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独角兽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中国基金报· 2025-07-18 18:57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体情况 - 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 [4] - 超级独角兽企业11家,合计估值5385亿美元,占总估值超四成 [4] - 新晋独角兽企业53家,其中荣耀、长江存储、引望智能3家直接跻身超级独角兽行列 [4] 行业赛道分布 - 集成电路赛道连续4年居首,拥有56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1618亿美元,2024年新增12家 [5] - 清洁能源、创新药、动力电池等7个赛道各拥有超15家独角兽企业 [4] - 机器人、企业数字运营、新零售、人工智能等10个赛道各拥有超10家独角兽企业 [5] 地域分布与创新实力 - 北京、上海、深圳为独角兽主要集聚地,分别拥有75家、59家和42家企业 [5] - 288家独角兽合计持有有效发明专利27200件,95家企业申请PCT专利1627件 [5] - 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4.3%,国资参与度达60%,重点投向"卡脖子"技术领域 [5] 深圳独角兽企业表现 - 深圳42家独角兽总估值1599亿美元,其中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 [7] - 2024年深圳新增13家独角兽,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7] - 南山区集中48%深圳独角兽(20家),宝安区7家,福田区与龙岗区各6家 [8] 深圳企业全球化案例 - 欣旺达动力在匈牙利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布局欧盟市场 [7] - XREAL的AR设备获Google Play认证,海外营收占比超三分之二 [7] - 深圳80%以上独角兽为全球化企业,通过海外工厂或营销网络扩张 [7] 深圳新晋独角兽名单 - 13家新晋企业覆盖智能网联(引望智能)、VR/AR(元象XVERSE)、手术机器人(康诺思腾)等前沿领域 [8] - 集成电路领域新增礼鼎半导体、宏芯宇,清洁能源领域新增拉普拉斯(已科创板上市)和英飞源 [8]
孚能科技斩获10亿美元eVTOL订单独家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阿联酋采购中国eVTOL订单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eVTOL制造商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涉及350架E20型eVTOL,约合人民币超70亿元 [1] - 该订单旨在推动E20在中东、北非市场的低空旅游与空中出行商业化落地 [1] - 订单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出海重要一步,并凸显供应链核心企业孚能科技的关键作用 [1]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技术 - 孚能科技作为独家供应商为E20配套第二代半固态动力电池 [1] - 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与掺硅负极组合,引入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1] - 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若用于乘用车可支持1000公里以上单次续航 [2] eVTOL行业电池技术路线 - 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瞬间放电倍率及安全性要求严苛,形成高技术壁垒 [1] - 行业普遍采取双重布局策略,如亿航智能同时采购4680大圆柱电池和锂金属固态电池 [3] - 大圆柱电池优势在于工艺成熟和安全性,但系统集成效率较低且适配性有限 [3] - 软包电池更有利于发挥高能量密度化学体系潜力,特别是高硅、锂金属负极膨胀场景 [4] 半固态软包电池突破 - 传统液态软包电池在340Wh/kg级别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厂商因此回归圆柱形态 [5] - 此次订单显示半固态技术软包路线已在安全性上取得重大商业突破 [5] - 半固态和固态技术可有效弥补软包在电芯层级的安全性劣势 [5]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按行业估算动力电池占eVTOL整机价值40%,10亿美元订单或为孚能科技带来超25亿元电池合同 [5] - 全球eVTOL市场竞争加剧,美国Joby Aviation计划2026年前推出空中出租车服务并扩建产能 [5] - 孚能科技此前已与Joby在eVTOL电池领域形成规模交付 [6] - 该订单被视为对"半固态+软包"技术路线的关键市场下注,为企业赢得先发优势 [6] - 结合GGII预测2030年全球30GWh eVTOL电池需求,此订单将成为观察行业格局演变的重要指标 [6]
新能源汽车销量+政策双轮驱动!泉果基金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1年涨幅超21%
新浪财经· 2025-07-18 16:39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 [1] - 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8万辆,同比激增116.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比重达10.27% [1]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 - 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281.8万台,支撑新能源汽车普及 [1] - 新能源汽车链保持快速增长,低端产能出清后行业边际改善 [2] - 动力电池板块宁德时代、科达利被基金重仓持有 [2] - 欧洲8国2025年6月电动车销量20.7万辆,同环比增长19%/16% [2] 投资机构观点 - 泉果旭源基金近1年收益达21.42%,重仓高端制造和港股科技龙头 [2] - 建议关注成本端受益于原材料低位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 [2] - 行业过剩产能逐步去化,领军企业将优先受益 [2] - 国内储能需求平稳,爆款车型上市带动7月排产明显提升 [2]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投资四川就是投资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50
四川投资吸引力分析 - 四川外资规模存量长期保持中西部第一,并深度融入产业链[1] - 产业、金融、人才要素聚集使四川成为投资热土[1] - 技术、产业与资本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价值成倍放大,投资回报率高[3] 四川产业优势 - 优势产业实力强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和医药健康[3] - 新兴产业多点布局:宜宾打造"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绵阳深耕科技城,乐山建设"绿色硅谷",自贡发展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攀枝花聚焦稀有金属和稀土[3] - 未来产业布局:商业航天(卫星、火箭、发射全产业链)、生命科学、核能等领域具有领跑优势,商业航天直指两万亿级赛道[3] 金融支持情况 - 成都金融发展水平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3] - 金融对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支持走在全国前列[4] - 金融发挥"加速器"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4] 人才与政策环境 - 万亿级新兴产业和未来赛道为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5] - 资金支持、人才认定、营商环境均处全国前列[5] - 乐观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年轻人自由发展[5]
港股基石投资半年图鉴:豪掷452亿、进驻36股、育出10只翻倍牛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1:3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完成42宗IPO,募资总额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700%,募资规模全球第一 [1] - 全球前10大IPO中有4宗来自香港市场 [1] - 基石投资者深度参与是市场活跃的关键因素,其布局反映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 [1] 基石投资特点 - 85.71%的IPO企业引入基石投资者(36/42家),合计189家基石投资者参与,总投资额452.02亿港元占募资规模42% [2] - 16家企业引入5家及以上基石投资者,宁德时代以23家基石投资者居首 [2] - 行业龙头企业受青睐,前5名企业(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恒瑞医药/蜜雪集团)合计引入60家基石投资者(占比31.7%),投资额351.4亿港元占基石总额77% [3] 投资回报表现 - 86.1%引入基石投资者的IPO企业股价曾上涨(31/36家),21家最大涨幅超50%,10家涨幅超100% [4] - 映恩生物-B/古茗/蜜雪集团/药捷安康-B/布鲁可/赤峰黄金等表现突出 [4] 参与主体分析 地方国资 - 超过15家地方国资平台参与,来自江苏/广东/河南等6省,江苏省国资最活跃 [5] - 常熟东南投资/苏州高端装备基金/江苏混改基金等投资正力新能,深圳罗湖投资参投周六福 [6] - 国资平台优势在于审核流程短、增强企业信用背书,投资策略侧重战略配售与定向增发 [6] 外资机构 - 科威特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橡树资本等频繁现身 [7] - 科威特投资局对宁德时代投资38.76亿港元,GIC投资恒瑞医药20.77亿港元 [7] - 瑞银成为5家公司基石投资者,总投资16.94亿港元 [7] 产业资本 - 中石化/梅赛德斯-奔驰/康方生物/嘉能可等参与投资 [8] - 梅赛德斯-奔驰投资曹操出行1.23亿港元,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战略合作 [9] - 康方生物投资药捷安康-B实现小分子与大分子药物研发互补 [9] 行业分布与市场影响 - 基石投资重点布局新能源/消费/医药生物/先进制造领域,与国家政策导向契合 [10] - 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恒瑞医药/蜜雪集团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3] - 基石投资者参与有效稳定新股价格,通过资本背书传递企业长期价值信号 [10]
