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丽尚国潮: 丽尚国潮关于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9:13
关于子公司丽尚控股 - 丽尚控股2024年末总资产4.80亿元,净资产-1.40亿元,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481.93万元、-3,136.94万元和-14,647.19万元,持续大幅亏损[1] - 丽尚控股主营业务为总部公司管理,2022年度有少量新零售业务[3] - 丽尚控股近三年使用权资产和长期应收款占比较大,长期应收款系向存济医院转租物业形成的应收租赁款[4] - 2024年丽尚控股亏损主要因对外投资损失、转租事项债务重组损失及应收账款减值损失[6] - 丽尚控股2024年计提坏账2,627.84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1,419.78万元[6] 关于丽尚美链 - 丽尚美链2024年营业收入2,419.74万元,净利润-5,306.38万元,2024年末净资产-3,480.34万元[13] - 2025年6月丽尚控股对丽尚美链表决权比例由51.01%降至45.90%,丽尚美链将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3] - 丽尚美链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168.07万元,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丽尚美链担保余额2,897.55万元[14] - 丽尚美链2024年战略调整,业务模式变为以销定采,大幅收缩委托代销和商品分销业务[5] 财务数据 - 丽尚控股及下属子公司2024年合计亏损14,647.19万元,其中归母净利润-12,039.16万元[6] - 丽尚美链及其子公司2024年亏损5,306.38万元,占合并净利润的36.23%[6] - 丽尚控股2024年债务重组损失4,536.65万元,计提坏账2,627.84万元[6] - 丽尚美链2024年末应收账款8,714.4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42.56%[5] - 丽尚美链2024年末短期借款10,539.85万元,占负债总额的43.90%[5]
2025全球独角兽百强榜发布,福田两家企业上榜均在梅林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8:40
全球独角兽榜单表现 - 荣耀位列2025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0名,估值1700亿元人民币 [1][2] - 货拉拉位居第69名,估值670亿元人民币 [1][2] - KK集团排名第331位 [1] 企业核心信息 - 荣耀属于消费电子行业,掌门人为学健 [2] - 货拉拉属于物流行业,掌门人为周胜腹 [2] - 三家企业均位于梅林街道新一代产业园 [1] 产业园区发展 - 新一代产业园由福田燃机电厂改造而成,2024年获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园区创下超2000亿元产值,单位面积产出密度达610万元/平方米 [2] - 园区形成"芯片-终端-应用"垂直产业链,覆盖消费电子、智慧物流、新零售领域 [1][3] 区域产业布局 - 梅林街道贡献福田区近50%工业产值 [3] - 采用"六链融合"模式构建数字智谷生态链条 [3] - 已建设全国首个AI教育科技园,匹配3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3] 企业发展模式 - 形成"链主引领、全链协同"的产业模式 [3] - 企业服务体系覆盖落地支持、金融赋能、出海指导等环节 [3] - 通过AI深度应用推动城市治理示范样本建设 [3]
伪需求的社区团购大撤退,风头正盛的即时零售是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钛媒体APP· 2025-06-30 13:23
社区团购的兴衰 - 社区团购模式通过线上订购与线下自提结合,去除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和店面租金,提供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商品 [1][2] - 2020年下半年资本疯狂涌入,美团优选覆盖全国2000多个市县,单季度补贴超60亿元,拼多多用10亿元补贴团长端 [2] - 2021年美团新业务板块亏损384亿元,优选业务是主要构成,兴盛优选无新融资,十荟团融资款大部分用于偿还旧债 [3] - 失败原因包括高估市场低估成本,仓配模式分拣效率低配送成本高,用户价格敏感忠诚度低,补贴停止后易流失 [3][4] - 即时零售的"分钟达"比社区团购"次日达"更具吸引力,且客单价更高,进一步压缩社区团购市场空间 [4] 即时零售的崛起 - 即时零售满足用户"即需即得"需求,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30分钟内送达,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元 [5][6] - 美团闪购市场份额超50%且已盈利,2025年"618"期间高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超两倍 [6] - 阿里整合饿了么打造"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实现"即时零售"与"电商大促"融合 [6] - 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平台优化供应链和运营效率逐步实现盈利 [7] 即时零售的挑战 - 配送成本高毛利率低,激烈竞争导致补贴压缩利润空间,同质化竞争明显 [8] - 零售行业集中度提高,小店倒闭连锁品牌并购重组加速,零售巨头自营即时零售业务 [9] - 用户忠诚度低价格敏感,平台需与零售巨头自营平台竞争,补贴不断毛利率难提升 [10] - 商品售前售后场景多,平衡用户和商家关系考验运营能力,品牌方可能自建平台 [10] 即时零售的未来发展 - 需回归商业本质,转向高客单价高品质商品服务,吸引中高端消费者 [11] - 优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预测需求动态定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11] - 推进无人机无人车配送,搭建弹性运力网络,强化冷链等专业配送能力 [11] -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配送人员培训管理,承担骑手五险一金成本提升稳定性 [12]
优化消费环境,长三角实施这些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9:39
长三角地区消费环境优化举措 - 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出台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浙江省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年若干举措》,设定2025年目标 [3] - 实施五大行动: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 [3] - 具体措施包括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提升快递物流服务"县到村一日达"覆盖率、打造千万级核心景区、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等 [3] - 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老字号走向大市场"专项行动、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 [3] - 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 [4] - 推动经营主体加入在线"一键和解",探索无理由退货责任保险 [4] 上海市消费升级举措 - 上海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以供给侧创新、消费侧激励、消费环境优化为重点 [5] - 促进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外来消费、新型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 [5] - 打造诚信消费环境,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5] - 服务消费崛起成为潜在新增长引擎,需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5] - 推动"人工智能+消费",优化AI消费品供给与消费环境 [6] - 首发经济、数字消费、银发消费、健康消费等与新兴产业生态紧密相连 [6] 安徽省消费环境优化 - 安徽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开展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 [9] - 清理整治医疗、药品、食品等民生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 [9] - 截至5月底,安徽实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844.86万户,同比增长3.75% [10] 行业影响 - 浙江举措将推动消费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增强全国竞争力 [4] - 上海举措为国际消费市场提供新样本和经验,需提升全球影响力 [7] - 长三角地区优化消费环境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需加强合作打造更优质环境 [10]
“三力”聚合,“首店首发经济”成效显著 我市构建多元化零售生态圈
镇江日报· 2025-06-17 07:51
盒马鲜生句容首店开业 - 盒马鲜生句容首店于6月13日在句容吾悦广场开业,面积约4000平方米,填补当地高品质新零售业态空白 [1] - 盒马鲜生以"日日鲜""盒马工坊"等特色产品和"生鲜超市+餐饮"创新业态吸引消费者 [1] - 开业引发消费热潮,此前镇江首店创下当日客流量超15万人次的记录 [1] 政府政策与市场驱动 - 商务部门通过专题调研、对接企业需求推动"首店经济",成功引入盒马鲜生等新品牌 [1] - 1月至5月市区大市口商圈引进40余家首店品牌,达美乐披萨江苏首店创销售纪录 [2] - 政府推出消费券、街区亮化工程等措施刺激"夜经济",京畿路夜间消费获央视关注 [2] 零售业发展趋势 -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品质提升、消费潜能释放成为零售业新发展方向 [1] - "首店首发经济"成效显著,新零售品牌带来前沿理念和高效运营模式 [2] - 政府、企业、品牌协同构建多元化零售服务体系,推动消费市场升级 [2]
