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搜索文档
中方依法审批管制物项出口,美方相应取消对华限制措施,中美确认伦敦框架细节
环球网· 2025-06-28 07:00
中美贸易进展 - 中美双方在伦敦会谈后确认框架细节 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 美方将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1][2] - 国际媒体认为这显示出持续数月的贸易不确定性和混乱之后双方可能取得的进展 但达成最终确定性贸易协议的道路依然漫长 [1][3] -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中方的做法是对中美达成的共识和承诺的具体落实 符合中国自身相关的管理法规 [1]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这是美中两国围绕美国获取关键材料问题谈判数周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 [3] - 中国近几周多次表示正在加快审批合规稀土出口许可证 但分析人士预计中国的两用出口限制仍然禁止向军事供应商发货 [4] 欧盟贸易动态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已准备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但所有选项仍摆在桌面上 欧盟将在必要时捍卫欧洲的利益 [1][6] - 德国总理默茨敦促欧盟与美国达成快速而简单的贸易协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不会接受不公平的条款 [6] - 特朗普此前威胁说除非双方达成协议 否则将从7月9日起对所有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 [6] - 欧盟方面已向美方提交妥协性提案 内容包括部分关税减让 标准调整 以及增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等措施 [7] 其他贸易谈判 - 印度和美国启动新一轮双边贸易谈判 但因在汽车零部件 钢铁和农产品进口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而陷入僵局 [8] - 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在华盛顿寻求与美方进行新一轮会谈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表示将继续尽最大努力将此作为首要任务 [8] - 白宫暗示可能延长7月9日这个关于贸易谈判的截止日 美国财长表示可能在9月前与十几个贸易伙伴达成关键关税协议 [8]
印度稀土豪赌14天!青岛急会中俄,莫迪押注40亿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1
印度稀土自主化战略 - 印度政府宣布14天内停止使用中国稀土 同时承诺投入40亿人民币(500亿卢比)推动稀土自主化发展 [1] - 印度稀土储量690万吨(全球第五) 但2022年开采量仅2900吨(不足中国1.4%) [1] - 国家稀土公司(IREL)年处理能力1万吨 产品纯度不足中国三分之一 [1] 汽车产业危机 - 76%印度整车制造商因钕铁硼磁铁短缺面临停产 库存仅够维持72小时生产 [1][3] - 塔塔、马鲁蒂铃木等车企尝试拆解旧手机回收磁铁 月产量仅0.3吨无法满足需求 [3] - 中国海关滞留印度20多份稀土进口申请长达三个月 [3] 国际供应链断裂 - 印度单方面终止与日本13年稀土供应协议 去年出口量1000吨(占年产量1/3) [3] - 中国控制全球90%稀土精炼专利和70%产能 掌握4400万吨稀土储量 [7] 产业技术瓶颈 - 印度缺乏完整稀土产业链 基础分离技术依赖日本 [7] - 40亿投资难以突破中国20年建立的技术壁垒 美国数百亿尝试均未成功 [1] 青岛会谈背景 - 印度汽车行业代表团秘密赴华寻求审批协助 与官方"去中国化"表态矛盾 [6] - 俄印军事合作因乌克兰冲突受阻 印度急需补充武器供应 [6]
中美俄稀土储量差距,美国180万吨,中国稀土资源是多少呢?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1
稀土行业概述 - 稀土是17种元素的统称,包括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导弹、雷达等领域[2] - 全球稀土储量约1.2亿吨,中国占比36.67%位居第一,俄罗斯8.33%,美国1.5%[2] - 中国稀土产量24万吨占全球68%,美国2万吨,俄罗斯仅几千吨[9][10][1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和江西离子型稀土矿,资源丰富且开采价值高[5] - 20世纪70年代徐光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使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全球领先[5] - 建立了从矿山到工厂的完整产业链,加工能力强大,能生产纯度99.99%的产品[5][9] - 实施开采总量控制、出口配额和关税政策,有效调控市场[10]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主要依赖加州芒廷帕斯矿,曾因环保和成本问题停产,2010年后重启但进展缓慢[7] - 面临环保标准严格、人工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开采经济性差[7] - 70%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分离技术落后,缺乏完整产业链[7][10] - 2021年拜登签署行政令计划建立国内供应链,但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10]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 - 拥有1000万吨储量但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开采条件恶劣且基础设施落后[9] - 分离技术陈旧,产量仅几千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9][11] - 计划到2030年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增加产量至10万吨,但进展缓慢[9][11] 技术比较 - 中国掌握硬岩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两种开采技术,分离萃取效率全球领先[12] - 美国主要掌握硬岩矿开采技术,分离技术停留在几十年前水平[12] - 俄罗斯仍使用老式化学法分离,效率低成本高[12] 市场供需 - 2023年全球稀土需求30万吨,中国供应68%[12] -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钕价格达20多万元/吨,镝价格更高[14] - 未来十年全球需求可能翻倍至50万吨以上,主要来自电动车和清洁能源领域[1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4400万吨储量可满足几十年需求[17] - 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绿色开采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14] - 稀土成为战略资源,各国将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15][17]
刚发生!北京批准稀土出口,突然松口引热议,专家:上面在布大局
搜狐财经· 2025-06-27 23:06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家里收藏着一些珍贵的药材,任何人都能以低价轻易购得。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价值和形象,你决定只卖给那些信誉良好 的药店,不向其他人出售。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不良商贩从中获利。这就是中国在处理稀土出口所采取的策略,明白了吗? 但在这儿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稀土资源如此宝贵,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批准出口呢?实际上,国家在此举中考虑了三个重要的战略因素。 近期,中国批准了一系列稀土出口的合规申请。这一消息刚由商务部发布,便引发了网络上的一阵热议。不少人质疑,既然国际上对稀土资源存在短缺,为 什么不趁机对外施压,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国家一直没有禁止稀土的出口。回顾今年四月,我国只是对部分稀土类型,如钐、钆、铽等七类重稀土实施了出口管制。因此, 商务部最近宣布的批准出口,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全面放开管制,而是针对某些符合条件的稀土种类进行了有序的批准。可以理解为在现有的管制框架内,进 行了一定程度的放行。 首先,稀土在新能源车电池、手机芯片以及风能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选择彻底停供,国外相关产品将受到影响, 最终埋单的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因此,我们 ...
