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专家观点 | “绿色金砖”加速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搜狐财经· 2025-07-14 18:05
金砖国家峰会与能源转型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是扩容至11国后的首次峰会,标志着从"区域性协作"向"全球性治理"的关键一步 [1] - 扩容后成员国人口超全球一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占全球1/3,超过G7集团,且包含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 [1] 金砖国家能源转型进展 - 金砖国家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已降至接近50%,主要成员国均已公布零排放目标并设定淘汰煤炭时间表 [2] - 金砖国家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51%(10年前仅15%),中国、印度、巴西为主要推动者,中国保持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国地位 [2] - 风能和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开发项目数量是化石能源项目的两倍 [2]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累计批准绿色融资390亿美元,支持120余个项目,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2] 未来能源合作方向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将成为金砖国家能源转型主要驱动力 [3]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计划重构绿色金融标准、优化融资机制并扩大融资规模 [3] - 金砖国家将在可再生能源、碳市场、ESG等领域积累经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以提升发展中国家话语权 [3]
绿色能源难阻全球碳排放再创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7-14 10:08
全球碳排放趋势 -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达408亿吨,较2023年的403亿吨增加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2] - 自2021年以来全球碳排放一直处于增长趋势,过去10年年均增幅接近1% [2] - 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创历史纪录,但清洁能源扩张速度跟不上全球能源需求增长 [2] 地区碳排放差异 - 过去10年非洲碳排放增长25%,中东增长15%,亚太地区增长超9%,南美和中美洲增长9.3% [3] - 欧洲碳排放呈下降趋势,10年间年均减少1.4%,2024年欧盟碳排放37亿吨,较10年前下降15% [3] - 德国、英国通过政策引导、电气化推进和能效提升持续减排,但东欧和南欧因经济压力推迟煤炭退出计划,排放持平甚至上升 [3] 能源转型现状 - 风电、光伏在规模化扩张,但尚未达到替代化石燃料以降低总排放的水平,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4] - 全球能源结构中"加入"了清洁能源却未"减去"化石能源,导致排放持续攀升 [4] - 除非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趋缓或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否则排放还将持续上升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7-14 09:46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为约束性指标,各省需按此进行考核评估 [2] - 2026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需做好项目储备并优化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规模 [2] - 各省需结合新能源消纳需求,加强调节能力规划建设等配套措施,提高电力系统消纳和调控水平 [2] -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核算以本省级行政区域实际消纳的物理电量为主,以省级绿证账户购买省外的绿证为辅 [4]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需在当年完成,不再转移至2026年 [4] 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 2025年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3] - 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核算以绿证为主 [4] - 2025年对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钢铁、水泥、多晶硅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只监测不考核 [4] 实施与监管要求 -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需会同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将权重和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分解落实到重点用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 [4] - 2025年7月底前需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报送权重分解实施方案 [5] - 2026年2月底前需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报送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 [5] - 电网企业需密切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跨省跨区输送和市场交易 [5] - 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需对监管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开展监管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按季度跟踪监测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的落实情况 [6]
农村能源转型动力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2
农村能源革命核心观点 - 农村能源革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通过可再生能源转型改变乡村能源结构,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 到2025年试点县目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30%,增量占比超60% [2] -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年均可提供73亿吨标准煤能量,相当于当前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 [4] - 农村能源碳达峰将早于全国,因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快、终端消费清洁化加速 [7] 政策与目标 - 国家推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等政策支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推动农村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 [7] 试点案例与模式创新 - 浙江海盐县雪水港村:打造"光伏村",639户完成土灶电气化改造,供电可靠率超99.999% [2] - 云南弥渡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广西宾阳县建成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河南兰考县发展光储充微电网 [3] - 江苏泗洪县"光伏粮仓"项目年收益超百万元,光伏电力用于粮食智能化存储与加工 [4][5][6]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分布式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实现就地生产消费,效率高成本低 [4] - "光伏+农林牧渔""光伏+乡村观光"形成"农—能—旅"融合新业态 [6] - 电动农机渗透率提升,电采暖经济性拐点出现加速散煤替代 [7] 未来增长领域 - 农村用电量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社会,2035年电气化水平超全国均值 [7] - 农业生产、乡村特色产业、旅游业、仓储物流与交通出行四大领域占新增电量超70% [7] 现存挑战 - 项目开发模式与多元用能场景不匹配,基础设施与建设进度不协调 [8] - 政策执行不连续影响预期收益,农村能源统计数据不完整 [8]
两部门: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应在当年完成 不再转移至2026年
