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合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华正新材股价跌5.28%,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93.32万股浮亏损失218.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48
股价表现 - 华正新材9月23日股价下跌5.28%至42.00元/股 成交额2.79亿元 换手率4.55% 总市值59.6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中覆铜板占比77.57% 交通物流用复合材料占7.75% 导热材料占7.09% 功能性复合材料占3.83% 其他业务占3.76% [1] - 公司主营覆铜板、绝缘材料和热塑性蜂窝板等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93.32万股(占流通股0.66%) 当日浮亏218.37万元 [2]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持有3.52万股(占基金净值1.16%) 为第三大重仓股 当日浮亏8.24万元 [4] 相关基金表现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规模27.65亿元 今年收益38.8%(同类1168/4220) 近一年收益76.35%(同类1096/3814) 成立以来收益272.55% [2] - 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规模9132.4万元 今年收益52.5%(同类397/4220) 近一年收益105.71%(同类443/3814) 成立以来收益98.57% [4] 基金经理信息 - 王平管理招商量化精选股票A 任职15年98天 管理规模166.87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272.34% [3] - 邓童管理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 任职3年306天 管理规模109.02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71.39% [5]
半年狂揽17.85亿 国内这家头部新能源胶企即将IPO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22 15:20
道生天合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85亿元,同比上升46.77%;归母净利润8632.51万元,同比上升65.06%;扣非净利润7482.37万元,同比上升 55.76%;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5亿元,同比上升32.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524.48万元,同比上升48.6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4957.07万元,同比上升41.03%;负债率49.97%,投资收益-341.44万元,财务费用354.6万元,毛利率12.43%。 此次道生天合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为13,188.00万股,拟募资6.94亿元,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 料树脂系统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此举将极大增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高增长赛道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其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式发展。 技术为基:构筑绿色能源的"材料护城河" 作为中国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道生天合"或"公司")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稳健的财务表现和前瞻性 的战略布局,正成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近日,道生天合披露 ...
新劲刚股价涨5.08%,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50万股浮盈赚取252.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5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上涨5.08%至20.89元/股 成交额1.75亿元 换手率3.95% 总市值52.52亿元[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成立于1998年12月9日 2017年3月24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军工电子信息产业[1] - 收入构成:射频微波产品占比95.11% 特殊应用领域材料占比4.30% 其他业务占比0.58%[1] 机构持股情况 -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004666)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25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15%[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52.51万元[2] 基金产品表现 -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最新规模20.5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6.08% 近一年收益114.88% 成立以来收益120.94%[2] - 基金经理尤国梁累计任职5年332天 管理规模38.05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43.56% 最差回报-15.93%[3]
官宣 | 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11月27-29日 杭州)
DT新材料· 2025-09-18 00:0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十四五"期间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竹秸秆绿色树脂等可再生原料与复合技术研发[1] - 绿色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用品和基建等领域应用推广加速[1] 技术研发与突破 - 国内凯赛生物近年在绿色复合材料开发及下游应用取得一系列突破[1] - 论坛聚焦树脂与纤维 复合技术 下游应用三大主题 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1] - 专场讨论包括生物基树脂合成与改性技术 天然增强纤维技术开发 竹基复合材料关键制备技术[2] - 先进复合技术涵盖低温固化 自愈合 界面优化 复合材料回收与再生技术[2] 产业应用案例 - 应用案例覆盖航天航空 汽车轻量化 新能源风电氢能 电子电器 建筑与包装解决方案[3] - "以竹代塑"成为具体应用方向 竹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被重点讨论[2] 行业挑战 - 产业面临原料来源不稳定 工艺不成熟 成本高 回收难等挑战[1] 行业活动 - 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GCMF 2025于11月30日在杭州召开 主题为"绿色复合 创新未来"[1] - 论坛设置主论坛讨论产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全球研究及应用开发趋势[2]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浙江大学等机构[2]
