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股价下跌1.42% 与维他动力达成机器人业务合作
金融界· 2025-08-13 01: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报45 9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42% 盘中最高触及46 34元 最低下探至45 31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38 29万手 成交金额达17 51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原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 [1] 业务合作 - 8月11日公司与维他动力正式达成机器人业务深度合作 [1] - 双方将基于用户需求和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推进具身智能产品化量产的进一步发展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31 7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032 19万元 [1]
道氏技术: 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21:14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7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6,000,000张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600,000,000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579,216,700元[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三元前驱体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70,624.65万元 累计投入金额31,850.00万元 投入进度18.67%[2] - 循环研究院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920.04万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暂未投入募集资金[2]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管理 符合监管规则[2] 项目重新论证原因 - 三元前驱体项目因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 磷酸铁锂材料抢占中低端市场 导致三元前驱体行业竞争加剧[5] - 尽管新兴产业发展带来增量空间 但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规模化拉动仍需周期[5] - 公司现有产能已满足现阶段订单需求 继续投资存在不确定性及风险[5] - 循环研究院项目暂缓实施因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研发[6] 项目后续安排 - 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收益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实施两个项目[6] - 若终止项目 将寻找符合发展战略的新募投项目[6]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项目暂缓实施不会对当前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 -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满足战略发展资金需求[7]
欣旺达“A+H”上市:手机电池行业“龙头”,长期成长潜力可期
智通财经· 2025-08-12 19:31
公司上市计划 - 欣旺达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香港主板上市 高盛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2011年登陆深交所 截至2025年8月7日总市值近400亿元[1] - 有望成为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之后又一家"A+H"上市的锂电池巨头[1]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业务贯穿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三大领域 形成从研发设计到回收的全面一体化布局[1] - 2024年出货量位列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厂商 手机电池市场排名第一且市占率达34.3%[2] - 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电池市占率21.6%位列全球第二[2] - 动力电池客户包括理想、小鹏、零跑、广汽、上汽、雷诺及日产等车企[2] - 向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厂商中的八家供应动力电池[2] - 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交流侧储能系统供货商供应产品[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17.05%[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63亿元、3.31亿元、5.34亿元 2024年同比增长61.33%[3] - 2025年前三月营收122.89亿元 净利润0.30亿元[3] - 2022年至2025年Q1研发开支分别为27.42亿元、27.11亿元、33.30亿元、9.32亿元[4] 收入结构 - 2024年消费类电池收入304.05亿元(占比54.27%)同比增长6.52%[5] - 电动汽车类电池收入151.39亿元(占比27.02%)同比增长40.24%[5] - 储能系统收入18.89亿元(占比3.37%)同比增长70.19%[5]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3,936百万个增至2024年4,159百万个 复合年增长率1.4%[6] - 预计2030年达5,968百万个 复合年增长率6.2%[6]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183GWh增至2024年1,002GWh 复合年增长率53.0%[7] - 预计2030年达3,237GWh 复合年增长率21.6%[7]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从2020年29GWh增至2024年315GWh 复合年增长率82.3%[7] - 预计2030年达1,303GWh 复合年增长率26.7%[7] 战略定位 - 消费电子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基础 支撑向动力和储能领域转型[8] - 动力电池业务是未来规模扩张和估值提升的核心[8] - 储能电池业务提供巨大增量市场和潜在更高盈利空间[8] - 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3亿元 规划年产50亿瓦时动力电池[3]
新股前瞻|欣旺达“A+H”上市:手机电池行业“龙头”,长期成长潜力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19:29
