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英伟达野望:以Lepton打造全球算力聚合平台
财通证券· 2025-08-10 19:15
核心观点 - 英伟达通过收购Lepton AI打造全球算力聚合平台,旨在构建从硬件到终端客户的闭环AI算力生态[5][8] - Lepton平台采用轻资产模式,通过整合第三方GPU云服务商资源为开发者提供增值服务[8] - 该战略使英伟达从芯片供应商转型为算力服务商,掌握终端客户并开辟持续性收入来源[5][27] 英伟达收购Lepton的战略意图 - 2025年4月斥资数亿美元收购成立仅两年的Lepton AI,5月推出NVIDIA DGX Cloud Lepton平台[5][8] - Lepton在Semianalysis评级中位列黄金级,与Nebius、Oracle、Azure同级,仅次于CoreWeave[8][9][10] - 平台采用"高德打车"模式,聚合20余家GPU云服务商包括AWS、CoreWeave等[8][24][25] - 黄仁勋称目标为"打造行星级AI工厂",连接全球GPU提供商与开发者[5][8] Lepton平台的三方价值网络 对开发者的价值 - 提供统一开发环境,集成CUDA、NIM等英伟达软件栈,降低学习成本[14][16] - 支持跨云服务商自由切换,实时比价优化成本,避免供应商锁定[18][20] - 提供GPU全生命周期监控,节点健康状态可视化,集成预训练模型等工具[21][22][23] 对云服务商的价值 - 为中小云商提供分销渠道提高GPU出租率,合作伙伴包括AWS等20家厂商[24][25][27] - 大型云商面临"囚徒困境",担忧被排除在生态外导致客户流失[26][27] 对英伟达的价值 - 终端客户需注册英伟达账户,实现从芯片供应到客户直达的转变[27][28] - 开辟软件服务收入提升估值确定性,毛利率高于硬件销售[27][29] - 通过平台数据洞察AI开发趋势,优化芯片和生态产品[30] 行业投资建议 海外标的 - 核心关注NVIDIA、台积电、博通、AMD等算力基座厂商[5][31] 国内方向 - 液冷技术链:英维克、曙光数创等[5][31] - 电源设备:欧陆通、麦格米特等[5][31] - GPU/CPU厂商:海光信息、寒武纪、摩尔线程等[5][31]
滨江服务(03316)拟与宇泛智能在AI智能化发展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18:38
战略合作内容 - 滨江服务下属全资子公司滨江物业与宇泛智能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从2025年8月10日开始 [1] - 双方将在AI智能化发展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 - 合作范围包括物业AI智能化领域的方案研发、产品试用及市场商用推广 [1] 合作目标 - 运营效率提升:通过AI替代人工重复性流程处理,降低错误率及提升回应速度,结合无人机、机器人及AI视觉识别自动检测故障及隐患 [1] - 能耗管理与降低成本:改造升级照明、空调设备,利用AI分析水电能耗数据并实现设备能耗自动调节 [1] - 服务体验升级:建立无感通行及智能化助理,分析信息数据并协助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升业主便利性及安全性 [1] - 机器人应用服务:在园区末端运送、深度清洁及垃圾上门清运等场景实现机器人安全高效服务 [1] 合作机制 - 宇泛智能将与滨江服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自研及共研各项方案与产品 [2] - 确保相关新产品新技术在滨江服务的优先应用,并不断提升功能至可商用推广及行业领先水平 [2]
中信证券:GPT-5发布,美股科技领域建议布局AI计算芯片等
巨潮资讯· 2025-08-10 18:29
GPT-5模型发布 - OpenAI近期发布GPT-5,推理能力进步明显,定价与Gemini 2.5 Pro等主流模型持平,性价比显著提升 [1] - GPT-5在垂类场景如编程和医疗上测评表现不错,展现出良好的场景拓展潜力 [1] 模型厂商快速迭代的影响 - 科技巨头在前沿模型领域的军备竞赛加剧 [1] - 推理&scaling law&多模态等技术推动算力持续爆炸式增长 [1] - 推理能力提升可能解锁复杂应用场景 [1] 美股科技领域投资建议 - 建议围绕基础设施、AI应用等环节布局 [1] - 重点领域包括AI计算芯片、HBM、AI网络设备、IDC、基础&应用软件、互联网服务等 [1] GPT-5核心亮点 - 幻觉显著降低:GPT-5在多个测评中的错误率仅为o3的20%,在概念理解测试LongFact-Concepts和对象理解测试LongFact-Objects中错误率分别为0.7%和0.8%,而o3分别为4.5%和5.1% [1] - 推理效率提升:GPT-5用更少的思考时间输出更好的结果,比o3的输出token减少50-80%的情况下表现更好 [1] - 推理成本降低:GPT-5 main定价为输入1.25美元/百万token,输出10美元/百万token,较o3(输入2美元/百万token,输出8美元/百万token)小幅降低,与Gemini 2.5 Pro齐平 [1] - 性价比提升原因:GPT-5内嵌实时路由器,可根据对话复杂度、工具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型,并能持续学习用户行为优化分配策略 [1]
