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社保新司法解释9月1日起实施,对企业和劳动者影响几何?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5:10
新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自9月1日起实施,规定任何形式的口头或书面"不缴社保"约定均无效[1] -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可请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费补偿[3][4][5] 司法实践与案例 - 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不支持"不缴社保"约定,认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并损害社会保险基金利益,即使员工自愿同意也不能剥夺其日后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3][4] - 北京某物业公司案例显示,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缴纳后仍可主张经济补偿金,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4]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覆盖范围 - 司法解释未改变当前社保体系,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在不具有劳动关系的情形下不属于《社会保险法》强制缴纳人群范围[7] - 国家正在推行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5年7月1日起增加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2026年推动全国31个省份实施[8] 复杂用工形态与劳动关系认定 - 平台用工领域存在"多雇主"形态和"隐性劳动关系",如MCN机构将网红主播注册为个体户规避社保,外卖平台通过多级分包规避雇主责任[8][9] - 新司法解释未解决如何识别劳动关系的问题,在多用工主体形态下需法律进一步明确真正的雇主[9] 中小企业用工策略调整 - 新司法解释实施后,中小企业可能将用工形态向非全日制用工、"灵活用工"转化,或更多使用实习生、退休返聘人员以降低社保成本[1][12] - 中小微企业集中在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保缴费占总成本比重较高,面临较大人力成本压力[12][13] 政策建议与合规风险 - 学者建议在《社会保险法》修法时考量中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压力,给予适当灵活优惠制度安排[1][12] - 司法解释仅对法院审判工作有约束力,不直接构成监管部门行政依据,企业只要员工不起诉则合规风险较小[13]
滴滴因股东集体诉讼案,计提一次性准备金53亿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8-29 20:48
8月28日,滴滴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二季度滴滴实现营收564亿元,同比增长10.9%;净亏损为25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9亿元;经调整 净利润为31亿元,去年同期为15亿元,同比增长约107%。 针对二季度增收不增利,滴滴方面表示, 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此前披露过的股东集体诉讼案计提了一次性准备金53亿元。 彭博社分析指出,滴滴因一次性费用导致季度亏损,掩盖了其核心业务的强劲增长。 滴滴在声明中否认集体诉讼案中任何过错、责任、不当行为或损害的指控,称达成和解旨在避免进一步诉讼可能给业务发展带来的成本和干扰。 尽管公司努力控制成本,但由于持续扩张,海外业务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亏损同比增加。中国市场日均交易量达到3710万笔,创出新高。 来源:国际财闻汇 【 热门视频推荐 】 点击在 看 持续关注↓↓↓ ...
平台抽佣集体下调,网约车“最难一年”发生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9:29
今年是网约车司机公认最难熬的一年,也是行业动作最多的一年。 降佣能为司机解困吗? 8月15日晚,四家网约车平台迎来一次集体降佣:针对车费的最高抽成比例,头部平台主动下调0.2%~2%。 具体来说,滴滴出行和T3出行承诺,单笔订单的最高抽成比例不会超过27%。滴滴出行称,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且对每月完成50单以上 的司机,保障月均抽成上限25%;曹操出行承诺,APP、小程序订单的抽成比例上限将由原来的22.7%下调至22.5%。 从"打车有异味"到"付费才能开空调",司乘矛盾频繁发生,一个原因是司机收入持续承压。在监管部门频频出手的背景下,滴滴出行、高德地图等多家网约 车平台近日发布降低抽成通知,其中滴滴、T3和高德最高抽成降至27%,曹操降至22.5%。 网约车司机对此都很关注,但为之雀跃的并不多。 "没感受到什么不同,年年都说要降(抽成),从没觉得降过",多位网约车司机告诉21记者。如果每笔订单下调2%的抽成,意味着一个月多出约100元~ 200元的流水收入,比起今年大幅下滑的订单量和收入,几乎是杯水车薪。 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司机赚钱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供给过剩,二是平台 ...
