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数字华夏发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4-29 11:27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功研发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该产品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 可植入"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至实验动物大脑皮层 [2] - 美国渐冻症患者成为全球第三个Neuralink脑机芯片植入者 患者通过植入物控制笔记本电脑光标 并利用Grok AI克隆声音进行交流 植入物还能用于视频编辑 [4] 人形机器人创新 - 数字华夏发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P01 该产品采用本体与轮式结合设计 是公司继夏澜®、夏起®后的第三款重点人形机器人产品 [6] - 均普智能搭建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 初期年产能约1000台 产线配备视觉引导装配系统及多轴联动测试平台等40余套高端装备 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85% 后期计划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8] 人工智能与3D技术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 该模型基于Stable Video Diffusion改进 可根据单一输入图像创建多视图3D网格 支持同时输出多个新视角 [10]
北京发布59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10:04
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是北京民营企业的鲜明特征。近两年,本市先后制定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70 余项细分产业支持政策,实施高端科学仪器、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2024年部署的重 点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的超过60%,也产出"北脑二号"脑机接口等一批重大成果。 此次出台的这些措施首先就聚焦"科技创新"。"今年将出台政策持续厚植创新沃土,让民营企业有能力 成长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相关负责人说。 比如,在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方面,将推荐优质民营创新企业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00项以上。 当前,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全部落地,今年本市还将压茬推进新一批中关 村先行先试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建设1到2家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10家市级中试平台,加速"从1到 10"转化落地。 破除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助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动力源泉,也是支撑数字 标杆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本市将支持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应用创新,支持民营企业建设智算中心,对采购自 ...
广州邀你合伙创新创业
广州日报· 2025-04-29 10:02
大赛概况 - 第12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于4月28日启动,同步举行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座谈会 [2] - 大赛已连续举办11届,累计征集创业项目超2万个,促成投融资额超15亿元 [2] 组织架构与赛制 - 由团市委等27家单位共同主办,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承办 [3] - 设立在校学生和非在校青年两个赛道,覆盖广州市11个区及湛江、贵州黔南州、毕节、安顺、福建龙岩等分赛区 [3] - 专设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3050"产业项目专项赛、港澳青年专项赛、台湾青年专项赛 [3] - 围绕"产业发展""绿美广州""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帮扶协作"四个类别征集项目 [3] 评选与支持机制 - 采取"以赛代评"模式评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获奖项目直接入围考察名单 [3] - 评选创业新锐15名、创新新锐10名,共50名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 [3] - 优秀青年大学生项目和硬科技项目可获推荐入驻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享受最长2年免租及"一站式"扶持服务 [3] 参赛案例与创新举措 -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伍骞团队参赛项目聚焦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多模态调控设备解决睡眠和意识障碍问题,已在珠江医院应用 [4] - 大赛联合番禺区建设"青创经纪人"队伍,聘任行业专家和企业家为创业青年提供管理、评估、咨询、投融资等指导 [4]
一场跨界对谈,揭开AI时代零跑的科技野望
雪豹财经社· 2025-04-29 09:17
