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A股盘前播报 | 万亿级证券航母来了!中金拟收购东兴与信达
智通财经网· 2025-11-20 08:56
英伟达财报与业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数据中心营收为512亿美元,均超出市场预期 [1]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约为650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1] - 股价盘后进一步上涨超6% [1] - 公司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销量远超预期,云端GPU已售罄 [1] 证券业重大重组 - 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2] - 整合基于三家机构实控人均为中央汇金的背景 [2] - 收购若成行,总资产有望突破1万亿元,净资产接近1800亿元,将改写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2] 机构市场观点 - 申万宏源认为当前处"牛市1.0"行情高位区域,2026年春季前科技成长还有反弹机会 [7] - 银河证券认为市场中长期向好趋势不改,科技主题关注补涨细分及产业趋势的催化 [8] - 华泰证券认为突破合力仍需累积,AI产业拥挤度回落低位,关注国产算力等低位标的 [9] AI玩具产业政策与前景 - 工信部引导玩具企业应用AI技术创造更多新需求 [10] - AI玩具市场规模2023年达一百亿元以上,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破千亿量级 [10] - 预计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50%以上 [10] 谷歌AI进展与市场表现 - Gemini 3获盛赞,谷歌股价一度涨近7%,创历史新高 [11] - 谷歌核心业务稳健增长,AI推动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11] - AI功能在搜索广告与Cloud客户中深度集成,公司具备持续提升营收效率与用户体验的能力 [11] 房地产市场政策与动态 - 财政部提前下达566亿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 [12] - 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下降,需求端仍疲软 [12] - 投资端房企拿地更加谨慎,政策放松预期再升温 [12] 公司资本运作与业务动态 - 海大集团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799.41万元股份 [14] - 广宇集团完成2999.55万元股份回购,占总股本1.31% [14] - 韩建河山中标3.88亿元供水工程管材采购项目 [14] - 燕东微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京国瑞基金拟合计减持不超2.5%股份 [14] - 金凯生科遭启鹭投资、青松投资、蓝区基金拟合计减持不超5.94%股份 [14] - 康隆达遭合林基金计划减持不超3%股份 [14]
读创财经晨汇|①深圳新增“小巨人”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②深圳地铁25号线一期计划2029年建成
搜狐财经· 2025-11-20 08:13
【深圳经济新闻联播】 深圳新增"小巨人"数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深圳特区报记者11月19日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获悉,在近几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中,每年 新增"小巨人"数量占全国比例逐年上升:2022年深圳新增"小巨人"数量占全国比例约6.3%;2023年占比 提高到8.4%;2024年提高到9.8%;2025年约占9.9%,深圳连续三年在当年新增"小巨人"数量上位居全 国城市第一。 深圳北部将添"大动脉" 地铁25号线一期计划2029年建成 深圳商报记者从深铁集团获悉,近日,地铁25号线一期最大规模的车站——创意城站主体结构封顶。25 号线一期计划2029年建成,将承担石岩、大浪、龙华中心和坂雪岗片区的对外交通联系,成为贯穿深圳 北部的"地下大动脉"。 25号线一期工程起自宝安区石龙站,终至龙岗区吉华医院站,线路先后途经宝安区石岩街道、龙华区大 浪街道、龙华街道、龙岗区坂田街道。 【国内财经新闻】 汇金深夜打出券商王牌 中国又一个"券商航母"诞生! 11月19日深夜,中国证券业突发重磅消息!汇金控股的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三家券商同时宣 布重大资产重组,三家券商将实现"三合一",成为中国又一个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美联储12月降息前景愈发扑朔迷离 英伟达(NVDA.US)Q3业绩全面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11-20 08:00
【今日头条】 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内部分歧升级 数据缺失加剧不确定性 12月降息预期急速降温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联储最新公布的10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决策层在是否继续降息的问题上出现 罕见的深度分歧,讨论焦点从通胀风险到劳动力市场降温,再到经济增长与金融环境的偏差,呈现出多 线不确定性叠加的局面。尽管美联储最终以10比2投票通过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 3.75%至4%,纪要表明此次决定是在激烈争论下勉强达成的共识,而12月是否会再度降息的前景愈发扑 朔迷离。 【大势展望】 美国指数悉数上涨 英伟达盘后一度涨超6% 隔夜美股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47.03点,收于46138.77点,涨幅为0.1%; 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24.84点,收于6642.16点,涨幅为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31.38 点,收于22564.23点,涨幅为0.59%。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谷歌A涨3%,谷歌C涨2.82%,创历史新 高。英伟达盘后一度涨超6%,英伟达涨势带动美股芯片股盘后行情,AMD、台积电和美光科技均涨于 4%一线。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 ...
