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天岳先进(02631):IPO点评
国证国际· 2025-08-12 15:25
投资评级 - IPO专用评级5 9分(满分10分),其中行业前景5分,招股估值7分,市场情绪6分 [7] - 建议申购,主要基于行业前景和发行价折让 [13]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碳化硅衬底领域技术领导者,已实现2-8英寸衬底商业化并推出12英寸产品,掌握核心技术体系 [9]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一半以上建立合作,客户终端产品涵盖电动汽车、AI数据中心等领域 [9] - 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1 79亿元,2025年前三个月净利润8518万元,显示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9][13] - 发行价最高42 80港元对应发行后总市值204 35亿港元,较A股有35 7%折价 [13] 公司概览 - 专注碳化硅衬底研发生产,是国内第一批实现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产业化的公司 [9]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 17亿元、12 51亿元、17 68亿元,碳化硅衬底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9] - 2022-2023年净亏损1 76亿元和4572万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1 79亿元 [9] 行业状况及前景 - 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射频通信等领域潜力巨大,与传统硅材料相比具有更优越性能 [9][13] - 2030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预计达197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35 8% [9] - 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高度集中,前五大厂商占68%份额,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16 7%份额排名前三 [9] 招股信息 - 拟全球发售4774 57万股H股,香港发售占5%,国际发售占95%,另有15%超额配股权 [5] - 发行价范围最高42 80港元,绿鞋前集资金额20 44亿港元 [7] - 基石投资者已认购7 402亿港元,按最高价计算将认购1729 52万股 [11] 募集资金用途 - 70%(13 57亿港元)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 [12] - 20%(3 88亿港元)用于加强研发能力 [12] - 10%(1 94亿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 7%、97 0%、97 6%,显示高效量产能力 [9] - 2025年前三个月营收4 08亿元,其中碳化硅衬底收入3 29亿元 [9] - 备考每股有形资产净值16 34港元,市净率2 62倍 [7]
天岳先进开启港股招股,全球第二大碳化硅衬底制造商A+H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2 14:5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天岳先进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碳化硅衬底研发与产业化 是全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行业领军企业 [3] - 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销售收入计 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16.7% 位列全球前三 [3] - 公司于2022年1月12日在A股科创板上市 截至2025年7月30日总市值超256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8月11日开启港股招股 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企业 [2] 技术优势与产品应用 - 公司是全球少数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的企业 率先完成2英寸至8英寸衬底商业化 并推出12英寸衬底 [5] - 率先采用液相法生产P型碳化硅衬底 [5] - 碳化硅衬底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AI数据中心 光伏系统 AI眼镜 轨道交通 电网 家电及通信基站等领域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4.17亿元→12.51亿元→17.68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4.08亿元 [5] - 毛利率显著改善:2022年毛损3295.2万元 2023年毛利1.82亿元 2024年毛利4.3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9244万元 [5] - 盈利状况转正:2022年亏损1.76亿元 2023年亏损0.46亿元 2024年盈利1.7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851.8万元 [5] 港股发行细节 - 发行定价42.8港元 募集资金20.44亿港元 发行总数4774.57万股 [7] - 公开发售占比5% 每手100股 入场费4323.17港元 [7] - 基石投资者包括国能环保 未来资产 山金资管 和而泰智能 兰坤 合计认购占比36.22% [7] - 设绿鞋机制716.18万股/2.96亿港元 保荐机构为中信与国金 预计8月19日上市 [7] 资金用途与行业前景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张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 加强研发能力 以及营运资金补充 [6] - 碳化硅赛道在新能源汽车 光伏储能 AI眼镜 AI智算中心等新兴科技领域具有高增长确定性 [8]
上海新阳控股股东计划减持0.64%股份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上海新科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20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64%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5月29日至2025年8月28日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减持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当前持股0.228亿股 占总股本比例7.31% [1] - 公司总股本为3.115亿股(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 [2] - 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不影响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2] 公司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行业 提供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及整体解决方案 [1] - 拥有电子电镀 电子清洗 电子光刻 电子研磨四大核心技术 [1] - 技术团队近200人 申请国内发明专利超200件 国际发明专利超10件 [1] 产能扩张与研发投入 - 投资18.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集成电路关键工艺材料及总部研发中心项目 [2] - 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 [2] - 举措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推动长期稳定发展 [2] 行业背景与市场影响 -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背景下 公司作为国内重要企业受到市场关注 [3] - 减持可能引发投资者担忧 但业务突破有望增强市场信心 [3] - 公司在光刻胶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3]
鲁股观察|天岳先进H股招股启动:碳化硅龙头再拓资本新步
