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百度涨超8%,萝卜快跑搭上Uber快车,这些国家率先“发车”
第一财经· 2025-07-16 08:00
2025.07. 16 出行服务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场景。按照计划,数千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 全球出行网络,今年年底前,双方将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未来 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服务上线后,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到由萝卜快跑提供服务的无人 驾驶车辆。 这不是两家公司第一次合作。早在2014年夏天,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就曾在硅谷到访Uber公司。而 Uber一开始进入中国时,曾将叫车服务、Uber站牌信息等接入百度地图,这也被视为它在华开展本 地化业务的重要一步。当时,正值百度大力布局O2O、"腾讯系"滴滴打车和"阿里系"快的打车激烈争 夺出行战场,2014年百度下场战略性投资Uber。 彼时,百度拥有数亿用户的地图业务和手机搜索,意图加码O2O领域竞争,Uber怀揣拓展中国市场 的野心,二者一拍即合。2014年时,李彦宏谈及此次投资曾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说:"对于百度来说, 我们有自己的野心,希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的很多国家和市场中都能有很好的发展。" 但不到2年时间,中国网约车市场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与巨额补贴大战,以滴滴收购优步中国而暂告一 段落。百度 ...
中欧数字合作如何“数”造未来(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中欧数字科技合作特征 -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跨境电商、数字转型成为中欧数字科技合作的核心领域 [2] - 比亚迪、吉利等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投资建厂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2] - 华为云、阿里云等云计算企业在欧洲建设数据中心并提供解决方案 [2] - 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在欧洲市场推广 [2] 中欧数字合作项目与投资 - 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促成28个贸易投资项目,总金额超68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 [3] - 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4亿欧元与中国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聚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研发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国家 [3] - 欧盟持续加大对数字转型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 [3] 中欧数字合作互补性 - 欧盟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底层算法上实力雄厚,但商业应用和产业竞争力较弱 [6] - 中国在人工智能工程化和规模化应用上表现突出,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 [6] - 中欧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理论驱动型创新"与"应用驱动型创新"的互补 [6] - 中国在数字创新环境和应用场景多样性上具有优势,欧洲在监管框架和技术创新上具备优势 [7] 中欧数字合作前景 - 中欧数字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从数据跨境流动、跨境电商向人工智能、数字算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 [3] - 中欧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形成较好的合作范例 [3] - 中欧可建立人工智能治理高层对话机制,推进标准对接与联合制定 [8] - 中欧企业协作可加快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进步 [7] 中欧经贸合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150亿元 [5] - 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是中欧最具前景的合作领域之一 [5]
百度涨超8%,萝卜快跑搭上Uber快车,这些国家率先“发车”
第一财经· 2025-07-15 22:36
战略合作 -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多个市场 [1] - 数千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 [1] - 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 服务上线后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 [1] 历史合作背景 - 2014年百度曾战略性投资Uber 当时百度拥有数亿用户的地图业务和手机搜索 意图加码O2O领域竞争 [2] - Uber进入中国时曾将叫车服务接入百度地图 作为在华本地化业务的重要一步 [2] - 11年后百度通过萝卜快跑再次与Uber合作 点燃全球化野心 [2] 行业竞争格局 - Uber已与多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合作 包括小马智行 Momenta和文远知行 不断扩大"中国朋友圈" [1][3] - 文远知行与Uber及迪拜交通局达成Robotaxi合作协议 计划2025年启动商业运营 2026年实现全无人驾驶 [3] - Momenta与Uber合作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Uber平台 覆盖美国和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3] - 小马智行与Uber合作 年底将在中东推出首款搭载其技术的Uber自动驾驶出租车 [3] 技术商业化进展 - 萝卜快跑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快速复制和落地能力 [4] - 萝卜快跑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 计划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4] - 萝卜快跑测试区域扩大至香港 消息称接下来将进入瑞士和土耳其 [4] 市场反应 - 百度美股上涨超8% Uber美股开盘下跌2% [1]