低价漩涡里的网约车:司机抱怨乘客受气,谁也没赢
齐鲁晚报网· 2025-08-29 19:11
网约车平台低价竞争与抽成调整 - 滴滴、曹操等平台宣布年底前将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 超出部分随单返还[3] - 司机反映抽成下调后月收入仅增加100-200元 对收入改善效果微乎其微[3] - 部分小型平台转卖订单抽成高达60% 例如乘客实付39.56元司机仅得16.53元[2] 司机收入与运营成本结构 - 网约车司机日均工作14小时流水约300元 扣除平台抽成30%及运营成本后日净收入约150元[2] - 典型成本结构:月租车费3600元(日均120元) 充电费日均30元[2] - 出租车司机月租2800元 扣除能源成本后月收入约4000元 与网约车司机收入水平相当[7] 西安市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要求自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4] - 政策出台原因:出租车驾驶员投诉低价营销扰乱市场秩序 破坏公平竞争环境[4] - 消费者强烈反对政策调整 因出租车价格显著高于网约车(10公里行程价差约10元)[4] 价格对比与消费者选择偏好 - 9公里行程网约车价格区间为10.3-30元 出租车预估价格达30.2元[5] - 特价拼车最低报价10.3元(优惠3.1元) 特惠快车报价22.8元[6] - 消费者优先选择低价网约车服务 出租车主要依赖雨雪天等特殊需求场景[6] 行业供需矛盾与服务质量问题 - 运力明显过剩导致司机接单量不足 部分司机需在高铁站排队5-6小时仅接2单[8] - 低价订单引发服务品质下降:司机拒绝开空调(额外收费3元)、卫生状况差、驾驶行为激进[8] - 行业处于竞争初期阶段 恶性价格战频繁 市场出清后行业格局将趋于集中[9] 长期行业发展趋势 - "一口价"模式被视为短期获客的恶性竞争手段 长期必然导致平台亏损[9] - 行业规范化后通过订单量增长和单均成本下降 可能实现乘车价格下降[9] - 未来竞争重点将从价格转向服务质量 推动行业进入良性循环[9]
网约车平台集体下调抽佣,最高降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8:54
记者丨肖潇 编辑丨王俊 今年是网约车司机公认最难熬的一年,也是行业动作最多的一年。 从"打车有异味"到"付费才能开空调",司乘矛盾频繁发生,一个原因是司机收入持续承压。在监管部门频频出手的背景下,滴滴出行、高德地 图等多家网约车平台近日发布降低抽成通知,其中滴滴、T3和高德最高抽成降至27%,曹操降至22.5%。 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认为,司机赚钱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点:一是供给过剩,二是平台竞争激烈。 早期滴滴一家独大,随着高德地图等聚合 出行平台进入市场,抽佣、派单、流量机制已被改写。如今,司机和实际承运的网约车公司,都越来越被动。 网约车正经历的低价战,与今年外卖价格战有相似之处。但比起全民热议的外卖战场,前者还需要更多关注和讨论。 降佣能为司机解困吗? 8月15日晚,四家网约车平台迎来一次集体降佣:针对车费的最高抽成比例,头部平台主动下调0.2%~2%。 具体来说,滴滴出行和T3出行承诺,单笔订单的最高抽成比例不会超过27%。滴滴出行称,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且对每月 完成50单以上的司机,保障月均抽成上限25%;曹操出行承诺,APP、小程序订单的抽成比例上限将由原来的22.7%下调 ...
高薪招聘网约车司机?小心“套路运”陷阱
环球时报· 2025-08-29 16:46
网约车行业招聘欺诈模式 - 不法分子以"知名平台合作授权"和"轻松月入过万"为诱饵实施虚假招聘 [2] - 犯罪团伙通过高开购车发票方式套取车辆差价 每辆车溢价超过4万元 [5] - 涉案团伙非法获利达数百万元 受害群体超过百人 [2] 诈骗手法具体操作 - 虚构"携程平台机场专线"和"成绵城际专线"业务 实际派单完全随机或属于非法营运 [8] - 要求受害者零首付购车并办理贷款 隐瞒真实车价(如红旗轿车实际售价12万元却以19万元出售) [5] - 教唆求职者欺骗银行风控 谎称"车子家用自用"以通过贷款审核 [5] 受害者遭遇与损失 - 求职者上岗后几乎无单可接 连100单转正要求都难以完成 [4] - 受害者每月需支付3800元车贷 但收入无法覆盖贷款成本 [3] - 公司拒绝提供购车合同和发票 并以违约为由拒绝退款退车 [6] 执法与案件侦办 - 成都警方打掉4家涉案公司 抓获7名嫌疑人其中6人被刑事拘留 [8] - 犯罪团伙通过频繁更换公司法人和关闭门店逃避责任 [8] - 案件定性关键在于确认其盈利模式完全依赖诈骗而非实际业务 [7]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87亿单 环比增长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6:30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监测,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9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 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87亿单,环比增长4%。 主要网约车平台数据传输情况 (按订单合规率排序) 2025年7月 本月接单车辆 本月接单驾驶 本月订单 本月订单合 序 员合规率及较 平台名称 量较上月 合规率及较上 规率及较上 号 月变化情况 上月变化情况 变化情况 月变化情况 99.3% 98.1% 97.7% 1 如祺出行 ↑15.2% (持平) ( 10.2% ) ( 10.8% ) 98.7% 98.9% 97.6% 旅程约车 2 116.9% ( 10.1% ) (10.4%) (10.2%) 95.4% 97.4% 94.1% 喜行约车 3 ↑10.9% ( 1.2% ) ( J3.4% ) ( J3.9% ) 93.2% 92.8% 91.4% T3 出行 ↑1.9% 4 (10.5%) (10.2%) (↑1.6%) 91.3% 96.6% 93.6% 5 及时用车 J1.0% (持平) ( 10.2% ) (10.3%) 9 ...
