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
搜索文档
X会员店关停、88VIP“破价”,有盒马会员忙着排队退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5 20:29
会员体系价格冲突 - 淘宝88VIP周年庆活动推出免费90天盒马X会员及88元开通盒马年卡权益 导致盒马黄金会员年费价差显著 盒马渠道年费258元而88VIP组合仅需176元[1] - 价格差异引发大规模会员退费需求 小红书平台"盒马会员退费怎么退"相关笔记超2万篇 近一周新增超百篇 客服排队人数达202位远超平时[1] - 公司向部分会员提供剩余权益退费服务 并为保留会籍用户提供30元无门槛红包及承诺2025年8月新增家庭卡副卡权益[3] 会员业务战略调整 - 付费会员曾为重要收入来源 2022年末规模近300万名 年会员费收入达5.88亿元[3] - 2023年12月因折扣化变革暂停新会员开通 四个月后重启并新增X会员店购物返优惠金及生日礼等权益[3] - 当前X会员店全面关闭导致生日礼权益失效 会员专属价值进一步缩减[3] 阿里生态整合影响 - 盒马纳入淘宝大会员体系 阿里打通饿了么、飞猪、盒马等资源以提升主站用户活跃度[4] - 88VIP体系有望助盒马扩大会员规模并增强用户黏性 实现阿里系数据与资源共享[4] - 会员店轻奢属性与生鲜基因定位撕裂 供应链规模较山姆存在劣势 会员权益专属价值被透支[4] 运营挑战与应对 - 需针对高价购买会员用户提供补偿权益或专属服务升级 建立明确价格策略避免消费者产生欺诈误解[5] - 需优化配送效率、产品种类及服务质量等用户体验长期课题 维护品牌形象[5] - 需平衡阿里集团战略协同与自主性 保障老会员权益不受整合冲击[4]
美团“最争气”小儿子,要跟盒马抢饭吃
36氪· 2025-08-05 15:11
即时零售行业模式分类 - 即时零售分为三类:前置仓模式(小象超市、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平台模式(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饿了么非餐)、店仓一体自营模式(山姆、盒马)[2] - 平台模式占据即时零售市场55%份额,前置仓市场较分散,朴朴和小象超市各占4%[4] 小象超市业务表现与战略 - 2024年小象超市GMV近300亿元,规模超叮咚买菜并逼近朴朴超市,预计2025年成为前置仓赛道TOP1[6] - 美团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小象超市将扩大覆盖区域至所有一二线城市,前置仓数量近千个[1][30] - 小象超市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3点,承接深夜订单,并通过扩充SKU至1万多种(新增宠物用品、刺身等35个分类)提升客单价[1][14] 前置仓商业模式挑战 - 前置仓模式需高额前期投入(建仓、冷链、履约),毛利率低(每日优鲜2020年仅19%),履约费用率高(叮咚买菜2020年达35 7%)[7][11] - 行业盈利需达到日均1500单、客单价75元的标准,叮咚买菜2024年首次盈利(净利率1%),朴朴超市同年止亏[11][13] 小象超市差异化优势 - 依托美团骑手资源与流量入口(APP首页黄金位),降低配送与获客成本[28][29] - 发展自有品牌(象大厨、象小家)提升利润率,目标为自有产品占比超50%且客单价达60元[25] 美团战略布局 - 美团CEO王兴将食杂零售(含小象超市)列为三大新方向之一,定位为即时零售核心供给与履约锚定者[31] - 计划重启线下业务,可能对标盒马鲜生或盒马NB,填补线下零售空白[32][33]
盒马上线自有品牌低GI系列新品
新浪科技· 2025-08-04 14:49
盒马低GI食品布局 - 公司近期集中上线超过40款自有品牌低GI商品,覆盖面点、零食、水果等6大品类 [1] - 低GI食品指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品,消化吸收慢,血糖上升平缓,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1] - 低GI食品从面向糖尿病患者转向更广泛人群的日常健康需求,尤其受控糖、减重人群青睐 [1] 行业趋势与盒马战略 - 大众健康饮食关注度提升,控糖需求增长推动低GI食品市场扩大,吸引更多品牌布局 [1] - 公司2023年已洞察趋势,率先开发低GI系列商品,首款低GI青稞多谷物面上市后陆续推出10余款自有品牌产品 [1] - 公司联动供应商开发认证低GI食品,当前在售40余款商品均通过"低GI食品认证" [1]
京东七鲜“新疆水果节”开启,脆蜜甜瓜、 无籽露葡萄等鲜果直达餐桌
中金在线· 2025-08-01 10:29
公司动态 - 京东七鲜启动"新疆水果节",通过产地直采将新疆时令鲜果引入全国门店和卫星小店,提供最快30分钟达的即时购物服务[1] - 精选多款新疆特色水果,包括吊干杏(阿克苏产地,全程冷链运输)、沙漠冰糖冬枣(库尔勒产地)等独特品种[3] - 脆蜜甜瓜(吐鲁番产地,单粒重约2.6kg)复购率连续三年位居甜瓜类第一,无籽露葡萄具有超长赏味期(7月中旬至9月底)[5] - 与新疆产地建立深度合作,根据时令水果成熟规律采果,确保品质最优[5] - 依托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产地直采+冷链直发"模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5] - 消费者可通过京东APP、七鲜APP或微信小程序下单,新用户可领取77元新人券包,PLUS会员享免邮权益[7] 行业趋势 - "产地直采+冷链直发"模式使商品价格较市面同类产品显著降低[5] - 2023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600亿元,其中产地直采模式占比达35%,年均增速超50%[5] - 消费者购物呈现"吃时令、吃特色"的主要趋势[7] - 公司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从产地到餐桌的"最短链路",提供"又好又快又便宜"的购物选择[7]
