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口航运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7万标箱
人民网· 2025-07-09 19:04
武汉港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7 63万标箱 占湖北省总量的76 7% 长江中上游港口总量的33 7%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3] - 武汉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个 形成以阳逻港为核心 多港协同的集装箱港口群 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 年吞吐能力达1 5亿吨 [3] - 武汉建成内陆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累计开辟通道超50条 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 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总量与增幅均列全国内河首位 [3] 长江新区规划 - 长江新区被定位为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 阳逻港临港片区已集聚企业2000余家 其中80%为工业企业 涵盖钢材深加工 装备制造 大健康等产业 [3] - 新区将实施港口+通道+网络+平台+产业发展路径 壮大临港产业 稳定运行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直航航线 打造华中钢铁贸易基地 构建进口肉品冷链供应链 [4] - 发展钢铁深加工 新材料 绿色建材 船舶制造及维修产业 推动港口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 [3][4] 多式联运与通关效率 - 武汉港花山 汉南港区获临时开放 开放区域扩至3港区7个泊位 车谷造汽车实现本地直办海关手续 单车出海成本降1000元 [4] - 通过联合登临检查 直装直提 先查验后装运等创新模式 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单船检查时间压缩至3小时 提速50%以上 待港时间缩短35% [4] - 2025年上半年武汉港国际直航船舶达84艘次 货运量13 2万吨 超2024年全年总量 稳居中上游首位 [4] 综保区与产业链建设 - 扩大氢氧化镍 农产品 整车进出口 拓展大宗商品分拨 壮大保税加工 打造原料—仓储—加工—销售产业链生态 [4] - 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器 培育集群 织密多式联运网络 完善水铁公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推进上游全中转 下游全分流模式 [4] - 支持研发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型 构建全球江海联运网 [4]
行进中国丨海上“高速”“鲜”达广西
人民网· 2025-07-09 16:28
北部湾港智慧码头建设 - 广西北部湾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采用智能系统和自动化调度技术,实现集装箱装卸搬运的高效协同和数据流转 [2] - 码头集前沿科技与高效物流于一体,成为联通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2] 冷链水果航线发展 - 北部湾港已开通9条面向东盟的集装箱冷链水果航线,覆盖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核心水果产区 [4] - 冷链航线通过时效提升、自动化温控管理、双向运输协同和规模效应实现全链条成本优化 [4] - 航线既让国内消费者以更实惠价格获得东盟水果,也助力中国农产品拓展东盟市场 [4] 海关通关效率提升 - 钦州港海关采用"一张表、一个屏、一起干"工作方法,通过"智慧湾"系统实时监控货物通关动态 [5] - 海关强化与码头、企业、实验室协同,优化船舶接卸和查检验放环节衔接,实现水果快速通关 [5] 未来发展规划 - 广西计划持续加密北部湾航线班次,延伸冷链服务网络 [7] - 目标是为RCEP框架下的区域农产品贸易提供更强物流支撑 [7]
向区位优势要“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武汉港坐上内河铁水联运“头把交椅”
长江日报· 2025-07-09 09:05
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发展现状 - 2024年武汉港完成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总量和增幅第一 [3] - 阳逻港作为核心枢纽 实现货物"下船即上车"无缝衔接 已开通50多条铁水联运线路 包括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第二始发站 [5][13] - 铁水联运模式较传统分段运输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例如东风汽车整车铁海联运专列较全程水运节约12天 [5][6] 基础设施与智能化升级 - 阳逻港是长江中上游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智能系统实现24小时运转 智能理货和无人集卡提升效率 [8] - 武汉口岸智能闸口覆盖率100% 支持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放行 "AR鹰眼"等技术实现跨境贸易一站式办理 [8] - 航道条件显著改善 武汉至安庆段水深达6米 汉江33公里航道提升至二级 水深每增加0.1米可使2000吨级货船多载170吨货物 [10] 港口规模与国际拓展 - 武汉港形成9大港区150个泊位布局 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 年吞吐量达1.5亿吨 [10] - 2024年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 出入境船舶超100艘次 两项数据领跑长江中上游 [10] - 已开通直达日韩俄等国的国际直航航线 并与中欧班列对接形成海铁联运新通道 例如"武汉阳逻港-印尼拉博塔港"专轮航线 [10][15]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到2027年改善三级以上航道42公里 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年均新增3条以上 集装箱水水中转占比超50% [14] - 将构建"上游全中转 下游全分流"运输模式 打造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 推动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 [14] - 武汉港计划建成更具影响力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成为赋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点 [14]
武汉全力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构建“黄金水道”发展新格局
长江商报· 2025-07-09 07:19
