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搜索文档
专访宋雪涛:“好房子”入市显效,消费内生动力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15:46
宏观经济与消费增长 - 5月社消零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商品消费增速加快,家电手机等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拉动增长[1] - 前5个月社消零同比增长5%,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增长2.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1] - 1-5月以旧换新类商品消费拉动社消零增长1.3个百分点,内生消费增速达4.5%[4] - 以旧换新资金杠杆率1.5-2倍,100亿元资金拉动150亿元提前消费,1-5月限额以上以旧换新类商品消费同比增长8.5%[5] GDP与消费预测 - 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5.3%-5.4%,上半年GDP增速或达5.3%-5.4%,二季度社零增速预计5.4%[6] - 下半年消费动能或受出口回落、房价波动及1200万应届生就业压力影响,需稳定民生就业并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6] 工业与新质生产力 - 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0%、8.6%,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40.0%、35.5%、31.7%[7] - 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科技金融新政将向科技领域倾斜[7] 外贸与多元化布局 - 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对东盟、欧盟、美国贸易总值分别增长9.1%、2.9%、-8.1%[8] - 2017-2024年,前三大出口目的地份额从47.7%降至45.5%,东盟成第一大出口目的地(16.4%),对冲地缘风险[8] - 5月出口同比增长4.8%,对美出口下滑34.5%但非美地区出口维持韧性[8] 房地产与政策 - 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6%,一线城市新房销售同比增超20%,二手房价格环比降0.5%(一线城市降0.7%)[12] - 增加优质住宅供给为政策抓手,北上深限购或松绑,购房补贴、税费减免及公积金政策仍有空间[15] - 城市更新专项资金800亿元已下达,"好房子"建设纳入更新机制,专项债发行提速[15]
vivo技术突破撬动产业链升级 折叠屏供应链迎“国产替代”红利时刻
证券时报· 2025-06-26 08:27
折叠屏技术突破 - vivo X Fold5创下全球最轻折叠手机纪录,仅重217克,折叠厚度9.2mm,展开厚度4.3mm,并实现三防功能(防水、防尘、防冻)[1][4] - 该手机搭载等效6000mAh蓝海电池,刷新折叠屏电池容量纪录,首发第二代半固体电池,负极硅含量达12%,双电池能量密度高达866Wh/L[7] - 轻薄设计依赖于铰链、电池、散热等技术系统性突破,带动轻量化铰链市场规模增长,2024年全球折叠机铰链市场规模超78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24.71%[7] 供应链国产化进展 - vivo X Fold5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包括铰链和UTG超薄玻璃[9] - 中国MIM企业如精研科技、富驰高科已站稳行业第一梯队,全球MIM市场预计从2023年42.78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82.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6%[9] - UTG领域中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凯盛科技、长信科技等已掌握二次成型技术,一次成型法仍由国外厂商主导[10] 生态连接与市场表现 - vivo X Fold5首次实现安卓手机与Apple Watch跨生态连接,支持耳机无缝使用及iPhone信息流转[11] - 2024年Q1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284万台,同比增长53.1%,远超智能手机整体增速3.3%[14] - vivo折叠屏市场份额从2022年H1的1.8%跃升至2024年H1的18.7%,反超三星等海外品牌[14]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结束连续两年下滑,PC出货量2.627亿台,同比增长1%[15] - 中国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接近美国水平,折叠屏成为品牌高端化重要支撑[15] - 消费电子换机周期(手机2-3年、平板3-4年、PC3-5年)推动2024年起需求回暖,AI算力硬件需求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15]
江小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要注重市场与政府同向发力
和讯· 2025-06-25 18:17
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回升向好势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良好,出口也较为出色 [2]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全面部署,涵盖投资、消费、出口等层面,政策部署"多管齐下"、"能用尽用",体系均衡且全面 [2] - 房地产市场政策开放度提升,城市政府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获更大自主权,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市民化,释放消费潜力 [2] 政策导向深化 - 最新政策要求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明确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必须确保合理的经济增速 [3] - 需求侧管理从疫情后初期优先恢复消费,发展为近两年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并重,今年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3] - 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从2019年的"高质量发展"等转变为2025年的"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增长"并重 [3] 国有企业改革 - 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指引",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同时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4] -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5]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面临公平竞争问题,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对民营经济开放不足,民营企业还面临拖欠账款、不合理执法等问题 [5] - 企业间"内卷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企业压低价格在生存边缘相互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投资意愿降低 [6] 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中国与发达国家逐渐步入水平分工阶段,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展开直接竞争,如华为与苹果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 [7] - 中美经贸关系在经贸领域存在较大的谈判空间,中国对美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贸易多元化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8] - 全球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在2022年达到历史新高61.24%,跨国公司全球分工指数以及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的海外比重快速回升 [9] 跨国公司经营 - 部分跨国公司因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10] - 中国的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朝着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断努力 [10] - 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信心源于强大的创新能力、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本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10]
“618”期间国产手机新品与高端产品表现优异 高考学生购机大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21:36
电商平台表现 - 京东618期间超50款手机单品成交额破亿,鸿蒙手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1] - 京东618开始1小时iPhone成交额突破亿元 [1] - 京东"京补合约"购机优惠活动带动成交量增长超30倍 [1] - 京东618期间高考学生购机成交用户量同比增长超7倍 [1] - 小米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355亿元,刷新历年大促纪录 [2] 手机品牌表现 - 真我品牌销量同比增长49%,旗舰GT系列销量同比增长175% [2] - 苹果iPhone16多款机型跻身京东618大促手机销量前十名 [2] - 苹果将iPhone 16 Pro系列价格调整至6000元以下 [2][3] - 国产新品与高端产品表现优异,部分新机型取得明显市场反响 [3] 行业趋势 - 高端品牌主动降价以满足国补门槛,iPhone 16 Pro降至5999元 [3] - 国补政策在618购物节中发挥"抛砖引玉"作用 [3] - 主要厂商均选择与渠道联合促销共同拉动消费热度 [3] - Counterpoint Research下调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预测至1.9% [3]
小米把传音逼到在非洲卖电动车
创业邦· 2025-06-19 17:50
传音控股业务拓展 - 公司已成立出行事业部,探索两轮电动车业务,并在非洲和南亚进行测试[4][5] - 旗下独立电摩品牌Revoo已在非洲市场销售,推出A11电动滑板车,续航65-80公里,售价约3931元人民币[9] - 公司正在尼日利亚招聘电动摩托车相关岗位,月薪2-3万元[6] 手机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1.54%至45.41亿元[14][15] - 非洲市场营收占比超30%,毛利率28.59%,但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19][20] - 2024年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40%,但2025年Q1出货量同比下滑5%至900万部[22][36][37] 市场竞争态势 - 小米、OPPO等竞争对手在非洲调整策略,借鉴传音的小型零售商网络模式[34] - 2025年Q1小米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32%至260万部,市场份额达13%[36][37] - 荣耀非洲出货量同比增长283%至70万部[38] 两轮电动车市场机会 - 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749亿美元,预计2025-2034年复合增长率8.7%[43] - 公司可利用现有销售网络优势,但需面对更高的运输、安装和售后成本[45][50] - 雅迪、爱玛等国内品牌已在海外布局,但海外收入占比仍较低(雅迪不足10%,爱玛1.08%)[46][47][49]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销售费用48.36亿元(+11.72%),研发费用25.17亿元(+11.55%)[52] - 2025年Q1营收130.04亿元(-25.45%),净利润4.90亿元(-69.87%)[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76.05%至28.48亿元[15]
大家都在抢,家电“国补”额度还有吗?最新文件明确:要持续到年底!专家建议:不急的话不妨再等等
新浪财经· 2025-06-17 09:02
家电国补政策调整 - 多地家电国补由统补变为抢券补 重庆 湖北等地出现暂停或调整情况 [1] - 江苏 湖北等地区线上补贴资格暂停领取 部分平台进行系统升级 京东 淘宝暂未恢复 [3][6] - 线下门店仍可领取国补名额 采用"抢完再发 阶段性释放"模式 活动持续至2025年底 [3][6] 消费市场表现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 同比增长5%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4.5% [1]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 同比增长8.5% [1] 补贴资金管理 -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由中央与地方统筹 省级政府为第一责任主体 [5] - 国家发改委追加81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6] 手机行业补贴影响 - 2025年手机 平板等产品实施单件最高500元 比例15%的购新补贴 [8] - iPhone16 Pro 128GB版本补贴后降价2500元 带动苹果5月中国销量升至榜首 [8] - 国补使手机门店业绩翻2-3倍 线下渠道被盘活 部分线上消费者转向线下 [9] 行业趋势 - 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至45个月 国补显著提升销量但加剧渠道竞争 [9] - 补贴政策筛选出经营规范的线下商家 高性价比机型结合补贴成为爆款 [9]
售价499美元,特朗普集团计划推出新手机
快讯· 2025-06-16 23:26
特朗普集团5G服务及手机发布 - 特朗普集团宣布特朗普移动将通过AT&T、Verizon和T-Mobile三大运营商提供5G服务 [1] - 公司计划于9月推出名为"T1手机"的新产品 [1] 行业合作与布局 - 特朗普移动选择与美国三大主流电信运营商AT&T、Verizon和T-Mobile合作部署5G服务 [1] - 5G服务与硬件产品同步推进,显示公司意图在通信领域建立完整生态 [1]
iPhone都来抢,补贴额度告急?
