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搜索文档
4月中国PPI下降 部分工业行业价格向好
环球网· 2025-05-10 17:26
PPI环比和同比变化 - 4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1] - 4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 PPI下降原因 -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导致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行,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 [1] - 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0.6% [1] - 部分出口行业价格环比下降: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价格均下降0.2% [1] - 中国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加工价格环比均下降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3% [1] 价格积极变化 - 促消费等宏观政策加力扩围,高技术产业加快成长,部分行业需求增加 [1] - 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继续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家用洗衣机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0.2个百分点 [2] - 持续推进贸易多元化带动部分出口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或降幅收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上涨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0%,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降幅均较上月收窄 [2]
重磅数据发布!价格领域呈现积极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5-10 17:14
4月CPI与PPI数据表现 - 4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 [1]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稳定 [2] CPI变动驱动因素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 [6]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汽油价格下降10.4%拖累CPI约0.38个百分点 [6] - 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成品油价格同比降幅从-6.1%扩大至-11.1% [6] PPI下行原因分析 - 国际大宗商品普跌:布伦特原油和LME铜现货分别下跌6.6%、5.5%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1%,精炼石油产品价格下降2.5% [7] - 煤炭需求进入淡季,开采和加工价格均环比下降3.3% [7] 价格领域的积极变化 - 黑色金属冶炼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1.4和1.0个百分点 [9] - 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电工机械专用设备价格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9]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3% [9] 出口相关行业价格改善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上涨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0% [10] - 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2和0.7个百分点 [10]
4月CPI同比下降0.1%,价格领域呈现积极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5-10 12:58
宏观经济表现 - 4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 [1]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1] -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 [2] 价格变动驱动因素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1.4个百分点 [4]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0.4% [4] -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导致成品油价格同比降幅扩大至-11.1%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2.5% [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加工价格环比均下降3.3% [6] 行业价格积极变化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和1.0个百分点 [7] - 家用洗衣机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0.2个百分点 [7] - 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0%,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3%,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价格上涨1.2% [7]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上涨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0% [8] 政策与外部环境影响 - 基建施工稳步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改善 [7] - 促消费和设备更新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释放 [7] -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导致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行 [5] - 新能源发电成本低、替代作用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3% [6]
董莉娟:PPI环比降幅与上月相同
快讯· 2025-05-10 09:46
PPI环比降幅分析 - PPI环比下降0 4%,降幅与上月相同 [1] - 国际输入性因素导致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下行 [1] - 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北方供暖结束导致煤炭需求进入淡季 [1] 煤炭行业价格变动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3 3% [1] - 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下降3 3% [1]
A股市场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
金融时报· 2025-05-08 09:46
本次重组白音华煤电,或将对电投能源的煤电业务布局产生积极影响。 据了解,电投能源原名露天煤业,成立于2001年,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是国家电投唯一 的煤炭上市公司平台。电投能源主营生产销售煤炭、铝、火电及光伏风电新能源等业务。 白音华煤电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8.62亿元,国家电投集团通过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对其实现全资 持有。白音华煤电所属行业主要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此外,白音华煤旗下还有白音华煤电铝电分公司 以及多个风电业务公司。 从业务布局来看,白音华煤电与电投能源较为接近,在重组完成后,两公司业务或将出现较好的协同效 应。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业都在加大优质资产的整合力度。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电投能源(002128)发布公告称将启动重组,并宣布了停牌安排。值得注意的 是,这是国家电投集团近期的又一次资产重组动作。 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A股市场今年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案例已达476起。作为实现产业加速转型、 整合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手段,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 5月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电投能源发布了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 交易事 ...
江苏兆齐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30 00:20