交通运输部:7月份共收到网约车订单信息7.87亿单 环比增长4%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5: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国网约车平台公司数量达392家 环比增加3家 [1] - 7月网约车订单总量达7.87亿单 环比增长4% [1] - 聚合平台完成订单量2.73亿单 环比下降2% [1] 平台合规表现 - 订单合规率前十平台依次为如祺出行 旅程约车 喜行约车 T3出行 及时用车 享道出行 阳光出行 曹操出行 滴滴出行 花小猪出行 [1] - 合规率增长前三平台为T3出行 曹操出行 滴滴出行 [1] - 合规率下降前三平台为如祺出行(-0.8%) 花小猪出行(-0.8%) 喜行约车(-3.9%) [1] - 聚合平台合规率排序为花小猪出行 滴滴出行 高德打车 百度打车 腾讯出行 携程用车 美团打车 [1] 城市合规排名 - 深圳 广州 杭州 成都 宁波 南宁 济南 重庆 南京 福州 青岛 长春 贵阳 天津 合肥 石家庄 郑州 西宁 厦门 南昌 拉萨 海口 长沙 大连等24城市订单合规率超80% [2] - 合规率增长前三城市为乌鲁木齐 上海 宁波 [2] - 合规率下降前三城市为兰州(-3.8%) 厦门(-5.4%) 昆明(-11.5%) [2]
8.29犀牛财经早报:绩优基金批量限购 滴滴7.4亿美元与投资者和解
犀牛财经· 2025-08-29 10:53
新基金发行 - 8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达978.42亿元 较7月增长超百亿元 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577.68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1] - 多只绩优基金实施限制申购措施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短期业绩波动 [1] - 私募基金7月分红总额35.39亿元 百亿级私募分红17.91亿元占比50.61% [1] 主权基金投资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加大A股投资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19只A股 持股市值80亿元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8只A股 持股市值19.8亿元 [2] - 新加坡政府投资局持有柏楚电子428.31万股和华明装备982.57万股 华明装备外资持股比例一度超24%警戒线 [2] 氟化工行业 - 氟化工龙头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巨化股份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业绩同比倍增 [2] - 制冷剂行业供需改善 配额制下供给受限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与全球南方国家需求驱动景气度持续 [2] 锂电行业 - 锂电企业业绩分化 天齐锂业扭亏为盈 永兴材料净利润4.01亿元 赣锋锂业亏损收窄 盛新锂能等亏损扩大 [3] - 行业开展"反内卷"行动 推动产能出清与盈利修复 [3] 科技与创新 - 康奈尔大学开发3D打印氮化铌超导体 上临界磁场达40-50特斯拉创纪录 有望推动医学成像与量子器件发展 [4] 公司资本运作 - 滴滴支付7.4亿美元解决投资者集体诉讼 不承认不当行为 [4] - 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H股 20.16亿股境内股份转境外上市 [5] - 圣邦股份拟发行H股提升全球化布局 [6] - 东诚药业拟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至港交所上市 发行规模不超过25%总股本 [7] - 淳中科技多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8] - 梦网科技终止收购杭州碧橙数字技术因股权冻结 [9] 公司业绩 - 华虹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同比增长19.09% 净利润7431.54万元同比下降71.95% [10] - 格力电器上半年营业收入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12] 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纳指涨0.53% 标普500涨0.32%创新高突破6500点 道指涨0.16% [13] - 科技股涨幅居前 Snowflake大涨20% 英伟达跌0.8% VIX指数跌至年内低点 [13] - 美元指数三连跌 离岸人民币升至7.1188创年内新高 黄金突破3400美元 白银涨1.2% 原油一度涨超2% [14]
千亿规模后,滴滴继续双位数增长,出海力度加大
搜狐财经· 2025-08-29 10: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达1096亿元人民币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额8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1] - 国际业务交易额271亿元人民币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 核心平台总订单量44.64亿单 同比增长15.2% [1] - 中国出行订单量33.76亿单 同比增长12.4% 日均3710万单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10.88亿单 同比增长24.9% 日均1196万单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人民币 [3] 业务增长态势 - 订单量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稳定增长 [2] - 国际业务近一年来保持25%以上增速 [2] - 国内外订单量双双创历史新高 [1] 国际化发展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14个国家 [2] - 巴西市场用户规模突破5500万 [2] - 99外卖在巴西戈亚尼亚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 [2] - 99外卖已覆盖巴西圣保罗等主要城市 [2] - 99外卖在圣保罗州吸引2万家餐厅入驻和5万名骑手加入 [2] - 99在巴西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 [2] - 计划2026年年中将外卖业务拓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 墨西哥市场已拓展至金融和外卖业务 服务70多个城市超3000万用户 [2] 业务创新与生态建设 - 持续挖掘多元细分出行场景需求 [3] - 升级会员体系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等酒店及海底捞实现权益互通 [3] - 从出行服务拓展至"吃、住、行"全方位生活场景覆盖 [3] - 构建多元化高价值会员生态体系 [3] - 积极推动AI应用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