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行社
icon
搜索文档
这些旅游营销新噱头需重点防范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1:17
新型违规手段 - 部分企业将购物场所包装成“非遗博物馆”等所谓“文化景点”以诱导消费 [1] - 部分企业虚构“文旅补贴”等政府背景营销噱头博取消费者信任 [1] - 违规手段日益技术化和隐蔽化,利用新技术进行虚假宣传和精准诱骗 [3] 具体违规案例 - 贵州盛世优途旅行社在“甄选贵州豪华品质度假5日游”中,安排游客前往合同约定的“非遗博物馆”实为购物店购物 [2] - 卓越国际旅行社中南分公司以“文旅补贴”为噱头招徕游客,实际服务与宣传内容不符 [2] - 有导游以“政府鼓励以旅游推动经济”为由,引导游客购买远高于市场价格的银饰 [2] 问题根源分析 - 案例本质仍未脱离“零负团费”“不合理低价游”等长期存在的痼疾 [3] - 违规企业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所受处罚常低于违法所得 [3] - 部分旅游者怀有“占便宜”的心态,明知低价团存在陷阱仍选择参与 [3] 行业治理建议 - 监管部门应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推动跨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7] - 建议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传播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观念 [7] - 组团社需在产品设计、资源采购等层面加强合规管理,严把供应商准入关 [7]
错峰游、长线游火热升温 “双节”将近这些线路人气高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07:56
旅游行业价格趋势 - 双节假期前机票和酒店价格相对较低 [1] - 9月以来出游人数大幅回落 机票酒店价格持续走低 [5] - 厦门出发国内航班价格降幅普遍达40% 部分国际航班降价达30% [5] 旅游产品需求变化 - 国庆中秋双节合一使假期国内长线游和境外游更受青睐 [7] - 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旅游产品早早报满 [7] - 东南亚国家成为当前可选择的旅游目的地 [7] 错峰出游市场特征 - 近期错峰出游性价比很高 旅游产品价格随之下降 [5] - 云南西安北京等路线价格比较优惠 主要体现在机票酒店差异 [5] - 市民在双节假期前选择错峰出游咨询近期出游行情 [3]
今年黄金周,没人坐大巴出境游了?
虎嗅· 2025-09-18 09:00
行业现状:传统出境大巴团需求断崖式下滑 - 国庆黄金周期间,传统出境大巴团收客情况出现断崖式下滑,行业情绪普遍感到市场遇冷 [1] - 湖南某资深从业者往年国庆日本、东南亚亲子团均提前爆满,但今年10月2日的团仅收到2名客人,与往年形成巨大反差 [2][3][4][5] - 云南一知名旅行社国庆期间整个假期仅有18人参团,且客源主要依赖小红书等私域流量,10月5日后的排期表均为空白 [6][7] 市场数据:整体出境游热度上升与结构分化 - 航旅纵横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出入境航线机票预订量超140万张,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约16% [11] - 携程报告指出,国庆出境酒店搜索热度同比增长40%,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目的地租车订单量增长达3倍、2倍和10倍 [12] - 文旅部统计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373.02万人次,但提供单项服务的达107.74万人次,已接近组团量的三分之一 [34][35] 需求变化: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深度体验 - 当前出境游主力客群转变为追求专业、精品、深度小团的年轻人和中产,传统走马观花式大巴团无法满足其需求 [17] - 现代旅行者更渴望了解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体验当地特色小店,追求在旅途中产生真实互动与情绪共鸣,而非被动完成景点打卡 [22][23][24][30] - 具备外语能力、善于利用小红书、OTA、AI工具的高教育背景游客倾向于自主规划行程,仅向旅行社采购签证、租车等单项服务 [37] 行业转型:从标准化大团向精细化服务演变 - 部分旅行社已从标准大团业务抽身,转向运营精品团、定制团、主题团等小单元产品,导致欧洲等地接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43][44][45]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解决游客碎片化需求,需建立鲜明产品人设、品牌人格及合规经营能力,从“人找团”变为“团找人” [48][49] - 跟团游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是变小、变贵、变精,旅行社需适应游客需求侧上扬但预算未显著提高的市场环境 [46][50]
最高超200件!青岛通报8月投诉量超20次的旅行社及投诉问题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15:43
青岛壮丽山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城阳区城阳街道文阳路696号一号楼614网点,累计投诉 数量21件。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行程中购物、自费项目安排不合理,导游服务质量较差,行程与约定 不一致,成团人数与宣传不符等。 9月16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对8月份有效投诉数量超过20次的旅行社及投诉主要问题进行通报,涉及 问题主要包括宣传与安排不一致,保险费过高等。 青岛驰翔随心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市南区兰山路13号1单元101户,累计投诉数量21件。 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住宿安排与宣传不一致,行程与约定不符,保险费用收取过高等。 青岛齐蜀大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市南区中山路12号4层429号,累计投诉数量245件。投 诉反映的主要问题:行程中购物、自费项目安排不合理,餐食、住宿等安排与宣传不一致,保险费用收 取过高,导游人员服务质量较差等。 在此提醒广大旅游者,跟随旅行社团组旅游,在出发前应确定旅游行程、住宿、餐饮、用车、导游、购 物及自费项目等安排及标准,通过书面合同予以明确,推荐自行购买旅游人身意外险。如与旅行社产生 纠纷或者发现旅行社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可拨打属地"12345政务服务 ...
