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仍被严重高估!在情况恶化之前逢低卖出
美股研究社· 2025-03-17 20:14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认为投资者远离特斯拉对自身有利,因其交易基于情绪而非基本面,当前头寸已亏损,若看跌情绪持续,未来还有更大下跌空间 [1] 特斯拉竞争优势消失 - 此前特斯拉收入增长和营业利润率优于同行,增长率是同行四倍,利润率是同行两倍,是其具有高估值溢价的论据之一 [2] - 如今其交付量和产量同比下降,基本款车型价格和汽车收入不变,去年汽车收入同比下降6%,其余细分市场虽增长但规模小,总收入持平 [3] 财务数据表现不佳 - 2024年汽车总收入770.7亿美元,同比下降6%;能源业务收入1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67%;服务及其他业务收入10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7%;总收入9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 [4] - 总毛利润174.5亿美元,同比下降1%;GAAP总毛利率17.9%,同比下降39个基点;营业费用103.74亿美元,同比增加18%;营业利润70.76亿美元,同比下降20%;营业利润率7.2%,同比下降194个基点 [4] 竞争对手表现强劲 - 比亚迪成为特斯拉强劲对手,2023年Q4季度交付量首次超特斯拉,2024年Q4交付量比特斯拉多15万辆(30%),成为2024年第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5] - 比亚迪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营业利润率稳定在6.5%,且在多国以大幅低于特斯拉的价格出售产品 [6] 市场份额下降 - 中国市场2月特斯拉销量同比下降49.2%,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7] - 美国市场特斯拉市场份额从2022年Q1的74.8%降至2024年Q4的44.4% [8] - 欧洲市场特斯拉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8.2%降至16.6%,2025年1月降至6% [9] 估值过高 - 特斯拉无增长、营业利润率略高于对手且市场份额下降,但其市盈率等溢价巨大,如远期市盈率达95倍 [10][11] - 汽车部门2024年EBITDA为150亿美元,按10倍EBITDA计算价值1500亿美元,仅占市值20%;剩余部分要以190倍EBITDA估值才能达到当前市值,估值离谱 [12] - 公司汽车部门公允价值1500 - 2000亿美元,其他部门500 - 1000亿美元,总公允价值2000 - 3000亿美元,比当前水平下降70% [13] 看跌催化剂 -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亚特兰大联储GDPNow在2025年Q1变为负值(-2.4%),摩根大通等预测2025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为35%,特朗普关税谈判或引发通胀使经济衰退,特斯拉价格将承压 [15][16] - 马斯克因素,他过去是资产,现在可能成为负担 [17] 潜在机会与风险 - 若市场情绪转涨,特斯拉作为高贝塔系数股票可能表现超大盘;其可能兑现马斯克承诺,副业发展获丰厚利润改变估值 [18] - 机器人出租车预计6月在奥斯汀推出,年底前在美国多地推出,但存在监管问题和硬件更换问题;Optimus 2版将于2026年推出,预计迅速扩展到每月10000台 [20]
特斯拉将Model Y降本20%,以捍卫在华份额;英特尔首次聘用华人CEO;宝可梦制造商将游戏部门卖给沙特公司 丨硅谷周报
创业邦· 2025-03-16 11:11
里程碑 - 英特尔首次任命华人陈立武为首席执行官 陈立武现年65岁 曾推动Cadence Design Systems营收翻番 股价上涨超过3200% [3][4] - 全球芯片界四大巨头均由华人执掌 包括英伟达黄仁勋 AMD苏姿丰 英特尔陈立武 博通陈福阳 [3] - 台积电向英伟达 AMD和博通建议成立合资企业运营英特尔晶圆代工部门 台积电持股不超过50% [5][6] - 英特尔18A制程技术声称优于台积电2nm工艺 英伟达和博通正在测试 18A制程 AMD在评估适用性 [6] 芯片与AI技术 - Meta测试首款自研AI训练芯片 由台积电制造 属于MTIA系列 针对AI训练优化 比英伟达GPU更节能 [7][8] - Meta计划2025年支出1140-1190亿美元 其中650亿用于AI基础设施 自研芯片若成功将从2026年大规模部署 [8] - 谷歌计划1.15亿美元收购眼球追踪公司AdHawk 技术将用于智能眼镜开发 扫描速度达500Hz 延迟4ms [17][18][19] - 苹果计划在iOS 19为AirPods推出实时翻译功能 无需新硬件 未来可能推出带摄像头的AirPods [21][22] 自动驾驶 - Waymo在硅谷27平方英里区域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每周在旧金山和洛杉矶提供超20万次付费行程 [12][13] - 软银支持的Wayve即将商业亮相 专注端到端深度学习 2024年完成10.5亿美元C轮融资 