公司成立 - 江苏兆齐能源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王健飞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内蒙古兆齐煤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徐圩新区港前大道5号创投服务中心3楼302-027 [1] - 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年4月29日开始 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煤炭及制品销售 煤炭洗选 煤制活性炭及其他煤炭加工 炼焦 [1] - 多元化业务涵盖互联网销售 水泥制品销售 建筑材料销售 金属材料销售 化工产品销售等 [1] - 服务类业务包括装卸搬运 普通货物仓储服务 国内货物运输代理 广告设计制作等 [1] - 环保相关业务包含大气污染治理 水污染治理 固体废物治理等 [1] - 科技类业务涉及软件开发 大数据服务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 [1] 行业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他煤炭采选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登记机关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山西一季度煤炭产量大增近两成,谁将是今年的“煤老大”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51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产量长期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近20年来,内蒙古的煤炭工 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山西"轮流"担当煤炭产量第一省的格局。 在山西等煤炭大省产量增长带动之下,一季度国内原煤产量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 月份,中国原煤产量为44058.2万吨,同比增长9.6%;1-3月累计产量120260.1万吨,同比增长8.1%。全 国煤炭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内蒙古和山西"煤炭产量第一省"的竞争还将继续。在2024年被内蒙古超过之后,山西今年一季度煤炭产 量大幅增长,增幅领先内蒙古17.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内蒙古和山西规模以上企业煤炭产量(下同)分别为33074.0万和32540.7 万吨,分别增长1.9%、19.1%。另外两个煤炭大省陕西和新疆产量分别为18452.6万和14223.7万吨,分 别增长3.8%和12.4%。 虽然内蒙古一季度产量仍高于山西,但是山西的增速以及今年的计划目标让今年的第一之争变得胶着。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煤炭产量长期占全国总产量的1/4以上。近20年来,内蒙古的煤炭工 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山西"轮流"担当煤炭产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
国家统计局· 2025-04-16 10:01
行业产能利用率总体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 1% 同比上升0 5个百分点 [4] - 采矿业产能利用率为74 6% 同比下降0 4个百分点 [2][4] -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 1% 同比上升0 3个百分点 [2][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产能利用率为73 6% 同比大幅上升2 4个百分点 [2][4] 主要细分行业产能利用率表现 产能利用率同比上升行业 - 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1 9% 同比大幅上升7 0个百分点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79 3% 同比上升2 0个百分点 [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能利用率92 4% 同比上升0 7个百分点 [4] - 化学纤维制造业产能利用率86 3% 同比上升0 7个百分点 [4] 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行业 - 医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2 5% 同比下降3 5个百分点 [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3 5% 同比下降2 9个百分点 [4] -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5 6% 同比下降1 4个百分点 [4]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能利用率60 9% 同比下降1 1个百分点 [4] 产能利用率基本持平行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4 7% 同比持平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78 1% 同比微降0 1个百分点 [4] - 纺织业产能利用率77 8% 同比微降0 2个百分点 [4] 行业分类标准与调查方法 - 调查覆盖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11万家 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结合方式 [6] - 行业分类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 [6] - 产能利用率指标定义为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的价值量比率 [5]
物价数据|如何估算关税冲击对物价的影响?(2025年3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11 08:08
2025年3月物价数据点评 核心观点 - 3月CPI同比-0.1%(前值-0.7%),环比-0.4%(前值-0.2%),核心CPI延续改善至0.5%,但服务价格偏弱制约修复 [2][4] - 3月PPI同比-2.5%(前值-2.2%),环比-0.4%(前值-0.1%),低于市场预期,主因原油价格下跌、建筑链需求不足及出口链价格超预期下跌 [2][3] - 美国对华20%关税已影响出口链行业PPI环比下跌0.13个百分点,极端情境下或拖累PPI达3.2个百分点 [3][7] - 国内政策储备充足,预计以财政和货币逆周期政策为主保障经济平稳 [1][8] CPI分析 - 核心CPI自2024年9月0.1%持续回升至2025年3月0.5%,家电(通信工具CPI同比+3.1个百分点)、汽车等补贴商品价格修复显著 [4] - 服务CPI同比0.3%持平前值,低于2024年10-12月水平,服务业PMI景气度不足反映修复不稳固 [4] PPI驱动因素 1. **原油价格冲击**:石油开采业PPI环比-4.4%,石油加工业-2.3%,合计拖累PPI环比0.14个百分点 [2] 2. **建筑链疲软**:煤炭开采业PPI环比-4.3%,黑色金属冶炼业-0.5%,沥青开工率及水泥发运率修复缓慢 [3] 3. **出口链承压**:计算机通信设备(-0.7%)、汽车制造(-0.4%)等对美出口行业PPI超预期下跌 [3] 关税影响量化 - 中国对美反制关税或拉动CPI约0.1个百分点(主要影响食用油、牛肉价格) [5] - 美国关税对PPI拖累区间1.8-3.2个百分点,取决于出口商利润让渡程度及历史出口-PPI关联性 [6][7] 政策与市场展望 - 债市受弱通胀(PPI同比-2.5%)利好但影响有限,短期利率或维持低位波动 [8] - 消费补贴或需扩围至服务领域以提振核心CPI [4]
张瑜:供改的压力度量
一瑜中的· 2025-03-21 15:14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盈利压力指数定量评估供给侧改革压力,该指数可动态更新并解释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时点与行业选择[2] - 2024年三季报显示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升至6.7%,虽较2021年持续上升但仍低于2015年同期的10.5%[10][20] - 电源设备行业当前盈利压力指数达2000年以来最高值,已具备2015年供改行业特征;煤化工、结构材料、普钢接近但未突破前期高点[11][21] 指标构建要求 - 合格指标需满足:2015年处于局部最高点(理想为2000年以来最高,次优为2011年以来最高),且能横向比较行业间压力差异[4][14] - 2015年工业企业盈利压力指数达15%,为2000年以来次高(仅次于2008年),2011年以来最高值,符合指标第一要求[6][17] 盈利压力指数模型 - 计算公式:abs(亏损企业亏损额)/[abs(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盈利额],取值0-1,数值越大代表行业盈利压力越大[5][16] - 经营利润数据剔除营业外收支、所得税等非主营业务影响,聚焦核心业务盈利能力[5][16] 2015年供改行业验证 - 横向排序前五:黑色金属冶炼(72.9%)、黑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58.6%)、煤炭开采[7][18] - 纵向筛选显示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三大行业2015年盈利压力均为2000-2015年期间峰值[7][18] - 实际政策选择钢铁+煤炭为主(明确3-5年去产能目标),有色为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要求≥80%),与模型结果高度吻合[8][9][19] 当前行业压力分布 - 中信二级行业中:煤炭化工、普钢、电源设备、兵器兵装、光学光电、结构材料等盈利压力指数均超20%[11][21] - 电源设备(含风电/核电/太阳能/储能)成为唯一纵向横向均达标的行业,其压力指数创2000年以来新高[11][21] - 普钢、煤化工、结构材料(水泥/玻璃)价格指数持续走弱,需关注2024年报是否突破历史压力峰值[11][21] 历史供改政策对照 - 2016-2018年煤炭行业累计退出产能8亿吨,钢铁去产能1.7亿吨,有色行业重点调控电解铝产能利用率[15] - 政策文件显示供给侧改革明确量化目标:煤炭5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钢铁5年压减粗钢产能1-1.5亿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