公司概况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1年登陆深交所,是全球锂电池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三大领域 [1]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高盛、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有望成为"A+H"锂电池巨头 [1] - 截至2025年8月7日,公司总市值近400亿元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出货量计,欣旺达是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厂商,手机电池市占率34.3%,笔记本及平板电池市占率21.6% [2] - 动力电池领域已成为理想、小鹏、零跑等车企供应商,向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名中的八家供货 [2] - 储能系统领域向2024年全球前五交流侧储能系统供货商供应产品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21.62亿、478.62亿、560.21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7.05% [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7.63亿、3.31亿、5.3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61.33% [3] - 2025年前3月营收122.89亿元,净利润0.30亿元 [3] 业务结构 - 2024年消费类电池收入304.05亿元(占比54.27%),同比增长6.52% [4] - 电动汽车类电池收入151.39亿元(占比27.02%),同比增长40.24% [4] - 储能系统收入18.89亿元(占比3.37%),同比增长70.19% [4] 行业趋势 - 全球消费类电池出货量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4%,预计2030年达5,968百万个,复合增长率6.2% [5]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53.0%,预计2030年达3,237GWh,复合增长率21.6% [5]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82.3%,预计2030年达1,303GWh,复合增长率26.7% [6] 战略布局 - 消费电子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基础,支撑动力和储能领域转型 [6] - 动力电池业务是未来规模扩张和估值提升核心,需验证技术、成本和客户获取能力 [6] - 储能电池业务提供巨大增量市场和潜在更高盈利空间,是长期增长关键布局 [6] 产能投入 - 义乌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总投资213亿元,规划年产50亿瓦时新能源动力电池 [3] - 2022-2025年前3月研发开支分别为27.42亿、27.11亿、33.30亿、9.32亿元 [4]
一个“不看估值”的投资方法
雪球· 2025-08-12 16:42
投资必阙 - 投资研究需避免"完美主义"倾向,需对某些方面保持宽容,形成"研究缺口"[3] - 股票投资方法存在"不可能三角形",需在确定性、景气性和估值中取舍[3] - 确定性指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行业空间等维度判断未来增长的可能性[3] - 景气度是判断当前经营状况的指标,包括行业供需关系、产能提升等因素[3] 投资风格分类 - 深度价投风格:确定性+估值,放弃景气度[4] - 行业轮动风格:景气度+估值,放弃确定性[4] - 赛道配置风格:景气度+确定性,放弃估值[4] - 深度价值投资适合非职业散户,但需克服下跌恐惧和保持钝感力[6] 赛道股配置 - 估值是主观因素,低估值策略本质是下注市场共识变化[9] - 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市场最占优风格是不看估值的[10] - 公募机构在赛道风格占优时期需配置相关仓位,通常选择龙头或白马[11] - 赛道股主升浪往往由非赛道行业公募基金推动,形成"贩卖焦虑"行情[12] 产业趋势投资 - 产业趋势投资适用于短期高增速行业,估值呈现"前高后低"特点[16] - 产业趋势前期可适用放弃估值的"景气度+确定性"方法[17] - 需界定产业趋势所处阶段,如光伏和锂电当前阶段存在争议[18] - 成长型周期股上行周期类似产业趋势,可用同样方法[20] 预测与应对 - 景气度拐点只能事后确认,投资者常线性外推导致股价波动[23][24] - 高景气行业出现拐点迹象时股价回落速度远超实际景气度回落[25] - 需同时预测景气度变化和市场预期变化,避免"预期你的预期"困境[27][28] - 产业趋势投资需"二极管思考"但避免"二极管性格"[32] 总结 - "景气度+确定性"体系包括配置策略和产业趋势投资两种方法[31] - 配置策略是在高景气行业中选择确定性高的龙头进行配置[31] - 产业趋势投资需关注估值"前高后低"特点,把握前期机会[31] - 需同时进行景气度定量跟踪和确定性定性分析[31]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点评:7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8-12 15:38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核心观点 - 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快速增长,环比小幅回落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3万辆和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环比分别下降1.97%和5.04%[4] - 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7%,环比上升2.9pct;1-7月渗透率45%[4]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同比增长1.2倍,环比增长10%,占出口总量的39.1%[4] - 7月电池销量同比延续快速增长,环比小幅回落 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33.8GWh,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44.3%;销量为127.2GWh,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47.8%[4] - 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5.9GWh,环比下降4.0%,同比增长34.3%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9GWh,占总装车量80.4%,环比下降5.3%,同比增长49.0%[4] - 1-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企业市占率:宁德时代42.8%、比亚迪23.2%、中创新航6.8%、国轩高科5.1%、亿纬锂能4.2%[4] 投资建议 -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临近,动力电池需求预期逐渐回暖;储能端需求维持快速增长,锂电池整体需求将迎来旺季[4] - 碳酸锂价格重心预计短期内上移,反内卷政策有望促进落后产能加速出清,有利于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带来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的结构性增量需求[4] - 建议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头部公司,以及固态电解质、新型正负极、单壁碳纳米管等材料环节有技术和产能优势的公司[4]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当升科技、璞泰来、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天奈科技、纳科诺尔、先导智能[4]