快讯· 2025-07-11 17:13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政策调整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需在当年完成 不再允许转移至2026年 [1] - 消纳责任权重核算以本省级行政区域实际消纳的物理电量为主 以购买省外绿证为辅 [1] - 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核算以绿证为主 [1] 重点行业绿色电力消费考核要求 - 2025年将对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1] - 对钢铁 水泥 多晶硅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只监测不考核 [1] 政策实施方式 - 省级行政区域需建立绿证账户用于购买省外绿证 [1] - 政策明确区分了考核行业和监测行业的不同要求 [1]
两部门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快讯· 2025-07-11 17:10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通知,明确2025年为约束性指标,2026年为预期性指标 [1] - 各省需根据2025年完成情况优化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规模,并加强调节能力规划建设等配套措施 [1] - 西藏不参与考核,新疆仅监测 [2] - 湖北、重庆、山西三省未完成2025年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分别差3.0、1.9、0.3个百分点 [2] 2025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 总量消纳责任权重最高为青海、云南、四川(70.0%),最低为福建(24.2%) [2] - 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最高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30.0%),最低为浙江(15.1%) [2] - 湖南、广西、甘肃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超过50%,分别为50.5%、50.8%、53.6% [2] - 上海、广东、重庆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较低,分别为10.7%、12.9%、10.8% [2] 2026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 - 总量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最高仍为青海、云南、四川(70.0%),最低为福建(25.2%) [4] - 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最高为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30.0%),最低为浙江(16.8%) [4] - 湖南、广西、甘肃总量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进一步提升,分别为51.5%、51.8%、54.6% [4] - 上海、广东、重庆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小幅上升,分别为12.4%、14.6%、12.5% [4]
欧佩克研讨会内外,中国能源转型成热议
新华网· 2025-07-11 16:40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在光伏和风能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1] - 中国通过海外项目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近600吉瓦,主要得益于中国新增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创新高 [1]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地位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生产和电动汽车制造方面保持主导地位 [1] - 中国在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1] - 中国在太阳能等领域持续增长,其他形式的能源也相当成熟 [2] 中国海外能源合作 - 中国在刚果(金)推进水电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建设太阳能电站,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2] - 中国积极参与海外清洁能源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 -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其他公司渴望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学习技术和知识 [2] 全球能源市场挑战 - 能源投资持续不足可能导致未来能源可负担性问题 [1] - 世界上许多地区依旧存在能源贫困问题 [1] - 能源转型需采取全面策略,保障能源安全、负担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贡献 - 中国在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贡献无法忽视 [3] - 中国推动全球新能源"现实化",实现技术突破并降低价格 [3] - 中国在光伏、风能、电动化等领域为全球能源体系注入可行路径 [3]
印度尼西亚达南塔拉主权财富基金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后者将联合资助印尼可再生能源及输电项目。
快讯· 2025-07-11 15:13
行业合作 - 印度尼西亚达南塔拉主权财富基金与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将联合资助印尼可再生能源及输电项目 [1]
iGDP创始人胡敏: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紧迫的问题 是确保绿色技术的全球流通
新浪财经· 2025-07-11 09:31
全球气候变暖与减排路径 - 2024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2025年高温热浪持续加剧全球气候目标实现难度[1][6] - 控制全球变暖幅度不超过1.5℃的目标实现难度较高,中国减排政策稳定但美国等国政策存在不确定性[6][10] - 二氧化碳减排对长期温控更关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对短期气温变化影响更大,中国正实施全口径温室气体管理[6][10][15]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型 - 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已成定局,市场力量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但美国政策倒退延缓转型速度[6][11] - 中国"沙戈荒沙漠太阳能和风能基地"试点项目受国际关注,涉及除尘后水资源回收等技术细节[7] - 5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超90GW,但增量仍无法完全满足电力需求增长,部分依赖煤炭[15][16] 绿色技术与供应链 - 清洁能源技术需突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确保全球供应链畅通,如电动汽车电池依赖刚果、印尼等国的关键矿产[14][15] - "电池护照"试点项目通过信息共享追踪电池生态足迹,AI技术可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8][10] - 钢铁行业通过"产品强制性能耗标准"实现全球领先能效,但材料效率仍需提升[17] 制冷技术与电网管理 - 制冷负荷纳入虚拟电厂体系可显著降低电网峰值负荷,苏州、广东等地已实践需求侧管理技术[12] - 低成本制冷技术(如喷雾风扇、个性化设备)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具有公平性意义[12][13] - AI技术可优化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系统性规划,提升储能配置效率[16] 公正转型与国际合作 - 中国煤炭资源型地区转型通过主动规划技术路线(如充电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18] - 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损失损害基金,发达国家需提供资金支持适应项目[19] - 巴基斯坦和印度通过种植红树林等特定树种调节潮汐,缓解洪水灾害[7] ESG发展动态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14项服务,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并推动中国ESG评价标准建立[1][20] - 中国在植树造林领域的投入和成效全球突出,但南欧等地荒地利用不足[7]
中信证券:消纳责任权重大幅提升,为绿电消纳保驾护航
快讯· 2025-07-11 08:09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 202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增幅较大 预计可支撑约4600亿度绿电消纳 对本年度绿电消纳形成较好支撑 [1] - 责任权重增幅分化较为明显 三北地区责任权重提升或停滞 进而影响差价结算机制电量 [1] 行业投资与装机增速 - 三北地区责任权重提升停滞或将推动当地装机增速放缓 行业投资回归理性 [1] 高耗能行业绿电消费考核 - 继电解铝后 钢铁 水泥 多晶硅等高耗能行业纳入绿电消费比例考核 [1] - 高耗能行业考核有望为绿电消纳再添保障 助力绿电&绿证市场发展 [1] 绿电直连模式发展 - 受益于沿海消纳增量空间较大且用户降碳需求增长 绿电直连模式有望快速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