搜狐财经· 2025-06-16 12:37
国补政策实施现状 - 国补政策扩容至消费电子、家电、家居家装领域,各省补贴政策差异化导致消费者通过"转运""转寄"方式获取优惠[1] - 截至5月底全国已消耗补贴资金超1500亿元,占全年3000亿总资金池的50%,多地转入"限额限流"模式[2] - 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家电国补暂停或限额管理,因首批资金使用完毕[17][20]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成为国补最大受益者,2025年Q1营收增长15.8%,净利润大增43.4%,自营模式与政策要求高度契合[6][7] - 淘宝天猫覆盖29省市1600个国补品类,日均1.5亿人次浏览国补专区,但面临非品牌商家准入压力[7] - 拼多多因非品牌商家占比高难以承接国补份额,价格优势策略受限[8] 行业销售表现 - 智能门锁线上销量3月同比涨幅达54.8%,部分地区将其纳入补贴范围[6]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5%,iPhone16Pro降价2500元后销量升至榜首[12] - 国补使部分手机门店业绩翻2-3倍,线下渠道重新活跃[13] 渠道管理挑战 - 小米通过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在国补中受益,其他厂商因渠道隔离导致价格混乱[14] - 家电与手机销售渠道融合加速,华为小米专卖店向全景式智能产品展示转型[15] - 供应链面临考验,爆款产品需提前锁定生产并控制成本[6][14] 政策执行问题 - 存在"先涨价后补贴"现象,家居等非标品行业套补风险较高[22] - 补贴款结算周期长,商家需垫资15%且回款周期达数月[24] - 地区间不平衡明显,广东重庆等经济活跃地区额度消耗快于西部省份[23] 市场影响分析 - 国补推动家电市场从"哑铃型"分化转向中高端产品需求回升[18] - 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是2024年的两倍[18] - 政策可能提前透支未来需求,本质是存量市场重新分配而非绝对增量[24]
湾财周报 人物 陈东征逝世;影石刘靖康谈上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6-15 21:15
深交所原理事长陈东征逝世 - 深交所原党委书记、理事长陈东征于6月9日因病逝世,享年74岁,曾执掌深交所13载 [1][11] 国有四大行浙江省分行反腐动态 - 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原行长沈荣勤被查,国有四大行浙江省分行原"一把手"均已"落马",退休后仍被追责 [2][12] 影石创新上市表现 - 影石创新(Insta360)在科创板上市,开盘大涨近三倍,市值一度冲破700亿,成为"A股智能影像第一股" [4][13] - 创始人刘靖康(90后)身价百亿,强调责任与未来审慎 [14] 格力电器国际标准发布 - 格力电器联合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发布两项ISO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董明珠称"中国企业可用自己的技术打造国际标准" [6][16] 华为Pura 80系列发布 - 华为发布Pura 80系列旗舰手机,起售价6499元,顶配版Pura 80 Ultra定价10999元,余承东称其为"光影之王" [9][16] 监管处罚 - 知名"牛散"屠文斌因操纵多只股票价格被罚没近7700万元 [9][17] 人事变动 - 招商银行30年"老将"徐明杰履新副行长,投行与风控经验丰富 [9][17] - 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拟接任董事长 [18] - 深天马董事长彭旭辉辞任,"80后"原总经理接棒 [19] - 洋河股份董事杨卫国因工作调动提前离任 [20] - 广州农商行副行长李亚光兼任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数据官 [21] 蜂巢能源行业观点 - 蜂巢能源CEO杨红新认为动力电池行业需回归商业和工程常识,避免"失血式"价格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