由软银领投 [14][15] - Wayve商业模式是向汽车制造商销售软件 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 技术不依赖高精地图 [14][15] 公司动态 - CoreWeave与OpenAI签署5年119亿美元合同 为OpenAI提供AI基础设施 将在IPO中获得3.5亿美元股份 [26][27] - Niantic以35亿美元出售游戏部门给沙特控股的Scopely 将专注地理空间AI业务 新公司获2.5亿美元资金 [28][29] - ServiceNow以28.5亿美元收购AI初创Moveworks 创公司最大收购纪录 将增强代理型AI和自动化能力 [30][31] - 三星SDI发行新股筹资13.7亿美元 用于与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 计划在美国建电池工厂 年产能超30GWh [34][35] - Shield AI任命前Splunk CEO Gary Steele为新任CEO Steele曾推动Splunk营收增长58% 并以280亿美元出售 [38][39] - Shield AI刚完成2.4亿美元F-1轮融资 估值达53亿美元 团队规模900多人 累计融资超10亿美元 [39][40] 投融资 - 安全公司Chainguard寻求新一轮融资 估值达35亿美元 2024年7月完成1.4亿美元C轮融资 估值11.2亿美元 [42][43] - Flock Safety完成2.75亿美元融资 估值75亿美元 将建10万平方英尺工厂 开发美国本土制造无人机 [44][45] - Celestial AI完成2.5亿美元C1轮融资 光互连技术Photonic Fabric™带宽比传统方案高25倍 延迟功耗降10倍 [46][47] - 英矽智能完成1.1亿美元E轮融资 考虑香港上市 估值超10亿美元 将用于升级AI模型和机器人实验室 [48][49] - Dexterity完成9500万美元融资 估值16.5亿美元 专注开发具备类人灵活性的工业机器人 [50][51] - Zolve完成2.51亿美元融资 将推出汽车贷款服务 并计划进入加拿大 英国和澳大利亚市场 [52][53] - Terabase Energy获1.3亿美元融资 由软银领投 将开发机器人辅助太阳能装配线Terafab [54][55] - Supabase完成超1亿美元融资 估值20亿美元 提供开源PostgreSQL开发平台 支持AI应用 [56][57][58]
特斯拉警告美国政府!
证券时报· 2025-03-16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特斯拉和SpaceX致信美政府,分别指出高额关税政策和贸易壁垒对自身业务的不利影响 [1][2][3] 特斯拉相关情况 - 特斯拉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警告美国高额关税政策可能使特斯拉沦为报复性关税目标 [2] - 过高关税将推高美国必要进口商品成本,贸易争端的报复性措施会使美国出口电动汽车关税增加,出口商受不成比例影响 [2][3] - 即使推进供应链本地化,某些零部件在美国境内采购仍困难或不可能 [2] SpaceX相关情况 - SpaceX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敦促解决影响“星链”海外运营的贸易壁垒 [2] - 外国竞争对手在美国无需承担进口成本,“星链”在其他国家需支付频谱使用费、设备进口关税及其他监管费用,推高海外运营成本 [2] - SpaceX称这些要求是“保护主义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外国运营商利用反竞争政策阻止或延缓其提供服务 [2][3] - “星链”业务覆盖全球120多个市场,部分国家启动服务前需与本土卫星运营商协调频谱共享 [3]
59%的充电网络攻击可能涉及数百万台设备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5 12:46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挑战 -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面临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其安全性、弹性和可信度是电动汽车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4] - 汽车制造商不愿公开讨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因担心暴露弱点并引发责任和消费者信任问题 [5][12] - 软件定义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兴起带来新漏洞,智能出行设备如充电桩和车队管理系统扩大了攻击面 [5] 网络安全事件数据与趋势 - 2024年针对汽车和智能移动目标的网络安全事件激增39%,达到409起,欧洲、美国和中国平均每月发生34起 [7] - 大规模事件(每次影响数百万辆汽车)数量从2023年的5%上升至2024年的19%,增长三倍 [7] -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攻击事件占比从2023年的4%上升至2024年的6%,其中59%可能影响数百万台设备 [9] 充电桩攻击的影响与风险 - 