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盘中播报】沪指涨0.37%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4:52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沪指上涨0.37%,A股总成交量为1231.67亿股,总成交金额为19435.7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06% [1] - 个股方面,2585只个股上涨,其中68只涨停;2671只个股下跌,其中3只跌停 [1] 领涨行业分析 -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最大,达2.52%,成交额2240.46亿元,较上日增长5.24%,领涨股浙江恒威上涨19.99% [1] - 汽车行业涨幅为1.90%,成交额1277.96亿元,较上日增长0.71%,领涨股豪恩汽电上涨14.21% [1] - 煤炭行业涨幅为1.79%,成交额126.73亿元,较上日大幅增长21.96%,领涨股潞安环能上涨7.13% [1] 成交活跃行业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达3654.00亿元,涨幅1.28%,成交额较上日增长6.91% [1] - 机械设备行业成交额1771.94亿元,涨幅1.37%,成交额较上日增长5.13%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813.04亿元,涨幅0.70%,但成交额较上日大幅增长70.27% [1] 领跌行业分析 - 石油石化行业跌幅最大,为1.12%,成交额83.90亿元,较上日增长5.09% [2] - 商贸零售行业跌幅为0.85%,成交额313.00亿元,较上日增长0.92% [2] - 农林牧渔行业跌幅为0.81%,成交额172.79亿元,较上日减少15.67% [2] 成交额显著变化行业 - 家用电器行业成交额439.56亿元,涨幅1.69%,但成交额较上日大幅增长36.92% [1] - 建筑装饰行业成交额342.33亿元,涨幅0.59%,成交额较上日增长29.20% [1] - 钢铁行业成交额85.71亿元,跌幅0.22%,但成交额较上日大幅减少23.06% [1]
策略深度报告:A股主升初期调整后的应对策略
华鑫证券· 2025-09-17 14:4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主升初期回调已基本到位 本轮回调持续6个交易日 全A指数调整2.35% 热门行业回撤28.5% 接近历史平均调整幅度 随着成交缩量至2万亿和非银触底 资金开始承接 市场将开启震荡整固 蓄力冲击前高[5] - 建议关注三大投资主线:降息交易相关行业(TMT、非银、有色等)、PPI止跌受益行业(有色、化工、机械、电力设备及消费板块)、成长轮动机会(AI硬件、创新药、国防军工等)[5][8] A股主升初期回调复盘 - A股主升行情伴随居民存款加速入市 7-8月社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万亿 非银存款增加3.32万亿 存款搬家趋势明显 2025年1-8月非银存款累计增加5.87万亿 创历史同期新高[13][17][18] - 主升初期加速攀升阶段平均持续2.3个月 全A指数平均上涨28.43% 其中2014-2015年上涨52.6% 2016-2017年上涨12.89% 2019-2021年上涨19.81%[23][26][27] - 主升阶段首次回调平均持续11个交易日 全A指数平均回调幅度4.86% 回调原因包括宏观数据疲软、监管冲击、流动性收紧及重要节点前集中止盈[6][29][32] - 止跌特征表现为成交地量见低价 非银金融板块率先触底 回调后期有资金承接 反弹后指数均突破前高 2015年因杠杆资金助推上行斜率陡峭 2017和2020年上行斜率放缓[6][42][44] 回调前后风格行业规律 - 2015年回调前后成长风格全程占优 前期领涨的一带一路板块(建筑、交运)领跌 科技成长(TMT、军工)反弹领涨[7][37][40] - 2017年风格从周期切换至消费 前期领涨的供给侧改革行业(钢铁、煤炭)和金融领跌 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反弹居前[7][52][55] - 2020年风格从成长切换至周期和消费 前期领涨的TMT板块领跌 周期(有色、化工)与消费(食品饮料、汽车)接力上行[7][66][67] - 风格切换取决于基本面 水牛行情(如2015年)中成长风格延续 业绩牛行情(如2017、2020年)向消费、周期切换[7][92][93] 后续A股策略应对展望 - 本轮回调动因包括融资交易偏热(融资买入额占比临近+2σ)、TMT成交占比超过40%、外媒新闻利空冲击及93国庆阅兵前集中止盈[8][95][98] - 止跌条件已基本具备:全A成交额缩量至2万亿(缩量37%)、非银金融触底、ETF和融资再度净买入 行业主题ETF资金从光伏、AI转向新能源、机器人、黄金等热点[103][105][109] - A股大势展望内外宏观叙事共振 三大再平衡(海外弱美元、国内反内卷、资产荒缓和)支撑震荡慢牛格局 中枢有望逐步上移[113][114][116] - 风格难有切换 PPI转正任重道远 水牛行情中科技成长占优 反弹阶段通信、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行业领涨[8][117][118]
