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搜索文档
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力 专精特新领域指数集群即将亮相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07
指数发布背景 - 上交所与深交所将于7月21日集中发布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 包括深证专精特新指数 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 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 上证专精特新指数及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 [1] - 指数发布旨在丰富专精特新领域投资标的 引导市场资源流向创新驱动型企业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业化 精细化 特色化 创新型为特征 其中"小巨人"企业深耕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与产业链关键环节 创新能力突出 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生力军 [1] 专精特新企业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底 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其中A股上市企业超1000家 [1] - 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平均市值约67亿元 平均营业收入约13亿元 [1] - 研发强度(10.4%) 毛利率(31.6%)和营收增长率(9.8%)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 [1] 上交所指数详情 - 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科创板"小巨人"企业样本 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 [2] - 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样本市值和研发支出占全部科创专精特新证券的比例分别为47.7%和41.9% [2] - 上证专精特新指数涵盖100只沪市企业样本 主板占25% 科创板占75% 样本合计市值占沪市专精特新证券的54.7% [2] - 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从沪深北市场精选100只企业 对全体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市值 营业收入 研发支出和净利润覆盖率分别达33.0% 20.9% 28.8%和40.0% [2] 深交所指数详情 - 深证专精特新指数与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分别从深市 创业板选取100只市值规模大 流动性好的企业作为样本 [3] - 截至2025年6月底 两条指数总市值分别达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 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均超400亿元 [3] - 自2018年底基日以来 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3%和9.8% 均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4.4%) [3] - 样本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权重占比分别达86%和89%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和14% 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超19% [3] - 民企样本数量占比均超八成 [3] 市场影响与未来规划 - 指数发布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服务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 [3] -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工具 便于分享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红利 [3] - 引导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助力突破技术瓶颈 [3] - 沪深交易所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 推动相关指数产品开发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4] - 培育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理念 让资本市场更好地赋能专精特新企业 [4]
中孚信息连跌5天,大成基金旗下2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35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孚信息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3 03% [1] - 公司成立于2002年,专业从事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销售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 基金持仓变动 - 大成基金旗下2只基金进入中孚信息前十大股东 [1] -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今年一季度增持中孚信息 [1] - 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今年一季度减持中孚信息 [1] 基金业绩表现 -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率9 99%,同类排名1363(总4529) [1] - 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今年以来收益率10 52%,同类排名298(总993) [1] 基金经理背景 -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基金经理为杜聪 [4] - 杜聪累计任职时间4年又8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5 24亿元,任期回报30 80% [5] - 杜聪现任管理基金包括大成至臻回报混合A/C、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等 [5] 基金公司信息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董事长为吴庆斌,总经理为谭晓冈 [5] - 公司股东结构为中泰信托持股50%、中国银河投资持股25%、光大证券持股25% [5]
全球股市立体投资策略周报7月第1期:美股情绪升至历史较高水平-20250707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7 23:01
市场表现 - 上周发达市场略优,MSCI全球+1.2%,其中发达+1.3%、新兴+0.4%[2][10] - 港股医药涨幅最强,美股材料+科技、欧股日常消费+能源涨幅居前[2][18] 交投情绪 - 上周股市成交普遍缩量,美股情绪接近历史最高[2][24] - 港股投资者情绪环比上升且处历史高位,美股投资者情绪上升且处历史极高位[2] 资金流动 - 上周全球宏观流动性边际转紧,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2次,较前周下降[5][58] - 5月资金主要流向欧洲、印度,南向资金延续流入[5] 基本面 - 上周港股盈利预期明显上修,恒生指数2025年EPS从2227上修至2234[5][74] - 上周全球经济预期整体改善,美、欧、中经济意外指数均回升[5][108] 风险提示 - 部分指标为测算值,美联储降息快于预期,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3]
深交所 将发布两条重要指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2:45