2025新消费市场趋势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2 23:16
新消费市场背景与现状 - 经济增长奠定新消费市场基础,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789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增长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6.8% [1][11][13] - 技术进步推动市场变革,移动互联网普及及大数据、AI技术应用赋能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服务 [1][9] -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国务院计划3-5年构建新型消费体制机制,发改委统筹3000亿元特别国债释放消费潜力 [1][10] - 消费模式呈现四大特点:消费升级(品质/品牌需求提升)、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零售)、数据驱动(精准营销)、共享经济渗透 [1][15][16][18][19] 新消费市场消费者行为 - 需求多样化趋势显著,品质、健康、环保、个性化需求提升,如益生菌食品、定制服装受青睐 [21][22][23][26] - 购买决策受五类因素影响:个人特征(年龄/性别差异)、产品特性(质量/价格)、购物环境(线下布局/线上界面)、社会影响(家庭/社交媒体)、情感因素(情绪/品牌情感) [30][31][32][33] - 行为新趋势包括绿色消费(节能家电增长)、个性化消费(年轻群体主导)、体验式消费(露营/民宿场景) [34][35] 新消费市场重点领域 - 乳业饮料领域创新加速,企业严控质量并推出健康功能性产品 [2] - 宠物经济规模显著增长,产业链完善且新兴业态涌现 [2] - 医美行业进入悦己驱动新周期,项目多样化与科技进步推动革新 [2] - 珠宝钻石领域年轻化趋势明显,培育钻石与黄金消费热度攀升 [2] 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 全渠道零售成主流,线上线下融合通过同价/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等模式实现 [3] - 智能化服务升级,AI与大数椐技术应用于精准营销、智能客服 [3][18] - 供应链优化通过物流技术升级与协同合作降低成本并提升配送效率 [3] - 跨界合作创新常态,零售企业与科技/餐饮/娱乐行业联合打造消费综合体 [3] 新消费市场未来展望 -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旅游/文娱/健康)比重上升 [3] - 绿色低碳产品前景广阔,环保产品/节能家电/有机食品需求增长 [3][34] - 线上线下融合强化,实体零售数字化与电商布局线下体验店 [3] - 年轻消费者与银发经济群体成为两大核心客群 [3]
国家级创新试点!长三角五城入围
国际金融报· 2025-06-10 17:58
政策背景与试点城市名单 - 商务部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五座城市入选 [1] - 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下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2025至2029年每年确定一批试点城市,建设周期为两年 [3] - 试点城市需落实试点方案,在项目规划、改造审批等方面给予便利,统筹政策支持,优化经营环境 [3] - 要求试点城市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案例 [3] 各城市试点特色与举措 上海与南京 - 上海与南京聚焦"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兼顾多元化创新与供应链提升 [5] - 南京发展首发经济,连续三年举办首店、首发经济大会,落地各类首店近千家 [5] - 南京启动"首创金陵"行动,培育本土商业品牌主理人,泸溪河、阿满百香鸡等本地品牌迅速成长,门店遍及全国 [5] - 南京计划对大中型商业按"一店一策"原则推动向融合型、时尚型、主题型商业提升,小型零售业强化上游赋能推动社区型、策展型转型 [6] 苏州 - 苏州侧重"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数字化赋能与政策创新 [6] - 数字化赋能是苏州零售业发展关键驱动力,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营销、高效运营 [6] - 政策创新将为零售企业创造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6] 杭州 - 杭州推动"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与数字化赋能,同时注重供应链提升 [6] - 杭州拥有强大电商基因,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高效优质零售供应链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6] 合肥 - 合肥以"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为基础,强调品质化供给与多元化创新 [7] - 合肥通过提升零售供给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和多样化服务的需求 [7] - 借助多元化创新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零售品牌,提升城市零售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7] 行业影响与展望 - 长三角五城入围试点是机遇也是挑战,各城市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推进零售业创新发展 [7] - 共同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 [7]