2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23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9:40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4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电子行业净买入45.26亿元居首 [1] - 机械设备 计算机 非银金融 汽车 化工 通信等行业净买入金额均超8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197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其中155股净买入金额超5000万元 [1] - 23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中科曙光以15.06亿元净买入额居首 [1] - 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个股包括胜宏科技 剑桥科技 寒武纪 协创数据 中国船舶 贵州茅台 指南针 阳光电源等 [1]
兴业证券:美联储降息后各大类资产如何表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7:04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与降息预期 - 美联储将于9月17日召开议息会议 市场预期年内累计降息三次 9月降息25bp的概率为95% 属于"预防式降息" [1][2] - 8月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发言几乎提前官宣9月降息 温和的就业和通胀数据进一步强化降息预期 [2] 历史降息周期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差异 - 预防式降息后A股受益于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提振整体上涨 衰退式降息后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调整 [3] - 港股对外部流动性更敏感 短期均因定价流动性宽松而上涨 但行业表现存在差异 [1][8] - 预防式降息后美股定价基本面转好整体上涨 衰退式降息后定价基本面下行整体下跌 [9] - 美元在预防式降息后短期受压制但随后因基本面转好上行 衰退式降息后整体下跌 [11] - 美债利率在预防式降息后短期下行但随后因基本面转好上行 衰退式降息后整体下行 [14] - 黄金在预防式降息后短期受流动性提振但随后因经济预期转好和美元美债回升转向下行 衰退式降息后受美元美债下行和避险属性提振大幅上行 [1][16] A股行业表现对比 - 预防式降息后TMT科技板块表现突出:电子(T+60:33.10%) 计算机(T+60:37.77%) 传媒(T+60:30.42%) [8] - 消费核心资产表现优异:美容护理(T+10:20.17%) 食品饮料(T+30:22.26%) 医药生物(T+30:19.48%) 社会服务(T+30:23.88%) [1][8] - 衰退式降息后防御类资产占优:银行(T+60:3.18%) 非银金融(T+30:9.30%) 石油石化(T+30:2.37%) [4][8] 港股行业表现对比 - 预防式降息后消费和科技板块领先:非必需性消费(T+10:17.02%) 必需性消费(T+10:14.36%) 信息科技业(T+10:10.42%) [8] - 衰退式降息后能源和电讯等防御资产表现突出:能源业(T+30:29.11%) 电讯业(T+30:21.79%) [8] 利率市场预期数据 - CME FedWatch工具显示2025年9月会议降息25-50bp概率为95.9% 维持400-425bp概率为4.1% [3] - 2025年12月会议利率维持在350-375bp概率为68.1% 375-400bp概率为27.2% [3]
17.07亿元资金今日流出农林牧渔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6日小幅上涨0.04% [1] - 申万行业中21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的为综合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3.62%和2.06%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74.26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55.08亿元,日涨幅2.06%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9.45亿元,日涨幅2.06%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全天净流出103.35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89.13亿元 [1] 农林牧渔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行业位居跌幅榜首位,下跌1.29% [1][2] - 该行业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7.07亿元 [2] - 行业105只个股中61只下跌,2只跌停 [2] 农林牧渔行业个股资金流入 - 诺普信资金净流入居首,达4743.84万元,股价上涨4.17% [2][3] - 中宠股份净流入1829.77万元,股价上涨0.89% [2][3] - 罗牛山净流入1554.94万元,股价上涨0.46% [2][3] 农林牧渔行业个股资金流出 - 牧原股份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95亿元,股价下跌2.42% [2][4] - 温氏股份净流出1.66亿元,股价下跌1.99% [2][4] - 傲农生物净流出1.66亿元,股价下跌4.30% [2][4]
