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芯片“新”巨头,横空出世
36氪· 2025-08-21 11:13
软银的AI与半导体战略布局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第一的ASI(人工超级智能)平台提供者 重点关注AI芯片 AI机器人 AI数据中心和能源四大方向 [7] - 公司净资产价值约为31万亿日元 市值约为14万亿日元 约为资产价值的一半 [3] 战略投资与收购行动 - 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 成为其前十大股东 支持半导体制造扩张和算力自主化战略 [9] - 收购Ampere交易金额65亿美元 补齐服务器CPU领域缺口 与Arm形成上下游联动 [14] - 收购Graphcore 获得差异化IPU技术路径 形成对GPU的补充 [15] - 向OpenAI投资400亿美元 分两阶段进行(先投100亿美元 年底追加300亿美元) 强化应用层布局 [11] 数据中心与制造合作 - Stargate项目规划投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 与OpenAI和Oracle合作建设AI算力基础设施 [10] - 与富士康合作改造俄亥俄州工厂 生产Stargate设备 实现AI服务器标准化和本地化供应链 [10] Arm的业务表现与战略动向 - 基于Arm的芯片全球出货量超过3250亿个 云计算芯片增长显著 2025年超大规模提供商新服务器芯片中50%将基于Arm [19] - Arm2024财年收入40.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5.3% 专利收入21.68亿美元 增长22.7% 受益于Armv9架构和云服务器需求 [20] - Arm商业模式具备长尾效应 约50%专利收入来自10年前推出的产品 [20] - Arm计划投入自研芯片与芯粒 挖角亚马逊AI芯片负责人 可能推出面向数据中心的整芯片产品 [21] 产业链整合与竞争定位 - 公司构建从IP(Arm)到CPU(Ampere) AI加速(Graphcore/NVIDIA) 制造(Intel Foundry) 数据中心(Stargate) 应用(OpenAI)的完整算力栈 [16] - 与英伟达技术闭环和云厂商垂直整合不同 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跨资产集成 在多个生态同时布局 [23][24]
大洋集团(1991.HK)举行“Web4.0xRWA”战略发布会 加速布局数字经济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05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全面进军Web4.0领域并启动国内首个Web4.0的RWA试点 通过融合AI数字人、区块链RWA层和全球流量营销构建三位一体技术运营体系 目标是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并实现全球化布局 [1][4][9] 行业机遇与驱动因素 - 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5.7万亿美元 AI数字人作为多模态交互核心载体已在教育、游戏和大健康领域实现产业落地 [2] - 全球代币化资产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0万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可将传统资产转化为可全球流通的数字碎片 为中小企业开辟新融资渠道 [2] - 香港凭借监管沙盒、税收优惠和完善法治体系构建创新友好型环境 成为连接中国产能与全球资本的关键桥梁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AI数字人技术融合机器学习、NLP、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合成/识别等前沿技术 具备150ms超低延迟对话、95%以上语音识别准确率 支持多语言切换和类人化交互 [4] - 区块链RWA层采用以太坊+Polygon双链部署 通过AI数字人实时抓取链下资产数据且估值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5] - 全球流量营销体系覆盖TikTok、Instagram、Facebook等海外平台及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国内阵地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营 [6][7] 业务推进规划 - AI数字人领域分三阶段推进:0-6个月完成底层技术整合 6-18个月聚焦教育、游戏和大健康三大场景 18-36个月开放API/SDK接口构建开放生态 [4] - 资产发行采用阶梯式扩容:首年10个优质项目试点 三年内扩至100个项目且资产规模达5亿港币 五年内突破50亿港币 [5] - 用户增长目标明确:首年引流100万用户 三年内超千万用户 五年内打造亿级Web4.0原生流量池 [7] 盈利模式与价值转化 - 设计四层结构化收入体系:引流层通过数字人主播按CPC/CPA模式变现 融资层收取2%-5%融资咨询服务费 交易层收取0.1%-0.3%资产撮合费并提供数字投顾订阅服务 出海层按项目或年费收费 [7] - 构建"数据化-资产化-代币化(DAT)"闭环 将教育教案、游戏脚本等数据标准化后转化为可量化资产 最终通过代币化实现全球7×24小时交易 [7] 资源投入与战略阶段 - 首年拟投入1.3亿港币 其中8000万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3000万用于市场推广 2000万用于基础设施搭建 目标第三年盈利且五年内实现现金流正向循环 [8] - 战略分五阶段推进:0-0.5年完成技术评估与品牌重塑 0.5-1.5年推出产品原型与RWA试点 1.5-3年实现百万级用户引流 3-5年构建开放生态并启动全球合规扩张 [8] 组织与运营保障 - 组建65人AI与数字化转型事业部 法务团队由前香港证监会官员领衔 确保业务符合香港PDPO、欧盟GDPR及SFC监管要求 [9] - 构建技术、市场、合规和财务四重风险保障体系 包括分模块开发、优先在香港及大湾区试点、参与监管沙盒以及依托现有正向现金流保障资金需求 [9]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0821
