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长视频的中场战事:精品化、短剧和AI
凤凰网财经· 2025-07-15 20:51
长剧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上新271部剧集,较2024年同期的237部略有增加,但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量全面缩水,仅《漂白》一部集均播放量超5000万,4000万以上仅2部,3000万以上仅4部,而2024年同期前十名均超3000万,剧王《庆余年第二季》达1.1亿 [3] - 行业进入转型阵痛期,大量注水剧被淘汰,高品质剧集溢价能力增强,但头部作品数量减少,中腰部剧大面积哑火,近300部新剧多数反响平平 [3][4] 平台策略调整 - 腾讯视频从"赌超级爆款"转向提升整体项目成功率,降低平均亏损水平,鼓励主创专注创作、前置剧本开发及突破自我天花板 [6] - 爱奇艺采取"80%迎合市场+20%追求艺术价值"策略,减集数和时长但增加项目数和总预算 [6] - 优酷推出"优酷原创"厂牌,聚焦强叙事、系列化、国际视野的精品内容,三家平台均强调提升成功率与头部剧高溢价 [7] 短剧冲击与应对 - 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红果平台月活1.73亿逼近优酷,长视频付费会员增长停滞,腾讯视频会员数徘徊1.15亿-1.2亿,爱奇艺会员数从1.3亿峰值降至1亿左右 [5] - 广告收入持续下滑,爱奇艺品牌广告收入从2018年110亿缩至2024年40多亿,芒果超媒从54.53亿降至20.15亿 [5] - 平台转向精品化短剧,爱奇艺推出"短剧场"和"微剧场",腾讯视频将10%-20%剧集预算投短剧,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并调整APP界面优先级 [13][16] 行业困境与挑战 - 2025年Q1剧集开机量同比跌超50%,为近四年最低,行业年产量或仅200部,面临产能萎缩导致人才流失风险 [10][11] - 编剧能力不足制约精品率提升,新人培养需时间与项目支持,部分腰部编剧转行短剧或失业 [9][12] - 平台盈利依赖"成本紧缩+会员涨价",增长动力不足,短剧增量价值有限,爆款率低于红果等流量平台 [17][22] 未来战略方向 - AI技术应用加速,腾讯视频成立AI影视表达工作室,爱奇艺推出"跳看"和"桃豆"助手,聚焦工业化效率提升 [18][19] - 出海布局扩大,爱奇艺覆盖东南亚、北美、日韩和中东北非,国际版用户超1亿,腾讯视频WeTV下载量达2.5亿 [20] - IP衍生开发推进,爱奇艺建设线下乐园及VR剧场,探索"文旅+IP"和内容电商,但投入回报周期仍存不确定性 [21]
对赌失败或将易主,A厂背水一战;E厂业务没进展,玄学来背锅;G厂明星游戏项目栽在「手滑」丨鲸犀情报局Vol.15
雷峰网· 2025-07-15 20:05
桃厂(长视频平台) - 公司频繁传出被收购传闻,收购方包括鹅厂、猫厂等大厂,但尚未有明确结果 [1] - 短视频崛起导致长视频平台面临挑战,爆款内容减少,团队压力增大 [1][2] - 内容团队人才流失严重,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3] - 出售可能成为公司寻求更好发展的选择 [3] A厂(区域即时零售) - 公司在即时零售赛道坚守区域市场,但全国化扩张进展缓慢 [5] - 行业竞争激烈,美团、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入局 [6] - 公司估值难以获得资本认可,管理层压力增大 [7] - 公司与投资方签订对赌协议,面临背水一战的局面 [7] B厂(外卖平台) - 公司曾寻求被京东收购但遭拒绝,京东认为外卖业务烧钱且难以持续 [8] - 外卖行业竞争激烈,曾出现"0元吃大餐"等补贴大战 [8] - 公司最终选择接受动物厂(推测为阿里)的投资 [8] D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高管"老K"以严厉管理风格著称,但实际待人nice [9] - 老K曾带领美团酒旅三四千人团队,擅长管理平衡术 [9][10] E厂(互联网生活指南) - 公司发展策略不明确,业务方向频繁变动 [11] - 创始人因缺乏安全感和迷信玄学导致决策犹豫 [11] - 员工因频繁调整的KPI和工作方向而困扰 [12] F厂(互联网公司) - 公司下午茶政策经历从丰盛到取消的变迁 [13][14][15] - COO认为定时发下午茶会惩罚认真工作的员工,最终改为提供泡面 [16] - 员工对公司福利缩水表示不满 [16] G厂(游戏公司) - "搜打撤"游戏项目团队面临严重内斗和人才流失问题 [17][18] - 项目定位与实现存在错位,战斗环节表现不佳 [18] - 因运营失误导致项目泄露,最终团队从200人裁至80人 [18] H厂(出版领域龙头) - 公司借助短剧概念股价大涨,成为A股元宇宙第一股 [19] - 管理层忙于减持套现,被质疑缺乏长期发展信心 [19][20] - 公司被指利用题材炒作股价后套现 [20]
得女性者得天下?为什么经济越冷,“她”仍敢花?