中材科技间接控股子公司4462万元项目环评获原则同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21:06
公司业务动态 - 中材科技间接控股子公司南玻院(宿迁)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玻纤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获原则同意 总投资额达4462万元[1] - 审批信息于2025年9月3日被相关监管机构披露[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纤维复合材料 占营收比例10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 较2024年全年239.84亿元呈现增长态势[5]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99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8.92亿元[5] - 毛利率从2024年17.0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20.06%[5]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4.81%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5.3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上半年为19.85亿元 应收账款为78.93亿元[5] 市值与资本结构 - 公司当前市值611.68亿元[5] -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2.39%[5] - 公司品牌价值16.58亿元 在建筑行业排名第44位[5]
哈工大威海办学40年,校地联手书写“双向奔赴”故事
大众日报· 2025-09-17 14:41
卫星星座技术突破 - 国内首个面向海上目标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投入应用 距地球520公里近日轨道运行 [1] - 取得高速星地/星间激光通信 双星协同即时遥感等多项技术突破 实现远距离大范围海上目标遥感探测和识别 [6] - 为海洋生态资源保护 海上维权执法 渔船管控和应急救援提供重要支撑 [6] 科研平台与人才建设 -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为省内焊接领域唯一重点实验室 承接国家863计划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 [3] - 参与蛟龙号 深海勇士号 新一代运载火箭 港珠澳大桥 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工程 实现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 [3] - 形成以船海车特色学科为引领的学科体系 拥有59位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 [5] 校地合作与产业赋能 - 建设威海创新创业园和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为300多家企业包括浪潮 潍柴 海尔提供关键技术 [9] - 与中航航空高科技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等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 光威公司突破高性能碳纤维国外垄断 [9] - 校区规模从最初2专业28教职工205学生 发展至38专业1000余教职工14000余名本硕博在校生 占地1840亩 [5] 关键技术成果应用 - 大跨结构技术应用于中国天眼 智能控制技术助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 [8] -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助力国产C919大飞机 路面融雪技术解决川藏公路建设难题 [8] - 海空天一体化天基海洋信息获取技术解决渔船监管 事故预判及应急救援等产业问题 [6]
政府与市场内驱外促双向发力——河北衡水加快数字化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14
衡水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与生态 - 核心模式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企业应用”的转型生态,政府与市场内驱外促双向发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1] - 成立县域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景县智造大脑有限公司),拥有8家数字化服务商,累计为116家企业提供服务 [1] - 常态化开展入企诊断并实施“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举措与产品 - 建立“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尝鲜机制,2024年为企业量身定制首批76项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2] - 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试用,其中80%的企业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计划 [2] - 鼓励企业构建统一业务系统平台,打通核心数据接口,形成从上游采购到下游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协同网络 [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与案例 - 衡水广厦铁塔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智能招采平台,业务处理时间从1天缩短至10分钟,备货数据准确率提升至99%,年运输成本降低9%,每年节省100万元 [1] - 恒润集团有限公司的易复材共享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通过集采共享使原材料成本降低4.83%,通过制造共享节省生产成本12% [2]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 计划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家,新建数字化医院诊所5家 [2] - 力争全市上云企业突破8000家 [2] - 组建常年保持50人以上的专业队伍,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数字化转型咨询指导 [2]
4520亿和谐健康减持3家公司股份,陪伴2家企业冲刺IPO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06
