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荒漠新生,水发神农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种出“红色希望”
齐鲁晚报· 2025-09-01 18:25
核心观点 - 戈壁农业产业园通过科技与产业链整合实现现代农业转型 创造就业并带动农民增收 年产西红柿2000吨 覆盖3000亩园区和476座温室 [1][4][8] 园区规模与就业带动 - 建成476座日光温室 托管300余座大棚和1座连栋温室 总覆盖面积达3000亩 [1][4] - 创造400个就业岗位 带动350名农民稳定增收 农民年收入从不足2万元显著提升 [1][4] 农业生产能力 - 单个大棚每茬西红柿产量约5000斤 全园区年产量达2000吨 [4] - 实现越夏茬种植 采摘期填补山东大棚清棚后市场空档 [4] 科技应用与管理 - 智能化系统全天候监控温室 数据化管理温度湿度等生长条件 [6] - 引入熊蜂授粉技术 智能喷灌系统 自动卷帘与通风系统 精准控制水肥和室温 [6] - 技术团队每日巡检分析数据 研发实验区与科研机构合作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6] 产业链整合与品牌建设 - 形成育苗 种植 采摘 分拣 包装 销售一体化管理 拥有16亩育苗基地和分拣储存中心 [8] - 打造"祁连雪"品牌 对接农批市场 连锁超市 电商及直播平台 覆盖省内外30个城市 [8] - 年供应2000吨西红柿 缩短销售周期 减少农户损耗 [8] 自然环境挑战 - 年降水量仅87毫米 土壤盐碱 风沙频繁 昼夜温差达15℃ 年温差高达40℃ [4] - 夏季高温42℃ 冬季低温-28℃ 工人需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精细化作物管理 [4]
2025年全国70个三线城市洗牌:乌鲁木齐第1,汕头16,六安领先常德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09
城市发展格局转变 - 中国城市发展呈现非中心化趋势 三线城市凭借特色化发展路径强势崛起 实现经济能级显著跃升[1] - 70座三线城市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创新实践引领发展变革 包括乌鲁木齐 兰州 中山等代表城市[1] 特色发展模式 - 邯郸通过绿色转型推动钢城发展 唐山专注高端装备智造 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区域产业升级[2] - 湖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 展现强劲后发优势 阜阳以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占据区域经济地位[2] - 赣州依托稀土资源打造世界级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 成为区域增长重要引擎[4] - 襄阳构建智能汽车产业带 紧抓汽车产业机遇展现创新活力[4] - 盐城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海口最大化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 济宁实现运河经济带文旅产业深度融合[4] 重点城市发展成就 - 乌鲁木齐作为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5年跨境贸易额预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6] - 乌鲁木齐数字经济园区吸引32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 新能源装备制造年产值达1900亿元[6] - 乌鲁木齐风机制造市场份额占全国18% 成为西部产业升级标志[6] - 汕头数字侨乡战略推动跨境电商全产业链生态发展 2025年贸易额达540亿元[8] - 汕头超声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产业集群通过智能化改造焕发新生 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8] - 汕头产学研平台孵化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潮商回归工程三年引进287个项目[8] - 汕头实际利用侨资规模突破千亿元[8] - 六安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光伏玻璃产能占全球12%市场份额[10] - 六安精密制造领域孕育3家独角兽企业 与合肥共建科创飞地每年转化科技成果超200项[10] - 六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10] 区域经济影响 - 三线城市以多点开花态势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 包括乌鲁木齐开放枢纽 汕头侨资引擎 六安创新突围等特色模式[10] - 城市发展变革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推动更加均衡多元的发展格局[10]
三江“三变”村色新|一江碧水向东流
长沙晚报· 2025-08-31 22:46
环境治理成效 - 三江村拆除13个砂石堆场并实施生态修复 裸露滩涂种植树木和青草实现全年绿化 [3][5][6] - 建立三级河长制体系 全面排查生活污水 工业污水 排污口和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雨污管网普查与分流改造 [6] - 长江水质显著改善 鱼类数量明显增加 浅滩可见成群鱼类游动及产卵现象 [1][7] 农旅产业发展 - 与泸天化合作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占地面积约1000亩 总投资约2亿元 包含现代农业示范区 休闲农业种植区等功能区 [9] - 园区快速推进种植 3个月内完成梨子 李子 荔枝 柑橘及多种蔬菜种植 形成规模化绿色景观 [9] - 开发农旅融合新场景 涵盖露营基地 小吃街区 特色餐饮和研学游项目 春季油菜花田吸引成千上万游客 [9][10] 产业协同模式 - 采用"园中园"共建模式 招引新农人和农业企业入驻 形成"一大园五小园"格局(蓝莓园 草莓园等)并实现盈利 [11] - 草莓园案例:60个大棚年产10万公斤草莓 通过协同发展提升客流量与收益 [11] - 推动环境共建六大措施(美化 增绿 理水等) 改造庭院和道路 打造文化长廊 整体提升乡村风貌 [11]