透过半年“成绩单”,看四川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12
四川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全省GDP同比增长5.6%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比一季度加快 [1] 产业支撑情况 - 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5+N"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2] - 规模以上天然气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同比增长11.5% 水力发电增长5.1% [2]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汽车制造业转型加快 [2] - 电子信息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商务服务 信息服务 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 [2] 新动能发展情况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 [3]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4.7%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2.2% [3] -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钒钛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 11.0% 13.8%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 光伏电池增长1.9倍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53.2% [3]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 [3] 市场活力表现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7% 工业投资增长10.9% [4] - 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0.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2% 汽车类增长2.7% [4] - 通用设备 电气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0%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9% [4]
宁德时代李平夫妇捐赠过户手续已完成 价值超11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18 07:25
近日,宁德时代(300750)发布关于股东无偿捐赠部分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告称,公司股东及副董 事长李平及其配偶拟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其持有的公司405万股股票,上述股票均为无 限售流通股。2025年7月10日,捐赠过户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毕。按最新收盘价计算,该笔捐赠价值超11 亿元。捐赠将用于设立"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李平为复旦校友,此前已宣布为母校捐资10 亿元。 据了解,2025年5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接到股东及副董事长李平无偿捐赠股票的通知。 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李平及其配偶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 究基金捐赠协议书》,李平及其配偶拟向基金会无偿捐赠405万股宁德时代无限售流通股股票。捐赠股 份将用于设立"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资料显示,李平为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廖梅为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二人相识于复 旦大学。本科毕业后,李平投身商界,是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廖梅则是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教授指导 的第一位国内博士生。 2025年4月,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之际,李平、廖梅夫妇宣布为母校一次性捐资10 ...
重庆: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积极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等市级创新平台
快讯· 2025-07-17 19:2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 [1] - 方案提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龙头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1] 技术创新方向 - 鼓励企业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制造业中试平台等市级创新平台 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1] - 加速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快速智能检测评估 智能化精细化拆解 有价元素精细化提取 残余物质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 [1] - 加强核心装备研制 重点向再生利用等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 [1] 企业运营目标 - 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行业盈利能力 [1] - 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重庆: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共建回收服务网点
快讯· 2025-07-17 19:26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速完善回收网络 [1] - 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共建回收服务网点 [1] - 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拓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并延伸开展电动自行车废旧锂电池回收业务 [1] - 鼓励企业建设兼具回收储运和综合利用等功能的大型区域回收利用中心站,实现废旧动力电池短链条、少环节一站式回收利用 [1] 商业模式与协同机制 - 通过合作共建回收服务网点,持续降低单个企业运营成本和安全环保风险 [1] - 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形成高效协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1]
重庆:加强政策支持 利用超长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支持我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快讯· 2025-07-17 19:23
政策支持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强政策支持 [1] - 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及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1] - 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与溯源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技术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 金融与资源保障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1] - 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等要素资源依法足额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