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搜索文档
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3:07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05元,以总股本135,720,0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786,000元 [1][3]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 本次权益分派为非差异化分红送转 [1] 实施时间安排 - 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4月16日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具体实施日期未在公告中明确披露 [1] 分配实施办法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 [3] - 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未办理的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暂管 [3] - 无自行发放对象 [4]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税,1年以内按持股时间适用不同税率 [5]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实际每股派发0.045元 [6]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实际每股派发0.045元 [6]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不代扣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 [6] 联系方式 - 咨询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25-83751401 [7]
“美丽中国 科技先行”——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主场开放活动侧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5-27 17:06
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展示 - 活动以"美丽中国 科技先行"为主题 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 吸引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参与 [1] - 现场展示自主研发的"Go2生态环境监测机械狗" 具备灵活行走和多项环境监测功能 成为焦点 [1][2] Go2生态环境监测机械狗技术特点 - 集成多参数传感器模组 可执行空气质量、水气采样、噪声监测、地表辐射测量等任务 [2] - 具备自主路径规划能力 可跨越台阶、避障转弯 并在无网环境下独立运行 支持卫星通信远程作业 [5] - 已投入城市内涝巡查、生态脆弱带监测、工业园区异味溯源等场景 未来计划与无人机、无人船协同实现陆海空一体化监测 [5]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 构建"天上看、空中巡、地面测、水中查、海上控"立体化监测格局 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等多种手段 [6][9] - 系统应用于青藏高原、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 在2023年北京门头沟暴雨灾情中通过无人船绘制水下地形图支援救援 [9] 环保科技互动与公众教育 - 设置无人机模拟飞行、走航车操作等互动体验 参与者可亲手操作设备模拟环境监测任务 [9] - 黄河中心展区设计"沙包丢丢乐"、"环保涂鸦墙"等趣味活动 结合黄河流域生态案例进行科普 [14][16] - 环保知识打卡墙和互动问答区通过扫码答题、兑换徽章等形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9][16] 环保法治与科技讲座 - 专家讲座涵盖新污染物治理、生态环境法治发展等议题 解析《环境保护法》等法规出台背景及典型案例 [10][13] - 强调新污染物防控需科技创新与公众参与"双轮驱动" 呼吁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日常行动 [13]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五十载 美丽陕西有我在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29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五十年只不过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而言,却是一 段波澜壮阔、砥砺奋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伟大征程。 1975年,陕西环境保护事业以陕西省环境保护监测站(今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为标志,从 最初的40余人、简易的实验装备,到如今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智能遥感,全要素分 析,几代监测人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丽史诗, 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托举起了三秦大地的壮美蝶变。 筚路蓝缕育精兵 薪火相传筑基石 "没有仪器,我们就用双眼观察;没有数据,我们就用双脚丈量!"这是第一代监测人最真实的工作 写照。 陕西省环境保护监测站挂牌成立时,面对重重困难,老一辈监测人扛起铁锹、背起采样箱,跋涉于 渭河之畔、穿梭在秦岭深处、攀登于黄土高坡,用脚步和双手,为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奠定第一块基 石。 从"星星之火"到专业精兵:截至2024年,全省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测体系,建有监测机 构116家,队伍规模达2254人,实验室面积扩展至98277平方米,配备尖端仪器11100台(套)。一支高 级职称占10%,中级职称占24% ...
ST岭南: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度第十六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14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6,183.66万元,同比下滑59.55% [3]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432.98万元,亏损规模较2023年有所减少 [3] - 2025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2,345.67万元,同比下滑77.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39.73万元,亏损规模减少26.36%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持续下滑,存在流动性压力 [2] 债券违约与信用风险 - "岭南转债"无法按期兑付本息,信用等级被下调至C [2] - 逾期事项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冻结等风险,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 [2][4] - 公司债务逾期可能触发退市风险,影响资本市场声誉和股票价格 [2] 增信计划与资产质押风险 - 公司以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为"岭南转债"提供质押担保,但担保资产可变现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4] - 募投项目公司应收账款和股权质押尚未完成前置审批程序,且质押价值存在重叠 [5] -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股权资产无公开市场参考价值,担保行为可能被撤销 [5] 诉讼与法律风险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决诉讼251件,诉讼标的294,640.46万元 [6] - 截至2025年5月9日,新增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约17,413.36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6.36% [6] - 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被起诉,涉案金额10,002万元,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7] 受托管理人履职情况 - 广发证券自2024年7月3日起担任"岭南转债"受托管理人,持续关注违约风险及其他重大事项 [7] - 受托管理人已督促发行人及时披露信息,并与债券持有人保持沟通 [8]
推广非现场执法,这些“欠账”补起来!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13:38
提升执法人员数智化执法能力。加强对执法人员运用信息化、智慧化非现场执法系统的专项培训,建立 常态化学习机制,定期组织非现场执法重点难点问题研讨交流,持续提升执法效能。 积极构建先进可靠的反作弊网络体系。近年来,个别企业通过干扰监测设备、篡改数据等方式逃避监管 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表明防作弊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要持续对在线监测系统进行 升级迭代,切实加固信息安全"护城河",为进一步深化非现场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近年来,非现场执法在生态环境监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期,生态环境部开展的规范涉企生 态环境行政执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也将其作为一项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加以推广。为此, 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补齐非现场执法软硬件方面的短板,为高效实施非现场执法夯实基础。 相较传统执法模式,非现场执法具有诸多优势。当前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力量普遍不足,非现场执法可以 大幅提高监管覆盖面,使有限的执法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监管效能。同时,非现场执法可以通过技术手段 固定证据,有助于减少人为干预,能有效避免执法随意性问题。此外,非现场执法能实时掌握企业排污 情况,还 ...