针对充电站的攻击中73%导致服务或业务中断,使充电桩无法使用 [10] - 充电桩易受物理和远程操控,可能导致欺诈、数据泄露和勒索软件攻击 [9] - 充电站对电网构成威胁,模拟攻击显示可能使电网不稳定并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10] 汽车制造商的应对策略 - 汽车制造商更关注车载系统和远程信息技术安全,而非公开解决第三方充电网络风险 [12] - 宝马实施"设计安全"原则,进行网络渗透测试并通过OTA更新修复漏洞 [13][15] - 奔驰获得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认证,符合联合国R155标准并评估未来产品威胁 [15] 行业挑战与法规需求 - 充电网络快速普及导致分散生态系统,多个利益相关者引入可利用漏洞 [19] - 目前缺乏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全球网络安全标准,英国将其列为关键基础设施的模式值得推广 [22] - 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指令2》要求关键基础设施(包括充电网络)具备网络安全保护 [24] 未来网络安全战略建议 - 需增强加密和认证技术保障通信安全,定期更新软件修复漏洞 [25] - 强化网络分段防止单个受攻击充电桩影响整个系统 [25] - 制定政府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遵循网络安全最佳实践 [25]
应对中国价格战,特斯拉还规划了一款低价「Model Y」|36氪独家
36氪· 2025-03-14 16:49
文章核心观点 - 销量和股价双双下滑的特斯拉为应对竞争,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更低价的Model Y”,若焕新版Model Y不及预期,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中国市场是其挽回局面的关键,但该车型面临诸多挑战且只能解一时之急 [2][3][5] 特斯拉新车型情况 - 为应对竞争,特斯拉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更低价的Model Y”,通过depop方式开发,即主体功能不变,简化配置实现快速推出,项目代号采用字母 + 数字方式,上市时间根据焕新版Model Y订单表现而定 [3][4][5] - 此前特斯拉于去年8月在墨西哥推出减配低价版“Model 3”,“更低价的Model Y”由中国团队主导更多 [5] 焕新版Model Y市场表现 - 1月10日开启预定到2月26日开始交付,焕新版Model Y收获20万个订单,但含“定金可退”订单 [7] - 开启交付首周交付超6000辆,低于过去通常的1万辆甚至更多,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期,交付周期较此前常规周期变化不大,市场反应不乐观 [8][9] - Model Y换代期间,2025年2月特斯拉在华总销量暴跌49%,创2022年7月以来最差成绩 [9] 特斯拉面临的市场困境 - 2025年2月,特斯拉中国总销量30688辆,同比暴跌49%,Model Y车型卖出8006辆,同比跌幅高达77% [12] - 2025年1月,特斯拉欧洲市场销量下降45%,1 - 2月德国总交付量2706辆,同比下跌70.6%,美国本土市场销量连续四个月下滑 [13] - 全球销量疲软致本周一美股交易中特斯拉股价下跌15%,创2020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4] - 欧洲与北美消费者抵触源于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密切联系及相关行为,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主因是产品竞争力下降 [14][15] - 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小米SU7销量连续三个月超越Model 3,Model Y面临华为智界R7、小米YU7、小鹏G7、理想i7等车型威胁 [16] 更低价Model Y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智能表现进步不大,智能语音本地化进程落后,智能驾驶FSD在国内年初才可用且表现不如预期,国内车企智能驾驶已延伸至全场景 [20][21][22] - 墨西哥减配版车型改动不符合中国市场消费审美,国内车企低价还卷配置,特斯拉“简约设计”受诟病 [25][26][27] - 2024年下半年特斯拉车贷免息政策收获订单,但自24年底国内品牌也推出相关政策,其车贷优惠红利逐渐消失,维持价格竞争力不易 [28][29][30] 特斯拉在华新攻势及主力车型情况 - 特斯拉在华新攻势包括智驾、低价以及引入Cybertruck,但FSD有提升空间,Cybertruck难走量,目标是提振“先锋”印象 [35] - 特斯拉主力是Model 3与Model Y,两款车分别待机9年和5年,改款主要着眼于续航、底盘体验及外观改动 [36] - 焕新版Model Y品牌力和号召力仍不容小觑,国内新造车公司不能盲目乐观 [37]