恒生科技指数短期波动未改长期逻辑 市场关注AI落地效果
证券时报网· 2025-11-20 07:57
不过,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当前恒生科技的短期调整并未改变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投资逻辑;而在腾 讯"混元"大模型、阿里千问等技术应用逐渐落地的背景下,市场开始更多关注AI(人工智能)落地对推动 互联网企业实现二次增长的具体成效。长期来看,在估值优势、资金支撑与AI助推产业升级的多重驱 动下,恒生科技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值得期待。 人民财讯11月20日电,2025年以来,科技、创新药领衔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牛市,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 过30%,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更是一度超过50%。但自10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却是"画风突变",在不 到2个月的时间中,最大回撤已超过15%,而在最近4个交易日更是出现"4连跌"。 ...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美联储降息严重分歧,黄金拉升
证券时报· 2025-11-20 07:57
美联储,大消息 隔夜美股走势震荡,尾盘拉升最终收涨。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就是否需要连续第三次降息存在严重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很想解雇鲍威尔,鲍威尔极其无能。特朗普还表示,应就美联储建设成本问题起诉鲍威尔。 今日亚洲早盘,现货黄金继续高开小幅上涨。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若干"官员表示12月降息"很可能"是合适的,"很多"官员认为12月降息可能并不合适。"很多"官员赞成10月份降息,"一些官员"不 赞成,"一些"本可能支持按兵不动的官员最终支持10月份降息。"大多数"官员认为进一步降息可能会加剧通胀风险。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6.2%,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3.8%。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劳工统计局 表示,将不会发布10月份就业报告,并指出会将这些非农就业数据纳入11月份就业报告中。 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10月份的家庭数据(用于计算失业率等关键统计数据)无法追溯收集,11月份的就业报告将于12月16日发布。 美股收涨 11月1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琼斯指数涨0.10%,标普500指数涨0.3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0.59%。 大 ...
恒生科技指数10月以来回撤超15%,长期逻辑不改,市场关注AI落地效果
证券时报· 2025-11-20 07:57
2025年以来,科技、创新药领衔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牛市,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 的涨幅更是一度超过50%。但自10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却是"画风突变",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中,最 大回撤已超过15%,而在最近4个交易日更是出现"4连跌"。 此外,近期恒生科技市场或许还受到年底风格切换的影响,临近年底,更多资金开始关注银行、非银金 融等红利资产,而非科技类的高波动资产。兴证国际就指出,由于港股本年度累积了比较大的升幅,个 别股票更是翻倍,投资者及基金经理于年底前倾向于锁定利润,资金由高增长类别股份流向高息防守类 别股份。由于市场投资风格出现转向,所以传统经济股份偏强,而新经济股表现则乏善可陈。 短期波动未改长期逻辑 不过,短期波动之下,恒生科技指数的长期投资逻辑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不少人士看来,恒生科技成 份股主要是一些并未在A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以及一些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公司,这些公司对内地投资 者和全球投资者而言,都是稀缺资产。 不过,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当前恒生科技的短期调整并未改变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投资逻辑;而在腾 讯"混元"大模型、阿里千问等技术应用逐渐落地的背景下,市场开始更多关注AI ...