省交通物流协会副会长、海南佳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孔梅:助力海南加速构建现代化物流产业生态
海南日报· 2025-08-31 00:35
"通过这一项目,我们旨在打造热带高效农业种植、农(海)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展示销售及热带特色农 产品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示范园,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 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邢孔梅说。 作为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海南佳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在海南持续深耕冷链物流、现代 农业等产业。 邢孔梅。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达延 摄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我们推进三亚佳翔物流产业小镇建设,构建起融合生产、保税、仓储、加 工、物流、大宗交易等现代化多功能产业链生态体系,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邢孔梅表示,未来将 进一步加大在冷链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海南加速构建现代化物 流产业生态助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晓梦 走向签约席、快速签字、双手紧握……8月29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项目推介 会"现场,省交通物流协会副会长、海南佳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邢孔梅签约动作一气呵成。"这次签 约,将为佳翔农工贸融合(三亚)示范园项目建设开启一个崭新起点。"邢孔梅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 时说。 据介绍,佳翔农工 ...
多维数据释放“稳中向好”发展积极信号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充沛动能
央视网· 2025-08-30 20:24
全国国有企业经营数据 - 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473110.9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同期利润总额达24786.4亿元 [1] 口岸物流与通关效率 - 阿拉山口口岸1-7月进出口货运量1731.9万吨 同比增长6.3% [2] - 口岸通过24小时预约通关和优化查验模式提升跨境物流效率 [2]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 [3] - 42个民营企业签约项目涵盖清洁能源、现代农业和数字经济领域 [5] - 国家部委现场解读财税、贸易及通关政策 [3] 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南北跑道实现双线贯通 预计2026年底投运 [6][8] - 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75万吨 [8] - 双跑道配备Ⅲ类盲降系统提升复杂气象运行能力 [6] 低空经济发展动态 -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在重庆成立 覆盖19家保险公司 [9] - 首批专属产品"渝低空保"提供6115万元风险保障 [9] - 重庆上半年低空飞行115.7万架次 同比增长67.3% [11] - 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 同比增幅达109.2% [11]
“农业中关村—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在京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6:11
项目定位与目标 - 整合全球能源、工业和农业科技前沿成果 以新能源消纳转化为核心开展多项全球首创工业农业创新技术科研攻关 [1] - 打造中国标准现代工业农业温室体系 将平谷打造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世界现代农业之都" [3] - 建设展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窗口 向世界展现中国农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成就 [4] 项目实施规划 - 一期聚焦超级工业温室、城市工业温室、乡村工业温室、土壤工业温室和复合工业温室五大类型 [4] - 二期围绕建设国内国际绿色农产品线上交易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和产业投资中心 [4] - 三期实施打造中国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 构建研发—生产—测试—展示—孵化五位一体的智能装备产业生态 [4] 区域发展基础 - 平谷区作为北京农业中关村核心承载区 农业产业呈现又好又快又稳的发展态势 [3] - 已吸引10余位院士和400余位博士到平谷参与农业项目 [3] - 华北最大高效智能温室集群项目全面开工 全国单体最大樱桃设施农业基地占地1100亩并建成投产 [3] 合作主体与理念 - 项目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与阿拉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动 [3] - 采用"综合能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创新性提出工业农业发展理念 [3] -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打造集聚资源、激发创新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4]
新赛股份: 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52