叮咚买菜上涨2.4%,报2.13美元/股,总市值4.6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31 22:09
股价表现 - 7月31日盘中上涨2.4%至2.13美元/股 成交额4.47万美元 总市值4.62亿美元[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1] 公司运营 - 通过境内实体子公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2] - 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 提供29分钟配送到家服务[2] - 服务覆盖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苏州等城市[2]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美国当地时间)[2]
叮咚买菜上涨2.09%,报2.195美元/股,总市值4.7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29 23:43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大事提醒: 8月6日,叮咚买菜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实 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叮咚(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其境内实体子公 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旗下平台"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 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为用户提供品质确定、时 间确定、品类确定的生鲜消费体验。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是用户信赖 的民生互联网企业。 7月29日,叮咚买菜(DDL)盘中上涨2.09%,截至23:33,报2.195美元/股,成交24.63万美元,总市值4.76 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叮咚买菜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 561.5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3.98%。 ...
门店仅剩150家 生鲜电商呆萝卜2020年破产重整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2
公司现状 - 公司近期在合肥大量招募仓库配货员和分拣员 试图重启业务[1] - 公司目前仅剩合肥市约150家门店正常运营 芜湖和阜阳市门店已无法自提[2][3] - 公司App在合肥市销售品类覆盖较全面 但芜湖市仅剩美妆和日用品类且长期缺货[2] 历史对比 - 2019年11月公司在合肥拥有近600家门店 全国19座城市门店超1000家[2] - 公司曾计划在全国50座城市开设10000家门店[2] - 2019年月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2] 财务与法律状况 - 2020年1月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4] - 截至2020年1月31日 App余额用户达200多万 未消费余额达6326万余元[4] - 合肥用户占比51.2% 账户余额占比65.5% 未消费本金达3214万余元[4] 运营调整 - 公司采取门店承包制 由熟悉业务的人员管理门店[5] - 2020年9月上线包邮到家服务 增加家电和美妆品类[5] - 部分门店因水电房租成本较高出现运营困难 公司会转换承包方[5] 行业竞争环境 - 社区团购企业凭借电商巨头资本支持和轻量扩张模式对市场形成压力[7] - 关闭门店被十荟团等社区团购平台接管 或被同类平台兔子鲜生吸纳员工和客流[6] - 生鲜零售头部企业开始向仓储式会员制发力[1] 商业模式分析 - 自提门店模式属于重资产经营 面临租金成本和社区商业竞争压力[7] - 门店仅担负自提功能导致坪效有限 需要形成订单规模才能提升效益[7] - 供应链深度成为竞争关键 包括单品精选能力、源头资源掌控和自有品牌打造[8] 发展前景 - 生鲜作为刚需品类存在多维度消费场景 市场尚未饱和[7] - 内部组织管理问题是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7] - 需在用户体验、品牌认知和产品性价比方面提升才能吸引用户回归[7]