武汉港发展现状 - 武汉港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87 63万标箱 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 7%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1][2] - 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 年出入境船舶总量突破100艘次 成为内陆地区最大铁水联运枢纽 [2] - 武汉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50个 形成9大港区布局 年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400万标箱 年吞吐能力达1 5亿吨 [2] - 武汉港开放口岸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 首创长江中上游至近洋直航班轮运输 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家 [2] 武汉港运营数据 - 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 16万标箱 同比增长44% 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内河首位 [2] - 累计开辟多式联运通道超50条 推动国际航线对接中欧(武汉)班列 形成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 [2]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总量的76 7% 自2014年突破百万标箱以来保持稳定增长 [2] 未来发展规划 - 武汉发布《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锚定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3] - 未来三年重点聚焦四大方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升级临港产业、提升航运服务能级、创新体制机制保障 [3] - 临港产业目标年均增幅超25% 包括拓展保税、跨境电商 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 建设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3] - 计划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 发展精细化航运金融 完善中长期规划并争取政策支持 [3]
武汉发布三年行动方案,打造现代化国际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1:55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规划 核心观点 - 武汉发布《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打造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力、区域辐射力、产业带动力的现代化国际化航运中心 [1]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2024年达187 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港口总量的33 7%,年吞吐能力1 5亿吨,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400万标箱 [1] - 武汉港形成9大港区布局,以阳逻港为核心,经开港、花山港、金口港为支撑的集装箱港口群 [1] 基础设施与开放能级 - 武汉港生产性泊位达150个,开放口岸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花山、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 [1][2] - 阳逻港2024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出入境船舶超100艘次,长江中上游首位 [2] - 首创长江中上游至近洋直航班轮(日韩俄越印尼),推动国际航线对接中欧(武汉)班列形成海铁联运通道 [2] 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 打造阳逻枢纽港为核心的集装箱物流群,以及经开-江夏-白浒山港区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集群 [2] - 推动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临港产业,航运物流、汽车制造等适港产业集中布局 [3] - 构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建设新洲区绿色船舶制造产业园和武昌区船舶设计集聚区 [3] 航运服务业与金融创新 - 航运服务业规模目标年均增长超25%,建设长江新区航运基础产业集聚区、江汉区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江岸区航运文旅示范区 [3] - 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推进船舶融资、供应链金融等航运金融产品,探索航运金融衍生品 [3]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港口扩建 航线升级 洋浦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显著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08 21:52
国际航线升级与姊妹港合作 - 洋浦至阿布扎比航线于2024年4月17日开通,为海南自贸港至中东首条集装箱直达航线,首次由"新海口"轮执行运输任务 [4] - 2024年9月洋浦经济开发区与阿布扎比港务集团等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洋浦港与阿布扎比港建立姊妹港关系 [4] - 2025年2月航线升级为双周班运营,新增"金兴源"轮与"新海口"轮并行,洋浦本地客户运输成本降低12%,交货期由20天缩短至15天 [4] - 洋浦港已累计开通29条外贸直达航线,覆盖东盟十国及南亚 [5] 港口扩建与基础设施投资 - 洋浦港规划推进27个港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重点建设智慧港口集群、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能级 [6] - 2025年3月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一期通过验收,4月投产1个15万吨级和1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8] - 2025年1-5月洋浦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249.56吨(同比+26.5%),集装箱吞吐量106.84万标箱(同比+28.24%) [8] - 正在推进专业化码头建设以满足不同产业运输需求,完善港口功能布局 [10] 疏港高速与区域经济联动 - 洋浦疏港高速公路为海南省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总投资73.32亿元,主线全长33.037公里,建设工期36个月 [11] - 项目连接G98环岛高速与洋浦港规划园八路,实现港口与高速快速衔接,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11][13] - 开发区统筹港口后方物流园区与临港产业协同发展,构建"港产城"融合生态体系 [13]
退市锦港龙虎榜:营业部净卖出72.14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8:06
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当日该股因退市整理、日跌幅偏离值达-7.72%上榜,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 72.14万元。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531.80万元,其中,买入成交额为229.83 万元,卖出成交额为301.97万元,合计净卖出72.14万元。 退市锦港(600190)今日下跌7.02%,全天换手率1.52%,成交额1450.37万元,振幅11.76%。龙虎榜数据 显示,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72.14万元。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该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75.4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97.93万元,大单资金净流 入122.49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1.64万元。 4月30日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4.76%,实现净利 润2352.59万元,同比增长255.11%。(数据宝) 退市锦港7月8日交易公开信息 | 买/ | 会员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万 | 卖出金额(万 | | --- | --- | --- | --- | | 卖 | | 元) | 元) | | 买一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街证券营业部 | ...