综合行业今日涨3.62% 主力资金净流入1.4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7: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16日微涨0.04% [1] - 申万行业中有21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综合行业涨3.62%和机械设备行业涨2.06%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农林牧渔跌1.29%和银行跌1.1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74.26亿元 [1] - 11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入55.08亿元居首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49.45亿元 日涨幅达2.06% [1] - 20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103.35亿元最多 [1] -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89.13亿元 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综合行业详细分析 - 综合行业上涨3.62%位居涨幅榜首位 主力资金净流入1.45亿元 [2] - 行业16只个股中13只上涨 2只下跌 [2] - 9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东阳光以2.06亿元净流入居首 [2] - 漳州发展净流入2155.52万元 浙农股份净流入980.91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 粤桂股份净流出6948.10万元最多 [2] - 南京新百净流出1488.45万元 特力A净流出1018.47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向数据 - 东阳光代码600673 涨7.37% 换手率4.42% 主力资金流入20625.76万元 [2] - 漳州发展代码000753 涨0.85% 换手率4.27% 主力资金流入2155.52万元 [2] - 浙农股份代码002758 涨1.82% 换手率1.65% 主力资金流入980.91万元 [2] - 粤桂股份代码000833 跌0.66% 换手率10.93% 主力资金流出6948.10万元 [2] - 南京新百代码600682 涨0.51% 换手率1.37% 主力资金流出1488.45万元 [2] - 特力A代码000025 平盘0.00% 换手率2.38% 主力资金流出1018.47万元 [2]
博时宏观观点: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
新浪基金· 2025-09-16 17:05
宏观环境与政策 - 美联储降息确定性增强,市场预期9月17日FOMC重启降息(25bp概率94%,50bp概率6%)[1][2] - 人民币呈现升值态势,外资回流中国资产的过程有望加速[1][2] - 国内地产等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内外部环境均利好权益资产[1][2] - 8月美国CPI略超预期,关税温和传导,暂时不影响美联储应对就业偏弱[1] - 8月私有部门融资需求偏弱、但流动性较为宽松,后续关注财政政策能否进一步发力稳增长[1] - 8月CPI受食品价格拖累下滑,PPI降幅收窄,出口放缓主要因海外需求走弱[1] - 8月全球PMI再度回升至扩张区间,外需仍有望支撑出口韧性[1] A股市场策略 - 应保持多头思维,但需降低市场上行的斜率预期[1][2] - 科技成长板块在经历快速上涨后拥挤度较高、波动加大,建议做好高切低[1][2] - 推荐把握估值相对低位但基本面预期有变化的方向[1][2] - 推荐行业包括传媒、计算机、电力设备、非银、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医药生物[1][2] 债券市场 - 8月通胀、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延续疲软态势,支撑债市[2] - 月初资金面超预期边际收敛,长端利率先上后下、波动加大[2] - 央行通过6M买断式逆回购提前增量续作显示呵护资金面的态度未变[2] - 短期债市或维持震荡格局,利率趋势下行需看到更明确的信号[2] 其他资产类别 - 美联储降息落地前的金融条件宽松预期阶段性有利于非美市场资金面,利好港股[3] - 2025年原油需求偏弱,供给持续释放,压低油价中枢[4] - 美联储降息落地前的金融条件宽松预期阶段性有利于黄金表现[5]
华安基金:电池、汽车频迎新政,创业板50指数周涨1.95%