差异化竞争不“内卷”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
深圳商报· 2025-07-28 00:32
公司战略 - 叮咚买菜发布"4G"战略,专注家庭饮食场景,走差异化竞争路线,核心方略为"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 [2] - 公司明确在"多、快、好、省"四个维度中专注做"好",采用"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以商品和生态思维取代流量和平台思维 [2] -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打造差异化商品,吸引对食品品质和新鲜度有高追求的用户 [2] 商品策略 - 针对常规品类实现"人有我优",针对细分场景空白开发"人无我有"的结构性差异商品 [2] - 过去半年汰换超4000款平庸商品,好商品SKU占比已达40% [2] - 生鲜品类持续往供应链源头走,投资上游如黑猪养殖基地、数字渔仓,实现全链路管控和差异化商品发掘 [3] - 非生鲜食品锚定低GI等健康化饮食市场,健康概念标签商品销售快速攀升 [3] 数字化能力 - 平台全链路实现极致降本提效,上下游环节线上精准咬合,AI形成升级版"数智大脑" [3] - "数智大脑"进行全链路精细化管理,辅助商品开发人员进行智能化商品生命周期管理 [3] - 消费洞察前置于商品开发和生产,"数智大脑"深度参与商品开发及打爆流程 [3] 业绩表现 - 今年上半年带有配料干净标签的商品销售额突破5亿元 [3] - 低GI商品从2023年上半年不足百万元增长至今年上半年近6000万元 [3]
李氏果业携手京西果园创「零果损」奇迹——您的零售外卖增长引擎已就位
中国食品网· 2025-07-26 13:26
新零售业态赋能解决方案 - 聚焦四大风口场景:社区电商、即时零售、智慧菜场、生鲜前置仓 [1] - 核心服务包括全域平台数字化代运营(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抖音小时达、淘宝闪购)、品牌加盟孵化(京西菜市、京西果园、京西到家)、全渠道增长中台(订单/库存/会员/营销系统一键打通)、优质店铺免费送云打印机 [3] - 标杆案例:京西菜市(单店月销GMV 50万+)、京西果园(享受品牌低费率及补贴)、京西到家(复购率行业TOP5%) [2][3] 新零售业态核心能力 - 解决行业痛点:流量碎片化(分佣系统+平台资源倾斜,曝光量提升50%+)、库存周转难(AI销量预测+动态补货算法,生鲜损耗降18%+)、用户留存低(会员标签体系+精准营销自动化,老客复购升35%+) [3][4] - 技术赋能方案已验证收益:生鲜损耗降低18%+、老客复购率提升35%+ [3][4] 客户成功案例:李氏果业 - 背景痛点:线上月销仅387单、果损率28%、客单价不足35元 [4] - 赋能方案:品牌升级(接入京西果园体系)、全域运营(优化店铺视觉+爆品半价活动)、技术降损(AI销量预测+果切盲盒套餐) [4] - 转型成果:订单量暴涨2000%(月订单突破6000单)、客单价提升至70元(毛利率达42%)、果损率从28%降至5%以下 [4] 客户信任保障体系 - 效果对赌协议:首月GMV未达标免服务费 [4] - 数据透明看板:实时监测店效/ROI/客单价 [4] - 平台绿色通道:京西矩阵合作商户专属流量加权 [4] - 7×24h运营管家:问题15分钟响应 [4] - 无加盟费 [4] 行业关键词与限时合作权益 - 行业关键词覆盖:新零售代运营、生鲜电商运营、超市外卖代运营、即时零售服务商等 [5] - 限时合作权益:免费店铺诊断、服务费减免、销量达标奖励 [5]
三元面馆的烟火与迷雾:一场在解构与共谋中的流量时代缩影 | 热财经
搜狐财经· 2025-07-24 23:28
消费现象分析 - 上海闵行区"塘湾饮食店"因3元阳春面与48元茅台杯的组合成为短视频平台爆款消费现象,吸引深圳食客专程打卡 [1] - 三元面馆的火爆反映公众对高物价的集体焦虑,与叮咚买菜下架4000种"平庸商品"、一线城市基础餐饮均价突破30元形成鲜明对比 [3] - 消费主义将社会议题异化为行为艺术,深圳食客打飞的吃面后离开显示流量经济对实体商业逻辑的扭曲 [3] 商业模式解构 - 面馆3元定价实际亏损运营,依靠老板黄文明的打印设备公司补贴维持,免费续面与打印服务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4] - 48元茅台杯(10毫升)被包装为"平民体验精英符号",实质是消费主义通过降低单次门槛扩大受众,与和平饭店50元可乐共享"场景溢价"逻辑 [5] - 网红效应导致客流量激增,可能挤占原本服务的外卖骑手和学生群体,使公益性质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4] 流量经济影响 - 面馆被平台传播超万次,茅台杯消费演变为阶层符号的民主化假象,快递员需数小时劳动收入换取体验 [5] - 流量浪潮使"宝藏小店"面临MCN机构介入、同行打压等商业化冲击,原生态社区关系遭受破坏 [6] - 实体店铺被流量叙事夺舍,从社区老店变为满足围观者自我感动的符号化存在 [6] 社会心理映射 - 三元面馆的反差感契合网民对抗消费溢价的集体心理,成为高物价时代的情绪宣泄口 [3] - 茅台杯消费揭示阶层焦虑转化路径:大学生用兼职收入模仿父辈商务仪式,实质强化而非消解等级观念 [5] - 公众将系统性社会问题寄托于个体善举,回避对公共福利缺位的结构性批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