36氪· 2025-07-15 12:15
微短剧行业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1] - 2023年短剧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女性用户占主导 [4] - 抖音短剧迅速崛起 女性观众推动"女主逆袭""甜宠复仇"等题材持续热播 [5] 小米汽车 - 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 发布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 1小时突破28.9万台 [1] - 雷军指出女性在家庭购车决策中拥有关键否决权 女用户数量多将提升销量潜力 [4] - 小米汽车发布时强调"女性驾乘舒适感""后排美容镜""车窗过滤紫外线"等女性导向设计 [10] 泡泡玛特 - 官方数据显示女性用户占比75% 30岁以下用户占比58% Z世代占比32% [4] - 盲盒产品精准抓住年轻女性对"可爱""惊喜""收藏欲"的情绪需求 通过IP故事和限量概念激发复购 [5] 美妆行业 - 雅诗兰黛中国大陆市场增长抵消韩国等地区下滑 创新产品推动中国市场有机销售额两位数增长 [4] - 18~45岁女性贡献68%的美妆品购买 女性正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定义消费方向 [6] 女性消费趋势 - 女性置业决策主导比例从2018年65.2%提升至2024年85.7% 更关注居住体验而非投资回报 [6] - 18~45岁女性贡献71%快消品支出 63%教育消费 正重塑市场生态 [6] - 女性为"可爱""治愈感""情绪陪伴""生活仪式感"等感性因素买单 推动消费增长 [7][9] 品牌营销策略 - 成功品牌需从"创造功能"转向"制造情绪" 构建理想化生活图景 [10] - 产品需具备女性导向审美 社交属性 情绪价值和自我认同映射 [10] - 品牌竞争核心转向"造梦"能力 需理解女性情绪并提供细腻体验 [11] 消费定义权 - 女性正从"买家"成长为消费生态的"定义者"和"审美引领者" [12] - 女性消费行为逐渐脱离婚姻家庭绑定 40岁单身女性同样注重品味和体验 [12] - 品牌需转向女性语境 强调"自我欣赏"和"为自己而活"理念 [12]
最高年薪140万!京东进军短剧市场,已开始招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20:39
短剧行业人才需求爆发 - 京东集团以90万-140万元年薪高调招聘短剧运营岗位 月薪标准45K-70K(20薪制) 要求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并分析用户画像 [1] - 掌玩 山海 麦芽等公司同步高薪招募短剧人才 最高年薪达200万元 [3] - 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21 9万个 间接带动就业42 8万个 总计支撑64 7万个就业机会 [3] 头部企业人才争夺策略 - 红果短剧单剧本保底提升至5万-12万元 分账比例提至20% 4月编剧分账总额突破4000万元 [4] - 听花岛为主编岗位开出30K-50K月薪+高分成 要求5年经验及爆款制作能力 [5] - 枫叶互动每月产出30-40部短剧 目标提升至每日上线1部新剧 [6] 短剧行业人才标准 - 行业优先招募有爆款经验的编剧 红果超100部短剧编剧分账破10万元 [4] - 编剧/演员/导演需有代表作才能持续发展 新人机会有限 [5] - 综合能力人才最受青睐 需能独立策划选题并带团队 [5][6] 行业版权问题现状 - 《歪出一片烟火人间》等多部短剧涉嫌抄袭 维权效果有限 [6] - 中小版权方对盗版持消极态度 更倾向投入新剧制作 [7] - 免费短剧模式模糊版权保护 盗版对收入影响不直接 [7] 短剧市场发展潜力 - 短剧票房已超电影票房 但收入水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6] - 行业龙头红果通过分账机制激励创作 编剧可获得长期收益 [4]
百万年薪招募顶尖人才,短剧进入“掐尖”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5:32
行业人才招聘热潮 - 京东集团以90万-140万元年薪高调招聘短剧运营岗位,月薪标准45K-70K(20薪制),要求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并分析用户画像 [1] - 掌玩、山海、麦芽等公司分别以150万元、200万元、3万月薪招募短剧内容负责人、AI研究院院长及销售管理主管 [1] - 头部企业听花岛为短剧主编提供30K-50K月薪+高分成,要求5年以上经验及爆款制作经历 [2] 短剧行业就业规模 - 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约21.9万个,间接带动就业42.8万个,总计支撑64.7万个就业机会 [1] 编剧市场供需动态 - 行业龙头红果将单剧本保底提升至5万-12万元,分账比例提至20%,4月剧本分账总额突破4000万元,超100部短剧编剧分账破10万元 [2] - 普通短剧编剧岗位月薪8K-20K,而需爆款经验的主编月薪达15K-30K [2] - 丰行文化CEO称顶尖编剧需有持续制造爆款能力,能带动团队者更抢手 [3] 行业竞争与版权问题 - 短剧票房已超电影票房,但收入未达同等水平,枫叶互动计划从每周上线5-6部提升至每日一部 [4] - 多部短剧涉嫌抄袭,如《歪出一片烟火人间》抄袭《家里家外》,版权方维权效果有限 [5] - 付费短剧依赖剧情钩子与反转,免费短剧模式削弱版权方收入敏感性 [5] 人才能力要求 - 从业者需有爆款代表作,新人机会受限,演员与导演需具备多角色/题材适应能力 [3] - 枫叶互动副总裁强调急需有想法、技术的年轻人才加入 [3]
互联网巨头接连布局,京东被曝进军短剧市场,行业出海也正在提速
选股宝· 2025-07-10 22:51
京东布局短剧市场 - 京东集团开始招聘短剧运营岗位 有意布局短剧市场 职位要求包括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 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 并对用户画像及路径深度分析 [1] - 京东为短剧核心岗位开出45-70K月薪(20薪制) 折算年薪90-140万元 体现战略级重视程度 [1]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 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1] - 预计2025年短剧市场规模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2% [1] - 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短剧 字节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腾讯推出免费短剧小程序 百度发起"百剧计划" [2] - 短剧出海提速 中国短剧成为东南亚 美国等地区主流力量 [2] 相关公司动态 - 中文在线AI大模型实现剧本多语种创作 构建超1000部多语言短剧库 海外平台ReelShort 2024年营收29.1亿元(同比+324%) [3] - 慈文传媒开始尝试短剧出海业务探索 主营业务涵盖影视剧制作 游戏研发及泛文化IP运营 [3]