免签“朋友圈”扩容催热入境游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9-17 00:12
入境游市场政策与增长 - 中国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首日多地迎来首批免签入境旅客 [1] - 北京口岸今年入出境外国人超420万人次 同比增长约34% [1] - 享受免签和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超120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57% [1]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互免签证 对47个国家单方面免签 [1] 入境游需求变化与产品供给 - 外国游客需求从单纯观光游转向深度游 更关注市井街巷和文化体验 [2] - 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景点、酒店、演出、免税商店等加强产品供给 [2] - 中青旅2024年服务多个大型境外入境团队 2025年将提升定制旅游产品能力 [2] - 众信旅游组建专业团队研发多元化入境旅游线路 覆盖北京、西安、上海、西藏等目的地 [2] 行业发展趋势与策略 - 入境游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体验中国文化和自然风光 [1] - 免签政策范围持续扩容 增强中国入境游市场吸引力 [1] - 旅游企业需研发高品质文旅融合线路 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3]
岭南控股(000524) - 2025年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8:58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20.90亿元,同比增长8.5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2.64万元,同比增长24.3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5亿元,资产负债率39.03%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6% [2] 商旅出行业务 - 广之旅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11.78% [3] - 出境游(不含港澳)营收8.49亿元,国内游营收4.98亿元 [3] - 净利润2329.30万元,同比增长34.91% [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08.46万元,同比增长55.42% [3] - 完成全国性战略布局,建立六大运营中心 [3] - 成立"乐龄乐活"俱乐部,推出"旅居2.0"银发旅游产品 [8] - 成立"邮轮会员俱乐部",建立四级会员体系 [12][13] 住宿业务 - 住宿业营收较2019年同期增长18.49% [5] - 岭南酒店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1.60% [5] - 岭南酒店净利润973.47万元,同比增长23.26% [5] - 管理都市酒店70%股权,实现南北业务延伸 [3][4] - 拥有"花园酒店""岭南东方酒店"等核心品牌体系 [4] 景区业务 - 管理广州白云山鸣春谷(5A级)和月溪书院景区 [6][7] - 拓展贵州高荡千年布依古寨(4A级)省外项目 [6][7] - 与黄果树观瀑园达成康养基地运营合作 [7] - 开发K12鸟类与自然主题研学课程体系 [7] 免税业务 - 合资设立中免市内免税品公司,持股19.50% [10] - 广州首家市内免税店于2025年8月26日正式开业 [10] - 通过旅行社和酒店资源为免税店导流营销 [11]
国办点名旅游市场“大数据杀熟”
北京商报· 2025-09-16 07:00
监管框架升级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通知 从依法落实监管责任 完善监管机制 全面提高监管水平和增强监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多项内容[1] - 明确各相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 部门联动 各司其职 齐抓共管原则履行职责 加强信息沟通与联动协同以提升综合监管效能[1] - 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日常协调联络 维护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 公安部门负责治安交通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虚假营销和价格违法行为[2] 经营者行为规范 - 推动各类旅游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 提高服务品质 保障游客安全和权益 指导旅行社合理安排行程并加强导游管理[3] - 明确禁止在线旅游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 虚假宣传 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 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3] - 压实旅游包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督促购物场所和旅游景区做到质价相符 自觉抵制商业贿赂[3] 监管执行机制 - 各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巡查 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 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检查和执法协作[4] -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 发现多部门职责问题线索时及时协同开展调查处理[4] - 文旅部将持续开展明查暗访 重点筛查热门线路和景区 监测亲子游研学游等产品 打击无证经营和不签合同等行为[4] 市场影响评估 - 新通知明确了日常监管方向 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5] - 平台利用大数据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但存在漏洞 将大数据杀熟等新问题纳入监管有利于后续打击工作开展[3] - 暑期旅游旺季违法违规行为较为严重 通过暑期监管能及时发现市场问题[5]
剑指“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等乱象,国办发文提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