核心制度框架 - 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于2025年8月修订 旨在规范独立董事行为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 [2] - 独立董事需独立履职 不受公司及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影响 [2] 独立董事任职条件 - 独立董事占比不得低于董事会成员1/3 且至少包含一名会计专业人士 [3] - 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须过半数 且由会计专业人士任召集人 [3] - 存在持股1%以上或前十名股东关联关系等情形者不得担任独立董事 [3] - 候选人需具备5年以上法律、会计或经济相关工作经验 [5] - 原则上不得在超过3家境内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 [6] 提名与选举机制 - 董事会或持股1%以上股东可提名独立董事候选人 [6] - 选举采用累积投票制 中小股东表决情况单独计票披露 [8] - 独立董事连续任职不得超过6年 [8] 职责与职权 - 独立董事需对关联交易、承诺变更、收购决策等事项发表意见 [13] - 可独立聘请中介机构审计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及董事会会议 [10] - 每年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5日 需向年度股东会提交述职报告 [15][17] 履职保障措施 - 公司需提供工作条件保障知情权 董事会秘书负责协调资源支持 [18][21] - 独立董事可要求延期审议材料不充分的议案 [19] - 公司承担独立董事履职所需费用 津贴标准需经股东会审议 [19] 监督与报告机制 - 独立董事遇履职阻碍可向董事会说明或向证监会、交易所报告 [21][19] - 审计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须2/3以上成员出席 [14] - 独立董事工作记录及公司提供资料需保存10年 [16]
新赛股份: 新疆赛里木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2025年8月制定)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52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 旨在规范薪酬管理 促进勤勉尽责 调动工作积极性 依据公司法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公司章程等规定 [1] - 薪酬分配遵循与公司长远利益结合 收入水平与公司效益及工作目标挂钩 按劳分配与责权利结合等基本原则 [2] 薪酬适用对象 - 制度适用于在公司领取薪酬或津贴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包括独立董事 非独立董事(含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 副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 董事会秘书等) [1] 管理机构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修改考核标准 制定审查薪酬方案 监督执行 [4] - 董事会审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 股东会审议董事薪酬 [4] - 人力资源 财务等部门配合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工作 [4] 薪酬构成及标准 - 独立董事领取固定津贴 每人每年税前发放 [4] - 外部董事领取固定津贴 每人每年税前按季度发放 [4] - 内部董事按任职职务确定薪酬 不另领董事津贴 [4] - 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 含年度薪酬和任期激励 年度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 不超过兵团人社局发布的考核年度兵团本级国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基数的8倍 [5] - 基本年薪按月支付 不与业绩挂钩 董事长/总经理系数为1 其他高管按0.6-0.9倍确定 平均不超过0.8 [5] - 高管兼多职薪酬按就高不就低原则 不重复计算 [6] - 绩效年薪按年发放 与业绩挂钩 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时实行一票否决 [6] - 任期激励按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以内确定 公式为任期激励收入=个人任期∑(基本年薪+绩效年薪)×30% [6] - 董事长/总经理任期激励系数为1 其他高管按0.6-0.9倍确定 平均不超过0.8 [6] - 任期未满不得领取或酌情发放任期激励 任期激励分两年支付 各50% 不得预支付 [6] - 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津贴按实际任职月份计算 超过半月算一月 不足半月不计 [6] 考核与实施 - 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不参与内部薪酬挂钩的年度考核 [7] - 公司承担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参会合理费用 [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可提案对高管实施奖励 [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年度业绩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7] - 经营年度结束后组建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可因环境变化调整目标和计划 [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可结合公司收入 利润及个人业绩调整薪酬方案 涉及高管的经董事会批准 涉及董事的经股东会批准 [8][9] 薪酬调整 - 薪酬体系随公司经营发展调整 [11] - 调整依据包括地区及行业薪资水平变动 公司收入规模 盈利及增长情况 公司发展战略或组织结构调整 个人绩效表现等 [11] - 董事薪酬调整经董事会审议和股东会通过 高管薪酬调整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11] 约束机制 - 出现严重违规 损害公司利益 重大决策失误 违法违规被处罚等情形 可扣减或追回绩效奖金 [11] - 实行内部责任追究机制 对工作不力或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者给予经济处罚 行政处分或解聘 [12] 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或与法律法规冲突时按相关规定执行 [12]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和制定 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12]