平安证券(香港)· 2025-08-21 10:4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23831点 下跌145点或0.61% 国指收报9656点 下跌47点或0.49% 大市成交827.99亿港元[1][5] - 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4.84亿 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2.83亿 港股通(深)净流入2.01亿[1][5] - 板块表现分化 本地地产 软件 5G概念板块跌幅靠前 黄金股逆市走强[1][5] - 周三恒生指数涨0.17%报25166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0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08% 大市成交2852.86亿港元[1][5] - 南向资金大幅净卖出146.82亿港元 恒生指数成分股中45只上涨 33只下跌[1][5] - 舜宇光学科技大涨9.7% 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2.56% 中芯国际上涨3.4%[1][5] 美股市场动态 - 标普500指数连跌四日 纳指录得连跌第二日 道指微升16点至44938点[2][5] - 英伟达收市近持平 特斯拉跌1.6% 因马斯克称六座Model YL或永远不会在美国生产[2][5] - 美国8月9日初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22.4万 低于前值22.7万 预期22.8万[2][5] - 英特尔跌7% 因特朗普政府考虑入股接受晶片法案资助的晶片制造商[2][5] - Target季绩胜预期但更换新CEO 股价挫6% Lowe's上季利润超出预期 股价升0.3%[2][5] 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港股市场具有较低估值和"赚钱效应"优势 中长期走势保持乐观展望[3] - 半导体 通信及人工智能板块表现活跃 中兴通讯周三收涨3.8% 本周累涨10.7%[3]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人工智能 机器人 半导体 工业软件等新质生产力科技板块 政策支持的婴幼消费 体育服饰及IP影视动漫等新消费板块 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龙头公司 "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网板块及各行业龙头公司[3] 行业与公司热点 - 国务院总理李强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强调加大政策支持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9] - 建议关注生物医药龙头公司:百济神州 石药集团[9]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中期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元 按年升39% 每股盈利6.74元 派中期息6元 按年增37.6%[9] - 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元 按年升33% 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创半年度新高[9]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元 按年升118%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338亿元 按年升184%[9] - 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207宗 较2024年底84宗增长超一倍[9] - 建议关注香港交易所 中金公司[9] 重点公司推荐 - 中国通信服务作为我国最大电信基建服务商 2024年营业收入1500亿元 同比增长0.93% 净利润36亿元 同比增长0.64%[10] - 2024年毛利率11.73% 同比提升0.12% 净利率2.5% 同比相对持平[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比重达37% 同比增长超30% 较去年增长约7个百分点[10] - 公司加快AI战略布局 三大主业有望迎来新发展空间[10] - 当前估值约8倍PE 市净率不足0.8倍 目标价5.3港元 止损价4.4港元[10] 财经要闻摘要 - 腾讯回购93.2万股 涉资5.5亿元 企业微信累计接入逾1400万企业[11] - 阿里巴巴拟分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斑马网于香港上市[11] - 小米集团计划2027年前在欧洲销售电动车[11] - 百度集团次季non-GAAP纯利跌35.2%至47.95亿元人民币[11] - 泡泡玛特预计全年营收不低于300亿元[11] - 老铺黄金半年多赚285.8% 派中期息9.59元人民币[11] - 恒瑞医药上半年归母净利44.5亿元 同比增长29.67%[11] 新股信息 - 佳鑫国际资源 上市代号3858 行业有色金属 招股价10.92港元 每手400股 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5日 上市日期2025年8月28日[12] - 双登股份 上市代号6960 行业电池能源 招股价14.51港元 每手500股 招股截止日2025年8月21日 上市日期2025年8月26日[12]
科创人工智能ETF为何接连大涨?关注六个投资逻辑!
