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协同创新谋发展,长三角打算这么干
国际金融报· 2025-05-08 20:50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启动 - 安徽正式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关工作 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迈出关键一步 [1] - 该中心由科技部批准 沪苏浙皖共建 2021年6月成立 总部设于上海张江科学城 [3] - 定位为整合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 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采用"一个团队+一套机制+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 [3] 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 - 安徽与苏浙沪计划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 打造原始创新高地和高精尖产业承载区 [3] - 已布局100余家研发载体 汇聚18000名研发人员 孵化企业1700余家 实施重大技术项目140余项 [4] - 与200+高校院所合作 联合培养7000+研究生/博士 与龙头企业共建560+联合创新中心 达成技术合作1200项 合同额超30亿元 [4]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 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 建立定期会商机制 推动科技政策互认互通 [5] - 安徽将在沪苏浙建设长三角科创飞地 探索建立基础研究联合基金 完善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机制 [7] - 普陀区与江苏七市共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推出"链式联盟"机制 联合28家机构在新能源 新材料领域构建垂直生态 [8][9] 产业创新合作案例 - 安徽汽车产业将与沪苏浙企业在换电车型开发 换电站共享等领域深度合作 共同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7] - 普陀区与镇江探索"研发在上海 制造在镇江"的"双向飞地"模式 泰州将联合普陀设立离岸创新中心 [9] - 安徽计划建设骆岗公园超级场景中心 举办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大会等产业活动 [7] 差异化资源优势 - 安徽在量子科技 人工智能 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拥有中科大等顶尖科研机构 政策支持力度大 [5] - 三省一市创新资源禀赋互补 安徽科教资源丰富 上海具备国际化优势 江苏产业基础雄厚 [5]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艾华新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06 15:55
《商道创投网》2025年5月1日从官方获悉:艾华新材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浙创投领投,容亿资本和平湖金控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商道创投网》创业家会员·单位简介 《商道创投网》创业家会员·本轮融资用途是什么? 艾华新材创始人徐平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公司将继续加大在高性能材料研 发方面的投入,开发对标核电级防护标准的新材料,并计划于2025年切入特种装备市场。此外,艾华新 材还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满足全球客户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商道创投网》创投生态圈·本轮投融观点是什么? 商道创投网创始人王帥表示,艾华新材的本轮融资是先进材料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近年来,政府出台 了一系列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行业创新与升级。艾华新材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拓 展能力,成功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这不仅体现了创投机构对项目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行 业从业者对新材料赛道的积极响应。作为创投生态平台,我们相信艾华新材将继续在先进材料领域发挥 引领作用,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商道创投网》创投家会员·本轮投资原因是什么? 浙创 ...
为奇瑞等头部车厂供货, 浙江先进材料公司拿下A轮数千万融资丨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5-06 07:55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林晴晴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0%,传统沥青基材料的缺陷加速暴露。值得一提的是,硬氪了解到,"艾华新材"通过自主开发的用 于新能源汽车减震降噪的改性丁基橡胶复合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密度较传统产品降低40%,单台车减重达8kg,施工 效率提升3倍以上。 经验证,该材料在-40℃~150℃全温域环境下损耗因子稳定保持0.35,远超国标0.25的技术门槛。其制品已打入全球14家新能 源头部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实现批量供货。 除汽车领域,"艾华新材"为头部家电企业的定点研制了高性能树脂阻尼片。它通过局部加固提升结构刚度,优化运行稳定性与安 全性。且耐腐蚀性强,不腐蚀污染接触面与介质,还超长耐磨,有自动补偿能力,能稳定发挥性能。徐平告诉硬氪,在新能源电 池领域,"艾华新材"的阻燃隔热产品具有超强绝缘、隔热、密封等特性,能在1200℃的高温下灼烧10分钟,为电池提供安全保 障。这些产品已通过多个头部客户的测试,在电池热管理、电池组壁粘结、电池芯绝缘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此外,公司正拓展 建材、光伏、风电、公共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场 ...
把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大机遇启动一批“链式联盟”助成果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厚望重托激励普陀加速推进协同发展
解放日报· 2025-05-04 11:42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 - 普陀区与南京 无锡 常州 苏州 南通 镇江 泰州七市一区携手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以沪宁高速公路为纽带串联沿线城市 [1] - 普陀区提出"千百十"新质产业体系 包括千亿级智能软件 数智健康集群 百亿级网络安全 数字广告赛道 十亿级先进材料 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4] - 普陀区实施五大行动 包括创新"一条链" 产业"一幅图" 要素"一张网" 服务"一站式" 市场"一盘棋" 促进四链深度融合 [1] 跨区域合作动态 - 普陀区党政代表团连续4周赴江苏七市考察 签署沿沪宁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 [2] - 泰州 镇江等江苏城市政府部门及企业回访普陀 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科创集市活动 [3] - 南京 南通等地发改 科技部门及园区企业南下对接 启动产业创新"链式联盟"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4] 重点产业布局 - 曹杨新村街道聚焦智能软件 研发服务等战略产业 发力电力储能 特种机器人 安全应急等新兴领域 [4] - 普陀区依托"一带一心一城"空间布局集聚人工智能产业 强化"苏河芯湾"和"网安智谷"品牌效应 培育集成电路 网络安全企业 [5] - 通过"企业出题 院所答题"模式链接清华 华师大等高校资源 承接科技策源保障 [4][5] 基础设施优势 - 普陀区作为上海西北门户 拥有高速路 公路 城市枢纽站及地铁网络 沪宁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南京至上海沿线城市 [1]
为奇瑞等头部车厂供货, 浙江先进材料公司拿下A轮数千万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 2025-04-29 11:06
「艾华新材」创始人徐平介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主要集中在轻量化、自动化解决方案以 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因此,「艾华新材」研发的产品包括阻尼材料、增强材料、堵孔材料、吸音棉 等,针对解决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声和震动等问题,提升驾驶舒适性。例如,其阻尼片和补强片可 贴在车门、车顶、底盘等部位,通过分子间的运动将振动转化为热能,实现降噪效果。此外,公司还为 家电行业提供环保阻尼材料和高效静音阻燃棉,提高家电产品的静音效果,满足客户对环保和高性能的 需求。 文 | 林晴晴 编辑 | 袁斯来 36氪获悉,先进材料及胶粘技术研发商「艾华新材」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新辉资本担 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由浙创投领投,容亿资本和平湖金控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与 市场拓展。 「艾华新材」成立于2019年,位于浙江嘉兴,专注于先进材料和胶粘技术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产品围绕 降噪、阻燃、密封、绝缘等先进材料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储能及电子 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家电、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传统沥青材料在新能源 汽车领域因环保性能差、重量重、施工不 ...
