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餐饮

搜索文档
西贝对质罗永浩的第四天:后厨禁参观、全线换油,客流不降反增
新浪财经· 2025-09-14 16:23
公司运营调整 - 暂停全国370家门店后厨参观活动以保证正常运营[3] - 门店已全部采用非转基因食用油替代此前使用的转基因油[15][16] 客流与营收影响 - 广州地区门店客流量减少20%-30% 日均营业额减少约2-3万元[6] - 北京地区部分门店客流量不降反增 周末出现客流提升现象[3][7] - 午市时段多家门店仍接近满客状态[3] 食品安全管理 - 强调采用中央厨房模式配送净菜半成品 符合国家2024年对连锁餐饮的规定[8] - 实行先进先出库存管理 日均消耗食材约600客用量[13] - 所有食材均通过自有供应链采购 配有食安专员每日检查[10][13] 企业社会责任 - 为员工子女提供每学期1000元教育补贴[4][20] - 在新疆等偏远地区捐建学校[4][20] - 2024年起增加员工奖金发放 设置500元/月能力提升奖励[19][20] 管理层回应 - 创始人贾国龙强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管理态度[18] - 厨师团队对外表示对厨房卫生和操作安全有高度信心[3][7][22] - 公司表示欢迎任何层面包括顾客的监督[22]
餐饮老板眼中的预制菜和现做
经济观察报· 2025-09-14 16:12
预制菜定义争议 - 预制菜定义存在行业与消费者认知差异 餐饮企业高层认为经中央厨房腌制后需现场烹制的不属于预制菜 但消费者普遍认为非新鲜现做的都算预制菜[2] - 国家六部委2024年定义预制菜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不添加防腐剂 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2]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明确表示 由餐厅自建中央厨房当日配送且未完全熟制的半成品不属于国家定义的预制菜范畴[2] 餐饮企业运营模式差异 - 西贝与罗永浩就是否使用预制菜产生公开争议 罗永浩指西贝"100%撒谎"否认使用预制菜[3] - 连锁餐饮通过中央厨房实现标准化 可保障食品安全和口味一致性 但需较大厨房面积且效率较低[4] - 乡村基选择关闭中央厨房坚持现炒模式 认为现炒才能保留"家的味道"尽管存在咸淡不一问题[4] - 饺子等品类工业化程度较低 现包才能保证口感 而米饭类食品更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5] 行业发展方向 - 日本餐饮竞争经验表明 过度使用预制食材会导致口味下降并丧失核心竞争力[5] - 餐饮经营者可采用炒菜机器人等新技术平衡现炒需求与运营效率[5] - 行业专家建议聚焦食品安全、健康和美味本质 通过标准明确和信息公开解决认知分歧[5]
罗永浩发博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信良记董事长“悬赏20万元”叫板罗永浩,餐饮人“预制菜”现实困境求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5:57
核心观点 - 新辣道创始人李剑悬赏20万元挑战罗永浩关于"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言论 引发餐饮行业对预制菜定义、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知情权的公开论战[1][4][9] - 论战凸显预制菜国家标准缺失下的行业困境 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冷冻原料是否等同于预制菜、工业化加工是否危害健康以及企业信息公示的合理性[3][8][13] - 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将明确科学定义并可能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使用情况 为行业标准化和消费者信任重建提供基础[16][17] 事件背景 - 罗永浩在9月12日直播中批评西贝使用预制菜 指控其存在"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等问题 直播在线人数超10万[5][7] - 李剑于9月13日通过视频号直播公开回应 强调自身拥有30年餐饮行业全链条经验 曾成功完成十亿元战略并购[2] - 罗永浩在9月13日晚间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表示期待国家标准出台[17] 争议焦点:预制菜定义 - 罗永浩将冷冻原料(如冷冻海鲜肉、腌制半成品)均归类为预制菜 并展示西贝使用的去骨黄花鱼柳等产品具有18个月保质期[7][8] - 李剑指责该定义存在逻辑陷阱 指出冷冻技术是全球肉类供应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关键应关注原料品牌可靠性而非"鲜冻"概念[8] - 贾国龙(西贝)区分预制菜(中央厨房成品加热)与预加工(门店完成最终烹饪) 强调公司"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15] 行业立场与论据 - 李剑认为现炒饭菜存在未知风险(蔬菜农药残留、肉类腐败、调料非法添加) 而品牌冷冻原料更安全可靠[8] - 指出连锁餐饮基本以预加工为主 冷冻是保鲜最佳技术之一 酱油、味精等调味料普遍含添加剂[9][14] - 批评罗永浩要求企业公示预制菜等同于逼迫贴"负面标签" 将缺乏标准的概念与"不健康"强行挂钩[13] 消费者知情权争议 - 罗永浩主张推动预制菜信息透明化 以老乡鸡为例表扬其明确标注餐品加工等级(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10][11] - 李剑反驳称公示要求是行业霸凌 在缺乏科学标准下会导致企业陷入"不敢承认或说谎"的死局[13] - 贾国龙表示预制工艺无处不在(如净菜加工) 全面标注需列出化学名词反而引发消费者误解[14] 行业影响与标准进展 - 六部门(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等)于2024年3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及不添加防腐剂等要求[16]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能强制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17] - 标准出台将解决定义模糊问题 使企业聚焦产品安全与品质提升而非概念自证[17]