新浪基金· 2025-09-16 16:17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A股主要指数上涨 上证综指涨1.5% 深证成指涨2.6% 创业板50指数涨1.9% 科创50涨5.5% [1] - 市场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 较前一周小幅降温 [1] - 市场热点在机器人、固态电池、芯片、黄金等板块快速轮动 [1] 创业板50指数特征 - 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科技、医药四大新质生产力赛道 [2] - 新能源光伏权重占比32% [1] - 反映创业板市场知名度高、流动性好、市值居前的50家企业表现 [8]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目标2025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3%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20%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目标同比增长6% [1]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提出12项重点任务 支持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提质升级 [7] 科技与AI通信板块 - 创业板50指数信息技术产业权重47% 其中光模块权重19% [5] - AI算力需求驱动800G、1.6T高端光模块需求激增 技术向3.2T迭代 [5] - CPO技术因低功耗、高集成度优势被视为数据中心光模块终局结构 [5] - 云厂商与AI巨头订单增长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5]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 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进展 QuantumScape和奔驰均有突破 [6] - 光伏产业链上游硅料、硅片、电池涨价趋势明显 [6] - 《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望从量价两方面改善光伏电站矛盾 [6] 医药生物板块 - CXO板块受益全球药物研发需求增长及国内企业技术提升 [7] - 创新药领域存在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百亿级单品机会 [7] - GLP-1RA、医美注射产品、眼科及口腔医疗服务具备增长潜力 [7] 创业板50ETF产品特性 - 跟踪创业板50指数 规模248.78亿元 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15.54亿元 [8][9] - 当前估值42.81倍 处于近十年43.33%分位 [4] - 前三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21.20%)、东方财富(9.74%)、新易盛(8.44%) [9] 成份股表现 - 上周胜宏科技涨幅14.80% 汇川技术涨幅8.63% 中际旭创涨幅3.71% [9] - 宁德时代微跌0.03% 阳光电源下跌1.05% 天孚通信下跌0.62% [9]
大盘价值的底层支撑:龙头集群与行业比较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9-16 14:08
成份股质量 - 前十大成份股形成覆盖多核心赛道的龙头矩阵 是中国经济核心资产定价权与盈利韧性的集中代表[1] - 贵州茅台权重10.55% 总市值超1.8万亿元 凭借品牌稀缺性和供需结构优势形成深厚护城河 净利率长期高位运行[1] - 长江电力依托核心水电资产实现类债券般现金流稳定 紫金矿业通过全球化矿产布局兼具价格周期与产能释放弹性[2] - 成份股具备业绩可预测性强 行业壁垒深厚 现金流创造能力卓越的特点 成为机构投资者核心配置标的[2] 行业配置优势 - 金融板块合计权重达36.4% 其中银行板块20.6% 非银金融板块15.8% 大幅高于沪深300的26.2%和中证500的9.5%[7] - 银行板块头部机构在资产质量管控与息差管理能力行业领先 4-6%股息率具备类债券收益特征 构筑估值安全垫[7] - 非银金融领域中国平安实现与财富管理周期深度绑定 中信证券依托资本市场改革提升市场份额 形成防御与进攻双重属性[8] - 食品饮料板块权重13.6% 显著高于沪深300的8.1%和中证500的1.8% 聚焦高端消费龙头卡位价值高地[8] 估值与业绩表现 - 食品饮料板块市盈率TTM为21.76 处于7.25%历史分位点 远低于中位数31.65 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8] - 消费复苏趋势下社零数据回暖 高端消费场景加速修复 龙头企业凭借品牌力与渠道优势支撑业绩稳健增长[8] - 低估值与业绩增长预期形成共振 具备业绩稳健增长与估值合理修复的双击逻辑 释放可观估值修复动能[9] 指数产品信息 - 易方达上证50ETF产品代码510100 基金总规模45亿元 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10] - 跟踪上证50指数 2019年9月6日成立 同年10月9日上市 联接基金代码007379和007380[10]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6
