力量正成为新的投资锚点 其重要性超越宏观预测 是长期回报的主要驱动因素 目前市场处于AI发展的第一阶段(构建期) [6] AI投资机会与市场表现 - AI基础设施投资前景明朗 处于多种强大结构性力量的交汇点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交易量正在增长 [8] - "科技七巨头"今年股价仅略微上涨 但盈利增长显著(年同比18%-19%) 杠杆率低 市场表现与盈利脱节 [6][9] - 中国和欧洲企业积极参与AI发展 特别在应用领域为投资者提供新机会 欧洲科技公司条件优越 估值较美国更便宜 [6][12] 美股科技股估值与盈利 - 科技板块是美股回报最强劲板块 Q1实现约20%收益 年同比增长18%-19% 远超市场均值14% [9] - 科技股估值相对历史水平偏高 但新范式下均值回归原则不再适用 估值仅为考虑因素之一 [7][9] - AI可能成为利润率提升器 部分抵销美国关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对利润率的压力 [9][10] 全球供应链与市场动态 - 全球供应链无法一夜之间被撕裂 强行改变将导致通胀 价格上涨和商品供应问题 [14] - 美国债务市场25%-28%由国际投资者持有 外国资金减少或导致利率波动性大幅上升 [14] - 欧洲股票持续跑赢美股需满足两个条件:欧洲公司收益超过美国 欧洲经济政策更积极 目前条件未满足 [15] 黄金与美国国债前景 - 黄金涨势具有可持续性 在投资组合中的多样化作用日益重要 央行配置需求增长 [18] - 美国国债定价反映过多降息预期 10年期期限溢价(65-70个基点)低于公允值(100-125个基点) 长期将面临更高利率环境 [19] - 短期内美联储政策言论可能推动收益率下降 但通胀压力和财政轨迹将限制降息速度和幅度 [19]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央行金融市场司江会芬表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07:09
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央行计划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联通合作,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1] - 将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建立境外投资者一站式开户平台,推动免税安排 [1]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交易币种拓宽至美元、欧元、港元等多币种 [2] - 支持香港CMU系统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简化债券账户开立流程 [2] - 截至5月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市,其中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 [5]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七部门提出发展"1+N"托育服务体系,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多种形式托育机构为网络 [3] - 将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设施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场地建设托育设施 [4] - 推行公建民办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4]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 - 三部门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7][8] - 支持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允许企业发行债券用于零碳园区建设 [8]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等绿色电力供应模式 [9] 类脑智能产业发展 - 杭州支持企业加快类脑智能产业化项目建设 [10] - 鼓励类脑智能企业按照科技型企业成长路径发展,做大规模 [10] 政务云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政务云整体市场规模939.4亿元,同比增长18.4% [11] - 政务专属云市场规模663.3亿元,同比增长19.0% [11] - 政务公有云市场规模172.4亿元,同比增长12.2% [11] 比特币ETF持仓 - 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持仓量突破70万枚,价值约755亿美元 [6]
特朗普掀关税风云第二季,全球股市出奇淡定,机构都说要加仓
第一财经· 2025-07-08 21:35
关税政策更新 - 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14国进口产品征收25%-40%不等的关税 具体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25% 南非/波黑30% 印尼32% 塞尔维亚/孟加拉35% 泰国/柬埔寨36% 老挝/缅甸40% [1][2] - 特朗普警告相关国家若采取报复性关税 美国将在原税率基础上再加同等幅度关税 同时提出若在美设厂可免关税 若开放市场则可能调整税率 [3] - 白宫宣布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至8月1日 为谈判争取时间 [4][7]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 市场对关税担忧明显减弱 美国三大指数跌幅不足1% 亚太股市普遍上涨:日经225涨0.25% 韩国Kospi涨1.81% 上证综指涨0.7% 恒指涨1.09% 欧洲主要股指盘中平稳 [1][5] - 高盛上调标普500目标位至6400/6600/6900点(原5900/6100/6500) 反映对美联储更快降息预期 首次降息或在9月 [9]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欧协议可能在8月1日前完成 谈判期间关税或战术性上调 [9] - 渣打看好韩国和中国股市 建议超配科技/非必需消费板块及港股高股息国企 [10] 行业配置趋势 - 