晚报 | 7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10 22:26
核聚变 - 成都瀚海聚能将于7月18日完成中国首台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建设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标志我国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取得重大突破[1] - 可控核聚变主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惯性约束及磁惯性约束,国内外多个装置在建,处于劳森判据Q>1验证阶段[1] - 瀚海聚能采用场反位形技术路线,功率密度约为托卡马克类的100-1000倍,是我国唯一采用该技术的商业聚变公司[1] 短剧 - 京东集团招聘短剧运营岗位,计划布局短剧市场,要求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并分析用户画像[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2] - 预计2025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2] 量子计算 - 澳大利亚CSIRO开发出量子机器学习半导体制程技术QKAR架构,提升芯片制造精度与效率[3] - 量子计算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2025-2030年为商业化落地黄金窗口期[3]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3] 家政服务 - 商务部将培育家政服务品牌,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完善信用体系,推动家政兴农行动[4] - 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突破1.16万亿元,同比增长7.3%,行业人才缺口超千万人[4] - 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超3000万,成为重要就业渠道,需求受家庭小型化、老龄化驱动[4] 无人驾驶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国际标准发布,规定场景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5] - 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多样性直接影响测试有效性,是安全验证方法的核心要素[5] - 自动驾驶涉及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等产业,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5] 人工智能 - 上海将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合作倡议》[6] - 全球大模型技术进入深度竞争阶段,中美差异化发展,国内推进芯片国产化与场景落地[6] - 国内AI企业围绕核心技术攻坚与产业场景落地发力,互联网大厂聚焦多模态能力与跨行业应用[6] 游戏 - 浙江出台首部游戏出海系统性政策,支持3A游戏项目与产业集群建设[7] - 游戏行业进入"内容精细化+AI工业化+出海系统化"阶段,AI有望全面重塑游戏开发与交互[7] - 生成式AI在游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政策支持与版号稳定释放驱动行业拐点[7] 行业动态 - 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10] - 广汽华望规划两款新车,预计2025年发布[10] - 华为云城市峰会将于7月11日举行[10]
晚报 | 7月1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7-09 22:29
无人驾驶 - 比亚迪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对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用户无需走保险流程[1]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车型保有量已超过100万[1] - 2025年国内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翻倍,带动350亿增量市场,芯片、控制器等产业链环节受益[1] -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渗透率加速提升,域控制器软硬件产业链进入加速发展通道[1] 短剧 - 当前短剧市场年规模达300亿至350亿元,预计明年突破500亿元[2] - 2024年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2] - 短剧行业商业模式从付费订阅转向广告,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涌入,AI降本增效空间大,出海持续高景气[2] 3D打印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发出新型3D打印技术,可无缝融合柔软与坚硬两种性能区域,为假肢、柔性医疗器械等提供新可能[3] - 202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突破630亿元,较过去十年增长30倍,预计2029年超10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3] 计量检测 -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4] - 中国制造业计量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4] 宏观、行业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金风科技、长城汽车等8家企业发言[5] - 