刚刚,大涨!什么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2 22:1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纳指涨超1% 标普500指数涨0.55% 道指回落跌0.14% [1] - 热门科技股大涨 特斯拉涨超7% 英伟达涨超6% 台积电涨超3% [2] 科技公司动态 - 特斯拉董事会推进临时提案 计划未来两月内扩展北美及德国充电设施网点布局 [2] - 台积电披露多项合作动态 提出与英伟达和AMD投资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的联合方案 [2] 美国经济数据 - 2月美国CPI环比增长0.2% 同比增长2.8% 为去年11月来新低 低于市场预期的2.9% [2] - 2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2% 同比增长3.1% 低于预期的3.2% [2] - 住房成本上涨0.3% 占当月所有项目增长的近一半 [3] - 航空公司票价下降4% 汽油价格下跌1% 但整体能源指数上涨0.2% [3] 市场反应与分析 - 通胀数据发布后 交易员提高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 预计年内至少降息两次 [3] - 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上涨4个基点转为下跌3个基点 [3] - 有分析警告CPI涨幅低于预期可能是暂时的 因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在未来几个月推高商品成本 [3][4]
韩国人最大的“孝顺”,变成了买中国股票
吴晓波频道· 2025-03-12 02:12
韩国投资者转向中国资产 - 韩国投资者2月份疯狂买入A股和港股资产 月度交易额达7 82亿美元 环比增长200% 创3年来新高 [2][3]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买入金额远高于同期对日本和欧洲股市的买入金额 [4] - 在韩国股市44只中国ETF基金中 涨幅最大的ETF基金收益率高达62 8% [9] 中国资产表现优异 - 2025年以来上证指数涨幅2 16% 深成指涨幅4 48% 香港恒生指数涨幅13 43%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7 9% [6] - Wind中概100指数涨幅超过15% 引领全球金融市场 [7] - 韩国投资者偏好的小米 阿里巴巴 比亚迪等中国AI 芯片 电动汽车领域龙头公司成为热门买入标的 [10] 韩国投资者特性 - 韩国投资者投资风格激进 偏好高杠杆 1 5倍杠杆特斯拉股票占比35% 3倍做多FANG创新指数占比28% [20] - 韩国投资门槛极低 未成年人可开户 5200万人口拥有6000万个活跃账户 [14] - 加密货币投资者占韩国总人口30% 偏好10倍甚至100倍杠杆 [18][19] 转向中国资产的原因 - 美股表现不佳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 97% 韩国投资者持有的1 5倍做多特斯拉产品回报率-73 19% [25][26] - 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24][28] -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市盈率12倍 标普500为22倍 [32] 外资机构动向 - 高盛预计MSCI中国指数今年或上涨14% 乐观估计可达28% [32] - 对冲基金在中国净仓位上升至8 1% 2月5日至18日外资流入港股约180亿港元 [33] - 瑞银预计中国AI行业总市值将从3500亿美元升至4800亿美元 [32]
直线拉升!刚刚,特朗普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3-11 20:56
特斯拉股价波动 - 美股盘前特斯拉股价一度大涨超5%,随后涨幅收窄 [4] - 前一交易日特斯拉股价暴跌超15%,较历史高点累计跌幅达54%,总市值缩水至7145.5亿美元 [4] - 特朗普宣布将购买全新特斯拉以表示对马斯克支持后股价直线拉升 [2][5] 马斯克个人财富与业务状况 - 马斯克净资产自1月以来缩水超1300亿美元(约9400亿元人民币) [2][9] - 同时管理多项业务"难度很大",预计将在特朗普政府再任职一年处理DOGE事务 [2][9] - DOGE每日可节省40亿美元支出,目标最终节省1万亿美元 [9][10]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消费者态度 - 德国市场前两个月特斯拉注册量骤降70% [12] - 美国市场考虑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比例从22%降至不足8%,不考虑比例从39%升至63% [12] - 瑞银下调2025年一季度交付预期至36.7万辆,同比降5%,环比降26% [13]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公开支持马斯克并抨击抵制特斯拉的"激进左派" [5] - 马斯克政治立场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特斯拉门店和车辆成为破坏目标 [12] - DOGE工作引发争议,白宫已任命代理主管淡化马斯克角色 [7]
高位已经腰斩!马斯克和特斯拉是时候分道扬镳了吗?