机构普遍增持风险资产 贝莱德维持超配美股 认为美国基本面优于欧洲 [10] - 科技成长/中国制造/新消费成为A股主线 重点关注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及海外拓展顺利的消费公司 [11] - 黄金配置价值凸显 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至7390万盎司(2298.55吨) 机构视其为"去美元化"对冲工具 [14] - 金价短期支撑位3300美元 阻力位3350-3430美元 长期上升趋势未改 [15] 欧美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争取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 希望获得汽车(25%)/钢铁铝制品(50%)关税豁免 [7] - 欧盟内部存在分歧 德国推动快速达成协议 法国表示若美维持10%关税将对等回应 [7] - 欧盟已准备216亿欧元美国商品报复清单 另有950亿欧元清单涵盖飞机/汽车/威士忌等 [8]
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达成战略合作 将联合发起投资管理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7-08 18:15
战略合作 - 施罗德资本房地产投资部门与中国民营企业西子国际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起投资管理计划 [1] - 第一阶段计划发行总规模约30亿元人民币的一系列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 [1] - 合作将专注于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区域核心城市的优质写字楼与消费类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1] - 双方将共同筛选并重点发掘核心稳定型以及具备改造升级潜力的高质量项目 [1] 公司背景 - 施罗德投资集团深耕中国市场已逾30年,并不断拓展在华业务 [1] - 2019年集团旗下非公开市场业务平台施罗德资本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人民币基金业务 [1] - 2020年初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 [1] - 目前施罗德资本在华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累计发起并管理了7只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1] 合作优势 - 施罗德资本房地产团队深耕亚太地区逾25年,始终坚持与本地优秀合作伙伴携手拓展主要市场 [1] - 施罗德资本可依托施罗德投资集团的全球资源、专业本地基金运营团队与成熟合规管理体系 [1] - 西子国际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及丰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验,具备广泛市场资源和物业改造能力 [1] - 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将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多房地产投资机会 [1]
对话贝莱德李薇:关税“大限”逼近,下半年资金怎么投?
第一财经· 2025-07-08 15:40
全球市场情绪与投资策略 - 全球市场乐观情绪推动美股创历史新高 亚太股市维持升势 弱美元格局延续 [1] - 美国经济面临"不变法则"制约政府极端行为 资本市场更勇于下注 [3] - 全球供应链稳定性限制贸易摩擦升级风险 关键资源依赖使美国难以承受中断后果 [4] 美股与科技板块配置 - 贝莱德超配美股和科技板块以获取AI相关敞口 科技巨头60%营收来自海外 弱美元利好其盈利能力 [7] - 标普500成份股海外收入占比30%~40% 市场反弹集中在少数头部公司 [7] - 均值回归策略不适用当前环境 科技七巨头持续强势源于AI驱动结构性变革 [7] 欧洲市场分析 - 欧洲股市年内跑赢但缺乏盈利增速支撑 贝莱德未选择追涨 [1][9] - 欧洲市场需满足企业盈利增速超美国和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才能持续跑赢 当前条件未满足 [9] - 德国具备财政扩张能力 法国面临债市波动 欧洲政策需区分国家差异 [10] 美元与资产配置 - 美元对欧元年初贬值近10% 但美元替代门槛高 90%金融交易仍以美元结算 [5] - 美元长期高估 当前贬值是基本面自然反应 储备货币地位未受挑战 [5] - 国际机构开始系统化考虑美元敞口对冲 西班牙国债对冲后收益率已超美债 [6] 中国股市配置 - 贝莱德对中国股市中性配置 结构性看好科技和医疗板块 [12] - 港股年初至今涨约20% IPO市场全球领先 近200家企业排队上市 [12] - 医疗板块受海外授权订单驱动 南向资金涌入港股生物科技股 [12]
投资中国!养老金巨头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7-08 13:14
富国基金香港子公司获得德国养老金投资委托 - 富国资产管理(香港)获得德国养老基金KZVK的5000万美元投资委托,负责投资中国股票,涵盖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及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1] - KZVK管理资产规模达341亿欧元,为超过24万名养老金领取者管理资金 [1] - 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成立于2012年,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1号、第4号、第9号牌照 [1] - 大型机构投资者首单委托投资金额通常以5000万美元或5000万欧元起步,后续可能追加投资 [1] 欧洲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 - 部分来自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准备投资委托招标,未来可能增加对中国策略的投资 [3] - 英国养老金机构People's Partnership表示,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考虑适度分散组合,更多关注非美资产 [3] - 富达国际亚洲固定收益主管朱蕾指出,全球投资者因对美国贸易政策、通胀和债务的担忧,正在寻找更具韧性和多元化的收益来源,新增投资时更多考虑非美地区 [4] 威灵顿投资管理看好中国股票 - 威灵顿投资管理认为中国股票具有吸引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仓位较2020年高点低53% [6] - 中国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基本面改善,包括股息支付增加、股票回购和更严格的债务管理 [6] - 中国经济模式更具韧性,政策支持私营部门,消费者信心显示改善迹象 [6] - 房地产市场企稳,关键城市出现复苏迹象,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7] - 中国股票与全球市场表现出低相关性,是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7] - 中国公司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依赖,积极寻求多元化贸易伙伴,特别是与欧洲深化贸易关系 [7] 市场潜力与投资机会 - 威灵顿投资管理认为中国可能成为下一个"重估故事",建议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股票敞口 [6][7] - 富国基金香港子公司的案例显示,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正在逐步恢复 [1][3]
梁凤仪:三策并举 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43
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2]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提升人民币流动性支持 [1][2]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30亿元人民币在岸国债作为抵押品,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 - 202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 [4] - 国家财政部加大在港发行国债频率与规模,尤其增加中长期国债比重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 [4] - 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息处于低位,多家国际及内地大型公司公布"点心债"发行计划 [4] 人民币股票交易与衍生品市场 - 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5] - 美元兑人民币期货日均交易量达11.3万张,为2023年的三倍 [7] - 积极推进国债期货准备工作,并探索建立离岸国债商业回购市场以提升流动性 [7] 金融基础设施优化 - 研究建立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前台交易系统及中后台配套系统 [8] - 港交所与Omniclear合作探索扩大国债作为合资格抵押品的使用范围 [8] - 增强金融市场基建连接,提供高效透明的离岸人民币资产交易及融资平台 [8]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战略方向 - 三策并举: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增强流动性、建立稳健基础设施 [8] - 香港作为全球首要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分散美元资产风险 [3][8]
香港证监会:扩大债券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 丰富离岸回购应用场景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1:25
债券通优化扩容措施 - 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加入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 [1] - 优化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质押使用 [1]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走出去,投资离岸债券市场 [2] - 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2] - 扩大互换通报价商队伍,并调整互换通每日交易进线额 [2] - 拓宽离岸回购应用场景,可交易币种由人民币拓宽至美元、欧元及港元等多币种 [2] - 计划扩大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非银机构 [2] 债券通发展现状 - 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合资格在岸债券在香港作为抵押品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 [1]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已接受用作抵押品的在岸国债规模达到30亿元人民币 [1] - 这些举措为国际投资者持有在岸债券提高了灵活性和资本效率,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1] 香港证监会工作重点 - 发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重中之重是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 [1] - 近期围绕美元资产全球主导地位的讨论再次升温,投资者正加速资产重新配置来分散风险 [1] - 人民币国际化正逢其时,香港定当抓住机遇 [1] 人民银行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 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2] - 优化债券通项下离岸回购业务机制安排,便利境外投资者开展流动性管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