指数发布信息 - 深交所将于2025年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8)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代码399267)[1][2] - 两条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样本股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定期调整[4] 指数定位与战略意义 - 指数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 旨在丰富特色投资标的并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5][7] -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涌现天孚通信、圣邦股份、爱美客等代表性公司[5] 样本企业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底 深交所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3家 占A股同类企业的47% 其中创业板398家占比37%[5] - 指数样本公司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权重合计占比86%-89%[6] 指数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 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总市值分别为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6] - 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分别达416亿元和408亿元 流动性充足[6] - 自2018年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8.3%和9.8% 优于沪深300指数(4.4%)[6] 企业成长性与创新属性 - 2024年样本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和14% 净利润同比增长6%和10%[6] - 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0%和19% 创新投入强度高[6] - 民企样本数量占比近八成(深证83家/创业板82家) 体现深市民营企业支持成效[7] 后续规划 - 深交所将推动专精特新领域指数产品开发 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7]
深交所,将发布两条重要指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22:31
深交所发布专精特新指数 - 深交所将于2025年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399268)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399267)两条新指数 [2][3] - 指数编制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样本股每半年调整一次 通过深交所行情系统发布 [4] - 指数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 旨在丰富特色投资标的 [4] 专精特新企业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 深交所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3家 占A股同类企业的47% 其中创业板398家占比37% [4] - 深圳培育的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等特征 代表性企业包括天孚通信、圣邦股份、爱美客等 [4] 指数特征与表现 - 两条指数各选取10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样本股 总市值分别为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 近一年日均成交额416亿元和408亿元 [6] - 自2018年底基日以来 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年化收益8.3% 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9.8% 均优于沪深300指数(4.4%) [6] - 样本公司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权重合计占比86%和89%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和14% [6]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0%和19% 民营企业占比近八成 [6] 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 - 指数发布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务实举措 [4][7] - 深交所将推动专精特新领域指数产品开发 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工具 [7]
促进软信业发展,上海放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7-07 21:42
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上海市政府发布17项政策促进软信业发展 包括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探索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投资模式 [1] - 政策涵盖四大类措施:奖励性政策、人工智能应用激励、新动能培育政策、企业减负制度性政策 [2][3][4] - 目标推进政策尽早落地见效 上海各区已制定配套实施方案 如浦东加大优质企业培优力度 杨浦推进科技企业矩阵培育 [5] 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 - 对全年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超全市平均1.2倍的优质企业给予奖励 [2] - 按营收规模对中小企业分档奖励 标准从50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 [2] - 按增长速度对小微企业分档奖励 标准从3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2] 人工智能应用激励政策 - 通过"算力券"降低模型调用和部署成本 对行业应用效果显著项目给予不超过30%资金补助 [3] - 支持发展通用智能体 对达到一定用户规模的智能体给予补助 [3] - 支持软件AI化 对代码生成和嵌入AI功能的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50%补助 [3] 新动能培育政策 - 高端软件领域 对使用早期国产软件产品给予最高80%应用补偿 [3] - 数字内容领域 创新"阶梯式"服务模式 探索版权质押融资试点 [3] - 数据要素领域 培育公共数据应用场景 试点语料作价入股 [3] 企业减负政策 - 降低融资成本 扩大"无缝续贷"覆盖面 [4] - 推动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再降5%以上 [4] 上海软信业发展现状 - 1-5月营收超6900亿元 同比增长20.4% 高于全国14.3%的平均增速 [6][7] - 企业数量超1.6万家 规上企业3200家 重点平台企业13家营收占比超40% [7]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3600亿元(+27.1%) 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营收3300亿元(+13.7%) [7] 区域发展亮点 - 杨浦区1-5月营收1473亿元(+25%) 占全市超五分之一 [8] - 浦东新区营收1727亿元 集聚规上企业超1000家 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全市近半 [8] - 金山、松江等郊区增速显著 金山同比增速达646.9% [8] 企业案例 - 合合信息旗下C端AI产品全球收入排名第五 中国第一 [8]
促进软信业发展,上海放大招!