智元机器人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的明确计划[6] - 硅片厂商普遍调高报价,下游接受度有待观察[8]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8] 板块动态 - 智元机器人收购A股上市公司[10] - 央行等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11] - 光伏反内卷效果初现,头部多晶硅厂开始上调报价[11] - 全国多地高温来袭,电力负荷创新高[11] -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12] - 英伟达GB300开始出货[12] - 阿里、美团掀起外卖大战[12] - 住建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3] - 短剧行业出海表现亮眼,互动影游《完蛋2》将上市[13] - 国内最大DRAM存储企业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13] - 主板ST个股涨跌幅限制由5%扩大至10%[14]
主力资金丨5股尾盘主力资金大幅出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9:58
行业主力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85 94亿元 [1] - 商贸零售 传媒 煤炭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金额分别为7 12亿元 6 58亿元 0 83亿元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首 为51 4亿元 [1] - 电力设备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30亿元 [1] - 基础化工 有色金属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20亿元 [1] - 非银金融 国防军工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0亿元 [1]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 - 41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 1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2亿元 [2] - 跨境电商概念股跨境通主力资金净流入8 53亿元 居首 [2] - 短剧概念股中文在线主力资金净流入4 37亿元 居次席 [2] - 短剧市场年规模已达300亿元至350亿元 预计明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2]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 87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 其中10股净流出均超3亿元 [3] - 中油资本 东方财富 胜宏科技 北方铜业 大东南等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4] 尾盘主力资金流向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70 1亿元 [5] - 16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000万元 [5] - 天融信 鹏鼎控股 四方精创 山西焦煤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5] - 胜宏科技 中油资本 指南针 利民股份 比亚迪尾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 均超1亿元 [6]
沪指站稳3500点上方!大金融、短剧、机器人概念股爆了,有个股20CM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1:5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超3000只个股下跌 [1]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4年底相似 包括港股和小微盘赚钱效应积累 非金融板块盈利预期触底 政策目标明确反内卷和提振内需 [3] - 大金融、短剧概念、机器人概念板块表现活跃 [4] 大金融板块 - 工商银行等大金融股创历史新高 南华期货涨停 渝农商行、紫金银行、兰州银行涨幅超2% [5] - 券商中报业绩预计延续高增长 受新开户人数同比大增、债市股市向好、海外业务受益于港股高景气等因素推动 [7] 短剧概念板块 - 欢瑞世纪涨停 [8]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25亿元 超60部影片定档 影院相关企业注册量近五年逐年增长 2024年达顶峰 [10] 机器人概念板块 - 恒工精密20CM涨停 大丰实业、日发精机、长华集团涨停 宁波华翔、中大力德、富临精工跟涨 [11]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 [12]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市场流动性充裕 稳市预期夯实 资金对收益预期呈不对称状态 下跌时有稳市资金支撑 [14] - 工业富联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47.72%-52.11% 催化海外算力链业绩预期 Wind光伏指数单日涨4.13% [15] - 指数站稳高位取决于叙事质量 如基本面修复加速等强叙事 当前市场线索散乱 资金尝试形成合力 [15] 主线行情特征 - 历史主线行情最短持续168天 多数超一年 典型包括2005-2007有色金属 2013-2015文化传媒 2016-2021食品饮料 2019-2021新能源 [17] - 主线行情空间特征明显 多数翻倍 仅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涨幅低于75% [17] - 主线行情通常有三轮上涨 最后一轮斜率与幅度最大 过程中可能出现超20%回撤 [19] - 潜在未来主线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和金融科技主题的稳定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