美股研究社· 2025-03-11 19:24
文章核心观点 分析师考虑特斯拉长期前景、马斯克风险、市场表现和估值指标等因素后 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为"持有" 分组1:公司现状与问题 - 特斯拉汽车价格不低 产品线陈旧需更新 客户服务待提升 受经济形势和贸易战影响 [1] - 马斯克引发争议且常处新闻头条 其个人品牌负面形象蔓延至特斯拉 导致汽车遭破坏、展厅被抗议 [2][3] - 美国加州市场特斯拉销量萎缩 美国以外部分地区 2025 年初销量下滑幅度惊人 [3][4] 分组2:马斯克相关风险及影响 - 马斯克风险是分析师最初倾向下调股票评级因素 但最终让业务前景决定评级 [3] - 马斯克政治活动使个人品牌负面形象加剧 影响特斯拉品牌和销量 且特朗普与他关系变化难拯救特斯拉 [3][5][7] - 马斯克虽为公司重要人物 但仅拥有 12.8%普通股 有可能被解雇或引发代理权之争 [7] 分组3:公司未来可能情况 - 若不重振品牌 竞争对手将继续蚕食市场份额 当下问题可能干扰技术大局 [9] - 即使马斯克与特斯拉分道扬镳 企业仍可能继续发展 类似案例有苹果、微软等公司 [9] 分组4:股票估值与评级 - 特斯拉暴跌后估值仍处较高水平 各项估值指标显示与同行和市场有差异 [11] - 价格趋势、指数市场移动平均线和 CMF 指标糟糕 仅 CO 指标逐渐向中性靠拢 [12] - 分析师综合考虑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为"持有" [13]
韩国散户疯抢中国股票,亚洲资本迁徙至香港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1 18:32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趋势 - 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增长近两倍,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 [3] - 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4] -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规模远超同期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 [3] 韩国及亚洲股市表现 - 近一年韩国综合指数下跌5%,而同期沪深300上涨10.8% [5][6] - 日经225近一年下跌6.7%,印度sensex30指数近一年仅上涨0.52%,近3月大跌8.59% [12] - 亚洲市场除中国A股和港股外,整体走势较差 [13] 中国股市与亚洲股市的负相关性 - 中国股市与亚洲其他股市(如日韩)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走势 [14][15] - 这种负相关性部分源于华尔街资本在亚洲市场的资金分配策略 [16][24] - 华尔街资本在亚洲市场的资金切换会影响亚洲各股市的涨跌,形成羊群效应 [27] 外资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 华尔街资本在2024年上半年奉行"ABC"(Anything but China),导致外围市场上涨而A股下跌 [30] - 近期华尔街看多中国,引发跟风资金流入,包括韩国投资者 [31][32] - 外资在港股的表现可作为A股外资风向标,目前外资正在撤离港股 [33][34] 中国股市的估值与风险 - 本轮港股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估值提升,增加了标的的风险 [36][37] - A股部分行业(如机器人、芯片)估值已处于较高水平 [39] - 外资以短线灵活型为主,可能因市场波动快速撤离 [41][42] 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 - 外资流入更多是"晴天送伞",难以在市场低迷时提供支持 [49] - 中国股市的长期上涨需依赖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及市场信心 [50] - 市场持续上涨时能对外部资金产生虹吸效应,反之则可能面临资金流出 [46][48]