中国稀土集团总部直属党委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良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人民网· 2025-06-27 21:13
公司活动 - 中国稀土集团公司总部直属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兴国县将军馆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良作风"主题党日活动 [1][3] - 活动内容包括观看革命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重温入党誓词,深刻领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 [3] -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党委副书记杨国安,党委委员王涛等高管参加活动 [1] 学习与研讨 - 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会议室内,集中学习贯彻中央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通知精神 [3] - 围绕"转变作风,服务基层"开展学习研讨,紧密结合自身体会和工作实际 [3] 活动影响 - 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镜,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检视自身问题 [5] - 党员干部职工表示将立足本职岗位,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的世界一流稀土产业集团提供保障 [5]
大摩:绘制中国之外可能的稀土供应链,增持这几只股票
智通财经· 2025-06-27 20:26
全球稀土供应链现状 - 中国主导全球稀土加工与精炼行业,2025年占精炼钕镨供应的88%和钕铁硼永磁体供应的90%以上 [5] - 中国近期对重稀土元素和永磁体实施出口管制,导致非中国市场供应紧张和价格扭曲 [5][6] - 美国完全依赖进口的关键矿产从1990年的9种增至2024年的15种,进口依赖度超50%的矿产从27种增至46种 [3] 稀土需求驱动因素 - 稀土在军事领域应用广泛,占美国总需求的5%,用于飞机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等关键装备 [7] - 永磁体占稀土需求的95%,其中汽车行业占40%,电子和机械部件占20%,风能占8% [7] -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带来增量需求,预计到2037年钕镨将出现短缺,每个机器人平均需0.5公斤稀土金属 [8][15] 非中国稀土供应项目 - 上游轻稀土项目:美国Round Top矿床(TREO品位0.063%)、澳大利亚Goschen项目(2026年投产)、Eneabba精炼厂(2027年投产) [10] - 上游重稀土项目:Lynas马来西亚分离设施(2025年投产)、MP Materials美国设施(2026年投产)、Energy Fuels犹他州项目(2028年扩建) [11] - 下游磁体产能:中国2024年产量27万吨,美国三家设施2026年投产总产能仅4-5千吨(中国的2%) [1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国可能通过232审查加征关税,并延续《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支持本土稀土产业 [13]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已确定60个项目,其中47个位于欧盟境内 [4] - 中国2025年4月起对7种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已导致部分车企停产 [15] 重点公司动态 - MP Materials目标价34美元,持有评级,计划2026年规模化生产重稀土 [9][11][17] - Lynas目标价10澳元,持有评级,将成为中国以外唯一商业化生产重稀土的企业 [9][11][18] - Iluka Resources目标价4.65澳元,持有评级,预计2027年建成澳大利亚首个完整稀土精炼厂 [10][19]
稀土产业链深度剖析:为何精炼环节中国独占鳌头?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18:51
稀土产业现状与未来潜力 - 稀土产业分析的核心目的是理解产业逻辑而非短期交易信号 [1] - 稀土产业链分为储量、开采量、精炼量三个层面 中国在精炼环节占据全球92%份额 技术积累和环保容忍度是核心优势 [3][4] - 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REO 占全球49% 开采量27万吨 占全球69% 精炼量28.7万吨 占全球92% [4] 稀土应用价值分布 - 永磁材料占稀土价值量的91% 但重量占比仅35% 是行业价值核心 [4] - 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电机领域 覆盖新能源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4] - 新能源车单台需1公斤稀土 风电1GW需50吨稀土 人形机器人单台需1-3.5公斤稀土 [4] 人形机器人需求拉动效应 - 保守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产100万台 将带来900-3500吨新增稀土需求 [4] - 若按马斯克预测年产1亿台 需求将达9-35万吨 相当于当前全球用量的1-4倍 [4] - 人形机器人放量可能成为稀土行业结构性增量的关键变量 [5] 产业链战略价值 - 中国在稀土精炼环节掌握绝对话语权 中长期战略价值显著 [5] - 稀土作为AI机器人上游材料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6] - 需关注供给格局、需求重心、机器人产量等核心变量对产业链的影响 [7]