重庆市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8 11:10
活动概况 - 重庆市举办"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活动 旨在展示拥有核心技术和创新引领性的企业家代表事迹 树立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杆 [1] - 活动吸引全市百余名制造业优秀企业家参与 所属企业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 先进材料 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软件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 [1] - 经过材料核查 实地走访 研讨推荐及公示流程 评选出10位"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和10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 [1] 获奖企业及人物 - 重庆千里科技(601777)总裁周宗成 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总经理袁凌楠 盛泰光电科技董事长赵伟等10人获评"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 [1] -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董事长王勇 重庆平创半导体研究院董事长陈显平 北斗智联科技总裁张敬锋等10人获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 [1] 政策方向 - 重庆市锚定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 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 壮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表示将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机制 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支持企业攻坚新技术 开发新产品 培育新动能 增强产业链协同配套和创新能力 助力企业成为"小巨人"企业 单项冠军 链主企业和领军企业 [2]
川渝推出协同招引15条举措 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四川日报· 2025-04-23 14:19
比如,围绕共招特色优势产业,双方将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四大万 亿级产业集群,协力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在川渝落户,提升产业根植性和竞争力。围绕共促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协力招引空天信息、生物制造、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重点企业和 项目,共同打造科创策源地。围绕共引现代服务业,将强化金融、现代物流服务、现代商贸服务等领域 项目招引,提升川渝自贸试验区、国际(地区)合作园区产业集聚度,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等。 近日,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 同招商联席会议在四川绵阳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川渝两地联合招商重点确定了5方面15条举 措,进一步深化川渝高质量协同招引,共同打造"双圈"优势产业集群。 此外,为进一步壮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招商品牌影响力,提升全球投资吸引力和影响力,会议还 明确,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将走出国门,面向海外市场提出一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重大项目,推动境外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投资川渝现代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联合招商的一次创新,此次联席会议首次选择在四川省域副中心、成渝地区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5+8+2” 重点产业生态构建,加速培育绵阳新质生产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3 09:23
文章核心观点 - 绵阳市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 正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 构建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1][6][16]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以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为特征 以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为载体的先进生产力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3] - 绵阳市通过系统政策支持和空间布局优化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群发展 巩固全国科技创新先行区战略地位[12][16][28] 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344亿元 同比增长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5.7亿元增长2.7% 第二产业增加值1809.6亿元增长6.8% 第三产业增加值2188.7亿元增长8.1%[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6.3%[6]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4% 汽车制造业增长18.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5%[6]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06.5% 载货汽车增长92.9% 发动机增长41.8% 光电子器件增长28.9%[6] 科技创新能力 - 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1.56万件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1.1件 高价值发明专利11件 均居全省第2位[8]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 总数超930户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20户[8] - 2户企业入选全国企业500强 10户企业入选全省企业100强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2户[8] - 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3%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6] 产业发展成效 - 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1.1% 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8%[9] - "5+8+2"重点产业链规模突破1800亿元 增长20% 新增国省级产业集群9个[9] - 6个产业入选全省产业新赛道 居全省第2位 实施"智改数转"规上工业企业412户[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 位列全国数字百强市第50位[9] 政策支持体系 - 建立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 给予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补助[13] - 对新建成的国家级 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别给予300万元 100万元一次性补贴[13] - 建立"三首"产品动态培育库 支持企业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13] - 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 从产业培育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12]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8个省级开发区+10个特色园区"的产业空间布局[16] - 规划33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增量空间 新增2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23] - 构建"一核多星"科技城都市区空间结构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 统筹六个卫星城特色产业功能[23] - 重点打造12个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产业集群[23] 重点产业体系 - 电子信息产业突破1500亿元规模 代表企业包括四川长虹 四川九洲 华丰科技[25][26] - 先进材料产业代表企业有利尔化学 东材科技 巨星新材料[26] - 核技术应用产业代表企业有中国久远 四川聚能 中广核同位素[26]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代表企业有富临精工 四川世通达 绵阳新晨动力[26] 未来发展趋势 - 重点突破量子计算算法 新型同位素制备技术 高功率激光器件等"卡脖子"技术[29] - 构建核医疗 光伏新能源 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1] - 实施"千企上云"行动计划 建设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32] - 开展技术推广 成果推介 产品推销专项行动 引进国际一流创新团队[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