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圆桌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新华网· 2025-10-18 08:38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多领域呈现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的态势 [1] - “十四五”期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果丰硕 [2] - 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 [2] 创新要素投入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2]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9%,已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 [2] 科技创新成果 - 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 [2] -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2] - 2024年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4个,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 [2] 新兴产业发展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左右 [2]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快落地 [2] 宏观经济发展 - “十四五”前4年GDP平均增速达到5.5% [3] - 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迈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 [3] -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更加凸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3]
首堆、首个……中国能源领域迎来多个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8 06:05
核能创新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首堆冷态性能试验成功 为后续装料及商业运营奠定基础 [1][2] -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 位于海南昌江 [2] - 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0亿度 可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万吨 [4] 电力系统优化 - 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调峰火电工程全面投产 甘肃常乐电厂6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 [1][5] - 项目总投资205亿元 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能源建设项目 [7] - 项目可支撑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每年外送电量330亿千瓦时 助力火电和新能源稳定送出 [7] 应急保障升级 - 我国首个国家级深水油气应急救援基地在海南澄迈正式启用 配套应急车间和实训演练场占地超11000平方米 [1][8] - 基地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制的3000米级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和水下溢油回收系统 [8] - 基地启用后国内应急力量可在48小时内抵达现场 相比依赖国外团队约30天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11]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
搜狐财经· 2025-10-17 21:55
政策核心调整 - 对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有效期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1]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投产的核电机组 自商业投产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政策 [1] - 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核电机组 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1] 海上风电行业 - 针对海上风电生产电力产品的销售 给予明确的增值税优惠 [1] - 税收支持政策具有明确的时间窗口 为期超过两年 [1] 核电行业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商业投产的核电机组 继续执行原有增值税政策 [1] - 新旧核电项目税收政策出现分水岭 新核准项目将不再享受税收返还 [1] 政策衔接与废止 - 现行规定与本公告不一致的 以本公告为准 [1] -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风力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自2025年11月1日起废止 [1]
财政部等三部门公告!
证券时报· 2025-10-17 21:38
风力发电行业增值税政策 - 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对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1] - 此前关于风力发电增值税政策的文件自2025年11月1日起废止 [1] 核电行业增值税政策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商业投产的核电机组 继续按原有政策执行 [1]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核准但未商业投产的机组 自商业投产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50%政策 [1] - 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核电机组 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1]
财政部等三部门:自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搜狐财经· 2025-10-17 21:03
海上风电行业增值税政策 - 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海上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1]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1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 [1] 核电行业增值税政策调整 - 2025年10月31日前已正式商业投产的核电机组继续按原有政策执行 [1] - 2025年10月31日前国务院已核准但尚未正式商业投产的机组自投产次月起10个年度内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退税比例为已入库税款的50% [1] - 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核电机组不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1]
核电行业|全球核电复苏周期再启动
全球核电发展目标与前景 - 22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联合声明,呼吁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累计装机容量提升至目前370GW的3倍,达到1100GW [2] - 全球在运营核电机组数量有望从2015-2025年整体不足500台,增长至920台,对应运营核电容量将接近900GW,显著高于2015-2025年不足400GW的水平 [2] - 主要国家核电发展目标:中国规划2050年装机量达340GW;美国目标2050年装机量从100GW提升至400GW;欧盟指引204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120GW;日本规划核能发电量占比从6%提升至20%-22%;印度设立2047年建设100GW核电装机容量的目标 [2] AI产业发展驱动核电需求 - 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迅速,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24-2030年美国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年复合增速达23%,明显高于同期美国电力整体需求4%的年复合增速 [4] - 核电负荷曲线更契合AI数据中心负载情况,核电运行时间占比高(通常超过99.999%),能提供稳定电力供给,避免电源频繁停机对AI数据中心造成影响 [4] - AI数据中心运营商多为全球科技企业,对电力成本接受程度更高,且更看重电力供给的出力的稳定性和选址灵活性,使核电成为AI电力供给的优选能源类型 [3][4] 核电设备市场投资机遇 - 核电站建设成本结构中,核电设备占比约50%,其中核岛设备占58%、常规岛设备占22%、辅助设备占20% [5] - 从核电设备招标到最终商业运营时间最长达60个月(约5年),中国相关核电设备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于长周期建设规划 [5] - 据测算,按照中国/全球2050年核电规划建设容量目标,中国核电设备新增投资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海外核电设备新增投资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 [5]
ST华西:不涉及核聚变
格隆汇· 2025-10-17 15:24
格隆汇10月17日丨ST华西(002630.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核电业务主要为核电常规设备及配套产 品,不涉及核聚变。 ...