广西印发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
中国化工报· 2025-05-23 10:48
政策目标与时间节点 - 到2025年底建立基本管控制度,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1] - 到2035年全面形成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支撑美丽广西建设[1] 管控措施与技术创新 - 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精准管控,将矿产开采区等重点区域纳入重点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1] - 构建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行业数据共享,同步推进历史遗留矿产资源问题整治[1] - 首次在重点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钦防园区建立环境管理联动机制[2] 产业布局与高质量发展 - 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布局,对沿海、沿江、沿边区域实施差异化管控[1] - 重点提升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和临港园区产业承接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1] - 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培育"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引导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合理布局[1] 生态保护专项治理 -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金属项目"减量替代"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2] - 强化近岸海域养殖尾水排放监管,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2] - 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动态衔接[2]
乌海“三监”联动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内蒙古日报· 2025-05-22 11:49
大气"三监"联动机制实施成效 -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实施"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机制 实现部门高效协同作战 [1] - 该机制已多次启动 重点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和矿区智慧监管工作 [1] - 环境执法人员累计巡查煤矿企业和在线监测超标企业320余厂次 [1] - 对焦化 热电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检查45次 [1] - 各部门推送污染问题线索1790条 全部实现闭环处理 [1] 环境监察工作重点领域 - 聚焦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工业污染源管控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 [1] - 加强施工扬尘和生活污染源管控 [1] 机制实施效果 - 显著增强环境监管效能 [1] - 为乌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1]
2025年首批省级环保例行督察公开两宗典型案例
海南日报· 2025-05-22 09:16
海南日报海口5月21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通讯员 杜韶光)2025年首批省级生态环境 保护例行督察进驻工作结束在即,5月2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获悉,目前进驻的督察组共公开曝光了两宗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两宗典型案例来自此次被督察的澄迈县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分别为"澄迈县扬尘污染问题突 出,职能部门监管不严不实"和"保亭县地热等矿产资源监管缺位,违规开采问题突出"。 督察组通过文字及视频的方式,对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等内容进行公开曝 光。 其中,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澄迈县开展例行督察。澄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动揭 短家底,积极配合督察。经与澄迈县共同核查发现,澄迈县在施工工地、黄土裸露、砂石堆场、港口码 头等领域扬尘污染防治不力,职能部门监管不严不实。 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保亭县开展督察,保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督察,敢于揭丑 亮短、刀刃向内,坚持与督察组同向发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督察组与保亭县共同核查发 现,保亭县矿产资源监管缺位,违规开采生态问题突出。 督察组严格按照"坚持政治督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 ...
大千生态: 大千生态关于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9:2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27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批准使用不超过11,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 - 该资金用途需确保不影响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计划 [1] - 保荐机构对此次资金使用出具了核查意见 [1] 资金归还进展 - 公司分别在2025年1月17日和4月24日发布公告,提前归还部分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将全部11,500万元募集资金归还至专用账户 [2] - 资金归还情况已及时通知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 [2]
河南通许县:职责重塑,提振地方经济绿色发展新速度
中国发展网· 2025-05-21 17:09
行业监管与企业发展 - 开封市生态环境局通许分局通过强化日常帮扶指导、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提供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助力企业科学落地建设项目 [1] - 针对重点项目编制办理指导手册及环评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并主动靠前服务,解决环保难题 [1] - 在日常执法监管中采取包容审慎态度回应企业诉求,优化营商环境 [1] 环境监管措施 - 通过日常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对问题企业分类施策,采用"宣法释法培训、自查自改、执法检查、立案处罚"四步走方式规范生产 [2] - 重点监管砂石料场、砖瓦窑业等污染防治问题较多企业,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2] 科技应用与执法创新 - 利用用电监管、视频监控、自动在线监测、无人机航拍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提升监管精准性,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3] - 2025年2月通过无人机排查快速锁定某公司违规喷漆作业行为,避免对多企业检查打扰 [3] 未来发展方向 -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并强化监督执法,推动企业落实环保责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