文远知行上涨3.31%,报8.9美元/股,总市值25.3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7-15 21:54
股价表现 - 7月15日开盘上涨3.31% 报8.9美元/股 成交391.46万美元 总市值25.3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收入总额7243.7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1.77% [1] - 归母净利润-3.8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7.73% [1] - 预计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公司概况 - 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主要由境内实体子公司运营 [1] - 成立于2017年 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 [1] - 在7个国家30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 运营天数超1600天 [1] - 唯一同时拥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新加坡四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1] - 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无锡、郑州、南京、武汉、圣何塞、阿布扎比、新加坡、斯图加特等地设有办公室 [1] 业务布局 - 开发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技术 应用场景覆盖智慧出行、智慧货运和智慧环卫 [2] - 已进入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阶段 商业营收居全球同类企业之首 [2] - 形成五大产品矩阵: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高阶智能驾驶 [2] - 提供网约车、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 [2] 合作伙伴 - 与多家全球顶级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 包括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宇通集团、广汽集团、博世等 [2] 行业地位 - 2023年《财富》杂志公布"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 位列第八 [2] - 唯一一家冲入前十的中国公司 [2]
一文尽览!近一年自动驾驶VLA优秀工作汇总~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5 20:30
自动驾驶VLA技术进展 - 端到端自动驾驶成为主流范式,视觉-语言-动作(VLA)方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快速落地[2] - 理想、文远知行、小米、小鹏等主机厂正在大力尝试VLA技术的量产应用[2] - 2025年学术界和工业界涌现大量优秀工作,重点关注VLA落地可行性、扩散模型轨迹可靠性等问题[2] NavigScene技术突破 - 小鹏汽车提出NavigScene,解决局部传感器数据与全局导航信息的关键差距[2] - 开发三种互补方法:导航引导推理、导航引导偏好优化、导航引导VLA模型[2] - 实验显示显著提升感知、预测、规划和问答任务性能,实现超视距推理能力[2][6] - 在NuInstruct基准测试中,Qwen2.5-7B模型表现最佳,多项指标提升明显[5] AutoVLA创新框架 - UCLA提出AutoVLA,统一推理和动作生成的自回归模型[7] - 采用SFT+GRPO两阶段训练,在NAVSIM取得92.12 PDMS指标[9] - 在nuPlan、nuScenes等多个基准测试中展现竞争优势[8] - 实现自适应推理能力,可根据场景复杂度调整思维模式[12] ReCogDrive三阶段训练 - 华科与小米合作提出三阶段训练框架[13] - 收集2.3M高质量QA数据,通过预训练+模仿学习+强化学习流程[14] - 在NAVSIM基准达到89.6 PDMS,创下新SOTA记录[16] - 比之前最佳方法提升5.6 PDMS[16] 数据集与基准建设 - 清华AIR与博世发布Impromptu VLA数据集,包含80K+精选视频片段[17] - 理想汽车推出DriveAction基准,包含16,185个QA对,覆盖2610个驾驶场景[31] - 实验显示视觉和语言输入缺失会导致动作预测准确率下降3.3%-8.0%[31] - 基准建设被认为是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50] 技术趋势与挑战 - 思维链、空间理解成为标配技术,但车端必要性存疑[50] - 时序处理研究不足,与实际车端需求存在差距[50] - 轨迹输出形式分文本自回归和扩散模型两大路线[50] - 行业缺乏大规模自动驾驶预训练基座模型[50] - NAVSIM指标已逼近人类专家水平,验证技术可行性[50]
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民营经济促进法护航民企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6:46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自动驾驶行业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作为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基础性法律,强调公平竞争、产权保护和民营企业权益保障,为科技型民营企业创造更稳定的营商环境 [1] - 法律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自动驾驶行业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应用场景扩展和战略认同 [4] - 自动驾驶被纳入国家产业战略重要环节,法律支持将推动行业从"试点开放"转向"制度性保障",加速技术落地和场景扩张 [4] - 公平竞争条款有助于消除政策落地堵点,提升市场信心,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在更多城市和场景中健康有序发展 [5] 文远知行的技术发展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开发WeRide One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通过标准化架构降低适配成本,已实现出租车、小巴、环卫车、货运车等多款产品的商业落地 [6] - 2021-2025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36.77亿元,其中2024年单年研发投入10.9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超300% [6]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约1,800人,占员工总数90%以上,坚持技术驱动发展战略 [6] - 计划加速全球化布局,目标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动驾驶企业代表 [6] 自动驾驶行业未来展望 - 未来五年自动驾驶将渗透更多城市和多元场景,带动智能制造、算力感知、边缘计算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4] - 法律护航下行业将形成新动能、培育新模式、构建新生态,进入加速发展期 [4][6]