餐饮老板眼中的预制菜和现做
搜狐财经· 2025-09-14 15:53
预制菜定义争议 - 预制菜国家定义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且不添加防腐剂的预包装菜肴 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3] - 连锁餐饮认为中央厨房统一配送的半成品或现场烹制的冷冻半成品若未预先完全熟制或由餐厅中央厨房当日配送则不属于国家定义的预制菜范畴[3] - 消费者普遍认知中只要不是新鲜现做的菜品均属于预制菜 与国家定义存在分歧[2][6] 餐饮企业运营模式差异 - 连锁餐厅通过中央厨房进行食材预加工和标准化处理以实现百店一味和品质稳定 并保障食品安全[5] - 部分品牌如乡村基坚持现炒模式以保持菜品锅气和家庭风味 认为现炒更符合消费者需求[5] - 饺子等品类对工业化加工敏感度较高 现包现做更能保证口感 而米饭类菜品工业化程度相对更高[6] 行业标准化与消费者认知冲突 - 餐饮企业为实现连锁化和标准化需采用中央厨房和预加工模式 否则难以保证多门店菜品口感一致性和运营效率[5] - 消费者关注点集中于食品安全 健康 美味和物有所值而非预制菜定义本身[6] - 日本餐饮市场经验表明正餐企业过度依赖预制食材可能导致口味下降和竞争力丧失[6]
罗永浩最新发文: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搜狐财经· 2025-09-14 13:43
公司动态 - 西贝餐饮集团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 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称门店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强调中央厨房仅进行原料预加工[1] - 公司创始人明确区分预制与预制菜概念 指出预加工环节包括羊排切割等标准化处理 但所有做熟环节均在门店完成[1] - 西贝主食类产品如馒头在中央厨房做熟 符合国家标准中面点类允许工厂制作后门店加热的规定[1] 行业监管 - 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 - 新标准将首次把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部分专家建议实施强制披露要求[2] - 公众人物呼吁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标注预制菜使用情况 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后将为预制菜身份提供统一认定依据[1][2]
罗永浩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59
9月13日晚,罗永浩微博最新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全文如下: 好吧,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 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此前,13日下午罗永浩发微博转发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配文称:"太好了,万众期待!!! 再次重申我 的立场(以免被讹传和误解):1.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 省事儿,赶时间,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2.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 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回顾事件始末: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称"几乎全是预制菜"。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 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9月11日晚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回应争议时明确表态,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同时直指罗永浩此前 的相关言论已对西贝的品牌声誉与经营造成极大伤害。 当晚,对于贾国龙要起诉的言论,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回应。罗永浩回应称"好,来吧",并表示 西贝"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随后,罗永浩还发布 ...
你相信罗永浩,那就不要再去购物中心吃饭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33
最近,著名大V罗永浩和西贝因为"预制菜"争议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看了罗永浩的直播,更加积极地去西贝的门店探店,看到各种中央厨房预处理食材, 还真有人发问,为什么西贝不每天进货(有部分商品是每天进货)。殊不知,他们已经被狡猾的罗永浩抛弃了,因为罗永浩自己的口风,从一开始就变了。 按照直播信息,罗永浩强调,自己不是反对预制菜,只是反对没有告知。且不说公众对于预制菜的负面情绪,以及行业标准和公众认知之间的差距。但是, 在罗永浩发微博的时候他自己也很清楚,那就是预制菜三个字是引发大众情绪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但是很快罗永浩应该明白过来,六部委发文曾经明确过预制菜的"定义范围",自己煽动大家反对预制菜,似乎有点不妥,所以很快见风使舵。那么食品和餐 饮行业为什么需要预制菜?为什么国家允许预制菜的存在? 其实那位发问者虽然是门外汉,但是却问到了"点子"上?答案恰恰是,国家允许预制菜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连锁企业这样就不必要每天进货了(在某些品 类)。因为效率,因为安全问题。 在西贝和罗永浩事件爆发后,和很多公众支持罗永浩不同,很多行业人士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西贝,原因何在?不明原因的人可能以为是所谓的企业家阶 层"抱团",但是实 ...
