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8月新规,一起来看
新华社· 2025-07-29 20:33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实施 - 新版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3] - 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3] - 每个新增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3]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反洗钱新规 - 现金购买黄金等贵金属超10万元需上报[3] - 从业机构需对人民币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3] - 大额交易需在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报告[3] 金融业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 - 金融业机构需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网络安全事件[3] - 明确了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上报要求[3]
7月29日【港股Podcast】恆指、京東、京東健康、美圖、石藥、港交所
格隆汇· 2025-07-29 18:53
1、恆指:市場看多氣氛比較強,投資者認為明日期結,上至25800-26000,轉牛證,收回價24900。也有看空投資者,認為25400變阻力,繼續熊證,收回價 在25688點。 Simon:指數橫盤格局。信號總結為"買入",偏向好一些。阻力位在25760點和26600點。而下方支持位在24700左右。而投資者選擇牛證收回價在24900,相對 危險一些,建議選擇逼近第二個支持位24200的產品會比較安全。 | 信號總結 | 賣出信號 中立信號 | 買入信號 | | --- | --- | --- | | 賞 | O | 11 | 2、京東集團-SW (09618.HK):是否這周回踩120元?投資者持有認沽證,行使價116.8元 Simon:從日線圖看股價比較跳躍,每日波幅比較大。目前信號總結為"買入"。當前支持位126.1元,第二支持位120.7,與投資者的目標價比較接近。 | | | 3、京東健康 (06618.HK): 守住48元,能站穩50元嗎? Simon:收市價49.95元,接近全日高位50元,股價繼續向上走。技術信號總結為"買出"。阻力位在50.8元,剛好企穩在50元之上。根據目前分析,50元是比 ...
AI助名医“分身有术”,首个医生智能体标准体系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29 09:13
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启动 - 蚂蚁集团与信通院联合启动国内首个《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 [1] - 标准体系涵盖基础要求、技术要求、应用要求和治理要求 [2] - 首批标准研制聚焦技术性能、隐私安全、数据治理、专科应用4个关键方向 [2] 院士智能体上线与专科疾病管理 - 全国首个连接智能硬件的院士智能体"Jack安心智能体"在AQ应用上线 [1][2] - 该智能体由AQ联合王建安院士团队开发 支持心脏瓣膜病诊后管理 [2] - 功能包括健康分析、异常预警、复查提醒、加号申请 可接入华为手表、鱼跃血压计等设备 [2] 智能体技术应用现状 - AQ应用已接入269个医生智能体服务 相当于为用户提供24小时顶尖专科医生支持 [2] - 以浙二医院为例 每年新增数千心脏瓣膜病患者 智能体解决长期管理难题 [1][2] - 用户通过对话指令"帮我找王建安的智能体"即可调用专科服务 [2] 政策与行业背景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要求推动慢病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1] - 四大重点防治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 [1] - 信通院表示该标准标志着中国在专业智能体落地层面成为创新与规则推动者 [3]
央企加快向“新”发力,努力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46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国资委将探索出资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增强"创新韧性" [1] - 国资委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引导央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坚持战略导向、长期主义,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聚焦主责主业拓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1]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 - 国资委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汗水型增长"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1] - 多家央企将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具体工作安排 [1] - 央企高质量发展面临外部挑战,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阵地 [2] 央企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实践 - 招商局集团、国药集团围绕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探索研发培育、产业并购、专业运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 - 国资委支持央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3] - 国资委强调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4] 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布局 - 2023年央企完成战新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6] - 2024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国投系基金战新投资占比均超70% [7] 央企具体部署与案例 - 国机集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动数智化转型 [6] - 中国华能优化战略布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6] - 中国石油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布局未来产业 [6] - 国投集团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基金投资加快产业培育 [7] 未来投资方向与建议 - 央企未来投资将集中在工业母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8] - 需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分散重复投资,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布局,严控断链风险 [8]