科技革命与普惠理念 - 科技革命的本质是回归"人"的需求,让技术成为普通人"摸得着的未来"[3][5][9] - 杭州作为"中国硅谷",聚集了44家独角兽企业(占浙江80%),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2844家增至2024年1.6万家[3] - 长三角的产业基础、供应链、人才储备及浙商精神共同塑造了优越的创业环境[3] 零跑汽车发展 - 零跑2024年销量跻身新势力前三,单月最高突破4万辆,Q4净利润转正且毛利率达13.3%[5] - 公司以15万元级智能车打破高端技术垄断,欧洲市场已布局门店销售并计划本地化生产[5][11] - 成立浙江凌艾未来科技(注册资本6亿元),探索AI软件开发及机器人赛道,技术可复用汽车供应链[11][12] 强脑科技突破 - 研发全球领先的智能仿生手,价格降至传统假肢七分之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3][7] - 与Neuralink并列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研发投入最大企业,技术应用于自闭症治疗、睡眠改善等医疗场景[7][9] - 与零跑合作科技助残项目,并探索脑机接口在汽车座舱及具身智能的应用[9][11] 跨界合作与AI趋势 - 零跑与强脑科技联合开发机械臂、智能感知技术,优化汽车生产流程[11][12] - "AI+硬件"模式兴起,新能源汽车成为AI重要终端,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比8.9%)[12] - 强脑的仰憩助眠系统可集成至零跑车内,实时监测脑电、心率等数据[11][12]
中兴通讯切入机器人赛道;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为脑机接口提供关键支撑;阿里Qwen3深夜开源!性能超DeepSeek-R1,AI智能体将加速爆发——《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8:07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28%,标普500指数涨0.06%,纳指跌0.1% [1] - 大型科技股互有涨跌,英特尔涨超2%,苹果、特斯拉、奈飞、Meta小幅上涨;英伟达跌超2% [1]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68%,蔚来、搜狐涨超6%,斗鱼、理想汽车、BOSS直聘、唯品会涨超3% [1] -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跌1.5%,WTI原油期货6月合约跌1.54%至62.05美元/桶,布伦特6月原油期货跌1.51%至65.86美元/桶 [1] - COMEX黄金期货涨1.83%至3358.9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0.21%至33.08美元/盎司 [1] - 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上涨0.50%,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22%,法国CAC40指数上涨0.50%,德国DAX30上涨0.18% [1] 机器人赛道新动态 - 中兴通讯切入陪伴机器人赛道,拟推出家庭机器人产品,提供情绪价值和安全守护 [2] - 中兴通讯和四川天链合作的"Tina"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面向B端,基于中兴星云多模态大模型,具备语言理解和运动决策能力 [2] - 优必选与采购方签订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此前已进入多家知名车厂开展实训工作 [2] - 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50亿元,预计2029年达到3043亿元 [3] - 概念股包括汤姆猫、实丰文化、汉威科技等 [3] AI大模型新突破 - 阿里云开源Qwen3系列模型,包含2个MoE模型、6个稠密模型,发布2小时GitHub star数超16.9k [4] - 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在编程、数学、通用能力等基准评估中表现优于DeepSeek-R1等业界知名模型 [4] - Qwen3系列引入混合思考模式,推理能力提升,支持MCP,Agent能力提升 [4] - 概念股包括鼎捷数智、彩讯股份、汉得信息等 [4] 脑机接口新进展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通过预验收,助力脑机接口研究 [5]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为临床应用收费铺好路径 [6] - 麦肯锡预测2040年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 [6] - 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诚益通、爱朋医疗等 [6] 自动驾驶新动态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 [7] - 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 [7] - 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连续五个月超过50%,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超过55% [8] - 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中海达、四维图新等 [8] 避雷针 - 立方数科因定期报告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9] - 原尚股份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原尚 [9] - 四通股份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四通 [9] - 波导股份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波导,拟6000万元—1.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10]