证券时报· 2025-07-07 21:37
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 上海市政府发布《若干措施》,包含17项政策,涵盖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探索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模式 [1][2] - 政策分为四大类:奖励性政策、人工智能应用激励、培育新动能政策、企业减负制度性政策 [3][4][5] 梯度式企业奖补机制 - 对营收超20亿元且增速超全市平均1.2倍的优质企业给予奖励 [3] - 中小企业按营收规模分档奖励500万至3000万元 [3] - 小微企业按增速分档奖励30万至50万元 [3] 人工智能应用激励政策 - 通过"算力券"降低模型调用成本,对优质行业应用项目给予不超过30%资金补助 [4] - 支持通用智能体发展,对用户规模达标的智能体提供资金补助 [4] - 对AI嵌入软件开发的优质项目给予不超过50%补助 [4] 新动能培育政策 - 高端软件领域:对早期国产软件应用给予最高80%补偿 [4] - 数字内容领域:创新版权质押融资试点 [4] - 数据要素领域:探索语料作价入股等新型投资模式 [4] 企业减负政策 - 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无缝续贷"覆盖面 [5] - 推动中小企业宽带资费再降5%以上 [5] 上海软信业发展现状 - 1-5月营收超6900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全国14.3%增速 [9]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3600亿元(+27.1%),互联网服务业营收3300亿元(+13.7%) [9] - 13家重点平台企业营收占比超40%,规上企业利润总额811亿元(+55.3%) [9] 区域发展亮点 - 杨浦区营收1473亿元(+25%),占全市超五分之一 [11] - 浦东新区营收1727亿元,集聚70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30家大模型备案企业 [11] - 金山、松江等郊区增速达646.9%、45.5% [10]
中孚信息: 中孚信息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7 21:12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证券代码:300659 证券简称:中孚信息 公告编号:2025-039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孚信息"或"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7 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 的议案》。为满足全资子公司南京中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中孚") 的经营资金的需求,拟在南京中孚申请授信、信贷业务或日常经营业务时为其提 供担保额度不超过 0.5 亿元的担保。担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证、抵押、质押、 反担保等方式,担保额度有效期自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之日起至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的规定,本次 担保事项无需股东大会审议。 二、对子公司提供的担保额度预计情况 | | 被担保方最 | | | 担保额度占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担保方持 | | 截至目前 | | ...
运达科技: 总裁工作细则
证券之星· 2025-07-07 21:12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设立总裁一名,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并对董事会负责,同时设副总裁若干名、财务负责人一名及董事会秘书共同组成高级管理团队 [1][2] -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不得在控股股东处兼任除董事外的职务,且董事兼任高管人数不得超过董事总数二分之一 [1][3][4] - 总裁每届任期三年可连任,高管实行董事会聘任制,总裁由董事长提名,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由总裁提名 [2][6][7] 高管职责分工 - 总裁职责涵盖执行董事会决议、制定年度经营计划、审批费用支出、签署重大合同及组织制定公司规章等九项核心职权 [2][9] - 副总裁需协助总裁工作,分管特定部门并有权召开业务协调会议,可受委托代行总裁职权 [3][4][10] - 财务负责人主管财务工作,需编制真实财务报告、审核资金运用并提出财务分析解决方案 [4][11] 会议制度与决策流程 - 总裁办公会议为重要决策形式,讨论事项包括落实董事会决议、管理人员任免及经营相关议题,由总裁主持或委托其他高管主持 [5][15][20] - 会议议题可由总裁直接提出或由其他成员经总裁同意后列入,会议纪要需在5个工作日内分送高管并报董事会备案 [7][17][24] - 紧急情况下需在2个工作日内召开临时总裁办公会议,触发条件包括董事会、董事长或执委会提议 [6][16] 报告与监督机制 - 总裁需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会及执委会报告重大经营决定,突发事件需在1个工作日内报告 [8][28][29] - 高管考核与奖惩由董事会制定,实行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离任时需进行审计 [11][30][31]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工作细则经董事会批准生效,修改需同样程序,解释权归董事会,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11][32][33][34]
运达科技: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7 21:12
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制度适用于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高管、各部门及子公司负责人等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人员[1]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 - 年报重大差错包括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其他信息披露重大错误或遗漏、业绩预告或快报重大差异等情形[2] -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认定标准包括:资产/负债差错超最近年度审计资产总额5%且绝对金额超500万元、收入/利润差错超5%且绝对金额超500万元等[3][4] -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认定标准包括: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错误或遗漏、涉及净资产10%以上的担保或交易等[4] - 业绩预告重大差异认定标准包括:业绩变动方向与实际不一致或变动幅度超预计50%以上[4] - 业绩快报重大差异认定标准为财务数据与实际差异幅度达20%以上[4] 责任追究原则与形式 - 责任追究遵循实事求是、过错与责任相适应、责任与权利对等等原则[3] - 追究形式包括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调岗/降职/撤职、赔偿损失、解除劳动合同及追究刑事责任等[6] - 董事会视情节采取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罚,对主观恶意造成重大差错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5] 重大差错认定与追究程序 - 内审部负责收集资料、认定责任并提出处罚意见,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后提交董事会决议[6] - 董事会对责任人处理前需听取其陈述和申辩[7] - 对已披露财务报告更正需聘请合格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7] - 重大差错责任认定及处罚决议需以临时公告形式披露[7] 适用范围与制度修订 - 本制度适用于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报及临时报告的信息披露责任追究[7] - 制度由董事会制定、解释和修订,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