资讯日报-20250812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8-12 14: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4.28%,收盘价为24906.81点[3] - 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1.32%,收盘价为5460.02点[3] - 南下资金净买入0.38亿港元[9]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年初至今上涨7.90%,收盘价为6373.45点[3] - 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上涨9.74%,收盘价为21385.40点[3] - 道琼斯工业指数年初至今上涨3.29%,收盘价为43975.09点[3] 个股表现 - 苹果概念股鸿腾精密大涨超13%[9] - 锂电池概念股赣锋锂业大涨近21%,天齐锂业涨超18%[9] - 中慧生物-B首日挂牌上市收涨超157%[9] 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至少三个月,碳酸锂期货合约触及涨停[9] - 能源储存装置概念股龙蟠科技涨超18%[9] - 黄金股表现弱势,山东黄金跌近8%[9] 全球宏观 - 中美双方同意暂停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11] - 美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成本份额预计将从22%上升到67%[11] - 越南7月出口同比增长16%至423亿美元,进口增长17.8%至400亿美元[11] 重点公司 - 特斯拉市值达10633亿美元,收盘价330美元[14] - 苹果市值达34036亿美元,收盘价229美元[14] - 英伟达市值达44579亿美元,收盘价183美元[14]
年内81家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 逾六成投资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产业并购基金设立趋势 - 截至3月10日,年内共有81家上市公司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逾六成公司投资领域瞄准半导体和新能源赛道 [1] - 产业并购基金主要采用"上市公司+PE"模式,以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为主要出资人,或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募集资金 [1] 典型投资案例 - 鸿富瀚2月9日以自有资金认缴1060万元参与射频微波芯片投资基金,占合伙企业2862.10万元初始规模的37% [1] - 协鑫集成3月8日成立10亿元产业并购基金,公司以自筹资金认缴1亿元占10%,用于光伏产业链投资 [1] - 锂电池产业链四家龙头公司(云天化、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华友控股)2月份共同在玉溪市打造千亿元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集群,项目一二期承诺投资额达517亿元 [2] 投资逻辑与运作特点 - 企业联合设立并购基金通常基于相同利益诉求,包括增加供应商数量、提高供应稳定性、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2] - 产业并购基金注重长期投资,通过产业资本运作完成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是上市公司融资需求较大的另类再融资方式 [2] - 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链具有赛道长、市场巨大的特点,设立基金对盘活存量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寻找并购标的具有积极意义 [3] 合作方选择考量 - 政府基金或行业龙头成立的基金更受青睐,但对民间中小型私募基金需重点关注资金来源和资金到位可靠性 [2]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812
国证国际· 2025-08-12 1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恒生指数涨0.19%,国企指数跌0.08%,恒生科技指数跌0.01%,大市成交回落至2009亿港元,主板总卖空金额占比升至16.79%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0.38亿港元,小米集团-W、东方甄选、晶泰控股、华虹半导体获北水净买入,小鹏汽车、信达生物、腾讯控股遭净卖出 [2] - 锂电板块因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消息集体冲高,赣锋锂业飙升20.91%,天齐锂业涨18.19%,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涨停至81000元/吨 [3] - "果链"概念股延续涨势,鸿腾精密涨13.17%,伟仕佳杰涨7%,反内卷预期推动纸业、水泥、光伏板块上扬,理文造纸涨6.14%,山水水泥涨11.11% [4] - 黄金股受国际金价下跌拖累,山东黄金跌7.99%,赤峰黄金跌6.86% [4] 美股及宏观环境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标普500跌0.25%,纳指跌0.30%,道指跌0.45%,市场谨慎等待7月CPI数据及美联储政策信号 [5] - 美国推迟对中国恢复高额关税90天至11月中,但政策反复性仍存,地缘政治与宏观数据波动加剧市场短线震荡 [5] 协合新能源公司分析 - 2025H1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4%至2.8亿元人民币,收入降6.6%至14亿元人民币,核心发电业务收入降2.1%至13.4亿元人民币 [9] - 行业面临电力供需宽松与消纳压力,公司权益发电量持平47.59亿KWh,风电/光伏利用小时同比降6.4%/19.4%,平均电价降4.8%/9.2% [10] - 新增装机以质量为先,6月底权益装机4.778GW(风电占80.5%),在建项目1.755GW,全年目标新增1GW,海外布局光伏152.5MW及储能300MW [11] - 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公司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达76.2%,绿证交易均价超北交所2倍,融资成本下降35基点至3.63% [12][13]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PE约5倍,假设30%派息比例下股息率超6% [13]
虎年红盘收官!A股多只千亿市值龙头大涨!恒指突破22000点,恒生科指大涨近3%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76%收报3264.81点创反弹新高深成指上涨0.57%创业板指上涨0.56%上证50指数上涨0.57% [1] - 两市成交额7491亿元较昨日增加62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超90亿元连续13日加仓本周累计净买入485亿元创历史次高1月累计净买入1125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有色金属煤炭钢铁石油电力等周期板块集体拉升稀土黄金概念表现亮眼中国稀土中色股份银泰黄金恒源煤电等涨停 [2] - 新能源板块走强锂矿锂电池储能风电光伏等细分领域活跃融捷股份大涨超8%阳光电源涨超7%市值1909亿元隆基绿能涨超5%市值3575亿元 [2] - 机器人概念爆发信邦智能科远智慧达意隆等涨停三大运营商全线大涨中国电信涨停中国联通涨约7%中国移动盘中逼近历史高点 [2] - 券商期货板块回落国盛金控跌停弘业期货盘中触及跌停中天金融一字跌停 [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1.82%收报22044.65点突破22000点创逾半年新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67%收报4568.79点 [2] - 个股表现强劲新东方在线涨超10%刷新历史新高美团涨近5%百度集团携程集团涨超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