和谐健康保险投资动态 - 和谐健康保险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万达信息不超过3%的股份 若按9月15日7.33元/股收盘价计算 预计套现约3.17亿元[2] - 2025年以来和谐健康对万达信息进行三次减持 合计套现约6.6亿元 包括1月14日至2月20日以7.54元/股均价减持1.1318%股权套现1.23亿元 6月9日至8月11日以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2.13%股权套现超2.2亿元[6][7][8][9] - 和谐健康通过司法拍卖于2020年末获得万达信息9.87%股权 斥资约23.34亿元 每股成本19.92元 截至9月16日万达信息股价7.42元/股 较入股时下跌62.8%[11][12] 其他上市公司持股调整 - 和谐健康通过万能产品账户持有七只股票 包括金风科技、三峡能源、金融街、中兴通讯、光威复材和*ST金科[13] - 2025年和谐健康减持金风科技两次 3月17日至4月2日以9.22元/股均价减持1258万股 9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877.62万股 持股比例从10.21%降至9.99% 合计套现超5.8亿元[14][18] - 2025年一季度和谐健康减持光威复材12.6万股 持股比例从1.38%降至1.1% 按一季度最高价35.35元/股计算套现445.41万元 按最低价30.83元/股计算套现388.46万元[19][20] 战略投资项目进展 - 和谐健康2022年参与摩尔线程15亿元B轮融资 持股比例1.699% 摩尔线程2025年上半年营收7亿元 超过2022年至2024年全年营收 亏损2.7亿元同比收窄 预计最早2027年实现盈利[21] - 和谐健康2022年出资20亿元投资长鑫存储 目前仍为股东 长鑫存储于7月7日启动科创板IPO辅导 辅导期不少于3个月 预计最快2025年底或2026年初提交申请[23] 公司历史与经营状况 - 和谐健康前身为2006年开业的瑞福德健康保险 注册资本3亿元 2006年至2009年累计亏损约2.8亿元 2009年遭监管处罚后由安邦财险收购并更名为和谐健康[23][24] - 安邦控股期间和谐健康主打万能险 原保险保费规模2015年达308亿元 2016年突破1000亿元 2013年至2016年净利润约65亿元 其中2014年净利润33.77亿元 2016年净利润22.52亿元[25] - 2020年3月安邦集团将和谐健康139亿股股份转让给福佳集团、扬子国投、珠海大横琴集团、金科地产和良运集团 转让后持股比例分别为51%、25%、13.1%、9.9%、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谐健康资产总额4520.5亿元 较2020年翻倍以上 全年营业收入753亿元 原保费收入641亿元 2024年推出40余种新产品[28]
百亿赛道,拐点已至: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一级市场投资正当时
材料汇· 2025-09-15 23:59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核心投资主题 - 核心投资逻辑在于解决现代高端装备性能跃升的"卡脖子"问题,即推重比与热效率的瓶颈 [2] - CMC是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其颠覆性在于耐高温(工作温度高达1650°C)、轻量化(密度仅为高温合金的1/3至1/4)和长寿命 [3][4][5] - 成为继高温合金、钛合金之后,新一代航空发动机、高超音速飞行器、燃气轮机的必然选择,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 [5] 市场空间与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CMC市场规模约1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维持10%以上 [8] - 军用航空发动机列装与换装是核心驱动力,未来十年我国军用航发CMC结构件市场年均规模约55.4亿元,其中SiC纤维市场约27.7亿元/年 [6][11] - 民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是长期增量,未来2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CMC中国市场规模约91.3亿元/年 [11] - AI数据中心(AIDC)供电需求爆发,2024-2027年仅AIDC新增燃机对CMC结构件的需求累计高达682亿元 [7][11] 产业链剖析与投资环节选择 - 上游(核心原材料)是技术壁垒最高、附加值最集中的环节,投资首选,关键材料包括连续碳化硅(SiC)纤维和陶瓷前驱体 [9][10] - 上游环节具有高壁垒(全球仅少数公司能稳定量产)、稀缺性(需求确定)和高毛利(毛利率通常可保持在50%以上)的特点 [12][13][20] - 中游(结构件设计与制造)是"主战场",具有高know-how壁垒和强客户绑定特性,一旦通过验证进入供应链则粘性极强 [14][15][21] - 下游主要为航空发动机公司等,一级市场通常难以介入 [16] - 投资策略建议优先布局上游核心材料企业,选择性投资中游平台型结构件制造企业 [17][30] 标的筛选核心考察维度 - 技术团队与背景是"一号位"因素,需考察领军人物的学术声誉、行业资源及团队是否为"产学研"结合 [17][22] - 技术先进性与成熟度需关注技术代际、工艺路线良品率及是否建有中试线 [18][22] - 工程化与产业化能力是关键,考察复杂构件制造能力、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及产能与成本 [19][22] - 下游验证与客户关系是市场"通行证",需核验从实验室测试到批产交付的进度及客户绑定情况 [23][30] - 知识产权与壁垒构成护城河,需评估核心专利质量及非专利技术诀窍 [24][30] - 股东结构与资本规划影响发展,产业资本股东能带来资源,需清晰后续融资和上市计划 [25][30] 行业技术与发展现状 - 当前航空发动机涡轮前温度(TIT)逼近甚至超过2000°C,传统镍基高温合金已触及其耐温极限(约1100°C) [3][40] - CMC已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的主要有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SiC)和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Ox/Ox)两种 [33][52] - 海外研发起步较早,基于先易后难思路,CMC在调节片/密封片、涡轮外环等部件已进入批生产阶段,在燃烧室火焰筒、涡轮导向叶片等正进行全寿命验证 [34][70][75] - 全球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上游增强纤维主要公司有日本Nippon Carbon、UBE,美国NGS、3M等 [34][86] 结论与展望 - CMC赛道具备高成长、高壁垒、强驱动的顶级特征,完美契合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方向 [27] - 当前时点是产业拐点渐行渐近的黄金窗口期,军用需求已经启动,民用和燃机需求即将爆发 [27][30] - 理想投资标的是由行业权威技术领袖带领,掌握经过中试验证的核心技术,且产品已进入主流主机厂验证后期的平台型公司 [28][30]
A股异动︱国际复材一度跌逾8%,云南云熹拟减持1.5%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15 14:04
股价表现 - 国际复材盘中一度下跌超过8% 现跌5%至6.84元 总市值257.9亿元 [1]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10.29%的股东上海信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5656.3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50%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6年1月13日 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实施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该股东当前持股数量为3.88亿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