“这才是美国惧怕、打压中国AI的真正原因”
新浪财经· 2025-08-10 18:23
开源软件的价值与现状 - 开源软件构成数字技术基础并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 哈佛大学2024年报告显示其创造价值达8.8万亿美元 相当于日本GDP两倍以上 [1] - 开源理念(四大自由)已成为数字从业者共识 被视为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 [1] 人工智能开源争议背景 - OpenAI在2023年发布GPT-4时转向闭源 但2025年4月因DeepSeek开源模型成功重新拥抱开源 反映技术演化中生产关系的不确定性 [2] - 开源争议已超越技术治理范畴 成为影响AI技术革命方向的关键议题 [2] 开源人工智能的复杂性 - 开放维度包括计算框架工具(如TensorFlow)、模型权重(如Llama)、训练数据/算力资源 厂商通常仅开放前两者导致技术复现困难 [4] - 许可协议存在限制性条款(如Llama 4限定非商业主体及月活<7亿企业) 与传统开源软件"四大自由"形成对比 [4] - 被批评为"公开洗地"(openwashing) 即企业为声誉或法律规避的投机行为 非实质践行开源精神 [5] 开源定义与法律影响 - 开放源代码促进会2024年提出首个开源AI定义 要求数据/代码/权重全面开放 但数据版权争议使该要求面临现实挑战 [5]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为开源AI提供豁免保护 但未明确定义边界 导致概念争议直接影响司法实践利益分配 [6] 开源对AI发展的价值争议 - 质疑观点认为闭源模型在"规模定律"下性能更优 如GPT-4因数据/算力投入转为商业秘密而闭源 [8] - DeepSeek V3/R1开源模型2025年证明资源约束下仍可实现高性能 促使OpenAI承认策略失误 [9] - IBM 2024年调研显示使用开源AI的企业51%实现投资回报 高于闭源企业的41% [10] 开源与AI安全风险 - 反对观点认为开源会放大失控风险(如模型安全性不足、研究资源结构性偏差、能力误用) [12] - 支持观点反驳称开源促进安全系统设计 且无证据表明AI比汽车/计算机更具武器属性 [12][13] - 美国政策存在分歧:拜登政府2023年行政令加重开源合规负担 特朗普政府采用"增量风险"评估后取消限制 [14] 地缘政治影响 - 开源AI削弱美国算力芯片出口管制效果(如DeepSeek案例) 但未终结技术竞争 反而激发更复杂生态扩散策略 [17] - 历史对比:开源加密软件曾打破政府管制 但开源AI可能强化而非缓解大国竞争格局 [16][17] 未来演化关键矛盾 - 争议本质涉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国家与市场关系重构、国际权力结构变迁 [18] - 技术范式变迁可能性存在 开源已打开多重路线探索空间 可能创造"后福特主义"产业格局 [10][18]
滨江服务(03316) - 自愿性公告战略合作协议
2025-08-10 18:23
战略合作 - 滨江物业与宇泛智能2025年8月10日订立战略合作协议[4] - 双方在AI智能化及机器人应用领域合作[4] - 宇泛智能确保新产品新技术优先应用[5] 合作目标 - 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升级服务体验、应用机器人服务[7] - 宇泛智能降低社区运营成本[8]
周末!三大利好来袭!最高250%,关税大消息!两连板牛股,遭证监会立案!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8-10 18:2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政策 - 河南省设立3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 [2]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十条专项支持政策 [2] - 湖北成立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并发布首个医疗服务价格标准,相关概念股倍益康周涨21%、创新医疗涨18% [2]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CPI环比上涨0.4%(上月降0.1%),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涨0.8%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3] - PPI环比降0.2%(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降3.6% [3] 