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新能源】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乘联分会· 2025-09-04 16:38
销量表现 01 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7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84.3万辆,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13.9%;新能源市场销量约 为97.6万辆,同比上涨10.5%,环比下降12.1%,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 7月,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53.0%,较上月增加1.1%,相比去年同期上 涨4.3%。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1450 字,阅读全文约需 4 分钟 新能源市场整体表现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TOP10城市 7月,纯电动销量约61.1万辆,同比上涨25.0%,环比下降9.6%;插电混动销量约36.5万 辆,同比下降7.5%,环比下降15.8%。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625.0万辆,累计同比上涨27.2%。 7月,TOP 10城市销量占比为25.5%,比上月(25.9%)减少0.4%;TOP 3城市分别是:北京 市、成都市、上海市;宁波市和杭州市取代天津市、西安市进入前十。 分燃料类型看,TOP 10 城市销量均以纯电动居多;从产权归属看,以个人用户居多。 本月TOP 10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均超过50%,TOP3城市为:深圳市(66.2%)、宁波市 (64.0%)和武汉市( ...
合资车企纷纷牵手中国智驾
人民日报· 2025-08-12 04:27
合资车企智能化趋势 - 一汽奥迪Q6L e-tron与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支持城区拥堵 高速长途 复杂泊车等场景应用 [1]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此前已与阿里合作智能座舱 与华为共建鸿蒙生态 [1] - 奔驰计划在纯电CLA等至少5款车型上采用Momenta智能驾驶方案 [1] - 丰田 日产 大众等合资品牌纷纷引入中国智能驾驶技术 [1] 中国智驾方案优势 - Momenta首创"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 融合感知 规划与决策环节 减少传统模块化架构的交互延迟 [2] - 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形成独特有效的发展模式 技术层面相对领先 [2] - 宝马集团高管指出合作体现对中国创新速度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需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 [2] 行业合作驱动因素 - 合资车企通过合作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 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 [2] - 中国企业借此进入海外车企供应链 加速技术出海进程 [2] - 专家认为合资车企可吸纳中国电动化 智能化优势 融入产品独特性 [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智驾功能 售后服务等领域 [1] - 合资车企需通过智能化创新重塑品牌竞争力 [1]
突发!超23万辆宝马因安全隐患被召回 i系列成“重灾区”
国际金融报· 2025-08-09 16:11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多个车型 [1] - 召回分为四个编号,其中编号S2025M0120V涉及1辆进口5系汽车,编号S2025M0121V涉及379辆国产X5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 [1]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1][3] 召回车型及数量 - 编号S2025M0122V涉及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7730辆进口iX [2] - 编号S2025M0123V涉及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 [2] - 国产i3召回数量占总召回量近四成,成为受影响最集中的车型 [3] 召回原因及解决方案 - 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导致连接松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1] - 高压系统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出现误关闭,导致电气驱动单元失去动力,增加碰撞风险 [3] - 公司将为召回车辆免费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 宝马市场表现 - 2024年宝马集团在华交付71 45万辆宝马及MINI品牌汽车,同比下滑13 4%,在"BBA"豪华品牌中跌幅居首 [3] - 2024年上半年宝马亚洲累计销量43 83万辆,同比下滑11 1%,其中中国市场销量31 79万辆,同比下滑15 5% [3] 宝马战略调整 - 公司3月与华为合作推进鸿蒙生态整合,联合阿里加强AI语音交互研发 [4] - 4月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携手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加速大圆柱电芯量产 [4] - 7月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4]
岂能如此否定中国智驾技术
经济日报· 2025-08-09 06:00