新浪财经· 2025-08-12 11:41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启动港股招股,拟全球发售4774.57万股H股,发售价不超过每股42.80港元,预计8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全球发售中香港公开发售238.73万股(占比5%),国际发售4535.84万股(占比95%),另设15%超额配股权对应716.18万股 [1] - 预计募资总额20.44亿港元,净额19.38亿港元,其中70%用于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产能扩张,20%投入研发,10%补充营运资金 [1] 基石投资者与股权结构 - 引入未来资产证券、山金资产管理等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7.402亿港元,按最高发售价计算锁定1729.52万股(占发售总数36.23%) [2] - 创始人宗艳民港股发售前持股38.48%,稀释后约34.3%,仍为实控人;济南国材、哈勃投资等重要股东合计持股12.3%,港股发售后公众持股比例提升至25%以上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7.68亿元(同比增长41.37%),净利润1.7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境外销售占比57.03%,境外毛利率42.05%显著高于境内20.8%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08亿元(同比下降4.25%),净利润851.82万元(同比下降81.52%),费用占比提升30.84%主因港股IPO中介费用及研发投入增加 [6] 产能与技术进展 - 2024年碳化硅衬底产量41.02万片(同比增长56.56%),上海工厂提前达成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产能,2025年3月末8英寸衬底月产能突破1.2万片 [6] - 港股募资将重点支持济南基地二期项目,目标2026年底前8英寸产能提升至3万片/月 [6] - 2023年率先实现8英寸衬底量产,2024年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产品,累计交付8英寸导电型衬底超100万片,累计获发明专利194项(境外14项) [7]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2024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产业营收同比减少9%至10.4亿美元,主因汽车和工业需求走弱及价格竞争加剧 [7] - 公司市占率全球前三,国内同行天科合达市占率17.3%(差距0.2个百分点),国际巨头Wolfspeed市占率33.7% [10] - 6英寸衬底均价从2022年约5000元/片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约4000元/片(降幅20%),价格压力源于国内扩产及海外需求暂缓 [10]
半导体材料板块拉升 上海合晶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1:20
半导体材料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材料板块出现短线拉升行情 [1] - 上海合晶股价涨停 [1] - 阿石创、华海诚科、新恒汇、艾森股份、凯德石英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个股表现 - 上海合晶成为板块领涨股并实现涨停 [1] - 多家半导体材料公司呈现跟涨态势包括阿石创、华海诚科、新恒汇、艾森股份和凯德石英 [1] 新闻来源 - 该市场动态信息由每日经济新闻提供 [2]
镇江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额同比增长5.9%项目提速蓄动能 产业集聚势如虹
新华日报· 2025-08-12 07:05
金融支持与授信 - 镇江市金融机构向航空航天产业链新增专项授信280亿元 [1] - 镇江市发布2025年首批金融助企"六张清单",涵盖六大领域,564家企业和机构入选 [1] - 自2022年以来,镇江累计为775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过2200亿元 [1] 经济发展与投资 - 镇江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全省第4 [1] - 镇江市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5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保持在75%以上 [3] - 镇江市19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224个新建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06个,开工率达92% [2] 重大项目进展 - 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2] - 扬中威腾储能系统项目厂房主体竣工,设备同步调试 [3] - 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成为京口区首个省级重大项目 [3] 制造业与技改 - 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 [4] - 镇江市重点推动5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和163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 [4] - 镇江科技创新集群上榜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第77位 [4]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镇江未来三年每年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到2027年培育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 [5] - 《镇江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通过六大行动引导企业技术改造 [4]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协议,开展联合攻关 [6] - 镇江上半年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60余项,完成科技招商企业35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6%,高于省均3.8个百分点 [6] - 丹盛纺织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近3亿元 [6] 未来产业布局 - 镇江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推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7]
项目提速蓄动能 产业集聚势如虹
新华日报· 2025-08-12 04:41
金融支持与授信 - 镇江市金融机构向航空航天产业链新增专项授信280亿元 [1] - 镇江市发布2025年首批金融助企"六张清单",涵盖六大领域,564家企业和机构入选 [1] - 自2022年以来,镇江累计为775家企业提供授信总额超过2200亿元 [1] 重大项目进展 - 高光AMOLED金属掩膜版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高精密金属掩膜版10万条的产能,预计四季度送样验证,二期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运营 [2]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19个省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6.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2] - 224个新建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06个,开工率达92% [2] - 扬中威腾储能系统项目厂房主体竣工,设备同步调试 [3] - 中储粮新民洲基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3] - 先锋智能集成制动系统项目刷新丹徒区重大项目供地纪录 [3] 招商引资与投资增长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158亿元,同比增长5.9% [3] - 镇江"四群八链"主导产业项目占比保持在75%以上 [3] - 今年上半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5.9%,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3,工业技改投资增幅全省第4 [1]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 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机械臂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 [4] - 企业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 [4] - 镇江市重点推动54个省重大工业项目和163个市级重点工业技改项目建设 [4] - 镇江科技创新集群上榜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第77位 [4] - 镇江计划每年实施重点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项目200个,到2027年培育省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 [5]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南京大学(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与3家企业签署产学合作协议 [6] - 今年上半年,镇江共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260余项,完成科技招商企业356家 [6] -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6%,高于省均3.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 [6] - 丹盛纺织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产品创新,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近3亿元 [6] - 镇江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和氢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7]