超3200亿,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集群发力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26 14:26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 - 大会于2025年4月25日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 [2] - 发布"3+6+6"现代化产业体系:3大特色优势产业(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数字经济)、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网络空间安全、先进装备、先进能源)、6大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细胞与基因治疗、合成生物、新型储能、量子科技、脑机接口) [4] 产业基金集群现状 - 已组建154只基金,总规模超3236亿元,为中西部最大产业基金集群 [5] - 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覆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链条 [5] - 策源资本已合作组建74支基金,总规模达2143亿元,覆盖本地项目近100个,招引项目超150个 [5] 现场签约与基金设立 - 与11家机构签约产业基金合作,规模超340亿元 [5] - 与11家科创企业直投签约,金额超5亿元(含智谱华章、脑动极光等) [5] - 宣布设立20亿元"中试基金"(聚焦科研成果量产转化)和50亿元"数字文创母基金"(依托本土IP如哪吒、王者荣耀等打造生态闭环) [5] 基金群战略布局 - 2021年提出5年内推出总规模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 [5] - 2022年成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出资比例最高达50%,返投要求1.5倍且认定灵活,设最高80%让利机制 [5] - 天使母基金特点:出资比例高、地域限制少、投资弹性足、返投认定活、激励力度强 [5] 行业地位与目标 - 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发展质量效益与科技创新实力领先 [5] - 母基金研究中心评价其3000亿产业基金为"大手笔",集群设置科学合理且分工明确 [5] - 目标通过市场化母基金吸引优质GP,实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6]
拟融资36亿!脑机接口明星公司估值冲上620亿大关
思宇MedTech· 2025-04-25 14:34
融资动态 - Neuralink计划以85亿美元投前估值筹集5亿美元资金 正在进行初步投资者讨论但条款未最终敲定 [2] - 2023年6月公司估值已超过50亿美元 2019年融资3930万美元 2021年C轮融资2.05亿美元 2023年D轮融资2.8亿美元 [41][42][43][44] 核心技术 - 专注于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开发 目标实现人机交互 通过微米级设备连接人脑与机器 [4] - N1植入设备仅硬币大小 含1024个电极分布在64根超细线程上 具备生物相容性封装和无线充电功能 [5][8] - 配套R1手术机器人配备5个相机系统和OCT成像技术 可实现微米级精准植入 [7][16][17] 产品进展 - 盲视(Blindsight)技术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通过刺激视觉皮层帮助盲人恢复光感 [11][13] - 2024年1月完成首例人体植入 患者可进行下棋等复杂操作 第二名患者术后实现思维控制电子设备 [21][22][24] - 截至2025年2月 PRIME研究参与者累计使用时间超4900小时 植入总时长超670天 [27]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预测BCI将在5年内实现医疗商业化 美国市场规模达4000亿美元 初期渗透率有限 [28][29][30] - 4000亿美元市场中 800亿来自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3200亿来自精神疾病等更广泛领域 [39] - PatentVest报告显示BCI技术正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同步验证4000亿美元市场预期 [38][39]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者包括Synchron(血管介入)、Paradromics(直接数据接口)、Precision Neuroscience(薄膜电极)等 [31][32][35][36] - Synchron的Stentrode产品通过血管内支架收集信号 Paradromics系统可实现失语患者沟通 [32][33][35] - Precision的7层皮质接口采用微创薄膜电极技术 减少脑组织损伤 [36][37]
脑机接口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4-23 04:48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实习记者 谭丁豪 随着脑机接口产业迅猛发展,商业化落地逐步推进,相关概念板块受到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 万得脑机接口概念指数自4月8日以来上涨11.84%。 海外方面,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不断传出利好消息,两年间已宣布完成三例人体脑机 接口植入手术,三名患者术后设备均运行稳定。 在国内,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研发的"北脑一号"半侵入式技术实现临床应用突破,集成了高采样 率、大通量、低功耗的脑电数据采集、处理和无线传输技术。该系统通过将半侵入式植入电极置于颅骨 与皮层间,能够兼顾信号质量与手术安全性。"北脑一号"也于近日成功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 产品端,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日前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 (BCI)核心技术与系列产品,包括全球领先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神经信号采集系统、神经信号调控 系统及神经元定位系统。 在政策方面,国家医保局近日编制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为脑 机接口技术建立专项收费标准体系,设立"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等价格项 目。随后,湖北省医保局迅速 ...