罗永浩发文:西贝的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搜狐财经· 2025-09-14 11:49
9月14日晚。罗永浩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 心。" 此前,13日下午罗永浩转发媒体关于"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的报道,配文称: 太好了,万众期待!!! 再次重申我的立场(以免被讹传和误解):1、我不反对预制菜,在某些情况下,我甚至会主动选择预制菜,比如图省事儿,赶 时间,没胃口时对付一下等等。2、既然预制菜合法,餐馆当然有权使用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9月10日,罗永浩发博公开吐槽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西贝"陷入预制菜舆论风波。11日贾国龙在采访中称西贝全国370家店全部开放,向 大众透明。并表示一定会起诉罗永浩。此后双方展开骂战,掀起预制菜舆论风波。 相关报道: 来源:@罗永浩、此前报道 ...
罗永浩: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财联社· 2025-09-14 10:41
罗永浩与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于9月10日公开批评西贝莜面村"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引发舆论关注 [5]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宣布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称其言论对品牌声誉和经营造成重大伤害 [6] - 罗永浩立即回应诉讼威胁 并悬赏10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 [7][8] 双方立场与定义分歧 - 罗永浩重申不反对预制菜 但强调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 餐馆有权使用预制菜但需明确告知 [3] - 贾国龙坚持按国家标准定义预制菜 区分"预制工艺"与"预制菜" 称所有餐饮企业均涉及预制工艺 [4] - 双方均采取强硬态度 贾国龙表示"哪怕生意不做了也要打官司" 罗永浩指控西贝"100%撒谎" [4][9] 事件对西贝经营的实际影响 - 西贝门店营业额出现显著下滑:9月10-11日日均损失100万元 9月12日预估损失200-300万元 [4] - 贾国龙承认陷入"自证循环" 品牌陷入公关危机且需应对实际经营压力 [4] - 罗永浩于9月13日宣布事件告一段落 同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 [1]
记者探访成都西贝:“罗永浩菜单”已上线 食客表示以为不用排队,结果还是等了
新浪财经· 2025-09-14 10:15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与西贝集团就预制菜透明度问题持续争议 罗永浩在直播中强调推动预制菜透明化和维护消费者知情权而非反对预制菜本身 直播开播一分钟抖音在线人数突破10万[1] 西贝应对措施 - 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包含13道菜品 提供菜品详解和配料清单服务 允许消费者根据需求增减菜品[3] - 开放后厨参观服务 参观者需填写健康声明并确认无传染性疾病等健康问题[5][6] - 提供纸质版食品配料详细清单 涵盖莜面鱼鱼 草原嫩烤羊排等多款菜品 包含品相 配料和工艺说明 每页附二维码可观看制作视频[6] - 部分菜品如炒鸡蛋坚持现场炒制 凉菜类可能提前配菜 葱香烤鱼等采用中央厨房预加工半成品[8][10] 门店运营影响 - 成都万象城门店午间客流量较平时减少 带孩子的家长为主要客群[3] - 周末午餐时段门店满座且出现排队现象 有食客因直播预期客流减少但实际仍需排队[1][11] - 争议未显著影响家庭客群就餐意愿 多数家长表示不关注预制菜风波 选择西贝因孩子喜好[13] 行业实践参考 - 罗永浩点赞老乡鸡的菜品加工分类标注方式(餐厅现做 半预制 复热预制) 以颜色区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8] - 西贝服务员认为公司符合行业规范 相较于私房菜等餐饮形式更具标准化优势[10] 品牌战略调整 - 西贝自2024年底从地域风味转型为"家庭欢乐餐厅" 更新品牌logo并去掉"莜面"符号 广告语改为"家有宝贝 就吃西贝"[13] - 门店设置儿童导向设施如涂色画本 蜡笔和绘本样式菜单 强化家庭用餐场景体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