英伟达,超预期!美股全线上涨
搜狐财经· 2025-11-20 07:49
美股市场表现 - 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涨0.1%,标普500指数涨0.38%,纳指涨0.59% [1]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收盘涨0.87%至64174.28点 [5][9] - 英伟达股价上涨2.85%,谷歌上涨2.82%,特斯拉上涨0.68%,苹果上涨0.42%,亚马逊上涨0.06% [5][9] - 脸书(Meta)股价下跌1.23%,微软股价下跌1.35% [9] 英伟达公司财报 - 2026财年第三财季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54亿美元 [3][6] - 第三财季净利润达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 [6]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0美元,高于预期的1.25美元 [6] - 数据中心营收创纪录达到512亿美元,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66%,占总营收近90% [7] - 游戏业务营收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7.6亿美元,同比增长56%;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营收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 [8]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Blackwell销售超出预期,云GPU已售罄,计算需求在训练和推理方面持续加速 [7]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对12月是否应进一步降息存在明显分歧 [3][12] - 许多与会者认为年底前维持利率在当前3.75%至4%区间可能更为合适,但也有几位与会者表示如果经济发展符合预期,12月再次降息可能是适当的 [12] - 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连续第二次降息25个基点,但该决定未能获得一致通过 [12] 中概股市场表现 - 万得中概科技龙头指数下跌1.71%至4392.84点 [9][10] - 小米集团-ADR跌7.36%,网易跌超4%,京东集团和美团-ADR跌近2%,百度集团、拼多多、比亚迪股份-ADR跌超1% [9][10] - 爱奇艺、万国数据等涨超2% [9] 大宗商品市场 - 伦敦金现货价格涨0.31%,报4089.98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涨0.13%,报4088.3美元/盎司 [14] -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0美元,收于每桶59.44美元,跌幅为2.14% [16] - 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8美元,收于每桶63.51美元,跌幅为2.13% [16]
两个月回撤超15%!恒科指数长期逻辑不改,市场关注AI落地效果
证券时报· 2025-11-20 07:48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10月前,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超过50% [1] - 恒生科技指数30只成份股中,有9只个股涨幅超过100%,华虹半导体上涨近270%,腾讯、百度、小米集团等8只个股涨幅超过50% [1] - 自10月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在不到2个月内最大回撤超过15%,最近4个交易日出现“4连跌” [1] - 10月后,30只成份股中仅4只上涨,7只跌幅超过20%,理想汽车、舜宇光学科技跌幅超过27%,10只跌幅在10%到20%之间,腾讯及美团跌幅约5% [2] 市场调整原因分析 - 前期涨幅过大导致估值和仓位偏满,10月出现集中获利了结 [2] - 10月10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关税并收紧关键软件出口管制,科技股作为政策敏感资产被系统性降估值 [2] - 11月美股AI龙头出现“迷你股灾”,一周市值蒸发约8000亿至1万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周跌约3%至3.7%,压低全球科技风险偏好 [2] - 年底资金风格切换,流向银行、非银金融等红利资产,投资者倾向于锁定利润 [2] - 南向资金近期净卖出,阿里巴巴净卖出额达25亿港元,理想汽车净卖出额达12亿港元 [2] 长期投资逻辑与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长期投资逻辑未发生根本变化,成份股为A股稀缺的互联网巨头及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公司 [3] - 牛市预计持续两到三年,恒生科技指数调整被视为短期调整 [3] - 截至9月下旬,恒指市盈率约为11.8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约为23.7倍,低于2021年峰值水平的17.6倍和70倍,恒生科技指数点位较历史高位低约四成 [3] - 港股科技板块汇聚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力量,是布局中国新经济的重要阵地 [4] AI技术落地与影响 - 市场关注点从AI概念转向落地效果,重估逻辑从“讲故事”走向“看报表” [5] - 腾讯三季报收入同比增长约15%,“混元”大模型和“代理型AI”应用于广告、内容生产和游戏运营,超过九成工程师使用AI工具 [5] - 