汇丰唱衰:Robotaxi市场高估成本被低估,特斯拉盈利或推迟
环球网· 2025-07-15 14:29
Robotaxi市场前景 - 汇丰分析师认为Robotaxi潜在市场被"大大高估",盈利或需多年 [1] - 外界对Robotaxi营收预期从"雄心勃勃"到"脱离现实"不等 [3] Robotaxi成本结构 - Robotaxi虽无需支付司机工资,但面临停车费、充电费、清洁费等额外成本 [3] - 汇丰分析师指出Robotaxi从现金流角度需7到8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3] - Waymo每辆Robotaxi成本约15万美元,主要因装配昂贵传感器和激光雷达设备 [3] - 特斯拉运营成本可能低于Waymo,因其主要依靠摄像头和人工智能 [3] 行业发展现状 -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预测Robotaxi将使公司市值增加数万亿美元 [3] - 特斯拉已在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3] - Waymo自动驾驶版捷豹I-Pace三年来完成超500万次付费载客 [3] - Alphabet未单独披露Waymo营收数据,"其他业务部门"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 [3]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扩大Robotaxi业务面临欧洲等地区监管障碍 [4] - 需升级约500万辆硬件过旧、难以支持现有Robotaxi软件的车辆 [4] - 汇丰预计特斯拉Robotaxi车队到2030年达2万到2.5万辆,2035年增至7.5万辆 [4] - 特斯拉Robotaxi实现盈利可能要等到2033年 [4]
研报 | 预估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于2035年达445亿美元
TrendForce集邦· 2025-07-15 11:56
Tesla Robotaxi布局 - Tesla正在美国德州测试Robotaxi技术并计划拓展至旧金山湾区[1] - 公司CEO Elon Musk预计1-2个月内获得加州监管许可在湾区开展服务[1] - Tesla需取得加州Deployment许可证才能商业化目前仅Waymo等3家企业获此资质[1] - 公司需在2026年量产专用Cybercab以推动规模化扩张和成本效益[2] 美国Robotaxi市场 - 2035年美国市场规模预计达365亿美元2025-2035年CAGR为61%[2] - Tesla凭借造车优势和视觉方案具备硬件成本优势[2] - Waymo面临Tesla竞争需加速扩张并降低成本以维持领导地位[2] 中国Robotaxi市场 - 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445亿美元2025-2035年CAGR高达96%[3] - 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厂商积极布局[3] - 电动车供应链支持推动硬件成本快速下降单价里程费用降低[3] 行业挑战 - 不同地区政策差异限制车队跨区扩张[6] - 技术复杂度高且研发投入大后进者进入门槛高[6] - 社会问题如司机失业安全隐私疑虑影响普及速度[6]
宝马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驾解决方案
凤凰网· 2025-07-15 11:17
战略合作 - 宝马集团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1] - 合作基于国产宝马新世代车型的智能架构和硬件平台,聚焦AI大模型驱动的驾驶辅助功能软件开发 [1] - 合作模式针对中国特有的交通环境和用户需求,打造本土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1] 技术特点 - 新方案采用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架构,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实现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的一体化处理 [1] - 系统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领航驾驶辅助功能,覆盖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支持从停车位泊出到目的地泊入的全程智能驾驶辅助 [1] - AI大模型方案具备自我学习和持续优化能力,通过远程升级实现软件算法持续迭代进化 [1] 安全与合规 - 新系统融入宝马20余年在驾驶辅助领域的技术积淀,建立全方位的安全冗余和风险应对机制 [2] -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合作的重要考量,双方承诺在数据采集、存储与使用全流程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 [2] 战略意义 - 合作反映了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趋势,体现宝马"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的战略方向 [2] - 合作将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协作范围从数字生态、AI交互扩展至智能驾驶核心技术领域 [3] - 合作模式或为其他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提供参考,同时反映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地位的提升 [3] 产品应用 - 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将首先应用于国产新世代车型,并逐步扩展至多个细分市场的车型 [2] - 方案结合宝马新世代车型的"驾控超级大脑"和"全景iDrive人机交互"系统,形成完整的智能驾驶生态 [2]
宝马集团:与Momenta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为中国定制的驾驶辅助系统。
快讯· 2025-07-15 10:41
宝马集团与Momenta合作开发驾驶辅助系统 - 宝马集团与Momenta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驾驶辅助系统 [1] - 合作聚焦于本地化驾驶辅助技术的研发,以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宝马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1] 行业动态 - 汽车行业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本地化适配,以应对不同市场的法规和用户习惯 [1] - 跨国车企与中国科技公司的合作日益频繁,以提升技术落地效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