智能驾驶测试争议 - 某汽车资讯平台发布的智能辅助驾驶模拟测试显示特斯拉车型表现优于国内品牌,但测试方法缺乏CMA或CNAS认证,专业性存疑[1] - 测试需系统性验证算法边界、物理极限、反应时延等多维因素,但该平台自定义标准导致结果可信度不足[1]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57.3%,在智能化赛道形成领跑优势[2] - 城市NOA搭载量前三名为Momenta、华为(Hi模式)、元戎启行[2] - 宝马、奔驰、奥迪三大豪华车品牌均与中国智驾企业合作,凸显中国方案领先性[2] - 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也选择与Momenta合作,跨国车企拥抱中国智驾成趋势[3] 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优势 -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向欧美车企反向输出,全球市场份额超60%[3] - 中国在组合驾驶辅助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全球领先[2] 智能驾驶技术挑战与前景 - 当前智驾系统尚未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驾驶人仍是责任主体[3] - 智能驾驶是汽车产业变革核心趋势,中国需通过智能化巩固新能源汽车优势[4] - 端到端大模型加速上车,大数据与算法能力持续提升推动技术迭代[2]
跨国车企战略重心转向:电动化“踩刹车” 智能化“踩油门”
财经网· 2025-08-06 23:25
电动化放缓、智能化提速,跨国车企的发展步伐逐渐统一。 日前,BBA(奔驰、宝马、奥迪)均释放不再坚持全面电动化的信号,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存"的策略。而与电 动化降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化赛道开启全速前进。 如BBA三大德系豪华巨头,以及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主流品牌,都不约而同地与中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Momenta 牵手,通过参股、深度合作或技术引入等方式,加速其智能化布局。同时,还有华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元戎启行等一 批中国本土智驾企业,也正与多家国际车企形成绑定关系。 按照奥迪原计划,将于2026年在全球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奥迪将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推出全新 的内燃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系列,这将为我们在未来十年内提供更强的灵活性,然后再看市场如何发展。"高德诺表示。 与此同时,还有奔驰、宝马、保时捷、沃尔沃等车企,也集体将原本的电动化计划后移。 电动化"踩刹车" 奔驰此前宣布调整电动化目标,不再坚持"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中全面转向纯电车型销售",转而采取"燃油车与电动车长期共 存"的策略。将其50%的电动汽车销售占比目标实现时间从2025年推迟到2 ...
宝马iX3将于9月上旬亮相 革命性大圆柱电池等技术“上车”
凤凰网· 2025-08-06 21:00
公司将于9月上旬在2025德国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BMW iX3车型[1] 三大核心技术包括首创全景iDrive、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和革命性大圆柱电池技术[1] 新世代BMW iX3中国版将深度融合中国领先的AI大语言模型[1] 针对中国路况与驾驶偏好进行专属调校[1] 携手中国伙伴共同研发更懂中国路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1]
独家丨前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已加入Momenta
雷峰网· 2025-07-30 21:56
高管变动与人才流动 - 毫末智行产品副总裁蔡娜已加入Momenta 向联合创始人夏炎汇报 [2] - 蔡娜是毫末智行创始级员工 曾负责乘用车与无人物流小车产品 对Momenta是重要人才补充 [1][7] - 2025年以来毫末智行多位高管陷入离职传闻 蔡娜曾为毫末组建初期产品团队并协助设立北京办公室 [3] 毫末智行发展历程与挑战 - 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 前身为长城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团队 [4] - 2021年底获得近10亿元A轮融资 为高光时刻 [4] - 后续因高通芯片平台开发耗时错过窗口期 且长城决策流程过长 导致城市NOA进展受阻 [4] - 2024年长城投资元戎启行 使毫末智行进一步遇冷 [5] - 目前正在交付现代起亚项目 预计8月完成 [5] Momenta业务进展 - 与宝马集团中国达成合作 将打造中国专属智能驾驶方案 覆盖高速和城区道路 应用于2025年国产车型 [6] - 已集齐BBA三大豪华品牌客户 [6] - 2024年6月起传出上市消息 目前仍在筹备 2024年收入已相当可观 [6] - 目标2026年实现盈利 [7] - 正布局L4领域 投资零一智卡 并披露Robotaxi新进展 [7] 行业竞争格局 - 长城汽车同时布局自有智能化品牌(咖啡智能 毫末智行)和外部供应商合作(元戎启行 四维图新) [5] - 毫末智行作为长城嫡系部队 面临制造业文化与技术创业公司长期投入需求的矛盾 [5]
宝马与Momenta共研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09:19
日前,宝马宣布与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 充分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优势,以"中国道路"为舞台打造安全可信且切实可落地的智 能驾驶体验。这一合作标志着宝马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本土化创新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贴 合本土出行场景的先进驾驶辅助功能。 安全可靠和切实落地将是BMW智能驾驶战略在中国市场的不变准则。通过与本土科技力量Momenta的 强强联合,宝马将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工程与中国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在 中国的加速落地。此次合作不仅为宝马开创了联合本土创新、服务本土用户的全新范式,也展现了双方 共创共赢、引领未来出行变革的美好愿景。 新一代方案的技术核心在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借助Momenta提供的先进人 工智能算法,车辆能够以近似人类驾驶员的方式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 力。该方案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实现 高度智能化的驾驶判断。相比传统基于规则的系统,大模型方案能不断从驾驶数据中自我学习改进,通 过远程升 ...