阿里巴巴多次上调AI与云基础设施投入,单次追加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相关季度AI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速,曾带动股价单日上涨近20% [5] - DeepSeek等国产模型突破曾触发“中概AI行情”,恒生科技指数录得自2020年以来最强升势 [5] - 全球AI资产定价从“全面溢价”切换到“择优加分”,投资者更看重单位资本开支带来的可验证盈利 [5] 未来展望与结构性机会 - AI和机器人将推动“结构性重估”,收益集中于有数据、场景和云基础设施的综合平台及硬件/算力链公司,如腾讯、阿里、百度 [6] - 缺乏自有生态、仅靠AI概念的小公司可能在全球去泡沫过程中被边缘化 [6] - 未来一至三年,恒生科技指数可能走出“龙头缓慢抬升+整体高波动”路径,而非指数普涨牛市 [6] - “十五五”规划重点推动科技创新板块,如仿生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算力、算法、低空经济等,政策支持有望在未来两三年转化为实际业绩 [6]
两个月回撤超15%!恒科指数长期逻辑不改,市场关注AI落地效果
证券时报· 2025-11-20 07:44
港股科技龙头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10月前港股科技板块表现强劲,恒生指数涨幅一度超过3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一度超过50% [1] - 10月前恒生科技30只成份股中有9只个股涨幅超过100%,华虹半导体上涨近270%,腾讯、百度、小米集团等8只个股涨幅超过50% [3] - 10月以来市场画风突变,恒生科技指数在不到2个月时间最大回撤超过15%,最近4个交易日出现4连跌 [1] - 10月后恒生科技30只成份股中仅4只上涨,7只跌幅超过20%,理想汽车、舜宇光学科技跌幅超过27%,10只跌幅在10%到20%之间 [3] - 南向资金近期出现净流出,阿里巴巴净卖出25亿港元,理想汽车净卖出12亿港元,舜宇光学科技和快手也有数亿港元净卖出 [3] 市场调整原因分析 - 前期涨幅过大导致估值和仓位偏满,10月出现集中获利了结 [4] - 美国10月10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关税并收紧关键软件出口管制,科技股作为政策敏感资产被系统性降估值 [4] - 美股AI龙头11月出现迷你股灾,一周市值蒸发约8000亿至1万亿美元,纳指周跌约3%至3.7%,压低全球科技风险偏好 [4] - 年底资金风格切换,投资者倾向于锁定利润,资金由高增长类别股份流向银行、非银金融等高息防守类别股份 [4] 长期投资逻辑 - 恒生科技成份股包含未在A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公司,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是稀缺资产 [6] - 当前恒生指数市盈率约为11.8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约为23.7倍,明显低于2021年峰值时的17.6倍和70倍 [6] - 恒生科技指数点位仍较历史高位低约四成,港股科技汇聚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力量 [6] - 在AI与全球化双轮驱动背景下,港股科技仍是布局中国新经济的重要阵地 [6] AI技术落地与影响 - 市场关注点从AI概念转向落地效果,腾讯三季报收入同比增长约15%,超九成工程师在日常开发中使用AI工具 [8] - 阿里巴巴多次上调AI与云基础设施投入,单次追加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相关季度AI收入保持三位数增速 [8] - AI推动估值从全面溢价切换到择优加分,投资者更看重单位资本开支带来的可验证盈利 [9] - AI将推动结构性重估,收益主要集中在有数据、有场景、有云基础设施的综合平台和硬件/算力链公司 [9] - 十五五规划重点推动科技创新板块,政策支持有望在未来两三年转化成实际业绩 [9]
独家专访DWS全球研究主管:AI革命与投资大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7:40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计算机时代随处可见,唯独在生产率的统计数据中不见踪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索洛(Robert Solow)如是感慨。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这一次的主角是人工智能。索洛的文章发表近40年后,如 今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挥之不去。 德国万亿欧元资产管理机构DWS全球研究主管Johannes Mueller近日在2025外滩年会上接受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技术革命在长期内往往被低估,而在短期内则被高估。人们目前可能稍微高 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从长远来看,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工智能将有利于全球 经济。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即使是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也必须等到配套的基础设施、技能和产品发展起来 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而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投资者而言,警钟已然敲响。过早播下的种子等不到收获,仓促建起的高塔难抵风雨。每一次技术 狂欢的背后,都是对耐心的考验。对泡沫保持敬畏,方能在狂热中全身而退。 人工智能短期高估、长期低估 《 21 世纪》: AI 是推动多国股市狂欢的重要力量,你更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