深市医药生物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向好 创新驱动与多元布局成双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7-27 20:4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上半年深市生物医药行业56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50亿元 [1] - 行业龙头企业在政策环境趋稳、创新成果落地及多元化业务布局推动下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1] 公司业绩亮点 大博医疗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66.37%至80.84% [2] - 产品线步入耗材集采后新增长常态,坚持创新研发与国际化发展战略 [2] - 计划通过加强创新研发、优化服务、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提升经营质效 [4] 奥赛康药业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长78.58%至131.50% [2] - 首个一类创新药利厄替尼片获批上市,创新转型取得里程碑进展 [2] - 当前有40多款药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包括十余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5] 吉林敖东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至12.90亿元,同比增长130%至140%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投资收益同比显著增加 [3] - 坚持"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发展模式,聚焦医药主业创新升级 [4] 增长驱动因素 - 创新研发成果集中兑现,如奥赛康创新药获批、大博医疗产品线创新突破 [2][5] - 集采政策影响逐步消化,龙头企业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 [2] - 多元化布局深化,如国际化战略(大博医疗)、产融结合(吉林敖东) [4] 未来展望 - 大博医疗2025年全年收入有望实现不错增长,利润增速或高于收入增速 [4] - 奥赛康创新药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抗肿瘤药物具备优异商业化前景 [5] - 吉林敖东目标实现2025年营收与净利润稳步增长 [4] - 行业有望因创新成果持续落地和临床需求满足保持高质量发展 [5]
2025年H1共137家中企境内外IPO,募集资金共计1311.36亿元人民币丨睿兽分析IPO半年报
创业邦· 2025-07-26 09:02
整体概述 - 近五年H1中国企业IPO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H1中企IPO数量137家,较2021年H1的317家减少56.78%,较2024年H1的100家增加37.00% [3] - 2025年H1赴港、赴美上市企业数量占比增加,赴港占比29.93%,赴美占比32.85% [3] - 2025年H1上市企业分布:A股51家募资370.65亿元人民币,港股41家募资877.98亿元人民币,美股45家募资62.73亿元人民币 [3] 行业/地区分布 - 行业分布:传统行业21.17%(29家),医疗健康14家、消费14家、智能制造13家、汽车交通13家 [7] - 募资规模前五行业:能源电力347.42亿元人民币、消费202.20亿元人民币、医疗健康154.53亿元人民币、智能制造144.46亿元人民币、传统行业132.28亿元人民币 [7] - 地区分布:浙江25家(18.25%)IPO数量第一,福建334.16亿元人民币募资额第一,其次浙江251.24亿元人民币、江苏185.14亿元人民币、广东179.12亿元人民币 [7] 机构战绩 - 137家IPO公司中77家(56.20%)上市前获投资,其中VC/PE渗透率54.74%(75家),CVC渗透率27.74%(38家) [14] - A股IPO机构渗透率74.51%(38家),VC/PE渗透率72.55%(37家),CVC渗透率37.25%(19家) [16] - 港股IPO机构渗透率73.17%(30家),VC/PE渗透率70.73%(29家),CVC渗透率36.59%(15家) [16] - 美股IPO机构渗透率20.00%(9家),VC/PE渗透率20.00%(9家),CVC渗透率8.89%(4家) [16]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北京会议呼吁共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央视网· 2025-07-25 21:36
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 - 会议主题为"创新驱动下的健康产业新未来",由博鳌亚洲论坛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北京亦庄举行 [1] - 吸引来自3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家等参与 [1] 健康产业国际合作与发展 - 全球健康论坛已成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国际平台 [3] -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强调需支持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制定国家健康战略,建立公私伙伴关系,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3] -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论坛致力于推动区域和全球合作,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共同发展 [3] 中国健康产业成就与影响 - 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认为中国"健康中国"战略为产业注入动力,未来将引领全球健康产业发展 [3] - 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指出中国"新质生产力"概念具有开创性,各国可借鉴其经验扩大优质医疗服务覆盖 [3] 科技创新与健康产业 - 尼泊尔卫生与人口部长鲍德尔提出将技术和创新置于国家战略中心,加强合作建立数字健康生态体系 [4] - 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认为科技创新为解决健康问题提供新思路和动力 [4] - 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强调需利用技术与人工智能力量,同时推进治理与监管创新确保伦理公平 [4] 健康产业未来方向 - 大会呼吁共建可持续、包容、共同健康的未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联合国2030年目标 [4]