比肩马斯克Neuralink,揭秘“杭州六小龙”中最神秘的一家
华尔街见闻· 2025-04-14 18:01
全球AI竞争格局 - 中美顶级AI大模型性能差距从2023年17.5%大幅缩至2025年0.3% [1] - 2024年全球重要大模型排名:谷歌/OpenAI各7个并列第一,阿里6个位列第三 [1] - 中国AI领域三大突破性发布入选全球32项重要成果:阿里Qwen2/Qwen2.5及DeepSeek-V3 [1] 中国科技企业崛起 - "杭州科技六小龙"成为挑战"美国例外论"的核心力量,覆盖大模型/机器人/脑机接口三大赛道 [1] - 细分领域对标:DeepSeek对标OpenAI,宇树科技对标波士顿动力,强脑科技对标Neuralink [1] - 中国企业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实现全球募资规模第二,技术路线与Neuralink形成差异化竞争 [2] 强脑科技创业历程 - 创始人韩璧丞受诺贝尔奖得主启发,2015年创立强脑科技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4][10] - 早期突破:2017年攻克固体凝胶电极技术,实现脑电信号百万分之一级精准采集 [15][21] - 关键产品:2020年量产全球首款知觉神经控制仿生手,获FDA批准进入美国市场 [37][38]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 - 非侵入式技术覆盖100+疾病治疗场景,侵入式仅适用5-6种重症 [42] - 商业化优势:仿生手价格仅为进口产品1/5-1/7,累计帮助超10万患者 [47][4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2024年灵巧手出货量行业前三,支持0.1毫米亚毫米级操作 [54][56] 中国智造赋能 - 归国后研发效率提升:产品迭代速度加快3倍,借助深圳供应链实现快速打样 [28][34] - 政府支持:国务院总理2023年实地考察,肯定脑机接口产品社会价值 [55] - 成本控制目标:计划5-10年内将智能假肢成本再降90%,覆盖2500万残障人群 [47][48] 行业未来展望 - 市场规模:脑机接口被列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攻关技术,潜在万亿级产业 [59] - 企业目标:10年内服务100万残障人士和1000万脑疾病患者 [46][55] - 技术融合:与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革命 [59]
全球脑机接口应用迎来新突破
文章核心观点 全球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应用领域从医疗扩大至非医疗领域,新兴技术推动其应用突破,目前处于应用试验阶段且蓬勃发展,2024 - 2025年中美均取得多项进展 [1][2] 脑机接口技术概述 - 脑机接口是变革性人机交互技术,工作原理是采集脑部神经信号并分析转换成特定指令,能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信息交换 [1] - 脑机接口设备可帮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恢复部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1] - 脑机接口技术按是否侵入大脑及程度分为非侵入式、侵入式、半侵入式三类 [1] 不同类型脑机接口特点 - 侵入式需将硬件植入大脑皮层,信号质量高,可直接监测和调控神经信号,但应用范围因手术风险和健康隐患受限 [1] - 非侵入式通过无创方式间接监测大脑活动,无创、低风险、易操作,但信号质量低,对环境干扰敏感 [2] - 半侵入式介于两者之间,需手术布置电极,但电极置于颅骨下、皮层上方 [2]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历程与阶段 - 全球脑机接口发展历程分为学术探索、科学论证和应用试验阶段,目前处于应用试验阶段 [2] 2024 - 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美国 - 2024年1月“神经连接”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患者可通过意念移动光标;8月完成第二例,接受移植者意念控制能力增强 [2] - 2025年1月“神经连接”公司创始人宣布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设备运行良好,预计增加20 - 30例 [3] - 2025年3月31日美国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改进脑机接口植入设备,使失语18年中风患者能更接近自然语言速度表达想法,改进系统解析与语音转化时间从超20秒缩短至3秒 [3] 中国 - 2024年3月中国团队成功研发65000通道、双向脑机接口芯片 [2] - 2025年3月20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前两例分别在北大第一医院、宣武医院完成,术后瘫痪病人可意念控制运动,渐冻症失语病人实现语言交流 [3] - “北脑一号”集成自主研发柔性高密度脑皮层电极,128通道信号通量国际领先,提升信号采集精准度,降低手术创伤和术后风险,弥补侵入式和非侵入式技术不足 [4]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场景 - 医疗领域与非医疗领域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包括监测评估大脑状态、调控神经、增强感官能力、提高游戏操控性、用于教育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