卖出600万只枕头的亚朵,栽在一个枕套上
虎嗅APP· 2025-06-07 17:30
核心观点 - 亚朵集团因加盟酒店卫生问题频发引发关注,暴露了加盟模式下的管理矛盾 [2][4][5] - 公司高度依赖加盟模式(自营仅1%),通过快速扩张实现"2000家门店"目标 [8][9] - 新零售业务(如深睡枕)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但加重了加盟商负担 [13][14][16] - 酒店业务面临房价和入住率双降压力,风险主要由加盟商承担 [11][18] 经营模式分析 - 加盟比例高达99%,远高于华住会5%的自营比例 [9] - 2025年Q1新增121家酒店全部来自加盟商 [9] - 加盟商投资回收期3.65年,GOP率70%,优于同行 [10] - 单房造价从13.5万元升至14万元,回报周期延长至3.75年 [10] 业务表现 - 2025年Q1平均房价418元,同比下降12元,入住率70.2%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11] - 加盟模块营收逆势增长23.5%,因收取管理费转嫁经营风险 [11] - 零售业务GMV占比从20.83%提升至36.4%,2024年销量380万只枕头 [13][14] - 线上渠道占比超90%,营销费用增长61.7%至2.83亿元 [14] 加盟商矛盾 - 强制更换枕头(一代70元/个,二代180元/个)增加加盟商成本 [17] - 枕头销售提成10%导致员工精力分散,加盟商非房收入仅占10% [15][16] - 卫生事件半年内两次曝光,影响品牌中高端定位(房价400+元) [5][7] 行业对比 - 华住会11564家酒店自营率5%,亚朵1727家自营率1% [9] - 单房造价低于桔子水晶(16万)和希尔顿欢朋(18万) [10] - 定位中高端市场,推出亚朵3.6和轻奢3.3产品线 [7]
消费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新常态下的新趋势带来新的机遇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6-04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短期更看好可选消费的股价表现,看好品牌力强、基本面稳健、且在国内外有完善供应链布局的可选消费企业;泡泡玛特、瑞幸咖啡、老铺黄金、亚朵集团是2025年下半年在消费行业的首选 [23][28][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环境整体有所回暖,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环比提升,新消费企业异军突起;下半年宏观环境仍有不确定性,但行业供需关系有望重回平衡,新消费趋势为企业带来机遇,可选消费企业更有机会适应趋势实现增长 [3] - 中国消费进入新常态,新消费环境催生新趋势,能适应趋势调整运营策略的企业可扩张收入和市场份额 [24] 各部分总结 2025年上半年回顾 - 尽管经济大环境承压,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25年有小幅反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回升,2025年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改善,3 - 4月增速达5%以上 [7] - 分消费板块看,通讯器材等品类增速远高于均值,体育娱乐用品受益文体旅融合和全民健身意识提升,粮油食品和金银珠宝增速较高,传统消费品类增速多为中单位数,金银珠宝增速受金价上涨驱动 [12] - 消费行业分化明显,传统消费赛道终端需求弱,渠道库存高,促销力度大;新零售企业如泡泡玛特等收入和利润增长高,股价表现好,带动可选消费指数好于必选消费 [16] 2025年中期展望 - 下半年宏观环境不确定,国家或出台政策刺激经济和促消费,各消费子行业供需关系有望平衡,库存压力缓解,竞争格局改善 [23] - 可选消费后续刺激政策有望驱动旅游和餐饮等子行业复苏,悦己消费需求拉动潮玩等行业增长,虽股价和估值已提升,但下半年仍有望好于其他行业;必选消费政策支持有限,客单价承压,但库存正常,收入有望与终端销售同步增长,估值低、股息率高,股价下行空间有限,需求回暖时弹性大 [28][29] 新趋势带来新机遇 低线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 低线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恢复显著,受政策刺激大;高线市场消费者对政策不敏感,且就业压力、资产缩水和关税战影响大 [31] - 低线市场渗透率低,消费力虽受经济影响,但品牌意识和品质诉求提升,对高性价比产品消费意愿有上升空间,看好迎合低线市场趋势的企业 [32] 传统消费赛道持续聚焦性价比 - 消费力不足使消费者关注性价比,倾向购买高性价比产品,企业用价格换销量,加大促销力度,如现饮咖啡行业,也开发高性价比产品,如百胜中国 [38][39] 悦己消费与情绪消费需求旺盛 - 消费者关注从基本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对悦己消费品热情高,企业需通过产品设计等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48] - 潮玩行业高速增长,泡泡玛特是典型代表,产品有收藏价值和情感体验,市场需求对经济周期有防御性 [49][51][54] - “五一”旅游带动消费增长,旅游消费呈现体验化、悦己化特点,年轻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旅游模式多样 [55][59] - 化妆品行业逐步回暖,2025年1 - 4月同比增长4%,4月销售淡季同比增长7.2%,消费者对悦己消费日趋理智,国际品牌受认可 [61][65] 行业去库存有望进入尾声 - 2024年部分消费板块渠道库存压力大,如乳制品、运动服饰和啤酒行业;2025年618后大部分企业库存基本回到正常水平,下半年库存压力环比缓解 [66][68][71] - 企业将采取谨慎发货策略,聚焦渠道库存和产品新鲜度管理,健康库存有望改善零售折扣和行业竞争环境 [71] 关税战无法阻止中国消费企业出海的脚步 - 国内消费环境下,出海是企业重要发展策略,虽中美贸易战有不确定性,但企业出海热情高涨,多数港股新上市和拟上市消费企业将拓展海外业务作为募资目的 [73] - 众多企业有海外业务拓展计划,如沪上阿姨海外开店、蜜雪冰城搭建海外供应链等 [74] 重点消费行业2025年中期展望 运动服饰行业 - 渠道库存将基本正常,促销力度环比减小,新产品销售占比有望提升,零售折扣有望稳定或改善,看好强化品牌力等的国内龙头企业 [30] 啤酒行业 - 短期销售单价承压,长期高端化与消费力和意愿正相关,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压力不大,企业将开拓采购来源和优化生产效率 [30] 液态奶行业 - 渠道库存有望健康,需求奶价见底后弱复苏,规模低速增长,销售价格稳定,产品结构向白奶倾斜,蒙牛经营效率改善空间大 [30] 奶粉行业 - 人口出生率下降使终端需求疲弱,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头部企业抢占份额 [30] 化妆品行业 - 下半年进入增长轨道确定性增强,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研发和科技壁垒,盈利重要性提升 [30] 餐饮行业 - 消费趋势好转,客流和翻台率改善,整体有望触底反弹,看好餐饮品牌出海趋势 [30] 酒店旅游行业 - 下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出行人次有增长空间,受低线市场渗透、银发经济、Z世代消费和出入境游恢复等因素驱动,旅游群体结构改变,增量以年轻和低消费力消费者为主 [30]
泡泡玛特:Labubu成全球超级IP,现象级热潮有望推动2Q25收入加速增长-20250528
浦银国际证券· 2025-05-2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泡泡玛特评级为买入,目标价293.9港元,潜在升幅+26.0%,目前股价233.2港元 [6][14][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Labubu 3.0引发全球现象级热潮,成为全球最热门潮玩IP,在社交媒体与搜索软件搜索量大幅领先,线下门店大排长龙,名流与网红助推热度 [1] - 海外热度反哺中国市场,预计泡泡玛特5 - 6月销售增速在4月基础上持续加速,驱动2Q25国内收入同比增长95% - 100% [2] - 2025年欧美市场取代东南亚成海外扩张主要引擎,1Q25美国收入同比增长895% - 900%,欧洲同比增长600% - 605%,预计2Q25海外收入至少维持此增速 [3] - 大幅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和目标价,对2025/2026收入预测上调17%/15%,利润预测上调20%/18%,基于DCF估值法上调目标价至293.9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7.32亿、378.17亿、484.23亿元,同比变动97.4%、47.0%、2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30亿、108.35亿、144.81亿元,同比变动124.9%、54.1%、33.7% [5]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7.2%、68.1%、68.6%;经营利润率分别为34.8%、36.8%、38.1% [12] 情景假设 - 乐观情景:目标价366.6港元,概率25%,2025年零售及机器人门店同比增长超300家,毛利率同比提升80bps,经营利润率提升超450bps [20] - 悲观情景:目标价249.3港元,概率20%,2025年零售及机器人门店同比增长100家,毛利率同比持平,经营利润率提升250bps [20]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还对李宁、安踏体育等多家消费行业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涉及运动服饰、零售餐饮、啤酒、乳制品、新零售、化妆品、酒店、线上旅游等多个细分行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