6月「上海市」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3个,环比增长15%;人工智能赛道最热丨「上海市」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7-25 08:04
上海市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6月上海市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93个,环比增加8%,同比增加15% [3][8] - 已披露融资总额105.8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04%,同比增长23% [3][8] - 大额融资事件新增5个,占全国大额事件总数的56%,涉及金额75.0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大额融资总额的48% [22] 行业分布 - 热门融资行业前五:人工智能(21个)、智能制造(19个)、医疗健康(13个)、材料、企业服务,合计占事件总数71% [3][11]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汽车交通、人工智能、消费、硬件、医疗健康,合计占披露总额85%(89.44亿元人民币) [13] - 人工智能行业融资事件环比增长31% [3] 融资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种子轮/A轮)占比72.04%(67个),成长期(B/C轮)占比25.81%(24个),后期(D轮及以后)占比2.15%(2个) [4][17] - 早期阶段披露金额64.08亿元(占比65.44%),成长期27.84亿元(28.43%),后期6.00亿元(6.13%) [17] 地区与机构动态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浦东新区(35个)、闵行(12个)、奉贤(7个)、黄浦(6个)、松江(5个) [15] - 活跃投资机构:君实生物(3个)、孚腾资本(3个)、小苗朗程(2个)、靖亚资本(2个)、鼎晖百孚(2个) [5] - 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123家,环比增加22%,CVC机构13家,环比增加18% [28] 独角兽与并购市场 - 上海市无新增独角兽企业,当前存量100家,占全国总数20% [25][27] - 并购事件3个(均为境内),环比增加200%,披露金额6.38亿元,环比增长6777% [6][30] - 并购行业分布:教育培训、医疗健康、能源电力各1个,能源电力并购金额占比100%(6.38亿元) [31]
全球第一!港交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23 23:10
香港股权融资市场2025年上半年回顾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到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5% 远超全球8%的增幅 [4] - 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恒生指数上涨超20% [1] - 上半年融资额已超过2022年 2023年及2024年全年水平 [5] 行业融资亮点 - 医疗健康板块股权融资总额58亿美元 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新高 [16] - TMT板块股权融资总额137亿美元 受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创新带动 [16] - 消费行业新股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70% 饮料和玩具细分领域表现强劲 [16] 大型新股发行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集资53亿美元 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新股 [9] -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融资额均超10亿美元 [9] - 上半年全球十大新股中香港占四席 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14% [9] 上市结构特点 - 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总集资101亿美元 H股较A股折价幅度普遍较小 [11] - 国际公司如IFBH 觅瑞集团登陆港股 提升市场国际竞争力 [11] - 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获北美 欧洲及中东长线基金等积极参与 [13] 市场机制优化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 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 - 7月前两周已有8家公司上市 等候上市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20]
港交所: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5%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18:55
香港股权融资市场2025年上半年回顾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5% 远超全球8%的增幅 [1] - 恒生指数期内上涨超过20% 港股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82%至2400亿港元 [1] - 上半年新股融资额已超过2022 2023及2024年每一年的全年水平 [3] 大型新股发行 - 宁德时代H股上市集资53亿美元 成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新股 [6] -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 三花智控三只大型新股融资额均超10亿美元 [6] - 上半年全球十大新股发行中香港占据四席 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约14% [6] 行业分布与表现 - 医疗健康板块股权融资总额达58亿美元 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新高 [10] - TMT板块股权融资总额137亿美元 受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创新带动 [10] - 消费行业新股上市后股价平均上涨70% 饮料 玩具 彩妆及珠宝细分领域表现强劲 [11] 上市主体特征 - 8家A股公司来港上市总集资101亿美元 H股较A股折价幅度小甚至出现溢价 [7] - IFBH 觅瑞集团 南山铝业三家国际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7] - 基石投资与机构配售获北美 欧洲及中东长线基金 私募股权等积极参与 [8] 市场机制优化 - 香港交易所与证监会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12] - 7月前两周已有8家公司上市 等候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