富士胶片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1 21:46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 2025财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1%,达7,495亿日元 [1] - 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1.5%,降至538亿日元,主要受汇兑损失影响 [1] - 所有事业领域营业利润均实现增长,影像业务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1%至753亿日元 [1] - 维持2025财年全年业绩预期,销售收入预计32,800亿日元,营业利润3,310亿日元,净利润2,620亿日元,力争实现历史新高 [1] - 公司预计年度分红为每股70日元,标志着连续第16次年度分红增加 [1] 医疗健康事业领域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2,285亿日元,同比微降2.9% [2]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0.7%,达43亿日元 [2] - 医疗系统业务销售收入下滑,主要受中国市场对医用材料需求减少影响 [3] - Bio CDMO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增长,得益于丹麦新工厂贡献及美国德克萨斯生产基地恢复运营 [3] - 生命科学业务销售收入提升,得益于细胞培养基市场复苏及化学试剂强劲需求 [4] 电子材料事业领域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1,021亿日元,同比微降0.9% [5]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上涨13.0%,达225亿日元 [5] - 电子材料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受用于生成式AI的先进半导体材料需求旺盛推动 [6] - 高性能材料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减少8.2%,主要受上一年与IT公司大订单影响 [7] 影像事业领域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达1,453亿日元 [8]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大幅提升28.4%,达418亿日元 [8] - 消费级影像业务销售收入增长,受instax一次成像系统持续需求拉动 [9] - 专业级影像业务销售收入攀升,得益于X系列及GFX系列相机优异市场表现 [10] 商业创新事业领域 - 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2,736亿日元,同比微降2.3% [11]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7.9%,达156亿日元 [11] - 业务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提升,得益于与数字化转型相关解决方案销售增加 [12] - 办公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收入下滑,受中国市场低利润率产品销售结构调整影响 [13] - 图形通信业务销售收入下降,由于低利润产品线战略性收缩 [13]
纳微科技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599.8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21:31
大宗交易情况 - 8月11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24.10万股 成交金额599.85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24.89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8.99% [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8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5659.45万元 [2] - 两笔交易买方均为国海证券机构席位 卖方均为中信证券苏州分公司 [2] 二级市场表现 - 当日收盘价27.35元 上涨4.03% 日换手率2.02% 成交额2.23亿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1.86% 但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净流出4540.05万元 [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87.27万元 [2] 融资交易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3.24亿元 近5日增加2927.05万元 增幅达9.95% [2]
技术卡位打造衬底领域的“台积电”,高成长的天岳先进会引爆新股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7:33
行业竞争格局 - 碳化硅衬底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行业集中度提升 最终可能仅剩少数几家头部企业 [2] - 2024年全球碳化硅衬底市场增长放缓 受终端市场放缓 库存调整和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 [2] - 天岳先进N型碳化硅衬底2024年营收1.92亿美元 全球排名第二 较2023年上升两位 [2] - 天岳先进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 是前十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公司 [2] - 主要厂商表现分化 Wolfspeed2024年营收3.464亿美元同比下降5% Tankeblue营收1.778亿美元同比下降10% SiCrystal营收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 [4] 公司技术实力 - 天岳先进已获得503项专利 其中198项为发明专利 [6] - 公司荣获日本《电子器件产业新闻》"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 是中国企业31年来首次问鼎该奖项 [6] - 在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能力上领先同业 并率先推出12英寸产品 [13] - 碳化硅衬底有效厚度超过60毫米 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0毫米 具有更低生产成本 [6] - 开发多块拼接多线切片技术 解决拼接棒长与切片质量关系的行业难题 [6] 市场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4亿美元 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20.3% [7] - 6英寸碳化硅衬底出货量预计2030年增长至470万片 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约26% [7] - 新能源汽车 光储 电网 轨道交通等终端行业对碳化硅器件需求保持双位数增速增长 [9] - AI应用快速发展带动数据中心电源管理需求爆发 碳化硅器件能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电力消耗 [9] - AI眼镜等新兴应用领域为行业带来可观增量需求 碳化硅SRG波导可降低设备重量厚度和生产复杂性 [12][13] 公司战略布局 - 天岳先进计划成为"碳化硅衬底领域的台积电" 追求最优产品和最低成本 [5] - 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英伟达的碳化硅供应商几乎都是天岳客户 [9] - 与舜宇集团子公司舜宇奥来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开发微纳光学领域和新材料领域应用 [12] - 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一半以上与天岳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14] - 正在进行H股招股 计划全球发售4774.57万股 发售价不高于42.8港元 预计8月19日登陆港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