单月用电量首破万亿 中国经济“电”力全开彰显韧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8:07
用电量规模与增长 - 7月单月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创人类历史纪录[1] - 月度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或东盟国家全年用电总量[1] - 较2015年7月5034亿千瓦时增长103% 实现十年翻倍[1] 产业结构用电特征 - 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 占比近60% 为最大用电主体[4]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领先整体工业板块[4] - 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7% 其中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42.6%[4]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2% 增速居三大产业之首 主要受农业电气化及智能温室大棚技术推动[4] 绿色能源转型进展 - 全社会每3度电中有1度为绿电 绿电占比达33%[5]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6] -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由自主保障完成[6] 能源系统保障能力 - 已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及保供稳价机制[6] - 油气"全国一张网"加速成型 能源储备能力持续提升[6] - 全国范围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系统稳定性表现突出[6] 电力支撑经济发展 - 稳定电力供给保障制造业智能产线连续运行及大订单交付能力[7] -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依赖高强度电力支撑 大型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堪比小型城市[7] - 电力保障能力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中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7]
中信股份:“多元化”价值再发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17:20
核心财务与估值指标 - 股息率超过5%,分红率将近30%,市盈率不到6倍,市净率仅0.4倍 [1] - 总资产124953.30亿元,普通股股东权益7646.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和0.9%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7.60亿元,净利润312.28亿元,中期分红总额58.18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先进材料和综合金融服务两大板块贡献千亿级收入,其余三大板块收入均达百亿级 [1] - 各金融子公司实现利润全面增长,主要实业子公司业绩向上向好 [2]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5%,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 [2] 全球化布局与技术优势 - 中信泰富特钢与瑞典斯凯孚、德国舍弗勒、日本精工及恩梯恩等国际顶级轴承制造商深度合作 [4] - 中信戴卡为全球最大铝车轮供应商,拥有30个生产基地和两家"灯塔工厂",年产能约1亿只,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4][5] - 高端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五年稳居全球首位,特钢年产能力2000万吨 [5][6] 战略举措与创新能力 - 启动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工程,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并推动实业转型升级 [6] - 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管理基金规模超3200亿元,直接投资孵化科创企业超1100家,支持宇树科技、联影医疗等龙头企业 [6] - 推进科技创新"磐石"行动,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10]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回报 - 港股通资金持股占比从2024年初1.29%升至最新4.45%,股价年初以来累计上涨约25%,2021年以来累计上涨约180% [9] - 2024年实际分红率提升至27.5%,超过规划预期,并计划2025年不低于28%、2026年不低于30% [8] - 实施中高级管理人员自费购股项目,购股总金额突破1亿港元 [9] 发展前景与市场评价 - 通过金融与实业深度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形成独特发展路径 [9] - 较高的分红率和股息率提供投资安全边际,具备较强估值修复潜力 [11] - 多元化业务组合形成周期对冲,业务转型升级和估值修复提供上行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