新浪基金· 2025-08-21 10:45
市场表现 - 8月20日国产AI产业链逆势走强,寒武纪股价突破千元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主力资金净流入22.34亿元[1] - 芯原股份盘中触及20%涨停,收盘涨超15%创历史新高,乐鑫科技、航天宏图涨超9%,奥普特、晶晨股份跟涨[1]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日内价格最高涨4.47%,收涨4.28%,实现日线四连阳并创上市新高[1] 指数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指数自4月8日低点累计上涨43.45%,显著跑赢科创50指数(24.24%)和科创综指(41.38%)[3][4] - 该指数同期表现优于科创芯片指数(34.20%),2023年及2024年年度涨幅分别为12.68%和32.36%[4] 投资逻辑:市场主线 - AI板块经历3-5月调整后满足再次成为主线的条件:筹码沉淀到位且长期逻辑持续(算力大周期)[5] - 2025下半年AI仍是科技投资核心主线,正从单点技术突破向广泛生产力落地过渡[5] 投资逻辑:科创板机遇 - 国家层面推动AI与制造业、金融、医疗深度融合,科创板拟设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AI企业[6] - 科创板"1+6"政策及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自4月以来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6] 投资逻辑:国产替代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型AI芯片,但国内客户因安全担忧权衡采购决策[7] - AI端侧应用兴起及科技摩擦加剧推动国产芯片技术升级,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国产算力体系受关注[7] 投资逻辑:端侧AI发展 - 华为、小米等厂商布局AI眼镜,端侧AI从辅助工具进化为自主智能体[8] - 具身智能与AI融合催生万亿级市场,2025年或成端侧AI硬件换机元年,产业链估值中枢有望上移30-50%[8] 投资逻辑:技术突破 - 智谱发布全球首个手机Agent AutoGLM2.0,基于国产模型实现多模态处理能力[9] - 2025下半年将迎来苹果发布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等密集事件催化[9] -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从2017年180亿元跃升至2024年6000亿元,预计2030年突破1万亿元[9] 投资逻辑:半导体产业 - 关税政策落地带来情绪修复,半导体产业在AI竞赛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转向业绩兑现[10] - AI需求持续强劲,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中国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10] ETF产品特征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聚焦国产AI产业链,涨跌幅限制20%具备高弹性[10]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67%,半导体行业权重近50%,均衡配置应用软件、终端应用、终端芯片、云端芯片四大环节[10]
申昊科技与港理大杭研院达成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8-21 10:45
合作签约 - 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杭州技术创新研究院于8月20日举行框架合作签约仪式 [1] - 双方将共同建立AI科技实验室 [1] - 重点围绕大模型垂类应用与智慧化运维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 协同推进人才培养 [1] - 打造"硬件+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1] 应用场景 - 重点布局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1] - 政务私有化部署等应用场景 [1] - 全面提升国产化技术竞争力 [1]
Meta被曝已暂停AI招聘
财联社· 2025-08-21 10:39