宝马“务实”转身:牵手Momenta,补课中国智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9:19
宝马与Momenta合作 - 宝马集团中国宣布与Momenta合作打造专属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覆盖高速和城区道路,计划应用于明年国产的新世代等多款车型 [1] - 宝马成为BBA中最后一个拥抱"中国大脑"的车企,奔驰和奥迪已分别官宣与Momenta和华为合作 [1] - 宝马的"关键选票"是其补上智能课的信号,也是BBA智驾战略走向务实,重视中国市场需求的体现 [2] 宝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今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共交付31.79万辆新车,同比下滑15.5%,而欧洲、美洲等其他市场均实现销量同比增长 [3][4] - 中国市场是宝马集团最重要的市场,电动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智能化需求,宝马需要更快跟上中国市场节奏 [4] - 中国市场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宝马电动化转型的"收获期",宝马计划2025年累计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2030年前实现纯电动车累计交付超1000万辆 [5] 宝马的谨慎策略 - 宝马在智能辅助驾驶进程上稍有迟滞,原因包括需要平衡驾控基因与大模型技术、强调安全验证优先于技术、以及生态控制权问题 [6][7] - 宝马选择Momenta因其已通过广汽丰田、上汽大众等合资品牌项目完成量产落地,积累了完整的工程化验证经验 [7] - 宝马最终选择"深度定制"路线,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专供中国市场的新世代等车型 [8] BBA的智驾战略转向 - BBA此前已开始攻克L3高地,奥迪2017年发布全球首款搭载L3技术的量产车型,奔驰2021年量产L3级自动驾驶系统,宝马2018年推出脱手驾驶模式 [10] - BBA对智驾的追求是高速公路限速下实现L3功能,更像是技术军备赛中的展示,而非对实用性的追求 [11] - 考虑到中国复杂路况,BBA选择联合研发或采用中国智驾供应商的L2+及以上方案,被视为重视中国市场需求的"务实"转向 [11] 宝马的智能化布局 - 宝马加速智能化补课,"中国朋友圈"持续扩大,3月开始陆续官宣与华为终端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作 [8] - 宝马用中国研发力量赋能全球,首款新世代车型搭载的智能技术由中国研发团队和国际团队合作研发 [9] - 宝马纯电平台新世代平台搭载"驾控超级大脑",整合动力传动、转向等12个传统ECU功能,通过智能化强化操控优势 [8]
氪星晚报|宝马与中企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传字节跳动开发混合现实眼镜,官方暂无回应;充电宝将有更严格的新国标
36氪· 2025-07-15 18:20
大公司动态 - 安踏集团2025届校招生入职人数超1000名,截至2024年底员工总数超6万名,计划到2030年吸纳超10万名年轻人才 [1] - 月之暗面发布万亿参数开源模型Kimi K2,采用MoE架构,总参数量达1T(1万亿),研发团队在知乎分享技术细节 [2] - 宝马与中国科技企业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3] - 滔搏成为专业跑步品牌Ciele Athletics中国独家运营合作伙伴,负责品牌全链路运营 [4] - 传字节跳动开发轻便型混合现实眼镜,外形类似护目镜,Meta计划2027年发布类似产品 [5] - 特斯拉印度市场Model Y上路价格610万卢比(约70919美元),现金支付价680万卢比(约79057美元) [6] - 松下美国堪萨斯州电池工厂开始量产2170型电芯,目标年产能32吉瓦时,工厂占地120万平方米,预计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 [7] - 英伟达获美国政府批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外交部回应反对科技问题政治化 [8] - 巴斯夫推出"电池的奥秘"和"电解魔法探索"儿童化学实验活动,7月15-20日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 [9] - SpaceX计划2024年第四季度在越南推出星链服务,目标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部署 [10] 投融资 -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 [10] - 华翊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量子计算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落地 [11] 行业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人工智能将促进供应链稳定 [12] 政策监管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共四章四十五条,规范行业发展 [12] - 充电宝新国标正在制定,将增加过度充电、针刺等测试要求,强化安全监测功能,规范生产工艺和材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