资本市场动态 - 证监会强调严把IPO入口关,培育长期资本,深化科创板改革并健全股债期产品体系 [4] - 本周新股宏远股份发行价12.34元,解禁市值2325.48亿元(海光信息占1957.11亿元) [12][14][15] 房地产政策 - 北京优化五环外住房限购政策,取消符合条件家庭购房套数限制,并加大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6] 公司事件 - 际华集团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此前31个交易日累计涨超60%,近两日成交额达19.5亿、28.45亿元 [7] 国际经贸与科技 - 特朗普计划对华征收最高250%药品关税,分阶段实施以推动本土生产 [9] - 美股纳指创新高,苹果周涨13%(2020年7月以来最佳),英伟达股价创收盘新高 [10] 行业会议与数据发布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举办,聚焦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8] - 7月工业增加值、社零等经济数据及M2、社融数据将于本周公布 [8]
财信证券宏观策略周报(8.11-8.15):指数短期维持高位震荡,关注哑铃策略及反内卷方向-20250810
财信证券· 2025-08-10 17:48
核心观点 - 指数短期维持高位震荡,中期仍处于震荡向上阶段,但短期上行动能有所收缩,市场进入震荡走势概率偏大 [5][8] - 近期可关注高景气板块的低吸轮动机会,包括哑铃策略的高股息及小微盘方向、反内卷方向、美联储降息方向及中报有望超预期的方向 [5][13][14][15] - 7月份PPI环比降幅缩窄验证了反内卷提振物价的实效,反内卷推进力度及需求端政策出台是影响A股指数高度的重要因素 [8][14] - 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大幅提升,利好创新药、贵金属等方向 [12][14] 大势研判 - A股反弹至前高附近,但指数上涨顺畅度有待提升,成交额有所萎缩,高股息风格接替科技风格,进攻资金行为偏短期化 [5][8] - 市场接近前期压力位,近期进入震荡走势概率偏大,风格以快速轮动为主,成交额可能继续萎缩 [5][8] - 操作层面建议以波动操作、轮动低吸为主,等待基本面利好配合 [5][8] 投资建议 - 哑铃策略的高股息及小微盘方向:高股息受益于无风险收益率低位震荡,小微盘股受益于资金市值下沉策略 [13] - 反内卷方向:关注钢铁、煤炭、光伏,7月份PPI环比降幅缩窄验证反内卷实效 [14] - 美联储降息方向:关注创新药、贵金属,9月降息概率大幅提升 [14] - 中报超预期方向:海外算力、风电、航运、军工、新消费等 [15] 重点跟踪 - 反内卷方面:7月PPI环比降幅缩窄0.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1.9个百分点 [8] - 关税方面:美国与越南、日本、欧盟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关税税率较此前"暂缓期"内水平上调 [9] - 海外方面: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录得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1万人,经济数据接近转折点 [12] A股行情回顾 -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2.11%,深证成指上涨1.25%,中小100上涨1.24%,创业板指上涨0.49% [16] - 行业板块方面,国防军工、有色金属、机械设备涨幅居前 [16] - 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6728.83亿元,较前一周下降6.27% [16] - 风格上中小盘股占优,中证1000上涨2.51%,中证500上涨1.78% [17] 行业高频数据 - 水泥价格指数全国值为150.00点 [23] - 工业机器人产量当月同比增速为50.00% [25]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为2000.00点 [28] - 煤炭库存CCTD主流港口合计为5000.00万吨 [29] 市场估值水平 - 万得全A指数市盈率为20.00倍 [35] - 万得全A指数市净率为2.00倍 [36] 市场资金跟踪 - 两市融资余额每周变化为1000.00亿元 [37] - 融资买入额占万得全A比例为15.00% [40] -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当月值为1000.00亿元 [42]