招聘冻结与重组 - Meta人工智能部门招聘冻结已于上周生效 禁止内部跨团队调动 持续时间未明确传达 [1] - 招聘冻结可能存在例外情况 但需获得首席AI官Alexandr Wang许可 [2] - 公司近期已招募50多名行业尖端AI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包括从OpenAI挖走20人 谷歌13人 苹果3人 xAI 3人 Anthropic 2人 [5] 人才竞争与薪酬成本 - 公司向顶尖AI研究人员提供价值九位数的巨额薪酬方案 部分人员总薪酬高达1亿美元 [4] - 采用反向收购式招聘策略 通过收购候选人公司股份确保加入 例如支付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股份以确保Alexandr Wang加入 [5] - 曾向Thinking Machines Lab联合创始人Andrew Tulloch开出15亿美元报价但遭拒绝 [5] 组织架构调整 - 人工智能部门拆分为四个独立小组:TBD实验室负责超级智能 Products and Applied Research负责AI产品 MSL Infra负责基础设施 FAIR负责长期探索性项目 [2] - 原AGI Foundations团队因Llama新模型发布表现未达预期而解散 至少三名成员在8月15日股权归属日前后离职 [4] - 重组旨在重新分配现有AI员工 更好发挥斥资数十亿美元招募人才的作用 [3] 战略方向与行业影响 - 扎克伯格亲自参与AI人才招募 通过邮件和WhatsApp联系竞争对手员工 反映其对构建超越人类智能AI系统的重视 [3][4] - 行业顶尖AI巨头今年均积极招聘 但Meta处于最前线 巨额支出引发对股东回报潜在威胁的担忧 [2][6] - 摩根士丹利警告股权薪酬成本快速增长可能威胁股东资本回报能力 巨额支出既可能创造价值也可能稀释股东价值 [6]
字节突然开源Seed-OSS,512K上下文碾压主流4倍长度!推理能力刷新纪录
量子位· 2025-08-21 10:36
模型发布概况 - 字节跳动开源360亿参数大模型Seed-OSS-36B 采用Apache-2.0协议 支持免费学术研究与商业部署 [1][4] - 模型命名呼应OpenAI的GPT-OSS系列 基于内部技术专为开源社区打造 未直接开源商业模型豆包(Doubao) [3][4] 核心技术特性 - 原生支持512K上下文窗口 是主流开源模型DeepSeek V3.1(128K)的4倍 预训练阶段直接构建非后期插值实现 [5][6][7] - 引入思考预算(Thinking Budget)机制 通过设定token数量(建议512整数倍)控制模型思考深度 适应简单任务快速响应或复杂任务深度推理 [9][10][12] - 采用成熟架构设计:360亿参数稠密模型(非MoE) 64层网络 隐藏层维度5120 词汇表155K 集成RoPE/GQA/RMSNorm/SwiGLU技术 [13] 性能表现 - 知识理解:MMLU-Pro达65.1分(超越Qwen2.5-32B-Base的58.5分) TriviaQA获82.1分 [16] - 推理能力:BBH基准87.7分刷新开源记录 数学能力GSM8K达90.8分 MATH达81.7分 [17] - 代码能力:HumanEval得分76.8 MBPP达80.6 指令微调版在AIME24数学竞赛获91.7分仅次于OpenAI OSS-20B [18][19] - 训练效率:仅用12T token达成性能 低于同规模模型15T+数据量 [20] 团队技术布局 - Seed团队成立于2023年 定位"打造最先进AI基础模型" 覆盖大语言模型/多模态/AI基础设施领域 [21] - 已开源项目包括:8B代码生成模型Seed-Coder(自主管理训练数据) 多模态模型BAGEL(处理文本/图像/视频) 实验性语言模型Seed Diffusion(离散状态扩散技术) 训练框架VeOmni(PyTorch原生全模态分布式) 同声传译模型Seed LiveInterpret(低延迟音色复刻) [22][23][24][25] 生态影响 - 模型发布于Hugging Face与GitHub平台 强化国产开源基座模型阵营 [4][26] - 提供含合成指令数据(高性能)与无合成数据(高纯净度)双版本 满足研究社区差异化需求 [14]
浦东将坚持把三大先导产业作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0:06
浦东新区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成果 - 2024年浦东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8323亿元,占全市46%,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1.7% [3] - 集成电路产业规模2947亿元,占全市75%、全国20%,集聚企业800多家,产业人才近20万 [3] - 生物医药产业规模4099亿元,占全市40%,在研管线近2000个(一类新药800多个占全国1/5),"十四五"获批一类创新药23个、创新医疗器械27个 [4]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637亿元,占全市40%,集聚垂类模型企业超200家、具身智能产业链企业超70家,28款大模型完成备案 [4] 集成电路产业布局 - 实施全链布局战略,提升高端芯片设计、特色工艺、封装测试、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全产业链竞争力 [3] - 重点建设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大力发展RISC-V、EDA、硅光等细分赛道 [3]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 强化源创首发优势,在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4] - 