欧盟设置30天期限,要中国必须交出稀土,中方用一道命令给出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6-27 17:10
中欧稀土争端 - 欧盟向中国发出30天期限的最后通牒要求解决稀土供应问题[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高调宣称中国主导全球稀土磁铁生产链并暗示欧美需联手应对[3] - 欧盟此举意在施压中国放宽对关键军民两用领域稀土产品的出口限制[3][7] 中国反制措施 -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全国稀土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上报专家名单并统一收缴护照[5] - 新规禁止稀土专家未经批准离境从源头封锁技术外泄通道[5][13] - 该措施被解读为针对稀土核心技术"人员外流"的"软锁"式防护[13][15] 印度介入企图 - 印度推出"国家关键矿产计划"拟5-10年内建立稀土产业链与中竞争[5] - 印度虽拥有690万吨稀土储量但缺乏开采提纯及产业化能力[11] - 印度稀土产业面临环保监管和技术储备等系统性短板难以短期突破[11][13] 行业技术壁垒 - 中国稀土优势不仅在于储量更在于分离提纯及磁材制备等全链条技术[9][11] - 高纯分离技术和磁材性能调控等核心工艺构成行业关键门槛[13] - 稀土产业链具有重污染高能耗特性对环保和技术人员要求极高[13] 地缘供应链格局 - 中国2025年新规限制军用领域稀土出口直接影响欧洲新能源及军工企业[7] - 欧盟试图通过政治讹诈打破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游的主导地位[9] - 中国通过技术管控强化对稀土全链条的控制权作为战略反制[15][17]
高盛发声,铜价或还能再涨!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涨超2.8%冲击日线5连阳,上探年内高点!
新浪基金· 2025-06-27 13:27
有色金属行业市场表现 - 铜铝个股表现强劲,中孚实业、北方铜业涨停,紫金矿业涨幅超过3% [1] - 有色龙头ETF(159876)盘中涨幅超过2.8%,现涨1.89%,冲击日线5连阳,上探年内高点1.199元 [1] 铜行业分析 - 高盛预测铜价将在2025年8月达到每吨10050美元的峰值,主要由于美国以外市场供应紧张 [3] - 伦敦金属交易所铜库存规模今年下降约80%,目前库存不足全球一天使用量 [3] 铝行业分析 - 铝是制造业、高新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中国2024年铝材产量达6783万吨,同比增长7.61% [3] - 中国铝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形成完备产业体系 [3] 稀土行业分析 - 出口管制和供给侧改革催化稀土板块,海外价格上涨已兑现,内盘价格受缅甸、美国扰动支撑 [3] - 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持续打开稀土新增需求,磁材与稀土资源标的共振 [3] 有色金属指数配置 - 中证有色金属指数中铜、黄金、铝、稀土、锂权重占比分别为25.5%、17.5%、16.2%、9.3%、8.1% [4] - 指数配置分散单一金属行业风险,适合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4]
中方给稀土加上“新锁”,特朗普察觉情况不妙,对华收回一个停令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06
在稀土这一战略资源领域,中国正以愈发精密的策略,捍卫自身的技术优势。近日,中方出台一项新举措,要求在 华稀土企业上报包括专业背景、技术领域等详细信息的技术人员名单,旨在建立中国稀土专业人员名录,防止核心 技术外流,这无疑为稀土安全加上了一道"新锁"。 不难看出,美媒大肆渲染中国"防止机密外泄"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在稀土领域对中国的高度依赖,以及其试 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中国稀土技术和人才资源的意图。中国加强人员信息管理,无疑切断了美国的一条"捷径", 这让其深感不安。然而,这种企图注定要落空。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欢迎那些遵守国际规则、尊重中国知识产权的国家和企业。但对于那些妄图通过不 正当手段获取中国稀土技术的行为,中国必将坚决说"不"。 然而,中国的稀土技术也因此成为了他国觊觎的目标。面对一些国家试图绕过出口管制,发展本土稀土产业却苦于 缺乏专业知识的困境,中国加强对稀土企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无疑是合理且必要的自我保护手段。这项对内的管理 规定,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全球都紧盯稀土这块"香饽饽"的背景下,中国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正变得更加细致 和主动。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对稀土的管控一直在逐步收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