大厂战投,重现活跃
财联社· 2025-08-10 17:36
大厂战投重现活跃 - 互联网大厂战略投资在AI领域风起云涌的当下重新活跃,将其作为与业务并行的抓手,加速展开AI时代的卡位竞赛 [4] - 阿里领投核聚变初创企业诺瓦聚变的天使轮投资,金额达到亿元级别,投资布局延伸至AI产业链上游 [3] - 京东、美团和蚂蚁集团近期频繁对外投资,尤其是京东一天内连续官宣领投三家具身智能项目 [4] 阿里系投资策略 - 阿里战投在生成式AI浪潮中成为最活跃的战略投资方之一,对大语言模型细分领域的月之暗面、MiniMax、智谱、百川智能以及零一万物等项目进行了出资覆盖 [5] - 阿里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6] - 阿里云战投今年公开投资事件共三起,涉及云原生项目环界云计算、AI计算基础设施平台硅基流动以及AI Agent开发平台BetterYeah AI [6] - 阿里集团战投今年共有7起投资事件,涉及家居定制服务、机器人、升学规划服务等多个领域,多数与人工智能强相关 [7] 京东蚂蚁美团投资策略 - 蚂蚁集团今年出手项目高度集中在具身智能产业链,包括星海图、星尘智能、宇树科技以及灵心巧手等,并成立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 [8] - 美团延续"扫货式"出手策略,投资了星海图、它石智航、自变量机器人、银河通用、宇树科技等具身智能项目 [10] - 京东从7月起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RoboScience以及帕西尼等具身智能项目接连出资,近期将接入逐际动力、帕西尼机器人等 [11][12] 字节腾讯投资策略 - 字节跳动内部战投沉寂依旧,今年只对外投资了影眸科技一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收购了穿戴式音频设备厂商Oladance [14] - 腾讯今年出手项目共计21个,分散在各个不同领域,无明显人工智能聚焦趋势,但对多个AI头部项目如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和乐聚机器人等有参与 [16] - 字节在大模型商业化上野心非常大,今年对外销售KPI是10亿token/天,明年目标100亿token/天 [15]
因赛集团:因赛AI大模型和算法双备案成功
中证网· 2025-08-10 17:14
公司AI大模型合规化进展 - 因赛AI于8月10日通过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大模型备案),备案号为Guangdong-InsightAIGC-202507010058 [1] - 公司已于2024年6月完成视频生成算法备案,备案编号为网信算备440113682565601240017号 [1] - 目前公司已同时完成大模型备案及算法备案,标志着AI大模型正式进入合规化发展阶段 [1] 公司AI商业化进程 - 随着大模型和算法备案的完成,公司AI商业化进程正在持续推进 [1]
GPT-5问题太多,奥特曼带团回应一切,图表弄错是因「太累了」
36氪· 2025-08-10 16:55
GPT-5发布与用户反馈 - GPT-5发布后因性能未达预期引发广泛吐槽,包括数学、逻辑、编码任务中的失误[1] - 用户对GPT-5的失望情绪集中在版本强制替换GPT-4o且性能未显著提升[2] - 发布会上出现基准分数图表错误,被网友调侃为「图表犯罪」[6][7] 版本策略调整 - 公司因用户强烈抗议决定恢复Plus用户对GPT-4o的访问权限[3][9] - 团队正在研究同时保留GPT-4o和GPT-4.1的可能性[3] - 用户界面将改进以支持手动触发思考模式,并提高速率限制[9] 技术改进方向 - GPT-5在安全方面降低拒绝率(从GPT-4o的4.8%降至2.1%)并增强越狱防护[16][18] - 模型减少谄媚性回复以避免强化负面情绪[19] - 生物安全过滤存在过度修正问题,公司正在优化标记准确率[20] 模型能力对比 - GPT-5在推理能力、创造力、指令遵循和用户意图对齐方面显著优于GPT-4[30][33] - 编程能力上,GPT-5-thinking被称为公司发布的最佳编程模型[34] - 新模型在幻觉减少方面表现突出,但用户需时间感知差异[32] 未来规划 - 公司考虑按token计量使用量并探索订阅与API的整合方案[12] - 长上下文支持因计算资源限制暂未实现百万级目标[35] - 团队将持续优化工具使用功能,API端点的工具调用能力已增强[32] 产品交互优化 - 新语音模型改进指令遵循和响应质量[15] - 默认交互风格更中立,但支持通过指令自定义[25] - 聊天气泡颜色功能向所有用户开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