ST华西(002630.SZ):不涉及核聚变
格隆汇· 2025-10-17 15:2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核电业务主要为核电常规设备及配套产品 [1] - 公司核电业务不涉及核聚变 [1]
每日市场观察-20251017
财达证券· 2025-10-17 14:3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沪指微涨0.10%,创业板指上涨0.38%,深证成指下跌0.25%[1]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出33.29亿元,深证主力资金净流入41.97亿元[2] - 主力资金流入前三板块为半导体、其他电子、光伏设备,流出前三为小金属、通用设备、软件开发[2][3] 宏观经济与政策动态 - 三季度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同比上升12.9%,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同比上升48.3%[4] - 9部门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建设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5] - 证监会强调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可持续披露,遵循逐步完善制度、分步推进策略[6][7] 行业与技术创新 - “玲龙一号”小型堆冷试成功,预计年发电量10亿度,满足52.6万户家庭用电[8] - 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9] - 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重返第一,市场份额18%[10] 投资产品动态 - 黄金主题ETF总规模接近2100亿元,今年以来资金流入超800亿元[11][12] - ETF两市总成交额5496.79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297亿元,债券型ETF成交2669.08亿元[13]
特变电工并购曙光电缆,意在核级电缆市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7 14:19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特变电工全资子公司以自有资金9.46亿元受让扬州曙光电缆2.25亿股股份 [1] - 交易完成后,特变电工合计持有曙光电缆总股本的74.1942%,取得实际控制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业内认为此次并购是公司有意进军核级电缆市场 [1] 并购战略意图与业务背景 - 公司核心业务为输变电设备、新能源业务和能源与新材料,聚焦传统电力设备领域,面临竞争激烈、利润被压缩的局面 [2] - 通过并购曙光电缆,公司旨在切入利润率更高的高端电缆市场,实现产品线互补 [2][3] - 公司营收增长停滞,2021年至2024年营收总额分别为613.7亿元、960亿元、982亿元和978.7亿元,难破千亿大关 [7] - 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28.5亿元、140.9亿元和35.98亿元 [7] 标的公司(曙光电缆)分析 - 曙光电缆是一家成立于1990年的电线电缆制造商,主要生产超高压、中低压电力电缆及特种电缆 [3] - 公司在核电、轨道交通用电缆等中高端领域有竞争优势,产品线涵盖20多个系列 [3] - 标的公司在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缆、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等高端产品领域具备技术实力,产品为秦山核电、三门核电等国内重点工程配套 [3] - 曙光电缆业绩稳定,2021年至2024年营收保持在20亿元左右,分别为20.06亿元、20.7亿元、22.69亿元和22.36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呈现上升态势,分别为0.75亿元、0.8亿元、1.03亿元和1.24亿元 [3] 行业前景与市场竞争 -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核电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我国核电年均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叠加“一带一路”出口需求,特种电缆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4] - 核能作为低碳能源受重视,核电项目增加将直接推动对核级电缆的需求增长 [4] - 全球核级电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Prysmian Group、Nexans等国际企业及安徽电缆、尚纬股份等中国本土企业 [4] 公司整体扩张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业务已多元化,旗下拥有多家实力强劲的子公司,包括上市公司新疆众合和新特能源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12%,净利润34亿元,全年有望突破千亿营收大关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建工程156.68亿元,较年初增加16亿元,对应46个在建项目 [8] - 重要在建工程项目共11个,投资预算金额达667亿元,建成后固定资产将从836亿元增加至1503亿元,增幅近80% [8] - 公司融资压力不小,投资金额最大的三个项目(新能源自营电站、煤制天然气、几内亚水电站)建设进度低于20%,合计还需投资456亿元 [8] - 2025年9月,公司拟发行80亿元可转债用于煤制天然气项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