率先开展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海外授权交易额占全国31%、全球14% [4] - 2024年获批一类新药6个占全国14%,支持本土创新药械成功出海 [4]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 - 推动智算集群、模型算法、高质量语料、软硬件协同创新发展 [4] - 推出模力社区、张江机器人谷等重点园区,落地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国家地方共建创新中心 [4] - 智元、傅利叶、卓益得、开普勒、擎朗等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接续发布 [4] 未来发展规划 - 坚持将三大先导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 [5]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5] - 完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涌现高质量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规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5]
上下文记忆力媲美Genie3,且问世更早:港大和可灵提出场景一致的交互式视频世界模型
机器之心· 2025-08-21 09:03
核心技术突破 - 提出Context as Memory方法 将历史生成帧作为记忆载体实现长视频场景一致性 无需显式3D建模辅助[2][10][17] - 创新设计基于相机轨迹视场(FOV)的记忆检索机制 动态筛选相关历史帧 减少计算开销并提升训练推理效率[3][12][17] - 通过context learning技术学习上下文条件 使模型隐式掌握视频数据中的3D先验[2][12] 技术实现细节 - 采用基于Context learning的视频自回归生成框架 所有历史帧作为记忆条件参与生成过程[12] - 基于Unreal Engine 5构建多样化场景数据集 包含精确相机轨迹标注的长视频用于训练测试[3] - 用户仅需提供初始图像即可沿设定相机轨迹自由探索生成的虚拟世界[3] 性能表现 - 在几十秒时间尺度下保持静态场景记忆力 并在不同场景展现优秀泛化能力[6] - 实验结果显示其场景记忆力显著超越现有SOTA方法 在开放域场景中保持记忆[10][15] - 与Google DeepMind的Genie 3效果接近 且投稿时间早于Genie 3发布[2] 研究背景与延伸 - 团队提出世界模型五大基础能力模块:Generation Control Memory Dynamics Intelligence 为领域研究提供框架指导[18] - 同期开发GameFactory技术 聚焦可泛化开放域控制能力 可生成无限可交互新游戏 获ICCV 2025 Highlight论文[18][19] - 已发表多篇交互式视频生成领域综述与观点论文 系统总结领域发展现状[18][19]
刚刚,字节开源Seed-OSS-36B模型,512k上下文
机器之心· 2025-08-21 09:03
模型发布与开源 - 字节跳动Seed团队正式发布并开源Seed-OSS系列模型 包含三个版本:Seed-OSS-36B-Base(含合成数据)、Seed-OSS-36B-Base(不含合成数据)和Seed-OSS-36B-Instruct(指令微调版)[1] - 模型使用Apache-2.0许可证发布 允许研究人员和企业开发者自由使用、修改和再分发[2] 模型架构与参数 - 模型采用360亿参数 分布在64层网络中 支持15.5万词表[5] - 架构结合因果语言建模、分组查询注意力(GQA)、SwiGLU激活函数、RMSNorm和RoPE位置编码[4] - 隐藏层大小为5120 注意力头配置为80/8/8 头大小为128[9] 长上下文处理能力 - 原生支持最大512K tokens上下文长度 相当于1600页文本 是OpenAI GPT-5系列的两倍[6][7] - 在RULER(128K上下文长度)测试中达到94.6分 创开源模型最高分[18][20] 推理预算控制 - 引入推理预算机制 允许用户指定模型执行推理的token数量[10] - 推荐预算值为512 tokens的整数倍(如512、1K、2K等) 0表示直接输出答案模式[13][26][27] - 复杂任务(如AIME和LiveCodeBench)性能随预算增加提升 简单任务(如IFEval)则出现波动[22][23] 基准测试表现 - Base含合成数据版本在MMLU-Pro得分65.1 MATH得分81.7[15] - Instruct版本在AIME24取得91.7% BeyondAIME得分65 LiveCodeBench v6得分67.4 均创开源SOTA纪录[17][19] - 在TAU1-Retail智能体任务中取得70.4分 SWE-Bench Verified(OpenHands)达56分[20] 训练数据与研究支持 - 使用12万亿tokens进行训练[1] - 同时发布含与不含指令数据的预训练模型 为研究社区提供多样化选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