东海证券· 2025-09-16 12:52
核心观点 - 报告整体聚焦于2025年8月中国经济金融数据表现、行业政策动态及市场趋势 强调经济延续放缓态势 亟需政策加码支撑 同时关注银行业信贷结构优化、非银金融资本运作、医药生物海外地缘扰动、电子行业自主替代及A股市场技术面多空争夺 [6][12][17][21][26][34] 银行业"量价质"跟踪 - 8月社融余额同比增长8.80% 较前值9%回落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6.8% 符合7%目标增速 [6] -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受益于制造业景气回暖及服务业贴息政策 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仅增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 反映房地产需求疲弱 [7] - M1同比增长6.0% 较7月末回升0.4个百分点 存款活化明显 因汇率预期改善、化债资金到位及资本市场表现触发存款搬家 [9] - 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降至3.1% 同比降40BPS 存款利率同步下调 预计2025年息差压力小于2024年 [11] 国内经济数据观察 - 8月社零同比增3.4% 较前值3.7%放缓 餐饮收入升至2.1% 但商品零售拖累整体 主因"以旧换新"补贴需求前置 相关品类零售同比从5月13.6%回落至8月4.4% [1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2% 环比0.37% 接近5年季节性 中下游设备类行业如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增速回落 受"反内卷"政策影响 [14] - 固投累计同比0.5% 民间投资当月同比降至-8.0% 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1.3% 基建投资受天气及高基数影响 广义口径回落至-6.4% [15] - 地产销售同比-10.6% 投资同比-19.5% 创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后续面临高基数压力 [16]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 - 板块周跌0.36% 跑输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PE估值31.72倍 处于历史中低位 子板块中医疗器械涨2.23% 医药商业涨1.44% [17][18] - 特朗普政府拟限制美国药企从中国获取研发管线 涉及癌症、肥胖等领域药物 但面临跨国药企游说及法律挑战 预计实际影响有限 [19] - 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维持高位 建议关注业绩优秀的创新药链企业如特宝生物、荣昌生物 [19][20]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 - 非银指数周涨0.3% 券商与保险分化 保险指数超跌1.1个百分点 市场股基日均成交额27680亿元 环比降10.2% [21][22] - 公募保有规模持续增长 权益基金达5.1万亿元 较年初增5.9% 券商系市占率环比升0.2个百分点至27.4% 银行系份额下降 [23] - 太保发行155.56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 初始转换价39.04港元/股 溢价18.8% 用于支持保险主业及三大战略 提升资本实力 [24] 电子行业周报 - 电子指数周涨6.15% 领涨申万一级行业 半导体子板块涨6.52% 电子元器件涨11.33% [30] - 苹果发布iPhone17系列 搭载台积电3nm制程A19/A19 Pro芯片及自研WiFi7芯片N1 基带芯片C1X性能提升2倍 有望拉动换机需求 [28] - 商务部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涉及德州仪器、ADI等企业 指控倾销幅度超300% 占中国市场份额41% 利好国产替代进程 [29] A股市场技术面 - 上证指数跌0.26%至3860点 日线MACD未金叉 30分钟线指标走弱 但短期均线支撑仍在 深成指和创业板分别涨0.63%和1.52% 创波段新高 但日线MACD属高位金叉 需提防获利盘回吐 [34][35] - 汽车整车板块涨1.45% 突破箱体压力 日线指标金叉共振 大单资金净流入18.9亿元 但波段涨幅已超86% 需关注量价变化 [36] 跨境投融资改革 - 外汇局深化跨境投融资改革 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登记及境内再投资登记 允许利润境内再投资 [32] - 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至1000万美元 部分企业可达2000万美元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负面清单缩减 取消非自用住宅购房限制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