什么信号?欧洲最大港口备战与俄潜在冲突!
金十数据· 2025-07-08 17:28
欧洲港口备战计划 - 鹿特丹港正为与俄罗斯潜在冲突做准备 包括预留军事补给泊位和规划战时货物转运路线 并与安特卫普港协调运力分配 [2] - 鹿特丹港集装箱码头是该港唯一能安全实现弹药船对船转运的区域 每年处理4-5次军事补给船停靠 并举行数次两栖军事演习 [3] - 鹿特丹港年货运量约4.36亿吨 接收2.8万艘海船和9.1万艘内河船 欧盟对俄制裁后贸易量下降8% 主要因石油运输减少 [3] 欧盟军备重整计划 - 欧盟正制定8000亿欧元重整军备计划 旨在提升国防自给能力并威慑俄罗斯 荷兰等北约盟国承诺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 [2] - 北约秘书长警告俄罗斯可能在2030年前攻击北约成员国 荷兰国防部要求鹿特丹港提供同时处理多艘军事补给舰的空间 [2][3] 欧洲供应链韧性建设 -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合作提升欧洲自给能力 重点加强供应链韧性 吸取疫情期间防护装备短缺和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的教训 [4] - 欧盟将公布"储备战略" 涵盖医疗物资 关键原材料 能源设备等 可能包括食品和水 荷兰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已位于鹿特丹港 [4] - 港口周边分销网络适合储备关键物资 建议对铜 锂 石墨等原材料建立类似石油的90天战略储备制度 [4]
《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出炉!长江中上游“第一港”锚定四大目标
长江日报· 2025-07-08 17:07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关键落子,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肩负畅通长江经济带要素循环、赋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 [1]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2024年达187.63万标箱,占全省总量76.7%,占长江中上游港口33.7%,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2] - 武汉港生产性泊位达150个,形成9大港区布局,年最大集装箱通过能力突破40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达1.5亿吨 [2] 基础设施与航线网络 - 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完成,汉江33公里航道提升至二级 [2] - 花山、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口岸,武汉港开放口岸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 [2] - 首创长江中上游至近洋直航班轮运输,直达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尼,并推动国际航线对接中欧(武汉)班列,形成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 [2] 外贸与联运表现 - 2024年武汉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年出入境船舶总量突破100艘次,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2] - 打造内陆地区最大铁水联运枢纽,累计开辟多式联运通道超50条,2024年完成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同比增长44%,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内河首位 [2] 未来三年发展重点 -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布局,推动港区协同与疏港通道完善 [3] - 培育升级临港产业,拓展保税、跨境电商,打造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建设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目标年均增幅超25%) [3] - 提升航运服务能级,高水平建设武汉航运交易所,发展精细化航运金融 [3] -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完善中长期规划,争取政策支持 [3]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岸电全覆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42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岸电覆盖 -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成为海南首个实现该目标的公共码头 [3] - 码头投资建设8套高压及低压岸电设施,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3000吨 [2] - 岸电接电量从2021年的0.7万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226万千瓦时,使用率提升至46.8% [2] 岸电推广措施与成效 - 码头建立船舶、港口、岸电三方协作机制,制定优先靠离泊等激励制度 [2] - 配套移动式岸电接电车解决电缆长度不足问题,提升岸电使用便利性 [2] - 全省109个具备建设条件的泊位中已有94个建成岸电设施,覆盖率达86.24% [3] 行业协同与绿色航运发展 - 9家港航企业签署《船舶岸电使用承诺书》,海南海事局联合四部门发布《绿色港口共建倡议书》 [3] - 岸电推广显著降低港口区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 [3] - 全省岸电设施均采用最新国家标准接插件,加速绿色港口建设提档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