北京商报· 2025-09-15 21:22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15日发布通知,旨在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游客权益等突出问题,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 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 - 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原则,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3] - 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日常协调联络,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3] -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旅游景区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查处倒卖门票、强买强卖、诈骗等违法行为 [3] -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旅游市场中的虚假营销、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垄断行为等,并对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管 [4] 落实旅游经营者主体责任 - 推动各类旅游经营者依法依规经营,提高服务品质,保障游客安全和权益 [5] - 督促在线旅游平台与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以“大数据杀熟”、虚假宣传、捆绑销售等行为侵害游客权益 [5][6] - 指导旅行社合理安排行程,加强导游队伍管理,依法保障导游劳动权益 [5] - 推动在线旅游平台良性竞争,保障平台内经营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6] 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 各相关部门通过网络巡查、暗访抽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 [1][6] - 稳步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检查和执法协作,发现多部门职责问题线索时及时协同调查处理 [6] -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 [6] 监管检查与执法重点 - 文旅部将持续开展明查暗访,重点访查热门旅游线路和景区,通报强迫购物、导游乱象等问题 [7] - 重点筛查以旅行社、导游等名义招徕游客的经营活动,监测亲子游、研学游等包价旅游产品 [7] - 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不签订旅游合同、随意转团卖团等违法违规行为 [7]
免签后首批俄游客顺畅通关 边城珲春迎旅游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5:59
在口岸大厅,来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游客谢尔盖拿着护照和入境卡,不到十分钟就顺利通关。"过去要 提前准备签证,现在来中国更容易了。"谢尔盖说,这次打算在珲春多住几天,主要是购物和观光。 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美味的朝鲜族美食、免税购物等吸引大量俄罗斯人 士到此短途旅行及进行商贸活动。 今年前8个月,珲春口岸出入境人数约4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约30万人次。随着试行免签政策落地,当 地旅行社预计周末跨境游和家庭游客将显著增加。"很多俄罗斯家庭喜欢周五晚上过来,在中国购物、 吃饭,住一两晚后再返回。"珲春宇通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许丽说。 为迎接客流,珲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口岸大厅设置了免签专用通道,并安排懂俄语的民警引导旅客。 珲春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公众号发布了通关指南,并在高峰时段增派人员疏导。 珲春市口岸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罡表示,要让游客"来得顺利、玩得安心"。 记者发现,近期珲春市中心的一些商户增加了俄语菜单和店面标识。很多酒店介绍,接到大量俄罗斯客 人的咨询和预订电话。 免签后首批俄游客顺畅通关 边城珲春迎旅游新机遇 中新网吉林珲春9月15日电 (记者 郭佳)15日,吉林省 ...
国庆黄金周救不了泰国旅游
虎嗅APP· 2025-09-14 11:12
泰国旅游业现状 - 泰国酒店行业在连续四年涨价周期后迎来回落 主要受中国等亚洲市场游客大幅减少影响[7] - 2025年前8个月外国游客同比减少7.2% 为2190万人次[9] - 2025年第二季度外国游客总数717万人 总收入3120亿泰铢同比下降12%[10] 中国游客市场变化 - 中国游客赴泰流失比例高达46% 接近腰斩[10] - 2025年全年中国游客可能仅500万人次 其中休闲团体游客不足100万占比仅两成[16] - 与疫情前每年上千万中国游客相比出现显著下滑[17] 竞争格局演变 - 日本1-7月接待中国游客569万人次 远超泰国同期264万人次[17][18] - 越南前8个月接待353万人次中国游客 同比增长44.3%[20] - 马来西亚上半年中国游客217万人次 同比增长35.6%[22] - 新加坡上半年中国游客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2%[23] - 老挝上半年中国游客6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8%[24] 政府应对措施 - 开放虚拟币换泰铢支付渠道吸引外国游客[11] - 拨出7亿泰铢预算发放免费国内航班票 单程1750泰铢往返3500泰铢[11] - 推动重启中国飞泰国包机航班但刺激效应逐步衰减[28]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安全事件导致中国游客信心受挫 家庭游客明显减少[6][14][15] - 补贴政策执行存在效率问题 中小酒店未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35] - 中国出境游消费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的地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